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1963年,陈毅称卖裤子也要造原子弹,金庸却嘲讽:不如多做些裤子

0
分享至

本文内容均引用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进行撰写,文末已标注文献来源,请知悉。

在阅读此文之前,麻烦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与分享,又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前言:

鲲鹏振翅风云起,倚天出鞘如添翼,纸上论道终觉浅,怎及元戎识兵机?

这首诗,说的是陈毅元帅在1963年的一句讲话引发金庸先生的异议,并引来了一场为期一年多的大论战,最终辨明真理的故事。

陈毅说了一句什么话?金庸对此有着怎样的异议?

大论战的具体情形如何?这件事的最终结局又是怎样的呢?



破釜沉舟:

1963年10月,时任国务院副总理兼外交部长的陈毅元帅,在接见跟随日本工业展览团来华的日本记者时,讲了这样一句话:

某些有了原子弹、核子弹的国家笑话我们穷,造不起,我就是当了裤子,也要造出核子弹!

这是陈毅第一次在公开场合讲这句话,但是同样的话,他此前就已在多个非公开场合讲过。

那么,他为什么要这么讲呢?

抗美援朝期间,麦克阿瑟就曾经叫嚣过,要对我志愿军使用原子弹。

这种赤裸裸的核威胁,引起了以毛主席为首的多位高层领导人的高度重视。

毛主席曾经多次表示,要是全世界所有国家都没有原子弹,那就最好了,但如果仅仅一、两个国家才有的话,那就是最糟糕的。

别人有,我们也得有一点,只有这样,才能真正避免世界大战。

毛主席的这些话,既表达了捍卫国家尊严的意愿,又揭示了以武方能止戈的真谛。

抗美援朝的胜利,赢得了苏联对我国的尊重,也由此开启了中苏关系的蜜月期。

斯大林决定对当时工业基础薄弱的我国予以全面扶助,这其中就包括了制造原子弹以及利用核能的项目。

而当斯大林去世之后,继任者赫鲁晓夫对他全盘否定,中苏之间在意识形态上产生了根本性的分歧。

当赫鲁晓夫于1958年向我国提出建立联合舰队、建设长波电台的要求遭到毛主席的明确拒绝之后,中苏关系彻底破裂。

苏联政府于1959年作出了暂停援助我国核武器研究工作的决定,又于一年之后撕毁合同,撤销项目,撤回专家。

此后,苏联更是打着谋求世界和平的旗号,联合英、美两国于1963年签订了禁止进行核试验的条约。



所谓项庄舞剑,意在沛公。

明眼人一看都知道,这个条约就是针对我国的,就是为了逼迫我国在面临帝国主义的核威胁之时,不得不屈从和依赖苏联。

我国政府对此作出了严正声明,绝不承认少数有核国家企图垄断世界核力量,从而对其他国家指手画脚,发号施令的特权。

一时之间,国际舆论汹涌而来,声言中国再过20年也造不出原子弹。

赫鲁晓夫更是大放厥词道:如果中国非要勉为其难研发核武器的话,恐怕中国人就会穷得连裤子都穿不起。

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陈毅元帅才讲出当裤子也要制造核子弹的话,以此来展现我国在研发核武器项目上破釜沉舟的态度。



却不料此言一出,竟引出了香港《明报》一篇题为《宁要裤子,不要核子》的社论,该社论在文中如是写道:

我们对陈毅首长把发展军事力量放在改善人民生活之上的话语,不敢苟同,即便是能够造出一、两颗原子弹来,也并无太大用处。

当已经拥有了核武器的英军于1956年攻击苏伊士运河和西奈半岛时,苏联向他们发出了若不停火,就将用核弹轰炸伦敦的警告。

此举立刻便令英国偃旗息鼓,悬崖勒马,今时之中国哪怕再努力十年,也不可能赶超当时英国在核武器方面的水平。

既然如此,还不如省下钱来给人们多做几条裤子吧。

这篇社论的作者,正是《明报》的创始人,香港家喻户晓的新派武侠小说作家,以金庸作为笔名的查良庸先生。



舍本求末:

实事求是地说,金庸先生此次在《明报》发表的社论,相较于他享誉香江的鼎鼎大名而论,实在是太不相符了。

从1955年首部《书剑恩仇录》开始,金庸先生立足于中国历史背景和传统文化,接连创作了10余部新派武侠小说。

其中的《射雕英雄传》和《神雕侠侣》两部系列小说,更是彰显了“侠之大者,为国为民”思想的代表作品。

以金庸先生的学识,本不该发表如此令人惊诧的社论。

从表面上看,这篇社论心系民众,悲天悯人,可事实上却是目光短浅,舍本求末。

在此试以《射雕英雄传》的主人公郭靖的平生经历,来剖析金庸先生社论中的几处谬误。



郭靖自幼丧父,跟随母亲在大漠长大,家境贫寒,可是他就因此放弃了学习箭术和武艺,而专门牧羊放马吗?并没有。

60年代初的中国的确工业基础薄弱,整体经济状况不佳,可难道就因此放弃研发镇国神器而一味专注于经济吗?绝不能。

在学习武术的起步阶段,郭靖资质平庸,师从江南七怪,根本就打不过天资聪颖、师从全真七子的杨康。

但是郭靖却凭着正直无私的性格、坚韧不拔的毅力得到多位名师的指点,最终练就了一身上乘武功,其战力修为远在杨康之上。

60年代初的中国在研发核武器方面的水平确实不如英国。

可是在政府爱国情怀的感召下,在国家坚持不懈的努力下,多位理工专家从大洋彼岸归来,从此谱写了中国核工业的新篇章。

世间后起直追,后发先至者比比皆是,金庸先生为何就不能打开格局,放眼远望呢?



我们再试想一下,如果郭靖并未练成九阴真经,没有降龙十八掌的护持,哪怕他再侠肝义胆,能成为一代爱国大侠吗?

对于我国来说,核武器就是降龙十八掌,精确制导导弹就是九阴真经,没有这样的神兵利器在手,我们呼吁世界和平有用吗?

不要忘了,就在金庸先生发表社论的百年前,曾经在海外贸易中屡创顺差的清朝,是怎样被西方殖民者联手蹂躏得山河破碎的?

遭受殖民者侵略后的清朝,还能保持像之前一样的经济水准吗?

难道这样惨痛的历史教训,还不足以说明裤子和核子,经济和国防到底哪个更为重要吗?

毋庸置疑,经济和国防都非常重要。

但对于我国这样一个有着特殊国情的东方大国而言,国防是坚实的基础,经济是以国防为基础的发展。



以上的这些道理都是显而易见的,才高八斗的金庸先生不可能不懂,那他为什么还会对陈毅元帅的话表示异议呢?

说到底,还是因为他没有考虑到“特殊国情”这四个字,而仅仅只限于纸上论道,以至于形成了短视之见。

他只看到了西方国家高度发达的经济水平和现代文明程度,却忽视了这些经济和文明,都是建立在西方早期殖民者的野蛮生长和疯狂掠夺之上的。

正是由于这样的掠夺,才导致了我国百余年的屈辱近代史。



到新中国建立时,我们只能靠自力更生、艰苦奋斗来改变贫瘠的面貌,只能勒紧裤腰带,把有限的资金和资源用在最为重要的方面。

皮之不存,毛将焉附?国之不存,何以家为?

对于新生的中国而言,维护国家安全,保卫胜利果实就是重中之重。

在打造保卫国家能力的基础上发展民生,这就是我国当时的特殊国情。

金庸先生的这篇社论一经发表,便如同一颗巨石激起千层浪,在香港各界引起了极大的反响。



胸襟如海:

香港新闻界包括《文汇报》、《大公报》在内的各大报纸纷纷发表文章,对金庸先生的社论予以了毫不留情的批驳和痛斥。

而金庸先生也仍然坚持己见,在《明报》上相继发表社论回击,双方你来我往,唇枪舌战,斗了个不亦乐乎。

发展到后来,金庸先生甚至有些咬文嚼字,意气之争了。

以他的身份而言,此举实在大可不必,但不可否认的是,他的《明报》销量明显大幅增加了。

正当这场论战如火如荼之时,就在中国大西北的茫茫戈壁上,一大批包括钱学森、邓稼先在内的科学家们,正在为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的收官工作日以继夜地忙碌着,奋战着。



1964年9月,美国白宫发布新闻称,已得到中国近期即将进行核弹爆炸试验的确切消息

美国此举的用意在于告诉全世界,即使中国能够成功研发核武器,但仍然在美国的监控范围之内。

金庸先生随即于国庆节当天在《明报》上发表社论,提出了自己的预测和建议,希望中国的核爆试验最好在下午的15:00~16:00之间进行。

因为此时正是美国的深夜时分,等到检测仪器侦知核爆信息时,白宫新闻机关不可能来得及召开记者招待会。

而中国的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就可以提前发布消息了。

这无疑是一个打脸美国的好建议,事实上,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的试爆试验正是在半个月后的15:00准时进行并获得成功的。



喜讯传来,就在各大报纸争相报道之时,性格倔强且又不愿接受尴尬的金庸先生再次发表社论声称:

鉴于核子武器对人类的严重危害性,世界上所有的拥核国家都应该彻底将之销毁。

这下彻底激怒了各家报纸,言语争竞之间也就没有什么客气话了。

至当年的圣诞节前夕,金庸先生向几大报纸发表了题为《有什么不对,请原谅》的社论说:

你们骂人太狠了,但我的言辞中也有不够礼貌的地方,这一点还请你们原谅,祝你们圣诞快乐!



可让金庸先生没有想到的是,此后几家报纸集体收声,他的这篇社论也成了这场论战的句号。

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

原来,陈毅元帅不久前在看到了金庸先生的社论后,便找来新华社香港分社的几位相关负责人表明自己的态度。

他认为自己坚持研发核武器的立场是完全正确的,因为新中国有自己的尊严,既不可以再遭受欺侮,也不能被人看笑话。

与此同时,他觉得一年前自己说过的“当裤子”的话,和金庸先生的社论都存在着片面性。

如果将二者合一,既要裤子,又要核子,既让百姓们丰衣足食,又让国家能够拥有核武器,那就完美了。



他告诫负责人道,我们的党应该学会容纳和接受批评,对于不同的意见,应该持有则改之,无则加勉的虚心态度。

否则我们将会失去批评者,也就有可能导致错误得不到发现和纠正。

他还幽默地说道:

这位金庸先生虽然不要核子,但还是要裤子的嘛,他能为百姓民生着想,也说明他是爱中国人的嘛。

最后,陈毅元帅为此次论战作了总结性的发言:

我与金庸先生之间,并无不共戴天之仇,他骂我,只要骂得有道理,我将视他为自己的诤友,所以还请你们香港的报纸对他高抬贵手,笔下留情才是呀。

就这样,陈毅元帅以自己宽宏的气度、如海的胸襟结束了这场长达一年多,关于“裤子与核子”的论战。



结语:

金庸先生事后得知陈毅元帅的态度,不禁为他的坦诚与磊落、理性与智慧而大受感动,并且一直铭记于心。

在陈毅元帅去世后,金庸先生发表社论称赞他心直口快,为人豪爽。

金庸先生后于1981年来到北京,受到了邓公的亲自接见。

也就是从那时开始,他所著的系列新派武侠小说在全国各地畅销,至今经久不衰。



参考资料:

观察者网:《金庸与陈毅曾经的争论:要裤子,还是要核子》

江苏党史网:《一场“核子与裤子”之争》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国学聚焦
国学聚焦
带您领略国学魅力
1552文章数 35063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专题推荐

强军之路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