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解放战争史》对连续短时间取得胜利的原因给出简明扼要的总结:
1.从战役指挥上,集中兵力攻击国民党薄弱部位,速战速决;
2.灵活机动,有利则打,不利则另辟攻击目标,始终掌握作战主动权;
3.调动部队,夜行昼宿,严格保密,保持了战役突然性;
4.战役部署周密,每次攻击都能做到分割包围,做到全部歼灭;
5.在攻坚战术、技术上有了长足进步。
能看出什么来呢?
除了3、5两条,是晋察冀大练兵的结果,其余3条,与杨得志的指挥有不可分割的关系,都是战役指挥上带来的新变化。对比大同集宁战役和张家口保卫战的指挥,这个变化不可谓不剧烈。突出反映的是,杨得志指挥作战极有定力、极其灵活、极善于抓住主要矛盾。
青沧保北两战像是铺垫,很快在接下来的清风店战役中,杨得志高超的战役指挥水平得到淋漓尽致的展现。
清风店战役本来预计并不在清风店打。
我们看解放战争史,战役名称越是与战役谋划之初目标地不一样,仗往往打的越精彩。
比如苏中七战、宿北战役、莱芜战役、沙土集战役、孟良崮战役、西北青羊蟠三捷、三下江南、巨金鱼战役等。
为什么这样说?
这种仗往往超出原计划,是战役指挥员根据战场变化、敌情变化,临时选定最有利之作战区域,在高动态之中构设战场环境,抓住敌之一部进行打击。非常考验指挥员应变能力、控局水平以及部队素质。
简言之,指挥员要有出神入化的战争想象力,部队要有耐跑耐打耐轰的执行力。
清风店战役最初筹划的是打徐水(这是第五次打徐水),围敌打援,一开始并不知道哪个方向的国民党军会出来,但重点预备的是徐水南北较近的保定和固城的国军。
谁知打着打着,因为陈正湘二纵打的确实比较狠,文章做的足,北平吓坏了,命令石家庄的罗历戎第三军不顾一切北上增援。
杨得志遂改变初衷,全功率南下,选择罗历戎作为歼灭对象。虽无孟良崮战役之雄奇险恶到极致,也着实考验指挥水平和部队转换攻守节奏的能力。
过程不必细说,杨得志指挥两个纵队六个旅兵力,在独八旅、冀中和冀晋军区部队配合下,将罗历戎第三军1.3万人全部歼灭,罗历戎被生俘。
把清风店战役所有功劳都归到杨得志头上自然不客观,仗是野战军一起打的,主意也是杨成武、耿飚等一起出的,陈正湘二纵打徐水也使足了劲。但必须要看清,杨得志扮演了这场战役中最核心最关键的指挥、驱动、转换、诱发之灵魂角色,为啥同样的部队、同样的指挥决策层,在大同集宁张家口打不好,到这就行?
清风店之胜利,一举驱除了弥漫晋察冀军区一年多的紧张空气。
三、情商也是重要武器
除了打胜仗这个核心KPI达成了,杨得志的情商也发挥了很重要作用。
不多过誉,观察《杨得志回忆录》,通过此书一个特有的文风便能窥知一二。
《杨得志回忆录》极重对人物的细节描写。
杨得志老将军面相极富亲和力
不可否认,开国将帅的回忆录,有很多是秘书或相关人员组成的写作班子进行集体撰写。有的是根据将帅们的口述进行润色,有的是根据日记或其他资料进行扩充,也有的是秘书直接代写。
详实程度和史料水平高低不一,但有一个共同的规律,这些回忆录都经过将帅本人的审阅,或者写作之前,有关史料的裁剪、取舍向传主或家人征求过意见。
总的来说,回忆录的语言和内容,鲜明反映了传主的性格爱好、做人做事习惯。
有几个例子。
比如华野参谋长陈士榘的回忆录《翻天覆地三年间》,陈参座脾气比较耿直,做事不太会圆滑融通,记录的文字也反映出他性如烈火的个性。对当年老领导也没有刻意尊重,该怎么说怎么说,甚至还有一些存在争议的史料记录,比如鲁南战役粟裕到底有没有因为发烧而脱离指挥的问题。
再比如郑维山中将的回忆录《从华北到西北》,这本回忆录语言风格比较温和,对所有当年领导都非常友善,这和印象中郑维山中将耿直的性格似乎不太像。实际上呢,郑维山中将在聂帅手下后来变化非常大,从嫉恶如仇、有话必说的炮筒子性格,变成了善于替他人着想的温柔之人。
有心人可以再去查查建国后郑中将的经历,更能鲜明感觉到,当叱咤风云的战将面临一些不得不低头的委屈时,其为人处世之作风必然会发生剧烈改变。回忆录风格之变化,一定程度上是人生的映射。
杨得志做人做事非常周到圆润,善于察觉和照顾别人的情绪,尤其在华北新环境,处理好上上下下人际关系更是非常重要的工作,否则何以融入,何以带动新的搭档和部将们打仗。所以在回忆往事时,自然而然把当年的视角和习惯带到书里来了。回忆录里提到野战军刚刚成立,先把罗、杨、耿、潘几人结结实实地夸了一顿,这份尊重难能可贵。
杨得志与杨成武名气、资历、功绩、地位都在伯仲之间,他忆及杨成武,总是带着一股欣赏、喜悦、肯定的语气,描写过杨成武审定报告、发布命令、共同决策的场景。
赠人玫瑰,手有余香。杨得志这样的待人接物方式,令人如沐春风,无疑对于消解紧张空气更有作用。
向清风店紧急调兵时,杨得志、杨成武、耿飚三人随队行动,途中他还有心情观察路边风景,其回忆录中留一句极有画面感的话:
深秋的华北平原,庄稼大都收过,空旷无际,我们浩浩荡荡的队伍和村头地边偶然出现的牵牛花,给肃肃的田野增添了新的生机。
不管这样的文字是不是后来的秘书们刻意渲染出来的,但至少得到杨得志的认可。打仗之余,观察生活,热爱生活,戎马倥偬之中,杨得志的乐观和积极,也是打胜仗的重要精神力量。
本文完结。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