愚公移山作为我国广为流传的一则故事,可以说是人尽皆知,甚至还曾经被拍成电视剧,走进千家万户。
这则故事本来出自《列子·汤问》,是古代寓言故事的名片,在上个世纪的时候就被编入了小学教材。
然而就是这么一个富有教育意义的故事,在2014年的时候,却被一个诗人公开炮轰,认为应该赶紧把这样的文章从课本中移除。
这又是怎么一回事?
“炮轰”课本
2014年,南开大学邀请诗人席慕容前来演讲在,这次演讲的 主题是“隐形的价值”。
正当席慕容在台上慷慨激昂的演讲的时候,台下一名历史系的学生举起了手,表示自己有疑问。
当席慕容示意这位同学的站起来之后,这位同学也是提出了自己的问题,他提问在拯救生态中价值的作用更大还是技术的作用更大。
这本来就是一个学生的疑问而已,但是席慕容的回答却让人有点摸不着头脑。
她表示如果我们心是贪婪的,文明的归宿就是可怕的,就像露天采矿这种短视的破坏生态的行为,在这种问题上,每个人都有责任。
虽然旁征博引了很多的内容,但是这名学生的疑惑并没有得到解答,反而是产生了更多的疑惑。
当这名学生坐下之后,席慕容演讲的内容却突然画风一转,问了台下的学生一个问题,愚公移山的故事还在不在课本里面。
在得到肯定的回答之后,席慕容突然就换了一副面孔,她说:“拜托把《愚公移山》的课文一定要搬走”。
这样的看法震惊了正在台下听讲的所有学生,明明是好好的寓言故事,究竟出了什么问题,就得被移出课本?
没有理会一片哗然,席慕容接着说,这样的故事实在是太可怕了,号召大家一起投票,把这篇故事移出课本。
这样的论调就更让大家摸不着头脑了,这不就是一篇教育大家遇到困难不屈从于命运的苦难,下定决心坚持不懈与之抗争的故事吗,哪里可怕了?
随后席慕容就说出了认为这篇文章可怕的原因,在她看来,这篇文章简直就是教唆大家破坏环境。
她认为愚公仅仅因为门前有两座大山挡路,就决心把山移走,自己干不完还要让子子孙孙干下去,一定要挖平大山,对于席慕容来说,这就是在教育大家破坏环境。
1.信息来源:中国青年报
过度解读
能说出这样的言论,这个席慕容究竟是何许人也?
席慕容1943年出生于重庆,在1954年的时候跟随家人去往了台湾。
她在大学班毕业之后开始从事文学方面的创作,其诗作和散文屡屡在报纸和杂志上发表。
就是这么一位堪称文学方面的专家,怎么会在公开场合发出这样的言论呢?
席慕容的言论,初看之下没有什么问题,站在环保的立场来看,更是十分正确。
就算是站在“智叟”立场来看,愚公的行为也是十分的“愚蠢”的,毕竟带着家人搬走,这才是一般人眼里“正确”的做法。
但是大家都知道,这是一则寓言故事,还是一则古代的寓言故事,当时和现在的规则不能一概而论。
现如今的社会,人类确实存在着一些影响环境的行为,但是在古代,大自然在很多的情况下就代表着困难本身,带给人民巨大的压迫。
而愚公移山这样的故事我们也不能看他表面的意义,如果仅仅是这样的话,就是一个老人搬走了一座山,这有什么意思。
这则故事更加注重的是其内在的精神,为什么要学习愚公,就是因为他在面对命运或者困难的时候,他做出了常人不敢做的事情,并且为之付出了莫大的努力。
这座山可以是现实中的山,也可以是精神上的大山,就像席慕容所说的环境污染严重的问题,它也可以是一座大山。
而面对这座大山的时候,现代同样涌现出了不少像愚公一样的人,比如说退休老工人李双良。
他原本是太原钢铁集团的一名工人,在兢兢业业工作了几十年之后终于退休,但是这位老爷子退休了可没有闲着。
他主动向厂里请缨,不要一分钱投资,对厂里炼钢遗留下来的钢渣发起挑战,要处理掉这些影响环境的废料。
在他的努力之下,一座沉睡了半个多世纪,高23米、占地2.3平方公里、总量达1000万立方米的钢渣山被回收掉。
而他也因此被联合国环境规划署颁发了“全球500佳”的金质奖章,李双良也被人们称为是“当代愚公”。
而李双良这样的行为就是很明显的愚公精神的体现。
2.信息来源:山西云媒体
价值观的差距
最主要的一点还是,我们不能按照现代社会的价值观念来强加在古人之上。
就像是古代的婚姻制度,如果放在现代,妥妥的就是犯罪,但是在古代,这就是很普遍的现象。
如果全部按照席慕容的说法来看我们的课本,恐怕就没有能剩下来的文章了。
李白饮酒之后骑马算不算是酒驾呢,华佗等古代名医给别人治病算不算是无证行医呢,岳母刺字算不算是家庭暴力呢,像这样的问题很多,根本就列举不完。
就像在2010年的时候,就有专家提议将朱自清的散文《背影》移出课本。
原因竟然是文中的父亲违反交通规则,翻越护栏去给儿子买橘子,这种行为会教坏年轻人。
这个专家的观点发布之后,迅速在网络上引发了轩然大波,绝大多数的网友都持反对的意见。
且不说当时有没有这样的交通规则,就说的现在的很多人都曾经读过甚至背过这篇文章,难道大多数人都被教育成随便翻越护栏的人了吗?
更何况,读过这篇《背影》的人都知道,这是一篇极美的散文,读起来父亲对孩子的那种关爱简直可以跃然纸上。
仅仅因为这种牵强附会的理由,就将这么一篇美丽的文章移出课本,实在是有点可惜。
回到最开始的问题,愚公移山究竟是不是在教育人们破坏环境,我想大多数人都有了一个很清晰的看法。
愚公移山的故事在千百年来鼓励了无数不向困难低头的人,愚公的这种不畏艰险的精神也正是中华民族始终传承的精神的一种。
席慕容与其站在台上号召删减课本,不如自己静下心来读一读这篇故事,感受一下故事背后隐藏的精神力量。
结语
说到底,文学作品在创作上是受到时代背景的影响的,不同的背景下,确实会出现完全不同的观点。
但是我们完全没有必要用现代的价值观念来苛求古人,毕竟在背景上相差的太远了。
我们学习的应该是故事背后所蕴含的精神和意义,而不是上纲上线,对这些作品去过分解读。
如果喜欢本期节目,烦请点击“关注”,既方便浏览往期作品,也不错过下期分享,感谢您的支持!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