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记者 王振雅)19℃,是一座城市夏天的平均气温,这也使这座城市将气候特征印在了自己的“名片”上,它就是“中国凉都”——贵州六盘水。
“三池三湖六盘水,千岩万壑一凉都。”拥有山川、草原、湖泊等丰富旅游资源的六盘水,积极探索“体验式养老+文旅”模式,连续两年被评为全国“候鸟式养老夏季栖息地”第一名①,每年接待养老群体达63万人次,一座小城走出了康养新路。
伍兰(化名)是一位“候鸟”老人,家在四川的她,每年夏季都要来六盘水避暑。在7月份结束的六盘水市第六届广场舞大赛中,她带领的“候鸟”队获得了三等奖。长时间的异地养老,六盘水市养老机构成为像伍兰一样的外地老人的“高性价比”选择。目前,六盘水已有39家养老机构,近4000张床位,每年夏季,这座城市的养老床位都被“订满”。
“凉”的天然优势给六盘水带来流量,可将流量变为“留量”,则需要整座城市民政、文旅、卫健等多部门的努力,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采访六盘水市副市长香萍,解读六盘水如何做好康养的“凉文章”,推进医疗、养生、旅游等多业态深度融合发展。
六盘水旅游景区。受访者供图
盘州市乌蒙大草原。聂康 摄
北盘江特大桥。聂康 摄
北盘江大峡谷。姚咏 摄
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六盘水市康养产业发展有哪些特色?
六盘水市福利中心工作人员带领老人游览明湖国家湿地公园。受访者供图
香萍:“夏天来到野玉海,天天都是火把节……”今年7月,六盘水海坪彝族火把季开幕,海坪彝族小镇又开启了一年一度的“人从众”狂欢模式。各地游客来到海坪共赏少数民族风情,海坪火把广场每晚都有千人篝火共舞,这其中就有很多“候鸟”老人。
天然气候与自然环境是六盘水吸引游客的前提,但游客来了之后如何做好“凉文章”却考验着我们的承载力和康养机构的服务力。
我们坚持以“机构、社区、居家三位一体,市场、品牌、连锁三化联动,市、县、乡三级并进,区域化运营整合,构建多层次的养老服务保障体系”为发展思路,基本形成了“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补充、医养相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目前,全市已有39家能提供全日制托养服务的养老机构,总床位达到3797张,有效满足了不同老年人的养老需求。
近年来,来六盘水养老机构中避暑的旅居老人,以重庆、四川成都、湖南长沙等周边城市为主,此外上海、浙江杭州、湖北武汉、江苏南京等夏季较热的城市,来避暑旅居老人也较多。相对于酒店,养老机构更适合老人,养老机构具有一定医疗条件,特别推出适合老年人的三餐,这也是我们打造的“护理+养老”的模式。根据养老机构提供服务与条件不同,收费从每月1700元到3000元不等,可以满足多层次的养老需求。
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外地老年群体来了,就医、娱乐等需求如何满足?
7月18日,游客在贵州省六盘水市水城区海坪彝族文化小镇周边的森林公园游玩。新华社陶亮/摄
香萍:六盘水市共有医养结合机构10家,配备专业的医养结合服务人员322人,机构床位总数596张。六枝、水城、钟山先后创建并获得贵州省医养结合示范县命名,盘州市正在创建贵州省医养结合示范县。
在跨地就医报销方面,六盘水市已经上线了全国统一的医保信息平台,为省内外的异地就医患者提供了便利。同时,还在不断优化异地就医报销流程,提高服务质量。2024年上半年,六盘水市跨省异地住院直接结算率达85.85%。
在六盘水“候鸟老人”可以非常“丝滑”地融入当地生活,既可以加入当地的广场舞、合唱团,也可以到全天候免费开放的图书馆、博物馆看书游览,来六盘水康养的老人有丰富的活动体验。
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六盘水市通过哪些措施保障全市养老行业高质量发展?
香萍:“凉都最可避炎天,万壑千山响瀑泉。”面对六盘水的美景,重庆的退休干部谢荣(化名)夫妇经常赋诗。他们就住在我们的市社会福利中心。在市福利中心,有很多像谢荣夫妇这样多才多艺的“候鸟”,他们有擅长绘画的、有喜欢书法的、有热爱运动的、有善于乐器的。
不像传统印象中的社会福利中心那么门庭冷落,我们将市福利中心重新装修,引来了不少旅居的外地老人。目前,我市形成了城市“老年养护楼——公办、民办养老院——城市社区嵌入式综合养老服务中心——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站”和农村“区域中心敬老院——农村互助幸福院”两张服务网络。
同时,支持社会力量以“公建民营”方式参与运营,培育了“万树龄”“楷华养老”等本土民营养老品牌,引进湖南普亲、河南恒康等省内外知名养老品牌落户,总体上形成了公建公营、公建民营、社会力量多方参与的养老服务格局。
在发展养老产业方面,全市还有很多工作要做。我们将积极支持六盘水职业技术学院等市内院校提高养老服务专业办学水平,加快培养老年医学、康复、护理和社会工作等方面的专业人才;支持职业技术院校与养老机构、专业化社会组织开展双向合作模式,通过设立实训基地、购买服务、委托培养等方式,提高从业人员能力水平。
水城区玉舍森林公园。姚咏 摄
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城市发展康养产业有哪些现实困境?
香萍:在位于海坪街道阿娄社区的敏旭客栈,有一群特殊旅客,他们既是老年团旅客,也是一个合唱团,他们来自四川资阳秋之声合唱团。30余名老年合唱团成员,利用避暑的闲暇时光排练合唱节目。除了合唱,老人们还有大量的空余时间,不少老年人向市政热线反馈,有些精神文化需求目前还无法满足。这也反映了,夏季到六盘水旅居避暑人数不断增加,当前的服务内容相对单一。 因此,我们要考虑养老服务如何多样化和个性化发展。
全市养老设施和机构整体布局基本形成,下一步的最大的难点是,怎样推进养老产业供给侧改革。这需要提升养老机构的规范化、标准化、专业化,让老年人在养老机构享受到最好的服务,让“候鸟”老人安心异地养老。
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目前在城市GDP中,康养产业贡献如何?
钟山区梅花山景区。郭君海 摄
香萍:我们统计过,一个火把季,一众康养避暑游的旅客,为800余家摊主带来了流量,每户日均营收预计达2000元,带动群众营收4800余万元,直接或间接带动就业3000余人次。六盘水市拥有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和气候条件,非常适合发展康养产业。目前,康养产业在六盘水市GDP中的贡献正在逐年提升,成为推动城市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
乌蒙大草原上的云海。杨孝摄
走进钟山区大河镇大地村三组,就看到数10栋乡村旅游民宿沿小道而建,推门即见山水、尽赏青绿。如今,“夏凉+冬暖”正成为六盘水新的靓丽名片,我们这里是南方唯一有集中供暖的城市。雨田酒店的一位客房经理就告诉我,酒店从6月中旬开始,入住率达到80%以上,顾客很多是从川渝地区过来的老年人。
2023年,全市累计接待国内过夜游客563.19万人次,人均花费超过1000元。今年1月至7月,接待过夜游客350.98万人次。在乌蒙大草原、月照养生谷等地区逐渐形成康养小镇产业集群,老人来了不仅带来了“流量”,也带来了的经济增量。
在连着山外山的乌蒙山,在洒下月光的响水滩,伍兰和她的“老伙伴”们,远离故土,在异乡老有所养、老有所乐,在清凉的自然里寻得一份心安。
参考资料:
①“候鸟式”养老夏季栖息地适宜度指数发布 六盘水第一,http://gz.people.com.cn/n2/2024/0716/c410536-40914013.html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