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让青绣走向更广阔舞台
西宁晚报记者 师晓琼
“根根丝线,闪耀吉祥光芒。双双巧手,绣出美好生活。种种绣法,传承千年技艺。”走进大通县民族特色非遗工坊,一件件青绣作品或挂在墙上,或平铺在桌上,每件作品独具特色,讲述着自己的故事。绣娘们手中的一针一线贯穿着奇巧心思,精湛的技艺和投入情感的集成她们手中的作品,绝无仅有。
让青绣走向更广阔的舞台!大通县东西部协作工作在“数字流量经济赋能乡村振兴,聚焦农文旅融合产业发展”的指导思想下,持续深入推进民族特色文化赋能特色产业融合发展。以非遗工坊为载体,“文化+人才+产业”,三驾马车同向发力。成立了产业应用平台“大通县民族特色非遗工坊”,充分挖掘青绣等民间手工艺文化遗产价值,让民族文化资源更加多姿多彩,继承更多民族文化记忆,助力产业振兴、文化振兴、人才振兴。
在自家炕头上就能挣钱
2021年12月30日,大通县民族特色非遗工坊正式挂牌。非遗工坊为青绣等一批传统手工艺搭建“亮相”平台,让更多民族文化技艺被继承。
青绣成为大通妇女致富奔小康的重要技艺之一,“指尖技艺”变为了“指尖经济”,用“指尖”推动产业振兴、文化振兴、人才振兴,让更多妇女用巧手实现了致富的梦想。
李生莲也赶上了这波热潮。“以前在外地打工,一年到头挣不到几个钱,现在能一边照顾家,一边做点青绣赚些钱,既能把日子过得红红火火,也把我们的传统手艺传承下去,一举多得……”大通县桥头镇居民李生莲手里绣着刚接到的订单,一边和记者聊着。
据介绍,大通县现已建成6家“青绣人家”非遗生活馆,预计2024年直接带动经济收益1000万元。2022年—2023年联农带农人数近300人,带动近百位非遗青绣手工艺者实现增收,年人均增收5000元。建立县域非遗人才库,入库青绣绣娘100名,入库皮影、农民画、砂罐、牦牛毛编织等20余项非遗传承人、技艺能手80名;建立10个服务于产业化的乡村非遗指导站,包括非遗项目青绣、砂罐、皮影、唐卡、牦牛毛编织等,培养3000名符合县域品牌技能标准的青绣绣娘。
大通绣娘上海时装周上展风采
7月底,一场青绣专业培训在大通县民族特色非遗工坊火热进行,80余位绣娘在培训老师的指导下认真学习针法和色彩搭配。
“这次的培训主要针对有基础的绣娘,培训结束后就能上手完成订单。”大通县民族特色非遗工坊生产管理负责人杨秀清介绍道。
值得一提的是,众多培训中,“绣美乡村计划”是一项将非遗青绣与“高原美丽乡村”相结合的长期非遗产业化发展项目。该计划致力于通过振兴青绣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推动当地乡村的美化和经济发展,同时树立闪亮的地域文化名片。
青绣正逐渐走出省门,走向更宽阔舞台!2023年非遗工坊绣娘将自己的青绣作品带到上海时装周舞台,在时装周现场进行深度参与活动交流,并完成了时尚大片拍摄,发布在产业权威媒体渠道品牌推介达22家。2024年3月非遗工坊绣娘再次受邀参加2024秋冬上海时装周,“为蔚蓝”RISEUP可持续时尚设计特展系列活动。工坊正尝试用传统的刺绣、钩针、编织等手工艺与当代时尚相结合,全面体系地推进非遗创新成果在全国乃至国际舞台上的品牌化发展,不断提升县域经济品牌美誉度。
用一针一线“绣”出美好生活
一大早,朱明娟就来到自己的小店里,开始了一天的工作,虽然刚开业不久,但是已经有了订单,这让她对自己有了信心。
朱明娟原本也是非遗工坊的一位绣娘,在老师的帮助下,她很快就掌握了青绣的刺绣要领,经过一段时间的摸索和练习,她已经可以自己开店接单了。乘着“网络直播”的快车,她也在网络上获得了一些客户和学生。
“非遗工坊+非遗指导站+合作社+绣娘”模式,带动更多大通县非遗项目传承人等群体实现就业创业,使当地各民族优秀传统技艺得到有效保护。同时,搭建东西部妇女手工业沟通交流与协作发展平台,邀请江苏省4名产业教授、名家、名师为该县70余名绣娘传授技艺,有效地提升青绣的生产效率和质量,为绣娘们提供更好的创作环境,助力她们在传承青绣艺术的同时,实现收入的增加。
来源:西宁晚报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