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8月20日是个好日子。扬州戏曲园将举办扬剧名家、国家一级演员葛瑞莲收徒仪式。
凌晨开始的一场雨浇灌着干涸已久的大地,赶走了持续月余的暑热,更带来了微微吹送的好风。下午开始还出了太阳,仿佛做好一切准备为今天要奔赴好地方的人们提供最舒适的出行条件。当天的收徒仪式采取了公益赠票的形式,参加观摩的皆为扬剧爱好者和普通观众。戏曲园网站公布选票通道以后,不到半小时就告罄了。我第一时间求了票,和来自北京的邻居夫妇、我80岁的妈妈一起期待着观看的日子。
检票以后进入大厅,映入眼帘的是鲜花的海洋,来自学员、观众以及各个方面,洋溢着浓浓的节日氛围。这和我为数不多在江苏大剧院、江苏紫金大戏院以及上海天蟾逸夫剧院看李胜素、史依弘专场戏是一样温馨、热烈的氛围。在我的心目中,葛瑞莲老师扬剧艺术和李、史两位老师在京剧艺术成就、高度是一致的,皆为业内楚俏、行业最高点。正如同今天参加接见和表彰会的奥运冠军们一样,是世界的最顶峰。妈妈主动和我说,我要在鲜花中、展板前好好拍一张照。
千年之前,李白有名诗“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宋人黎廷瑞又有“腰缠十万贯,骑鹤上扬州”。世人都知有扬州。扬州人,例如我,顶多会哼唱几句扬州小调,极可能一句扬剧都不会唱,但是扬剧世家李开敏、李政成和葛瑞莲却无人不知、无人不晓。
作为一个土生土长的扬州人,我对扬剧的了解几乎是空白。最初的印象便是80年代左右以来,老家旁的新仓巷社区小剧场常常有扬剧表演,在老街上飘荡着乐器和演唱的声音,街上也常常有上了妆的演员走过,年纪不小且女演员身材很胖,妆很浓不忍直视,那时节,我应该是小学高年级或初中的年纪,心存敬畏、敬而远之。
第一次近距离接触真正的扬剧并有幸认识葛瑞莲老师是2020开展中国计生协成立40周年纪念活动之际。5月28日,扬州市计生协、广陵区计生协、汶河街道暖心家园联合举办庆祝中国计生协成立40周年关怀关爱活动,为汶河街道暖心家园上半年过生日的特殊家庭老人举办集体生日会。当天的关怀关爱活动在西郊美丽的润德菲尔庄园举行,我们请摄影专家为参加活动的老人拍摄集体照和个人照,为他们留下游览庄园时美丽的身影和温馨的记忆,记录群众、会员、志愿者、工作者与计生协的亲情岁月。活动中,专场举办了非遗文化扬剧名家互动式讲座。邀请了葛瑞莲老师向大家普及扬剧的历史与传承知识。葛瑞莲老师现场演唱,徒弟彭楷仪表演《鸿雁传书》。师徒二人合作表演,形式新颖。老师嗓音甜美圆润,唱腔清新自然,细腻丰富,学生表演扮相俊秀,纯朴洒脱又富有个性,深深地吸引了大家。我是一点都不会,而老人们对扬剧的痴迷是我始料不及的,他们聚精会神地听,深情地跟着老师低声吟唱,动情之处,很多老人被老师师徒演绎的王宝钏十八年守寒窑,血书一封请鸿雁传递给薛平贵的故事而感染流下了眼泪。我和在场的绝大多数老人一样都是第一次这么近距离的聆听葛老师的讲座和表演,这样的名家、这样亲切、温暖、自然地走在普通群众中间,但觉三生有幸,深受震撼。表演结束,老人们拉着葛老师,连声感谢,久久不愿散去。
第二次近距离接触葛老师是相聚在云端。“疫情防控压力大,听着扬剧就不怕”,2021年8月,扬州疫情最严重的时候,为了丰富大家的文化艺术生活,带着大家响应号召安静宅在家共同抗疫,葛老师在抖音进行直播,每天下午三点、晚上八点在网上与大家见面,示范和演唱扬剧唱段,一字一句教,一段一段示范,和大家互动不知辛劳。甜美的嗓音、高超的技艺,伴随大家安心居家。葛老师不仅宣讲抗疫政策和知识,还分享她自己清炖狮子头等实用高超的厨艺,有情有趣,被深深吸引。我很感慨,一个人怎么可以有这么饱满的热情、旺盛的精力和这么持久的耐力,每天直播4个小时以上,每天在线近千人。面对直播时网民提出的要求,一一满足。有的唱段例如《山伯临终》,唱一遍老师哭一遍,下午唱一遍、晚上唱一遍,然而,网友一提出要求,葛老师还是尽量去满足。有时候,节目快要结束,听着葛老师讲话声音都沙哑了,唱起来还是那么地圆润动听,隔着屏幕,我都深深感到心疼。葛老师的网课还开设了网友互动环节,那时我才知道,来自各地的扬剧爱好者竟有那么多,经过葛老师的教授、点拨,还课时竟也能像模像样的唱上一段。我最喜欢《鸿雁传书》,教授时,我认认真真记录、反反复复模仿,然而,终因资质愚钝,至今没能学会。我的结论是,扬剧真心好难学,唱出来不易,唱好更难。
第三次接触扬剧和葛老师,就是今天了,何其幸运,我和妈妈、邻居和主任夫妇一道,居然观摩了现场,享受了一场师徒同台,徒弟、学生主唱的青春版扬剧名段合集。整个剧场弥漫着浓浓的情愫,我们不像是在追“角儿”,而是在走亲戚、出席并见证了家庭成员的一场盛大的收徒仪式。这其中感受着李派扬剧的师生间文化传承之情,李政成、葛瑞莲两位老师夫唱妇随、相互辉映、伉俪深情,更有台上观众和台上师徒互动惺惺相惜之情。
中华民族自古就有师带徒衣钵传承的美德,一直延续至今,师承形式在戏曲传承中尤为重要。扬剧作为扬州市的地方传统戏剧,在中国地方戏曲发展史上有着特殊的地位,2006年5月20日,经国务院批准为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承载着历史的记忆,凝聚着人民的智慧,是连接过去、现在和未来的桥梁。师带徒传承的是一辈一辈扬剧人为人、做事、从艺的品质和素养,不仅能让后继者在学习中吸取养分、获取知识、少走弯路、快速进步,更能让古老艺术、文化遗产得以发扬广大、焕发新的光芒。收徒仪式专场开场好戏《秦湘莲》和压轴戏《鸿雁传书》,皆由葛瑞莲的老师李开敏在大屏幕上带唱、葛老师和今天首收的八位徒弟共同演绎,一时间,剧场内戏韵悠扬,音韵袅袅,你方唱罢她开腔,代际传承感人至深,让在座的老艺术家和戏迷们唏嘘感叹。4年过去,彭楷仪从小姑娘长成了大姐姐模样,除了她,其余7位徒弟的戏我是第一次看,他们中最小的是13岁的韩玉一凤,最大的大致也是00后们,他们一一为观众献演百岁挂帅(韩玉一凤)、蝶恋花(王紫薇、赵倩)、珍珠塔(陈芝越)、白蛇传(朱灵美、 王荟懿)、吴汉三杀(汪媛),我居然发现葛老师的徒儿也有三重层级:1、中戏研究生毕业、正式演员;2、艺校毕业、剧团实习生;3、初入门。她们的共同点是:葛老师的爱徒、扬剧艺术的幸运儿,青春是她们的标志,后生可畏、前途广大是她们的未来。最让我动容的是来自仪征扬剧团的两位实习生,尤其是武旦朱灵美,是专场唯一一位传统彩妆演出的小姑娘,虽然看着稚嫩,但一招一式,风格清新、一丝不苟。我曾经多次参加乡镇群众宣传服务活动,见到过比较专业的扬剧表演,我在想,实习生们大抵也是在服务基层群众的舞台上传承经典、磨练自身的吧。央视采访奥运冠军、20岁的小伙子潘展乐时,他说,专注自己,脚踏实地走好每一步。戏曲演员们也是一样啊。
令人深深动容的是葛老师夫妇的伉俪情深,李政成来到了拜师现场,与葛老师共同接受八位徒弟的叩拜,李老师的徒弟游佳琦、缪子凡、马志成献演了珍珠塔、八大锤、淮海戏沙家浜等优秀剧目,让全场演员、观众深深体验了梨园世家夫妻同频共振、息息与共。资深记者王小见在现场发文“这世间最美的爱情模样”,令人动容。
有人说,扬剧艺术是为了适应群众的需求逼出来的,是为了适应形势的发展融出来的,是新旧观念的撞击中闯出来的,更加是文化的滋养和人才的培养中养出来的(见2024年8月14日扬州日报金沙人《韦人的扬剧观》),2002年,李开敏老师身批战袍以一曲《鸿雁传书》庆祝从艺50年,今日,葛瑞莲老师首收8徒开启新征程,这只是她在专业队伍里的徒弟,曾经在活动中观摩过现场表演的人们、在云端网络聆听20多天教学的每日近千位群众和一心想唱会一段的我,哪一个不是扬剧的学生、徒弟呢,愿地方戏曲薪火相传,扬剧艺术瑞莲盛开。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