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很多史书中,王莽都被打上了“乱臣贼子”的标签,而在现代人看来,他又是一个特立独行的“穿越者”,他发明的游标卡尺,更被认为是“穿越”的证据。
那么,王莽身上到底有着怎样的秘密,下面,就让我们坐上“时光机”,来还原一个真实的王莽。
名门望族,谦恭下士
在汉晋时期,若想在朝为官,必须符合两大基本条件,一是具备人人公认的高尚道德,二是出身贵族名门。凑巧的是,以上两点王莽都具备。
王莽的姑姑王政君乃是汉元帝刘奭的皇后,而在外戚专权格外盛行的西汉末年,老王家在朝中可谓是权倾一时。但凡与王政君沾亲带故的王家人,虽不能说是只手遮天,但行事嚣张跋扈,恣意妄为乃家常便饭。
然而,王莽偏偏特立独行,不与这群不长进的王家子弟同流合污,虽然身为外戚,但他却力行节俭,谦恭有礼,平时深居简出,从不惹是生非。
此外,王莽还特别提倡孝道,对于自己的叔叔伯伯,总能做到恭敬谦卑,逢年过节必备礼物,登门看望,更不要说对自己亲生父母,可谓是孝子中的典范!
久而久之,王莽就成了人们公认的道德楷模,以致他能凭借这种美誉顺利步入朝堂中枢。
公元前16年,身居高位的王莽始终保持着文人士大夫的节操与信念,乃是当时官场上的一股清流。他始终以圣人的规范来严格要求自己,对于那些在贫困线上的普通百姓,总是充满同情,经常将自己的俸禄施舍给他们,这也为他日后夺权奠定了牢固的基础。
排除异己,宠辱不惊
然而,王莽的善良与谦恭是有附加条件的,对于一切挡在他仕途进阶路上的绊脚石,王莽会毫不犹豫地予以铲除。
当时,位列九卿的淳于长乃是王政君的外甥,年纪虽然不大,但资历却比王莽老的多。看着淳于长颐指气使,嚣张跋扈的做派,王莽如芒在背,总在筹划将他拉下马,让他万劫不复。
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的!通过暗中打探,王莽搜集了大量关于淳于长作奸犯科,鱼肉百姓的证据,而此时恰值大司马王根年迈退休,于是,一些谄媚的官员就私下议论,能够代替王根的人选非淳于长莫属!
王莽迅速抓住这个机会,跑到王根那里狠狠地打了淳于长的小报告,并说这小子可能集结党羽,反叛王家。王根听后勃然大怒,马上给王太后上奏,王政君遂将淳于长视作心腹大患,让汉元帝刘奭罢黜了他的官职,并在牢中秘密处决了他。
敌人除去,王莽春风得意,很快便代替王根,成为手握军权的大司马,但他并未因此自鸣得意,不可一世,依旧保持谦虚谨慎的态度,勤于政务,礼贤下士,对于那些在江湖上有声望的名士,王莽更是以极大的诚信对待他们。
尽管表面上王莽一直给人展示出温和善良,彬彬有礼的儒者形象,但有一件事仍旧暴露出他残忍的一面。
一次,王莽的亲儿子王获,因醉酒误杀家奴,一向有着仁爱之名的王莽闻悉此事后勃然大怒,竟勒令王获自杀,事情传开后,王莽的声誉更是在世人间传为美谈。可虎毒尚且不食子,王莽的这份荣誉终是建立在儿子鲜血之上的。
公元前7年,汉元帝驾崩,汉哀帝刘欣继位。俗话说一朝天子一朝臣,此时的外戚权力也发生了巨大变化,王氏受到打压,朝政开始由傅、丁两大外戚把持,于是,王莽不得不隐居在今天的河南新野。
但没过多久,奇迹发生了!由于王莽先前积累了深厚的群众基础,无论是平民百姓,还是朝中大臣,都强烈要求让王莽官复原职,所谓民意不可违,在舆论压力下,刘欣不得不又将王莽召回朝廷,从此,王莽便开始了自己的开挂人生!
利用人心,篡汉自立
公元前1年,汉哀帝去世,王莽再次被众人推举为大司马。
此时,历经下野再复出的王莽,对权力的态度却发生了变化,他开始培植自己的党羽,在朝中形成不小的势力。将与自己唱反调的高昌侯董武、关内侯张由等官僚,逐一剥夺了他们的官职与爵位。
公元1年,在这个极具纪念意义的年份里,王莽也如愿以偿地得到了他想要的地位。他被封为安汉公。朝中所有事情,都要经过他的首肯才能执行,妥妥的一人之下,万人之上。
在王莽把持朝政期间,对于朝廷的礼乐制度都做了规范,对于平民百姓也推行了一系列恩惠政策,但频繁的天灾,加上地方官员的中饱私囊,依然让各地起义不断。
除了各地方的起义军,那些王氏以外的外戚大族,也是王莽的心头大患!于是,他果断干脆的将汉平帝的母亲卫氏及其一族封到中山国,禁止他们回到京师。他的儿子王宇劝老爹不要这样干,王莽二话没说,就给了他与王获同样的待遇——处死了事。
公元3年,已近半百的王莽,权欲更加旺盛,为了加快对汉朝王室的控制,他让女儿王嬿成了汉平帝刘衎的皇后。此外,王莽还在天下广招英才,一千多名具有特殊才干的知识分子全部被请到京城收为门下,享受十分优厚的待遇。
王莽的这些举动,得到了儒家的广泛支持。于是,九百多名卿大夫主动上请天子为他加九锡。
王莽权力的不断扩张,引起了刘氏皇族的警觉,一股反莽势力正在皇族内部蠢蠢欲动。公元6年,安众侯刘祟首先发难,没想到雷声大,雨点小,兵马刚出大营,就被王莽派兵平定了!
接着,东郡太守翟义起兵反莽,长安西二十三县纷纷响应。这次的规模虽说比安众侯的大,但奈何此时的人心还是向着王莽,翟义的部队很快就被消灭。
随着反对势力尽数被灭,王莽于公元9年1月15日,逼迫太后王政君交出玉玺,最终在自己五十四岁这一年,建立了新朝,开了中国历史上通过禅让做皇帝的先河。
新朝新气象,作为开国皇帝,自然要有一番大的作为,王莽也不例外。但他似乎将自己沉浸在一个理想的世界里,刚刚大权在握,不是让人民休养生息,大赦天下,而是进行了一系列不切实际的奇葩改革。
奇葩改制,事与愿违
No zuo,no die,这句话用在王莽身上是再也合适不过的!自从他当了皇帝之后,就在“作”的这条道路上乐此不疲,不死不休!
鉴于西汉末年土地兼并严重的现状,王莽决定恢复西周的生产关系,用“井田制”代替现有的世袭制,将土地统统收归国有,然后根据各家庭男丁的数量进行分配。例如一个家庭中的男性成员有八人,那么这个家庭就能得到九百亩地,如果这户人家原先就有九百亩土地,但男丁不足八人,就需要将一部分的土地分给其他人。
不曾想,这种方法不但没让老百姓感激涕零,反倒招致贵族大家的强烈不满。
此外,他还大搞复古运动,很多政策根本适应不了当下的发展需求,而一旦有人不遵守他颁布的奇葩法令,便极其粗暴的实施流放。
王莽这一系列不切实际的改革,加上连年的天灾人祸,让各地起义不断。公元23年,绿林军攻破长安,将七十九岁的王莽斩下头颅,国祚仅15年的新朝灭亡。
结语
有人看了王莽一系列改革措施,觉得很符合现代人思维,就说他是穿越者,这自然只是玩笑。不过,王莽确实开启了儒士治国的新格局,要知道,虽然在汉武帝时,董仲舒提出过“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但实际上,此后的汉王朝依然还是实行“外儒内法”的统治。
而自从王莽建立新朝后,一种儒家治国的新格局才正式拉开序幕!
参考资料:
《汉书·王莽传》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