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尔维尔有两面,一面是他自身经历形成的法国人生,它构成了[海的沉默]这样相对陌生的叙事,却也是让他在法国本土受到关注的源点。
另一面则是深受美国电影影响的黑色叙事,同时,他越是喜爱这些美国电影,就越在自己的电影中做出了更多的反叛,比如
[独行杀手]
日本文化的影响在表面,在内里,它是对一种类型叙事传统的改造,在满足娱乐性的同时,回应这个思辨国度,对存在,对生死,对大问题的思考。
因为出演杀手杰夫·科斯特洛的那张脸属于
阿兰·德龙
,他演得越少,给得越多,这同样成为回味杀手,必不可少的理由。
如今随着阿兰·德龙的离去,让我们再度回味这部经典的
[独行杀手]
第一章
房间里的猛虎
这可能是拆解电影最水的一次,20几张截图下来,变化寥寥,但这是梅尔维尔的“错”。
杀手杰夫·科斯特洛的房间有一个鸟笼。
鸟笼的左边有一扇窗户,鸟笼的右边也有一扇窗户。
向鲁迅偷师的画面描绘在这部电影中,意义是清楚的,即突出单调。
窗外的照明不足以点亮整个房间,灰蓝色的主色调也让人的视觉受到影响。
窗户外的大雨与间歇性的车鸣,用自然声的机械重复,进一步渲染着这个空旷房间的寂静。
跟片名字体的扁平变形一样,这个镜头也有着类似的变形,这就显得中央空间更为开阔,视线很自然地聚焦在中间偏左的鸟笼上。
一开始,躺在床上的科斯特洛根本没有动,之后,他点起了一支烟,缓缓升起的烟雾成为这个房间唯一的动态点。
再看看摄影机的位置,它比常规的机位要低得多,不过还是比小津的机位稍高一些,但这个角度,才足以让床和地板,能够清楚入画。
就常规而言,在确立空间后摄影和剪辑会试图改变这个空间,梅尔维尔却选择了保持。
我们的杀手躺在床上,这不是一个常规的设计,我们很自然地会联想起死亡,只是作为一个杀手,他能够赢得如此宁静的死亡吗?
这一切,都在形塑一种
“寂”
,或者用中文意译出的
“独行”
画面完了,再上文字。
法文的“武士能忍受世间最难忍的寂寞,或许只有丛林中的猛虎可以与之相比”,取自《武士之书》。
在国内,它更让人熟悉的名字是《叶隐闻书》。
这类远东文字虽然经过翻译,依然提供了足够的“神秘感”,里面真正关键的是
“寂寞”
,而不是“武士”。
纵观全片,日本武士文化的影响肯定是存在的,但其实无需把它抬高到创作核心的位置。
对于梅尔维尔而言,相比于理解武士道,他只是提炼能够为它的叙事风格服务的元素而已。
因此,我们必须揭露一个花絮:
那段引文和书都是梅尔维尔的原创,跟武士道和《叶隐闻书》如果有关系,也就是“半毛钱”的关系。
只是,这种调调,这种感觉,这样一个故事确实太酷了。
经由这些法国人的潜心经营,在电影圈引发了远比原书更深远的影响。
我们最熟悉的无疑是吴宇森的[喋血双雄]——当然,老吴可比梅尔维尔热乎多了。
文字之后,影片出现了一次非常惊人和奇特的摄影机运动。
我们常说导演总是试图让观众忘记摄影机的存在,但在这个镜头里,摄影机的存在太明显了,甚至觉得是房间“地震”了……
在它的变位过程中,房间的物件和布局得到了更多的展示,但不曾改变的,是房间的空旷。
因为我们的“猛虎”在这种变化中变得更为渺小和边缘化。
这个镜头的最后,是4月4日星期六早上6点的字幕。
这种精确的细节时间与生活的细水长流无关。
对于这个杀手而言,这是无数个单调日子里的一天,因为我们很快就会看到这个杀手,比上班族更为点线的生活。
你要讲什么故事,就要营造什么样的氛围。
这是梅尔维尔的[独行杀手]。
第二章
猛虎重仪
梅尔维尔没有约翰·福特的多愁善感,但这不妨碍他跟福特一样,善于让一些情境传奇化。
按照他的说法,[独行杀手]的剧本最初就是基于阿兰·德龙创作的。
他与阿兰见了面,并在阿兰的公寓里“读”剧本,大约持续了七分多钟。
阿兰·德龙提示梅尔维尔可以停止了,并告诉他,既然这个角色在这么长时间里都没有台词,我会出演这部电影,它叫什么名字?
可以想象,《Le samoura?》这个名字,也很能忽悠人。
现在我们可以看看在不说话的几分钟内,他在做什么。
他从床上坐了起来,逗了逗鸟,藏好一张纸片。
跟他乏味的房间布置不同,科斯特洛对自己的仪表却非常细致,他抚平了后脑勺的头发,整理好凌乱的西装,并扣上扣子。
摄影机的跟拍非常紧凑,似乎要抓住对于这个角色而言,最重要的时刻。
标志性的毡帽和风衣都出现了,他穿得很认真,甚至有点我们儒家子路的味——他在即将死亡之时,也不忘正冠。
熟悉武士道理论传承演变的,不难建立这种联系。
虽然之前我们说过梅尔维尔并无意深入搬运“武士道”,但显然在他看来,这套“仪式感”和这个杀手的气质极为吻合。
也就是说,独行杀手固然孤独缠身,他还是会散发着人间烟火气,这种烟火气跟他的命运选择紧密相关。
而在无台词的表演中,这种郑重的动作,也释放了足够的信息量,是标准的言外之意。
另外,这个仪式过程中,光线依旧不足,他的脸时不时隐藏在半个黑暗中——这亦是这个杀手完成任务的必修课。
因为这种仪式看重动作意涵,而不是服装的细节与效果。
从整仪容开始的配乐也提醒我们,别看哥们长得帅,他可不是去约会的。
关门之后的剪辑是可以直接跳到街道上的。
但此处还是做了一点点延迟,考虑到这个公寓在后面还有其他场景叙事的需求,有必要让我们更全面地了解到这个杀手居所的特征:
那些窗户的边框,墙面的线面形态,都有一股表现主义的味道,它是破败的、腐坏的,相比于无情绪的脸,这个空间也是恐怖的。
打湿的风衣和潮湿的街面,呼应昨晚的雨。
后面一整段,都是杀手在行凶之前的准备工作。
不得不说,现在再看,那一大串钥匙开车的段落有点想笑,这玩意像相声里说的,最后那把才能启动,会不会有点尴尬。
杰夫眼观六路与启动之后的点烟,都是心理状态的体现。
冷面是战略层面的,但在战术层面的小心与放松,都是人之常情。
电影的主调是冷峻的,但这个杀手与莱昂一样,其实也不太冷,他所形塑的,和他的本质,存在反差,若非如此,有些移情就很难发生。
第三章
盲人摸猛虎
行车路上,一个偶遇女子对他的关注不是闲笔。
杰夫并不是无欲之人,也并非无吸引力之人,这也是为什么说即便他呈现再多生活化的细节,再多相对写实的内容,这终究是一部“浪漫”的电影,不然何必从遥远的东方借来“武士”这样的概念。
他在生活中做再多的断舍离,欲望作为一种根本,也无法被剔除。
只是在大部分时候,杰夫并不会被这种欲望驱使,特别是在“工作”的过程中。
这一点,在和夜总会的钢琴师相遇后,似乎发生了动摇——这是后话。
而这种欲望也是工作的工具之一。
这是简这个人物一开始给人的印象。
她的美丽足以成为满足欲望的“工具”,亦如两人对话中暗示的,她和杰夫的关系也没有其他社会关系的羁绊。
而杰夫,也不是简的唯一选择,对杰夫而言,似乎也是如此。
但是这里面有风险,有刺激,有超越金钱、婚姻关系的洒脱,这种不求回报的献身,放在武士道理,被理解为“爱”。
只不过,这种爱或许只是单向的,当她说我喜欢被需要的感觉,杰夫只是默默地转了头,这是何意?他不喜欢被需要?亦或是他不能被需要?
而导演在转头之后,还给了简一两秒,这种单向性,就更为浓郁了。
疑问在于,这种单向是不是杰夫的“本心”,由此,相当多杀手电影里,这个冰块到底会不会化,就成了电影的推动力之一。
在很多年后,类似风格的[亡命驾驶]也是这样的路数。
只不过梅尔维尔做得更为极致和简练,需要观众自己脑补和想象的空间,大了太多。
简的居所不是唯一的准备,杰夫还特意去了一个秘密赌场。
他上楼时无需与门房互动,一方面是他的性格和行事方式,另一方面也证明门房一定对他很熟悉,否则断然不会让他自由出入。
这里“我不会输,永远不会”这句台词有点太像口号,感觉不算上乘。
后面这段,从枪杀到初步缉凶做得很细,等日期“星期日凌晨5点45分”出现,电影就剩下一个多小时了。
今天来看,由于刑侦方式工具的变化,出现大量罪案剧的积累,的确是全片最显得过时之处。
特别是影片整体都将人物之间的关系藏在台词和可见情节之外,这里时长表现出的分量感,使得影片确实有点失衡的感觉。
整个认人过程,就像是盲人摸猛虎,反衬出早期这种通过目击证人锁定犯罪嫌疑人的方法,存在多大的不确定性。
这里的盲不是真的看不见,而是不同性格、背景的人,在相似的情境里,都会自觉地调整记忆。
那些不动摇的反而就是对真相最关心的人,而真的涉入其中,衣帽间女孩、酒保和钢琴师的脸上,就有了表演的需求。
而简的情人韦纳先生,倒是让梅尔维尔玩了一个小幽默。
他声称自己观察力一般,但警长费了好大劲拆解了杰夫的“衣着特征”,却被他精确地指认出来。
(未完待续)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