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当今社会,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日益凸显,成为了众多家庭关注的焦点。为了深入探讨这一问题以及父母在其中所能发挥的作用,我们特别邀请了教育专家徐导进行了一次深度专访。
我们都知道现在大学生的就业率越来越低,这让很多父母感到焦虑。
在徐导看来,面对这样的情况,父母能为孩子做些什么呢?
徐导认为,这确实是一个普遍且严峻的问题。
首先,父母们要对当前的就业形势有清晰且客观的认识。
过去,大学生被视为精英,数量稀少,就业机会相对充足。
然而,自 1999 年开始的几轮扩招后,大学生人数大幅增加,而与之对应的白领工作岗位却没有相应增长。
第七次人口普查的数据就清晰地显示了白领过剩,蓝领短缺的现状。
但现实中,很多家庭花费大量时间和精力培养出大学生,往往不愿意让孩子从事蓝领工作,认为蓝领工作低人一等。然而,这种观念必须改变。
在当前的就业形势下,孩子首先要承认自己是普通人,降低心理预期,先解决生存问题。
不能因为上了大学就对某些工作挑三拣四,否则在就业市场中会处于不利地位。
另外,有些孩子选择考研或读博来延缓就业。
但需要注意的是,如果不是因为对学术有强烈追求或者自身具备突出优势,仅仅是为了逃避就业而深造,可能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读完博士可能已经 29 岁甚至 30 多岁,在就业时未必具有明显优势。
那么,在帮助孩子规划未来方面,父母应该如何调整心态呢?
徐导表示,父母们要克服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急切心态,学会接受孩子的平凡。
这是一个艰难的心理关卡,但却是必要的。
在接受孩子普通的基础上,努力帮助孩子寻找相对的优势,并将其与社会发展趋势相匹配。
在一些国家,学校在这方面的机制比较完善,但我们还处于起步阶段,所以父母必须承担起这一重要责任。
这需要父母从孩子小时候就开始观察,而不是一味地按照自己的意愿去纠正和培养孩子。
要通过持续的观察、鼓励和反馈,让孩子的优势逐渐显现,并与社会发展相结合。
比如,如果孩子在艺术方面有天赋和兴趣,父母可以鼓励孩子参加相关的培训和活动,同时关注社会对艺术人才的需求趋势,为孩子的未来发展提供合适的引导。
除了规划未来,父母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还有哪些关键作用呢?
徐导强调,父母最大的作用在于为孩子构建底层的核心素养。
一方面是培养良好的品性,让孩子具备诚实、善良、坚韧等品质;
另一方面是建立亲密、安全的亲子关系,这是人类的天性和生物学本能。
如今,人工智能发展迅速,很多后天学习的知识、技巧和经验都容易被替代。
但像人与人之间的情感共鸣、建立关系的能力以及一些手工艺技能等,相对来说较难被取代。所以,父母要为孩子保留这些不易被替代的本能和天性,让孩子与自己建立安全的依恋关系。
然而,这对于一些自身在童年经历中有创伤的父母来说,是一个巨大的挑战。
他们可能无法与孩子进行良好的共同调节,导致孩子的人际关系发展受限,神经系统发育受损。
但无论如何,父母都应尽力克服自身问题,为孩子提供健康的成长环境。
在徐导看来看来,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有着怎样的区别和联系?
徐导认为,家庭教育不是学校教育的辅助,它有自己独特且不可替代的地位。
家庭教育不能仅仅关注孩子的学习成绩,更要注重孩子品性的培养、底层关系的构建,帮助孩子发现一技之长,为其未来的独立生活奠定基础。
还要根据孩子的特点为其规划发展路径,并给予持续的家庭支持。
在孩子的一生中,无论何时,都可能需要父母的支持。
过去我们被教导要独立,不要依赖家庭,但如今时代不同了,我们要让孩子知道,当他们需要时,父母永远是他们坚强的后盾。
对于观察孩子的特点和潜力,从而为其未来就业提供方向,徐导也为父母们给出了一些建议:
首先,父母要成为孩子的安全港和探索基地。
让孩子在父母这里感到安全,能够自由地展示自己,甚至可以表达反对意见。
同时,要鼓励孩子向外探索,尝试不同的领域。
当孩子需要保护时,父母要毫不犹豫地张开怀抱,不能因为孩子犯错就责备或抛弃他们。
为了做到这一点,父母自身要调整心态,让内心更加平和、安全。
同时,要认识到我们的认知存在很多局限,尤其是对职业和未来的认知。
如今的社会与过去大不相同,以前是为了生存必须从事特定的工作,现在只要有差异和特色,就有就业机会。
曾经不被看好的职业可能如今变得热门,而我们认为好的职业也许会逐渐没落。
所以,父母不能用自己固有的认知去限制孩子的发展。
要鼓励孩子去探索,多提开放性的问题,而不是一味地否定和打击。
让孩子在行动中试错,在犯错后能够积极调整。
父母要肯定孩子做得好的地方,并及时反馈需要改进的地方。
通过这样一次次的尝试和调整,孩子可能会逐渐找到适合自己的发展道路。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