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江文曲戏
原 名:坐唱。
产生时间:清末民初。
流行区域:赣、鄂、皖三省边界。
剧种介绍:文曲戏,是皖、鄂、赣三省毗邻地区形成的一种民间戏曲形式。该剧种名称是取其主要声腔“文词”“南词”的首字组成。最初表演形式是一人手持渔鼓,击节而歌的沿门卖唱,清末由民间卖艺人传入安徽宿松,先与本地灯会歌舞、民间音乐相结合,后由田头地角、街头巷尾的卖唱、坐唱形式发展为地方戏曲。
乾隆六十年(1795)刊出的俗曲总集《霓裳续谱》收有“弹簧调”和“南词弹簧调”,即是文曲戏主要声腔之一。1850年前后,宿松出现了灯歌、灯舞,后来演变成灯戏。灯戏是文曲戏戏曲的最初雏型,文曲戏就是在这种曲艺和地方灯戏结合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据记载,清末时期秀才谢敬仁,在《南乡诗草·省亲偶见》中有诗曰:“翁操四胡桂树下,妹弄渔鼓唱‘四嫁’。妇孺迷恋文南词,日落西山不归家。”可见当时民众对文曲戏的喜爱。2006年11月8日,中国第四届黄梅戏艺术节开幕式上演出的《妇孺入迷文南词》,就是根据这首诗作为创作背景而编排的,受到专家组及观众一致好评。
文曲戏是在1914年前后,由湖北艺人在坐唱基础上学习汉剧的分行与表演,汲取汉剧音乐并配上锣鼓登台演出,创造出了该剧种。并且由黄梅、广济传入湖北省(注:应为江西省)。文曲戏的前身“坐唱”传入我省的时间更为久远。
1980年江西进行民间曲种普查时,取“坐唱”的清雅简洁、清新婉约之意,并鉴于《德化县志》“夜话亭改清音亭”的记载,且考虑与“南昌清音”相呼应,于是将这种坐唱曲种定名为“九江清音”。但这个称谓并没有深入民间,很多艺人并不知道“九江清音”是何物,仍然使用民间的旧称。这种坐唱在清末民初曾盛行一时,到1940年后逐渐衰落。
20世纪九江县的文曲戏活动十分活跃,全县先后有业余文曲戏剧团30多个,九江县文工剧团曾经在德安、瑞昌、南昌和湖北黄梅等地演出过《宝莲灯》《白蛇传》等剧目,座无虚席。1976年该团创作了文曲戏《情深如海》,被选为江西赴京调演节目,同年《人民日报》刊登了剧照,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同时播放了节目录音。1980年该文工团更名为“黄梅戏剧团”后,文曲戏随之销声匿迹。
九江文曲戏由文词和民间小曲结合而成,唱腔较为丰富,主要唱腔有十多种,常用曲调可分:文词腔系、南词腔系、四板腔系和杂调腔系四种。
(1)文词腔系:文词是文曲的基本唱腔,是剧种(曲种)的音乐主题,旋律有特色,能塑造各种不同的音乐形象,以适用于各种不同的情绪,可快可慢,能喜能怒,唱什么像什么。具体分男女文词、快慢文词、扯文词、尺文词、花腔文词,还有文词数板、摇板、快板、导板等十多种。文词属“25”调式,即商调式,强调的音是四级音徵。
(2)南词腔系:南词腔系又叫仙人调,也是文曲主要唱腔。还魂调、点药等均属此类。它具有幻奇、梦游、昏沉安静等各种不同情绪,调式特殊,全曲落音是徵,但起着主音作用的却又是羽,得到支持最多的音是商。
(3)四板腔系:四板腔系也是文词常用唱腔,可分慢四板、快四板、哭四板、四板头、男平板、女平板、四平调、鲜花调、白牡丹、数板、四平等,它具有叙事、欢快、哀怨等各种不同的情绪,能塑造不同的音乐形象。主要是徵调式,也有宫调式和商调式,与文词较为接近。在这种唱腔出现了非五声音#4和7,这是属于综合调式性七声的运用,只是带有调式发展的因素。
(4)杂调腔系:为了充实文曲唱腔,艺人吸取了民间小曲小调,如《九连环》《劝五更》《闹五更》《卖杂货》《卖花生》《十绣》等这些曲调,节奏明快,轻松和语言结合还比较紧密,但离文词风格较远,不宜多用,有碍文曲剧种风貌,让人听起来觉得混杂。
其演奏样式,以前是一把胡琴、一个扎板、一个盘碟。新中国成立后,新文艺工作者加入了弹拨乐、打击乐、铜管乐等,对演出现代戏发挥了重大作用。
代表剧目:《苏文表借衣》《王妈妈骂鸡》《皮瞎子算命》《杜鹃山》等十几个剧目。
非遗级别:入选第四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代表人物:於青松。
《江西非遗戏曲概览》钟传志,郭晓莺编著, 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 2022
中国大百科全书·九江文曲(九江清音)
流行于赣北的九江及景德镇一带。由清末从湖北黄梅和广济一带流入的戏曲清唱形式“调儿”吸收鄂赣边界蔡山、闵坼列、蒋家营、桂家坝一带大泊湖地区的民间曲调及皮黄腔系戏曲发展演变而成。早期俗称“曲子”。有时演出班社也会化装登台演出戏曲节目,为与之相区别,因常被邀至人家厅堂作“堂会”演出而称“公堂文词”。传入景德镇一带后,因演出班社的伴奏乐器通常由牙鼓、月琴、三弦、琵琶、二胡、扬琴、板胡、笛子8种组成,时称“八音齐鸣”,故又称“八音文弹词”。
九江文曲的传统表演形式为2~8人采用赣北九江一带方音、分持不同乐器自行伴奏、相互配合演唱。其中,二人搭档的为一人拉胡琴演唱,另一人拍板伴奏,或二人各持一把二胡,一人主唱,一人伴和;多人演唱,则分持不同乐器,进行独唱、对唱或轮唱。唱腔曲调属杂曲体,有板腔、也有曲牌及小调。节目分“大调”和“小调”。大调类节目采用板腔演唱,篇幅稍长,叙事兼抒情,常用板式及唱腔有〔正板〕〔平板〕〔数板〕〔快板〕〔花板〕〔正四板〕〔花四板〕及〔对板〕〔四音南词〕〔八音南词〕等;小调类节目采用曲牌演唱,篇幅短小,抒情兼写景,常用曲牌有〔秋江调〕〔满江红〕〔白牡丹〕〔红绣鞋〕〔拾金钗〕〔十杯酒〕〔浪里调〕〔鸳鸯调〕〔杨柳青〕〔八段锦〕〔九连环〕〔一把扇〕〔鲜花调〕〔叠断桥〕等。唱词也是齐言和杂言均有。
九江文曲的传统节目有《打花鼓》《卖杂货》《红绣鞋》《玉堂春》《梅龙镇》《清风亭》《乌龙院》《貂蝉拜月》《尼姑下山》《文公上寿》《窦公送子》《秦雪梅教子》《吕蒙正祭灶》《正德戏凤》《活捉三郎》和《卖油郎》《扬州相思》《十二月想郎》《虞美人》《打倒贴》《白牡丹》《洒金扇》等。20世纪中叶以来新编演的节目有《土地政策好》《妇女翻身歌》《歌唱婚姻法》《情深似海》等。历代知名艺人有顾眯子、刘团头、汪寿山、徐福田、余松标、张定山、吴贤良、杨女女、熊金喜、周求高和徐银泉等。
民间文曲艺人於全福
於青松
我的父亲於全福(1900——1977年),又名於炎木,原籍湖北黄梅,一生从艺,是文曲戏的第二代传人。1933年组建文曲戏“难民班”,领班入赣,将文曲剧种引入了江西。
文曲戏诞生于1914年前后。当时,黄梅艺人聂炎保、王元林、闵金保等先后组班,在坐唱的基础上学习汉剧的分行和表演,汲取汉剧的音乐并配上锣鼓登台演出,创造了文曲剧种。但在相当一段时间里,称之为“文词戏”、“调儿戏”,即“文词”与诸民间小调组合而成。清代仅限于清唱,由二、三艺人,带着自制的大筒二胡、扎板,在街头巷尾,茶馆酒楼或村落民宅,听众点唱。民国之初,搬上草台,称谓“三角班”。60年代才由湖北省广济县专业剧团报请上级批准,正式定名“文曲戏”。戏班子成员并不多,民间流传“七紧八缓九逍遥”,就是指这种戏班子的人员编制。
先父早在1922年拜闵金保先生为师学艺。从1926年起和母亲聂火娣一同进行过较长时间文词清唱活动。或走街串巷聚众卖艺,或逢年过节,或婚嫁寿诞,受人邀请,登门唱堂会。这种坐唱,有胡琴等乐器伴奏,附带一些表演,但不化戏剧妆,没有舞台调度,故不同于演戏。
旧社会鄂东常有洪涝灭害和兵匪为患,难民众多。1933年为谋生计,先父以末角应工,组建唱文词戏的民间班社。因由难民组成,故称:“难民班”。并亲任领班,巡回于江西省的九江、都昌、湖口、彭泽、星子、鄱阳等地,进行演出和教场活动。从此,江西有了文曲戏。
先父领班初次入赣,一路无人接戏班子。当“难民班”来到沙河街,为了章开局面,父亲领着全班人员,借来树木、门板等,自已搭台,献演一场,不收分文。演出的剧目是文曲戏的代表作《苏文表借衣》。由于借鉴了汉剧和楚剧的表演艺术,加之又有胡琴、笛子、嚷叭、箫和锣鼓等多种乐器伴奏,比当地的采茶戏更受群众欢迎。出现了户户凑钱、村村接戏的红火局面。有时几处都争着要接戏班子,就出现了抢“戏箱子”的现象。谁抢到装戏剧服装的箱子,戏班子就跟谁走。
初期文曲戏剧目限于《苏文表借衣》、《艾艾送米》、《机房教子》、《陈姑追舟》、《王瞎子算命》等十来出。先父为满足群众要求,呕心沥血,借鉴京、汉、楚、赣等各个剧种,精心丰富文曲戏剧目。如:《玉堂春》、《庄子试妻》、《宋江杀惜》、《徐策跑城》、《武松打虎》、《游龙戏凤》等等数十个,使文曲戏以“三小”(小生、小旦、小丑)为主,只能演生活小戏的稚嫩剧种,发展到具备演官廷戏、武打戏的能力,成为有一定规模的地方戏剧种。
“难民班”属季节性班社,成员中农民居多,他们农忙时回家务农。此时,先父便进行教场活动。1937年,应邀到原德化县桑落乡费胡杨和三百洲(今九江县江洲乡洲头村和柳洲村)分别教了两个场,使文曲戏在九江县扎下了根。后来又在九江县新港乡何家咀和湖口县吏家湾及都昌县张家岭等地教场,使文曲戏流行赣北。
据不完全统计,建国初期,九江县境内的江洲、永安、沙河、狮子、新塘、黄老门等地共有业余文曲剧团30余个。先父见文曲戏在江西生根开花,激动不己。
1940年至1949年是班社的兴旺时期。其成员有戴吕记(正生)、王木松(副末)、吏官木(净)、陈和银(丑)闻少昆(老生)、董显年(二胡)等文曲精英和我们全家。先父於金福(未),母亲聂火娣(正旦),大姐於海香(小生),兄於寿南(二胡)和本人於青松(娃娃生),就演员而言,一家人足有半个戏班子。整个戏班子包括勤杂工,接近30人。改“难民班”为“湖北班”,就在这个阶段。从此,成为民间戏曲表演的专业班社,长年活跃在九江、湖口、都昌、鄱阳等地的民间艺术舞台上,所到之处,倍受欢迎。在都昌就流行这样的问答式顺口溜:“做么得咯?”“去看戏哟!”,“哪里咯班喏?”,“湖北班哟”“看咯人多不啰?”“来个来去个去哟!”“锣鼓响不喏”“匡个国且个且哟!”“衣裳排场不罗?”“红格进绿线出啰罗!”“唱的么牌子?”“人都看疯得!”。有的看戏入了迷,他们跟着戏班子跑好儿个演出点,直到家里人来找才恋恋不舍而归。都昌县汪墩乡向家坡有个叫向赛云的妇女,由于老跟着我们戏班子跑,彼此感情深厚,后来与我大姐结拜为异姓姊妹,成为莫逆之交,友好往来至今不断。
1957年先父应九江县江洲洲头村邀请,率领全家到该村落户,组建洲头业余文曲剧团,活跃乡村群众文娱生活。在艺术上,他无门户之见,曾向村里推荐一位挑货郎担的安微艺人马有洲师付到该剧团教唱黄梅戏。1958年,当洲头业余剧团改建“江洲公社业余黄梅戏剧团”之时,先父年事己高,未介团丁,然而始终支持剧团工作,我也进团当了演员。
1969年,成立九江县专业剧团,江洲业余黄梅戏剧团,向县剧团输送十余名文艺人才,我又进了县剧团。70年代,文曲戏依然是县剧团的主要从业剧种,我肩负演员与导演任。
1977年,先父与世长辞,享年78岁。是时,九江县专业剧团及江洲业余黄梅戏剧团,都派代表参加追悼会,敬献花圈,以示悼念。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江西省九江县委员会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九江县文史资料选辑第3辑[M].1993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