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中新网援引印度新德里电视台、RBC-乌克兰通讯社消息,近日,印度总理莫迪抵达乌克兰首都基辅,开始对乌克兰进行访问。据报道,预计莫迪将与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举行会谈。
莫迪在行前曾表示,他将在访问乌克兰期间,就和平解决乌克兰问题“分享看法”。据此前报道,莫迪曾于7月到访俄罗斯,与俄罗斯总统普京就双边关系、乌克兰局势等国际和地区问题进行讨论。
莫迪作为调解者的可能性在于印度与俄乌双方都保持着较好的关系。印度没有加入西方对俄罗斯的制裁,同时与乌克兰也有一定程度的交往。莫迪在访问俄罗斯时提到了和平的重要性,并强调军事冲突不能解决问题,需要通过对话找到和平之路。然而,莫迪在斡旋过程中可能面临的挑战包括印度的国际影响力相对较低,以及在俄乌问题上的立场偏向性控制不好,就会导致努力失败。
尽管乌克兰希望通过莫迪此访获得更多“全球南方”国家的支持,但乌“ukr.net”新闻网称,相比印俄关系,印乌关系远没有达到如此亲密的程度。莫迪此访也无法对乌提供更多实质性支持,反而可能是在向美国等西方国家发出一定信号,作为其7月访俄的一种平衡措施,以挽回西方对其不好的观感。据路透社称,很多分析人士认为莫迪对基辅的短暂访问是试图降低因此前莫斯科之行造成的损失,同时在新德里越来越靠近西方尤其是美国时,访问基辅也是一种战略平衡术。
众所周知,自上台以来,莫迪在外交方面一贯如此。左右逢源,东西方都不得罪,而这也是印度的生存之道。除此之外,舆论普遍认为,莫迪此行,也有促和的需要。自俄乌冲突爆发以来,印度始终持中立态度,希望俄乌通过外交对话加以解决。尤其是在乌军大举进攻俄本土的严峻形势之下,印度想要充当“和事佬”的角色,成为有影响力的“和平缔造者”。然而,因普京政府心意已决,并已关闭谈判大门,所以莫迪此行恐难见效。
目前,由于库尔斯克冲突的打响,乌克兰危机再度陷入无限期延宕,未来局势存在巨大的不确定性。另一边,美国大选如火如荼,特朗普渐渐占据上风。一旦共和党迎来胜利,按照特朗普此前的表态,俄乌冲突极有可能短时间内迎来结束。莫迪政府想要迫切抓住机会,在今年年底大选结束前出访俄乌,提前做些准备工作,以便在将来冲突结束时争取一份功劳,甚至是谋一分利。与此同时,莫迪访问基辅也有切实加强两国经贸、基建、农业等领域合作的需求。
也有人说,莫迪这么做,很多人觉得是在向我们学习,前不久,我们在北京成功斡旋了巴勒斯坦14个派别,在国际上被传为佳话,我们在俄乌冲突上的努力调停,也是被全世界看在眼里,印度当然不能眼看着别人出风头。调停俄乌难度太大,印度不可能主动去啃这个费嘴的硬骨头,也有人说,莫迪压根不是劝和的,而是去道歉的。毕竟出访俄罗斯这件事,把泽连斯基给彻底得罪了,泽连斯基不仅大呼失望,甚至把这说成是“对和平的毁灭性打击”,帽子扣得太大了,莫迪承受不起。
事实上,印度的“雄心壮志”并不仅仅局限于南亚次大陆,作为一个拥有14亿人口、经济增长迅速的国家,印度渴望在国际舞台上扮演更加重要的角色。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印度积极发展与美、日、澳等国的战略伙伴关系,参与印太战略的构建,试图在亚太地区发挥更大的影响力,印度也没有放弃与俄罗斯的传统友好关系,继续在军事、能源等领域保持着密切合作。这种“多方下注”的外交策略,使得印度在国际舞台上拥有了更大的回旋空间,但也让其在一些关键问题上的立场显得有些“模糊”。
莫迪在访问乌克兰之前,还访问了波兰,波兰是乌克兰的邻国,也是北约成员国,在俄乌冲突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莫迪访问波兰,意在拉拢波兰,为印度在俄乌冲突中争取更多支持
莫迪访问乌克兰是印度在俄乌冲突中的一次战略博弈,旨在提升自身国际地位和影响力,由于印度的立场和利益诉求与乌克兰和西方国家存在分歧,其斡旋努力难以取得实质性突破,俄乌冲突的未来走向,仍充满着不确定性。
莫迪的“和平之旅”更像是一场精心策划的政治舞台剧,其象征意义大于实际意义,印度试图通过这场表演,向世界展示其“负责任大国”的形象,并在国际舞台上谋求更大的利益
国际政治的舞台从来都是冷酷无情的,莫迪的“和平之旅”能否取得成功,最终还要取决于俄乌双方是否愿意放下武器,通过对话解决分歧,否则,即使莫迪再怎么努力,也只能是徒劳无功。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