处暑是二十四节气中的一个,通常在公历8月22日至24日之间。这个节气标志着夏季的高温时期已经过去,进入了秋季的凉爽时期。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处暑被视为一个重要的节气,人们会采取一些特殊的习俗和活动来迎接秋季的到来。
(点击音频收听完整节目)
处暑的含义
处暑的意思是“夏季结束,暑热结束”,这个节气标志着夏季的高温时期已经过去,进入了秋季的凉爽时期。处暑是一个重要的农事节气,对于农民来说具有特殊的意义。在秋季的凉爽时期,农作物的生长速度减缓,需要逐渐适应新的气候环境。在古代,农民们会在这个时期加强田间管理,为农作物的收割和储存做好准备。此外,处暑还是秋季渔民出海捕捞的重要时期。
处暑的历史沿革
处暑这个节气在中国历史悠久,可以追溯到殷商时期。在古代的历书中,有对处暑的详细记载。在古代,处暑是一个重要的农事节气,人们会举行一些祭祀和祈雨的仪式,以祈求农作物丰收。同时,民间还形成了一些习俗和活动,以迎接秋季的到来。
在宋代,官方会在处暑时节举行“颁秋税令”,向官员和市民发放新收获的粮食,以缓解粮食短缺的问题。这个传统一直延续到明清时期。此外,民间还会举行“过大暑”的习俗,即在大暑这一天吃凉粉、凉面等清凉食品,以解暑降温。
处暑的气候特点
处暑时节的气候特点是气温逐渐下降、空气湿度降低、天气渐趋凉爽。这个时期,雨水逐渐减少,天气逐渐变得干燥。
在中国南方地区,处暑时节的气温一般在25℃到30℃之间,雨水逐渐减少,天气逐渐变得干燥。这个时期是秋季渔民出海捕捞的重要时期。此外,南方地区的秋季通常比较短,因此人们会抓住这个时期进行一些户外活动和旅游。
在中国北方地区,处暑时节的气温逐渐下降,一般在15℃到25℃之间。这个时期雨水减少,天气逐渐变得干燥。北方地区的秋季较为漫长,人们会在这个时期进行一些户外活动和旅游。此外,北方地区的秋季还是收获的季节,农民们会忙着收割和储存农作物。
处暑人们的生活习惯
在处暑这个节气里,人们会采取一些特殊的习俗和活动来迎接秋季的到来。首先,人们会吃一些营养丰富的食物,如鸭肉、鱼肉等,以滋补身体、增强抵抗力。此外,人们还会吃一些应季的水果和蔬菜,如苹果、梨、南瓜等,以享受秋季的丰收。
在这个节气里,人们还会加强锻炼,以增强体质、抵御凉爽的秋季气候。此外,人们还会选择一些户外活动,如登高、赏秋等,以享受秋季的美景和气息。同时,在北方地区,人们还会忙着收割和储存农作物,以备冬季之需。
处暑的养生穴位
【太阳穴】
太阳穴是人体经外奇穴。可以起到提神、醒脑、明目的作用。
取穴方法:太阳穴的正确位置是在头颞部,眉梢与目外眦之间,向后约一横指的凹陷处就是太阳穴。
按摩手法:按摩时,首先调整好身体姿势,坐站皆可,但要身体端正,脊背挺直,挺胸收腹,情绪稳定,精神集中。一般都采坐姿。坐或站好后将手掌搓热贴于太阳穴,稍稍用力,顺时针转揉10至20次,逆时针再转相同的次数。
云天收夏色,木叶动秋声。8月22日,是我国二十四节气中的第14个节气——处暑,也是秋天的第二个节气。《说文解字》曰:“处,止也。“处暑”表示酷热难熬的天气到了尾声,暑气开始消退。处暑过后,气温逐渐下降,日夜温差逐渐增大,但白天气温仍较高。暑热消退是一个缓慢的过程,并不是暑气下降马上就凉爽了,真正开始有凉意一般要到白露之后。
让我们跟随上海市书法家协会会员程振荣,将“处暑”二字以篆刻艺术的形式呈现,感受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这方“处暑”印,以清人流派风格创作,线条流畅、风姿绰约,在文字排列的疏密处理上具有艺术美感。印石采用狮钮寿山石,狮钮造型饱满、威武雄壮,有一种不怒自威的气韵,给印章增添了雅致与古朴。
“处暑”二字采用小篆字体,笔画圆润流畅,结构严谨而富有变化,巧妙地融入了清人流派篆刻的灵动与风姿。“暑”字单独来看,就像已成熟的稻谷,给人无限的想象空间,让人 感受到“处暑”这一节气所带来的凉爽与丰收的喜悦。
这方印章的边款以楷书单刀法刻上了宋代张嵲《七月二十四日山中已寒二十九日处暑》 的诗句 :“露蝉声渐咽,秋日景初微。”
一起欣赏成品↓
处暑的养生美食
秋季养生各方面需要注意,如精神情志饮食起居、运动锻炼,皆以“收”为原则。
秋季燥气当令,易伤津液,引起燥咳,心烦失眠,故饮食还应滋阴润肺,宁心安神。秋季养肺,可多食莲藕、百合、考舆仁、荸荠、蜂蜜、梨、枇杷、柚子、卜、山药、扁豆、枸杞、银耳、木耳、鸭肉等润燥养阴之品,酸味收敛肺气,辛味发散泻肺,秋天宜收不宜散,所以要尽量少吃葱、姜等辛味之品,适当多食酸味果蔬。
新虹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中医专家向大家推荐2道简单易做的秋季家庭食疗方,所用食材易于获取,可以在家中轻松制作,不仅美味可口,还能帮助调理身体,增强体质。
雪梨银耳汤
①材料:雪梨1个、银耳30克、莲子20克、枸杞子15克、冰糖适量。
②做法:莲子洗净去芯浸泡1小时,银耳洗净、泡软撕成小片,雪梨洗净后削皮去心,切成小块备用。将以上材料放入炖盅内,加水适量,放入冰糖和枸杞子,开火炖1小时即可。
③功效:养阴润燥、敛肺止咳。
莲子百合汤
①材料:莲子30克、银耳20克、百合20克、红枣20克、冰糖适量。
②做法:莲子洗净去芯浸泡1小时,银耳洗净、泡软撕成小片,百合、红枣洗净。将以上材料放入炖盅内,加水适量,放入冰糖,煮开后,小伙慢炖1小时即可。
③功效:滋阴养血宁心安神。
民谚说:“处暑天还暑,好似‘秋老虎’。”我国不少地区,尤其是南方地区,炎热依然会持续一段时间,因此仍要注意预防燥热之气。这里再推荐3道有助于消暑养心、护阳健脾的家庭食疗方,往下看↓↓↓
陈皮姜枣汤
①材料:陈皮15克、生姜1块、红枣10枚、冰糖适量。
②做法:红枣和生姜清水洗净,生姜无需去皮,带皮切丝备用,取适量的陈皮加清水浸泡半小时,煮锅里添适量的清水,放入陈皮和姜丝,炖煮15分钟左右,倒入红枣,再煮上10分钟,放入适量冰糖,煮至融化即可盛出饮用。
功效:温脾散寒、理气祛湿。
莲子猪心汤
①材料:猪心100克、莲子20克、红枣数十枚、枸杞15克、生姜1块。
②做法:猪心用清水冲洗干净,再放入清水里加料酒浸泡半小时,另将莲子、红枣、枸杞洗净加水泡着,生姜切片。洗净的猪心对半切开,放入加了姜片、料酒的冷水锅里,大火煮沸后继续煮一分钟,捞出切薄片。砂锅里倒入清水,放莲子炖煮15分钟,煮熟后倒入生姜、红枣,煮5分钟左右。锅里下入切好的猪心片和枸杞,炖煮5分钟,加少许盐、胡椒粉搅匀即可出锅。
③ 功效:益气补血、养心安神。
荷叶茯苓粥
①材料:荷叶1张,茯苓30克,粳米或小米100克,冰糖适量。
②做法:先将荷叶煎汤去渣,把茯苓、洗净的粳米或小米加入药汤中,同煮为粥,出锅前将冰糖入锅。
③ 功效:清热解暑,宁心祛湿。
策划:李翔
文字整理/制作/播音:高佩明
部分供稿:马腾平、龚宣、欣洪悦
编辑:王宸伊(实习)
初审:张嘉桐(实习)
复审:姚怡莹
终审:刘垦博
转载请注明来自今日闵行官方微信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