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丽娟 实习生仲逸茗
“十五的月亮升上了天空呦,为什么旁边没有云彩……”一首《敖包相会》承载着草原的辽阔,从通辽唱响,把西辽河的悠扬与通达传向大江南北。
通辽被誉为“民族曲艺之乡”,如当地丰富多样的民歌一样,这里的地貌、资源与文化呈现交融并汇的模样。5.95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分布着山地草原、沙漠、森林、湿地、湖泊等自然形态,科尔沁牛肉、通辽黄玉米、开鲁红干椒、库伦荞麦等样式丰富且各具特色的产品使通辽成为内蒙古的“肉库”和“粮仓”。而地处中华文明三大源头之一的“西辽河文明”的核心区域,通辽更是科尔沁文化的摇篮,哈民遗址和南宝力皋吐聚落遗址用历史的印记证明了这片土地上源远流长的文明与发展,扎鲁特旗版画则作为一种新的艺术形式记录着新时代的草原与民族记忆。
2018年,“中华文明探源工程”发布成果,西辽河文明是中华文明的三大源头之一,西辽河成为继黄河、长江之后的第三条母亲河。
而西辽河的干流91.24%流经通辽市全境,因此,通辽成为西辽河文明研究中一个不可或缺的坐标。
顺着时间轴向前推移,哈民文化的发现翻开了西辽河文明的序章。距今5500年至5000年的哈民遗址被称为“北纬43度线以北的奇迹”,是中国考古工作中首次在北纬43度以北地区发现的最大聚落。目前这里发掘总面积8200多平方米,清理出房址81座、灰坑61座、墓葬14座、环壕2条、人骨205例,出土石器、陶器、玉器、骨器、蚌器等文物2500余件,碳化的黍、粟等植物种子80多万粒。哈民遗址的文化遗存也被命名为“哈民文化”。遗址内的十几座保存较为完整的半地穴式房屋构架,在中国乃至世界范围内的史前聚落遗址中尚属首次发现。这一完整的史前聚落形态,显示出最初的文明元素,证明了科尔沁地区的历史根脉。
清晰可见的使用榫卯结构的木制房屋构架。实习生 仲逸茗摄
腹部鼓凸的人形陶壶、多角形石权杖、由骨片和兽皮编织而成的骨角质冠饰......形态各异的陶器群形成了南宝力皋吐聚落遗址独特的文化特征,而不同类型的遗存文物显示了曾经发生的丰富多样的生活场景。不难想象,在大约4500至5000年前,这里作为一个文化通道,沟通连接着辽西和辽东地区,在这片土地上,战争和农耕并行发生,交往和休憩交错进行。
遗址中的痕迹揭开了在西辽河文明的核心区域,农耕、游牧和渔猎文化富集和交互的面纱,5000年后的今天,这片土地依然延续多元交融的文化和形式,书写着西辽河文明的历史。
“了解一个地方最传统的文化就要去博物馆。”来自通辽市开鲁县的马先生在参观扎鲁特旗博物馆时表达了对传统文化的向往,“扎旗的版画很出名,我一直想参观学习。”
在古老文明印记留存的西北方向,起源于50年代的扎鲁特旗版画,是将草原气息与现代生活相结合的一种独特艺术形式。因其制作工艺与流程的特殊性,“绝版木刻”是它的标签。
“先用刀在木板上刻出线条,再一遍一遍上色,拓印到铜版纸上。每上完一层颜色,就要把板子上的痕迹去掉......因此做完一张画后,木板上的痕迹消失了,颜色也没有了,这张画就成了‘绝版’。”扎鲁特旗版画院的版画家齐间跃已经从事版画制作30余年,他介绍到,版画制作的每一步都不能出错,如果错了需要从头再来,因此对于复杂的版画来说,可能七个月才能做成一张。
黑白版画。实习生 仲逸茗摄
扎鲁特版画除了工艺特殊、制作复杂外,还具有很强的地域性和民族性,这得益于蒙、汉、满各族版画家将草原的辽阔与热情的民族风情融入进创作中。以刀为笔,保留木刻的刀锋,呦呦鹿鸣和风吹草低被刻印在一方木板上,因此,扎鲁特版画成为传统民族特色与现代艺术结合的名片。
从东胡和鲜卑等民族聚居,到蒙古族、汉族、满族等多民族共居共乐,这片西辽河文明的核心之地始终以包容的姿态前行。驻足在这片土地上,感受来自西辽河的低语,仿佛能窥见时光彼岸的先民们交流、交往、交融的文化脉络。这阵来自五千年前的风,带着远古部落刀耕火种的记忆,流向西辽河的两岸,为新时代多民族融合写下注脚。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