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今天,《河南日报》头版聚焦濮阳→

0
分享至


今日《河南日报》头版

以《濮阳推动文旅融合

让古老杂技既活又火》为题

对濮阳市杂技文化传承

融合创新发展新路子进行报道


面对前人留下的丰厚文化,做好保护传承与弘扬,并从中汲取智慧力量,是时代赋予我们的历史使命。濮阳市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素有“华夏龙都”“中华帝都”“中国杂技之乡”等美誉,上古文化、杂技文化、龙文化、黄河文化、大运河、红色文化等历史文化资源底蕴丰富,在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中跑出“加速度”。

更引人注目的是,作为我国杂技艺术的重要发祥地之一,濮阳市没有故步自封、安于现状,而是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融合发展为主线,通过艺术创新、文化交流、跨界融合等举措,把杂技文化资源转化为产业优势,培育形成了演艺培训、旅游体验、衍生品开发的全产业链条。杂技已成为濮阳乃至河南走向世界的亮丽名片,这一历程与新时代新征程文化改革发展同频共振,具有积极示范意义。

以下为报道原文

濮阳推动文旅融合

让古老杂技既活又火

必须增强文化自信,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弘扬革命文化,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加快适应信息技术迅猛发展新形势,培育形成规模宏大的优秀文化人才队伍,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

——摘自《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




演员们在26米的高空转体、空翻,在波光粼粼的水面上花式抖空竹,用脚尖点在别人肩膀上舞“芭蕾”……8月18日,濮阳国际杂技文化产业园内,原创杂技剧《水秀·龙之秀》赢得阵阵掌声。


“以杂技为主题的短途旅游,是我们近期推出的热卖线路。”河南神州旅行社总经理田长濮介绍,暑期虽接近尾声,但来自省内外各地的游客热情有增无减,《水秀·龙之秀》的演出场地能容纳观众1500人,几乎场场满座。


濮阳杂技起源于春秋时期,其文化内涵非但没有在数千年的历史长河中湮灭,反而在街市坊间的烟火气里积厚流光,被誉为杂技发展演变的“活化石”。进入新时代,濮阳杂技不断焕发新彩,在文旅市场更是火出了圈。

“我们将东方神话中的龙图腾与濮阳中华第一龙的考古发掘加入叙事,应用3D立体投影等科技手段,并定制了原创音乐完善视听表达。”据《水秀·龙之秀》总统筹刘易朋介绍,该剧是濮阳市最负盛名的杂技剧《水秀》的第8版,“《水秀》于2009年诞生,打破了当时杂技在平面舞台演出、多为单个节目形式的限制。之后的每一次改版,都力争让观众耳目一新。”


《水秀》15年间不曾动摇的创新导向,是濮阳杂技不断修炼内功的生动写照。过去,濮阳杂技多为活跃在田间地头、街头巷尾的“耍把式”。现在,濮阳杂技在与时俱进中摆脱了“土味”,保留新、奇、巧、险、趣的硬本领,不断融合戏剧、体操、舞蹈、跳水、极限运动等表演形式,并吸纳龙文化、黄河文化等进行剧情创作,让这项古老的艺术年轻化、时尚化,并走上亚运会开幕式、央视春晚等大舞台。


《水秀·龙之秀》启幕的同一时间,“2024濮阳杂技文化旅游季”也“热辣”迎客。在高质量杂技剧之外,濮阳市又推出糅合了杂技、舞蹈、武术、服装秀的沿街区文化巡游,打造丰富多彩的艺术街区;免费开放杂技艺术学校训练馆等场所,吸引学生研学,增长非物质文化遗产知识。


“在以往集中展示、划拨经费支持等传统的传承方式基础上,探索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更加协调有效的路子。”濮阳市文广旅体局相关负责人说,推动文旅融合,才能使杂技等非遗资源得到有效利用。


濮阳杂技与文旅市场的碰撞,已产生产业化火花。目前,该市已培育杂技演出团体300多个,杂技从业人员3万余人,分散在全国乃至世界各地进行演出;濮阳国际杂技文化产业园成为全国首家以杂技为主题的特色文化产业园区,打造集杂技演艺、杂技旅游、杂技教育于一体的完整文旅产业链条。

来源:河南日报客户端

编辑:董方方

责编:孙 鹤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濮阳市广播电视台
濮阳市广播电视台
濮阳广电资讯发布
9759文章数 2891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专题推荐

强军之路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