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宋朝前中国没有棉被,零下几十度的寒冬,古人是怎么熬过去的?

0
分享至

在现代的冬季,人们可以依靠厚实的棉被、羽绒服、取暖器度过漫长而寒冷的冬季。

但如果我们将时光倒流,回到宋朝以前,那时的人们在没有棉被的情况下,是如何在零下几十度的寒冬中顽强生存的?



何况历史上还多次出现了小冰期,使寒冬更加刺骨寒冷。如果这样的寒冷降临在现代社会,我们凭借现代科技,又真能安然无恙度得过去?

古人怎么御寒的?

在宋朝之前,中国的冬天可不是什么“坐拥暖气、棉被盖满床”的惬意时光,毕竟,那时候可没有棉花这种高效保暖的“神器”。古人只能在葛、麻、丝、动物皮毛这些土生土长的纺织材料中,绞尽脑汁寻找御寒之道。

葛布这种由葛藤纤维编织而成的布料,具有透气性好的特点,所以特别适合在夏天穿,能够让古人在烈日下也能感受到一丝凉意。

也正是因为它的透气性太好,当冬天的寒风呼啸而至时,葛布就彻底“掉链子”了。



麻布由麻纤维制成,可以穿着麻布在秋天自信地踏出家门,但到了冬天,风一吹,腿抖得比天还快。

再来说说丝绸,这个在今天仍被誉为“中国名片”的材料。虽然丝绸柔滑轻盈,具有一定的保暖效果,但它最大的作用还是展示财富与地位,而非抗寒。冬天穿丝绸就好比现在的“只要风度,不要温度”。



真正能在冬天起到“救命”作用的,还得数动物皮毛。尤其是羊毛、狐狸毛等,质地厚实,保暖性极佳,是御寒的上佳选择。那时候的人们会把皮毛制成大衣、披风,甚至被褥,真正实现了从头暖到脚。

不过,皮毛也有其“门槛”。这东西贵啊!普通百姓想要一件像样的皮毛衣物,那得省吃俭用好长一段阵子。

也因此,皮毛在古代可是身份的象征,富人披狐裘,穷人裹草毯,这差距比现代社会的“Gucci”和“淘宝爆款”还要大。



对于普通人来说只能根据自身条件采用“层层包裹法”,首先是一件贴身的麻布内衣,再外加一层丝绸或葛布,最后用皮毛大衣来锁住体温。

除了穿上厚重的衣物,火盆和地炕成为了古人御寒的武器。火盆,顾名思义,就是一个可以装炭火的小盆子。

在冬天,会在火盆里燃起炭火,然后将火盆放在房间的中央,或是带到床边,甚至直接放在床下,让热量逐渐散发,温暖四周。这个火盆还可以一物多用,既可以用来烤火取暖,还可以作为煮茶、煮粥的“炉灶”。



只是,在享受火盆温暖的同时,也要小心火盆的“脾气”,因为一不小心,炭火轻则可能会熄灭,重则会导致火灾。

古人还会在床下放置火盆或烧热的石头,通过加热床体来让整张床变得暖和起来。这种取暖方式的雏形就是现在北方部分地区仍然存在的“炕”。



炕的主体是用砖石搭建的,底下铺设烟道,烟火经过烟道时,将炕面加热,使整张床都变得温暖。这种设计不仅让睡在上面的人不再感到寒冷,还能将屋子里的余热充分利用,达到取暖的效果。可以说,炕不仅是一张床,更是整个房间的“热源中心”,

小冰期带来的只是寒冷?

而这还不是小冰期——指的是地球气温较长时间段的异常下降。对于现代人来说,这是一个有科学数据支持的气候现象,但对于古人而言,“小冰期”不过是一次次冻得让人怀疑人生的冬天。



第一次小冰期发生在商朝末年到西周初年。寒冷突然降临,御寒成了头等大事。古人们重新祭出了“祖传绝技”——挖洞穴住,利用地热来对抗刺骨的寒风。

这一招虽然不错,但也只能勉强“抱住地球取暖”,还是挡不住那冷得发麻的空气。就算是那些富贵之家,有着厚实的墙壁和丰厚的资源,也依然无法完全逃脱寒冷的威胁。

整个社会的寒冷与动荡并不会因为少数人的富裕而得到缓解,政权的不稳和百姓的困苦,最终导致了商朝的灭亡和西周的崛起。



第二次小冰期则是在东汉末年、三国时期和西晋时期登场。御寒技术在这一时期有了进步,皮草的使用逐渐普及,大家穿得更暖和了。

不过,对于普通百姓,尤其是那些战乱中的穷苦人来说,皮草也只是奢侈品。他们还是得靠最原始的手段抵御严寒,有些人甚至不得不卖身为奴投奔那些“温暖之地”—— 豪门大阀,才能勉强度过寒冷的冬天。



寒冷的气候、无尽的战乱、贫困的生活,构成了那个时代的冰冷现实。

唐朝是中国历史上最辉煌的朝代之一,尤其是在“贞观之治”和“开元盛世”期间,社会经济和文化都达到了空前的繁荣。随着时间的推移,唐朝逐渐走向衰落,特别是在唐末时期,第三次小冰期悄然而至。

白居易在他的《夜雪》中就写出了当时的寒冷:“我在被窝里瑟瑟发抖,连枕头都冷得像块石头,外面雪花飘飘,夜深人静,只有竹子在雪压下发出“嘎吱”声。



中国历史上最后一次小冰期则是在明朝,这段时间里,气温骤降,黄河结冰,京城大雪纷飞。史书里记载,“寒风如刀割”是当时人们的真实感受。

不过,这时候好消息是,棉花引进来了,棉织品的普及让更多人终于能在寒冷的夜晚裹着温暖的被子睡觉。尽管如此,对于绝大多数普通百姓来说,这不过是“少挨点冻”而已,寒冬的侵袭还是难以完全摆脱。

现代人真能度过去?

小冰期的寒冷,只是存在我们现代人所能想象的范围。如果这样的寒冷降临在现代社会,我们又能够度过?哦!对了,我们有先进的科技,这个问题好像白问了。毕竟科技在手,天下我有,对吧?

但是,事情真的那么简单吗?我们还得多考虑几步。



在现代社会,能源就是科技这座大厦的地基。无论是让农田里的玉米长得壮实,还是保障医院里的设备正常运转,甚至是我们每天开着暖气窝在沙发上刷手机,所有这些都离不开稳定的能源供应。

如果小冰期又来了,气温骤降,寒风凛冽,人们对能源的需求立马飙升。毕竟,谁不想在冰天雪地里多开会儿暖气呢?

这种需求的激增,对能源供应链的压力就像给钢丝加上了砝码,越来越重,随时可能断裂。



尤其是那些严重依赖化石燃料的国家,面临的风险更是雪上加霜。天越冷,煤、石油、天然气烧得越欢,可问题是,这不仅意味着能源更快地消耗殆尽,还可能加速全球变暖——这真是典型的“按下葫芦浮起瓢”。

如果不赶紧转向可再生能源,比如风能、太阳能这些环保能源,那么小冰期带来的寒冷挑战,最终可能让我们付出的代价远比想象中要高得多。到那时,我们可就真的是在一场“暖冬梦”中被冻醒了。



现在粮食短缺似乎不再是个大问题。毕竟今天你家玉米大丰收,明天我这儿小麦堆成山,大家通过国际贸易把水果蔬菜、米面油往来互换,谁也不缺啥,人人笑开颜。

但如果小冰期全球气候变得寒冷刺骨,这种美好的互通有无可能就会变成一场粮食“抢购大战”。到时候不再是一个国家粮食不够吃,而是多个国家同时在地里找不到粮食——大家都捧着钱排队,但货架上的粮食却越来越少。



你能想象那些国家为了几袋大米而争得面红耳赤吗?全球粮食市场在一时期下会变得如此,甚至可能引发一场地区性的粮食危机。

所以,面对这些潜在的气候变化挑战,我们现代人绝不能仅仅依赖着那点科技带来的“自信心爆棚”。

要知道,气候变化可不会等你准备好再来敲门,它随时可能“突袭”而来,让你措手不及。要想真正做到“寒冬虽至,心中不寒”,需要具备未雨绸缪的智慧和积极行动的决心。这才是我们抵御寒冬最坚固的“棉被”。

声明:个人原创,仅供参考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全剧终!9连板后一字跌停,158万手封单,昨天进场的股民全被套牢

全剧终!9连板后一字跌停,158万手封单,昨天进场的股民全被套牢

八百者也
2025-02-18 14:46:53
跨国巨头正在放弃中国医疗版图!

跨国巨头正在放弃中国医疗版图!

老郭在学习
2025-02-18 15:23:07
BBC继续“吹中国”!这次转载央视宣传新疆的正面报道,网友:有点不习惯啊

BBC继续“吹中国”!这次转载央视宣传新疆的正面报道,网友:有点不习惯啊

不掉线电波
2025-02-18 21:03:26
台媒:王大陆涉嫌逃避兵役被裁定交保15万元新台币,台北市“兵役局”称“原安排他3月入伍”

台媒:王大陆涉嫌逃避兵役被裁定交保15万元新台币,台北市“兵役局”称“原安排他3月入伍”

环球网资讯
2025-02-18 16:47:12
泽连斯基:不排除中国参与!美乌纷纷拉中方入局,“各怀鬼胎”?

泽连斯基:不排除中国参与!美乌纷纷拉中方入局,“各怀鬼胎”?

西西弗说
2025-02-18 15:07:08
首发11人出炉!中国队末轮放水,输澳大利亚2大好处,稳进世青赛

首发11人出炉!中国队末轮放水,输澳大利亚2大好处,稳进世青赛

侃球熊弟
2025-02-18 18:37:29
辽宁即将大幅升温!时间就在…

辽宁即将大幅升温!时间就在…

鲁中晨报
2025-02-18 21:27:06
你可能不信,第一个要被Deepseek干掉的不是OpenAi,而是百度!

你可能不信,第一个要被Deepseek干掉的不是OpenAi,而是百度!

沧海一书客
2025-02-18 09:13:16
中国是否考虑向乌克兰派遣维和部队?外交部回应

中国是否考虑向乌克兰派遣维和部队?外交部回应

澎湃新闻
2025-02-18 15:50:26
《美国队长4》被全球怒喷:漫威用13亿给好莱坞大片立了块墓碑

《美国队长4》被全球怒喷:漫威用13亿给好莱坞大片立了块墓碑

祝晓塬
2025-02-18 01:31:52
官宣离婚后,陈妍希方发声!曾曝男方提出可净身出户

官宣离婚后,陈妍希方发声!曾曝男方提出可净身出户

鲁中晨报
2025-02-18 18:03:07
河北:原配当街抓小三,站引擎盖上展现气质,网友:大哥好糊涂

河北:原配当街抓小三,站引擎盖上展现气质,网友:大哥好糊涂

娜乌和西卡
2025-02-18 17:16:16
美俄在沙特会谈,泽连斯基去“旁听”?

美俄在沙特会谈,泽连斯基去“旁听”?

中国新闻周刊
2025-02-18 21:04:53
随着澳大利亚2-1中国,亚洲杯A组全部结束:国青8强对阵B组第一!

随着澳大利亚2-1中国,亚洲杯A组全部结束:国青8强对阵B组第一!

侃球熊弟
2025-02-18 21:21:26
北约突改措辞:将“俄罗斯侵略”换成“乌克兰冲突”

北约突改措辞:将“俄罗斯侵略”换成“乌克兰冲突”

参考消息
2025-02-18 15:07:09
江西女硕士失踪,被发现时已在教授实验室待6年,魔鬼真的存在

江西女硕士失踪,被发现时已在教授实验室待6年,魔鬼真的存在

灿烂夏天
2025-02-10 20:20:13
无锡一区政协副主席、区财政局局长任上被查

无锡一区政协副主席、区财政局局长任上被查

鲁中晨报
2025-02-18 18:15:17
四川成都女导游,零下13度强迫25名游客购物:处罚结果出来了

四川成都女导游,零下13度强迫25名游客购物:处罚结果出来了

阿昌走遍中国
2025-02-18 09:44:03
一半钢琴厂倒闭,几万块的钢琴,5000块都卖不出!中产更惨了

一半钢琴厂倒闭,几万块的钢琴,5000块都卖不出!中产更惨了

老鹈爱历史
2025-02-18 09:16:48
雷军发言时紧张到攥拳头, 旁边虞仁荣表情亮了,二人性格呈极端

雷军发言时紧张到攥拳头, 旁边虞仁荣表情亮了,二人性格呈极端

阿矗论古今
2025-02-18 14:36:11
2025-02-18 22:27:00
知识TNT incentive-icons
知识TNT
知识无穷无尽,爆炸生活更精彩
1053文章数 18124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头条要闻

俄学者:和美国会谈 普京总统派出了真正核心的代表

头条要闻

俄学者:和美国会谈 普京总统派出了真正核心的代表

体育要闻

曾遭遇两年欠薪,国足最新归化球员是他?

娱乐要闻

陈晓与陈妍希宣布离婚:今后各自安好

财经要闻

存款准备金率5%隐形下限能否突破?

科技要闻

马斯克发布"最聪明AI":号称碾压DeepSeekV3

汽车要闻

两种电池可选 小米YU7最大续航820km

态度原创

本地
手机
游戏
教育
公开课

本地新闻

非遗版春节|新春青岛行,是谁闯入了动漫世界?

手机要闻

2499元起!红米K90或提前发布?又要干翻友商

3月PS+会免离库阵容豪华:《生化3》《真人快打11》等

教育要闻

南京市第三中学:融入大爱大德大情怀!我们这样用好“行知馆”

公开课

李玫瑾:为什么性格比能力更重要?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