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儿庄,山东省最南部的一座小城,东连沂蒙山,西濒微山湖,南临交通枢纽徐州,北接匡衡故里峄城,是山东枣庄市的市辖区,素有“山东南大门”之称。
举世闻名的京杭大运河横贯全境,自古是南北漕运枢纽,战略位置十分重要,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1938年震惊中外的台儿庄战役就发生于此。
台儿庄历史悠久,形成于汉朝,相传此处因早期居住者为邰、花两大家族,故称“邰花庄”,渐演变为“台家庄”、“台庄”。台儿庄到明清时期已相当繁华,可以说商贾云集,船舶迤逦,夜不罢市。
台儿庄古城门
抗日战争时期爆发的台儿庄大战,使这座古城化为一片废墟。但台儿庄古城也成为二战时期中华民族挺起胸膛扬眉吐气的地方。因为台儿庄战役是中国人民八年抗战正面战场上取得的第一次重大胜利,在世界反法西斯历史上具有崇高的地位。正如周总理所说:“这次战役,虽然在一个地方,但它的意义却在影响战斗全局、影响全国、影响敌人、影响世界!”
因此,台儿庄也成为中国第一座、世界第三座二战纪念城市。
为了让后人永远记住台儿庄战役,弘扬民族精神,进行爱国主义传统教育,经中宣部批准,位古城西南郊兴建了台儿庄大战纪念馆。
2005年8月,对于中国人民来说是一个不平常的月份,举国上下开展了热烈的“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0周年”系列活动。台儿庄这个重要的二战纪念城市自然也不例外。
8月26日,一位95岁高龄的老人,带着难以拟制的兴奋心情,受邀来到台儿庄大战纪念馆,坐着轮椅进入一楼展览大厅,两侧人群顿时激动了起来,闪光灯的声响此起彼伏。老人很快看到大厅里悬挂着的一张巨幅照片,上面是一位一身戎装的英俊青年。他顿时呆住了,目光久久地盯着照片……
一身戎装的青年仵德厚
那一刻,没有人知道他心里在想什么,却都在密切地关注着他,生怕错过每一个细小的动作。良久,老人从轮椅上缓缓地站起来,缓慢而坚定地对着巨幅照片庄重地行了一个军礼,紧接着,那只布满褶皱的手又颤颤巍巍地伸向照片,他和照片之间的距离那么近,伸手可及,又那么远,似乎显得不够真实……
又过了一会儿,老人转过身来对工作人员说道:“我的照片就不要挂在这儿了。”全场顿时一片茫然,猜测着老人为何要求把自己的照片拿下来。
原来,这位老人正是那巨幅照片中年轻英俊军官本人——台儿庄大战时的敢死队指挥官仵德厚。
这是近两年风靡全中国的英雄人物。就在两年前,他还是陕西一个默默无闻的普通老人,由于一篇采访纪实《台儿庄战役最后的指挥官》,他像兵马俑一样奇迹般地被发掘出来。
就在一周前,由中国长城学会主办,中国抗日战争纪念馆、台儿庄大战纪念馆等单位协办的“血铸长城——海峡两岸老军人纪念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书画文物展”系列活动在北京炎黄艺术馆开幕。活动特意邀请了仵德厚出席。
当时,参加纪念活动的还有《血战台儿庄》电影的导演杨光远、张自忠将军的女儿张廉云、左权将军的女儿左太北。他们与仵德厚或握手、或拥抱,心情异常激动。
仵德厚是张自忠将军的学生,抗战中也曾见到过张廉云。张廉云比他小将近20岁。虽然过去了几十年,彼此对对方的记忆有些模糊不清。但是,仵德厚永远也不会忘记老师张自忠牺牲于枣宜会战——那一战他也参加了;张廉云也不会忘记父亲生前给她讲过的那句话:我为有仵德厚这样的学生感到自豪。
张廉云
已是满头银发的张廉云一看见陌生而熟悉的仵德厚,心头一热,诚恳地深深一弯,执晚辈礼向他问候:“见到您,好像看到了父亲的影子。”
轮椅中的仵德厚赶紧站起来,激动地抓住张廉云的手,热泪夺眶而出:“见到您,好像又回到我的老师张将军身边。”
仵德厚出身于冯玉祥的西北军,早在他还是学兵的时候,曾受训于西北军洛阳第一军事政治学校,而当时的校长就是张自忠。张自忠尊重士兵、施以仁慈,以他尽情全义的人格魅力,令他的学生高山仰止、崇敬有加。许多年后,仵德厚仍能津津乐道地讲起张自忠爱兵如子的慈父情怀。
张自忠
那么仵德厚究竟有过什么样的经历和功绩,能被他的老师——赫赫有名的抗日名将张自忠上将引以为自豪?怎么会让张廉云见到他就像看到了张自忠的影子?怎么会被称为台儿庄战役最后的指挥官?后来又发生了什么导致他长期默默无闻?让我们把时钟拨回到抗日战争的台儿庄大战时。
1938年3月,侵华日军先后占领南京、济南等地,妄图以南京、济南为基地,沿津浦路从南北两个方向夹击徐州,将华北、华中两个战场打通,实现其迅速占领中国的侵略计划。台儿庄因其特殊地理位置,成为双方争夺的战略要地。
经过激烈的血战,台儿庄战役处于胶着状态。东线临沂,庞炳勋、张自忠部用阻击战挡住了敌板垣第五师团。西线滕县,川军邓锡侯第二十二集团军在与矶谷第十师团的殊死较量中损失惨重,王铭章第一二二师集体殉国。台儿庄正面,孙连仲第二集团军与南犯的矶谷师团濑谷旅团正在城外激战;台儿庄城内,扼守城堡的三十一师一八六团奋勇御敌,伤亡惨重,日军有部队突入城中,团长、城防司令王震不幸身负重伤,退出了战场……
就在这关键时刻,仵德厚所在的三十师奉命驰援台儿庄。仵德厚当时是三十师176团三营营长。第二集团军总司令孙连仲清楚仵德厚的三营能打硬仗,于是下令仵德厚营临时划归三十一师指挥,增援台儿庄城内部队。
当时的三十一师师长是著名的抗战将领池峰城。“七七事变”后,池率部参加正定、涿县、娘子关等对日作战。战后,升任三十一师师长。
池峰城向仵德厚下达作战命令,要求他们营务必在天黑前突进台儿庄城内,与被日军包围的兄弟部队会合,然后固守城池,直到国军发起反攻。
受命后,仵德厚倍感任务艰巨,但作为一名热血军人,他深知狭路相逢勇者胜。于是他从营里挑选了40名精锐组成敢死队,亲自任敢死队长。他带领敢死队员腰束手榴弹,手轮大砍刀,一马当先冲入台儿庄与日军血战,逐街、逐巷、逐院、逐墙地与日军展开肉搏战。
据仵德厚后来回忆,当时也没考虑太多,就是想:“这台儿庄是咱中国人的,你日本鬼子凭什么来这里欺负人?你们有一条命,俺们不也照样有命一条?拼就拼吧!”
敢死队员们连续冲杀,大多数人的衣服都被扯得破烂不堪,有的干脆脱成了光膀子。炮弹、炸弹、手榴弹交织在一起,根本分不清敌我,只是不停地在四周爆炸,几乎每时每刻都有人倒下……
城里的敌人被消灭完后,城外的日军为了夺回失去的阵地,不断用大炮对着城内狂轰滥炸,台儿庄内顿时硝烟弥漫、火光冲天、墙倒房塌、一片焦土。在这生与死、血与火之间,仵德厚带领部队整整坚守了四天三夜没有后退半步,像钉子一样,牢牢地钉在阵地上,日军久攻不下,只得仓皇撤退。
战后统计发现,仅三十一师就击毁日寇战车38辆、重炮10余门、飞机1架、卡车90辆、战马550匹。而仵德厚的敢死队最终只活下来三个人。时至今日,国家图书馆中关于台儿庄战役的书籍中,还能查到“敢死队长仵德厚”的大名。
当然,仵德厚在抗日战争中的功绩远不止于此。早在卢沟桥事变时,他就奉命率部在北平外围房山一带阻击日军。当时日军每天都要进攻四五次,每次进攻都用猛烈的炮火开道,致使仵德厚部队伤亡很大。
抗击日军场景
有一次,仵德厚的营部遭到敌人炮火轰击,营部总共才8个人,当时就有5人被当场炸死,一名传令兵的头被炮弹炸飞后居然落到了仵德厚的怀里,他满脸都是兄弟们的血和肉……
浑身是血的仵德厚义愤填膺,从炮火中冲出来就向前沿扑去,并大喊:“我还活着,都到前沿阵地去,决不能让敌人冲进阵地!”说着就抱起一挺机枪,向冲上来的日军猛烈扫射。这场战斗,仵德厚所率500多人的一个营,仅有100多人活了下来。
后来,仵德厚率部退入山西,在娘子关一带又与日军接触,在举着望远镜观察敌情时,几乎与日军同时相互发现,抗战初期的侵华日军的确训练有素,没用几秒钟就端抢射击,而且枪法非常精准,一枪击穿了仵德厚的左手,打碎了手持的望远镜。
按照军医的诊断,仵德厚应该立刻到后方医院截掉左手。但仵德厚根本不听,他让卫生员把一整瓶碘酒倒入他的伤口,然后用力摁住,继续指挥部队战斗。
又是一场恶战,原本拥有500多官兵的这一个营,最后只剩下了17人,而且已经整整三天没有吃东西了,仵德厚用大刀捅死最后一个鬼子后,疲惫地连刀都拔不出来了。幸运的是,仵德厚的左手除了小手指落下了一点残疾,手却保住了。
这就是仵德厚在抗战中率部英勇杀敌的几个片段,在民族大义面前、在应对外来侵略上,仵德厚与张自忠的确非常相像,都是铁骨铮铮的热血军人,难怪被张自忠引以为自豪,也难怪被认为有张自忠的影子。
这样一位在抗战中功勋卓著的英雄人物,相信读者都希望他最终有一个好的结局,最好能在解放战争中战场起义,为人民再立功勋。事实上,他也曾想这么干,还差点成了,但终归是差了一点,让他后半生的命运完全改变了……
抗战胜利后,仵德厚被保送到国民党中央军校高级班学习,后被任命为第三十军二十七师少将副师长。
1948年7月至1949年4月解放军围攻太原期间,仵德厚的二十七师就驻守在此处,归三十军指挥。当时的三十军军长是黄松樵,该军严重缺编,二十七师是其主要兵力,师长是戴炳南。仵德厚是副师长,但由于常常身先士卒、深得军心,在二十七师中的号召力强于戴炳南,也就是说,整个三十军的大部分军权实际上是掌握在仵德厚手中。
不过仵德厚非常尊重两位上司,因为黄松樵为人豪爽、治军有方,又有恩于仵德厚;而戴炳南心机较重,知道笼络仵德厚,利用与其一同上中央军校受训的同窗之谊,与他拜了把子。而且三人都是曾在抗日战争中一起驰骋疆场的西北军将领,所以关系都很好。
但突如其来的一场兵变让兄弟反目。为了太原人民早日脱离苦海,深明大义的军长黄松樵,与解放军徐向前部秘密联络,酝酿率军发动起义。但深受黄松樵信赖的戴炳南却动了异样心思,他利用仵德厚的愚忠和拜把子义气,蛊惑他一同控制了部队,并向阎锡山告了密。结果起义计划流产,黄松樵被押送到南京后遭杀害。
之后戴炳南接替黄松樵担任三十军军长,仵德厚任二十七师师长。
起义的失败,不仅延长了阎锡山的顽固统治,而且加深了太原百姓的痛苦和古城的破坏程度。
太原战役形势图
但人民解放的潮流终归不可逆转,随着傅作义北平起义,三大战役的胜利结束,华北野战军腾出足够的兵力来对付固守太原的阎锡山。整整三个兵团近40万兵力,在解放军副总司令员彭德怀的指挥下(徐向前因病休养),将包括三十军在内的不足10万国民党军团团围困在太原城内。
猛烈的炮火震惊了戴炳南,也震醒了仵德厚。戴炳南自知罪孽深重,难逃制裁,惶惶不可终日。而长期以来信奉“军人以服从命令为天职”的仵德厚,也不由自主地开始考虑自己的后路了:起义。
如果这时仵德厚果真毅然起义的话,应当说为时不晚,也不失为明智之举,却偏偏毁在了自己的三个昏招上。
第一个昏招:轻信无良大哥
本来,仵德厚已经物色了一个很合适的起义“联络员”——杜阳生,是自己下属的一个军官,他的父亲叫杜绍先,在太原城外解放军十八兵团敌工部工作,专门负责策反敌军事宜。父亲搞策反,儿子所在部队想起义,由这对父子负责联络再好不过了。
然而,或许是长期愚忠形成了仵德厚毫无灵活性的迂腐个性,即使面对重大抉择也是这样。他觉得,要起义,还得动员并听命于上司兼兄长戴炳南。
起义的打算一告诉戴炳南,戴炳南的脸色“刷”地变了,瞪着仵德厚:“你可以起义,我怎么办?”
“不起义,咱们这一万多弟兄就得当炮灰!”仵德厚瞅着惶恐的戴炳南,不客气地顶了一句。
戴炳南立刻软了:“黄樵松那事,中共肯定要秋后算账……”
“起义,就是给你将功补过的机会,他们应该不会杀你。”仵德厚劝说道。
戴炳南望着拥兵自重的仵德厚,无奈地说道:“二弟呀,你投降倒还可以,我是肯定不行了。”狡猾的戴炳南一边说,一边脑子飞快地转着,很快一个编造的谎言托盘而出:“王靖国(当时的太原守备司令,阎锡山的嫡系)正在和共军联系,准备全城投诚,二弟你先不要忙……”
戴炳南继续像个小商贩一样跟仵德厚讨价还价:“我这次凶多吉少,你我弟兄一场,得相依为命啊!这样吧,从现在起,我把三十军的指挥权交给你,可你得等一等,等到王司令和共军联系好,咱们再行动,我还不想死,你看着办……”
见戴炳南松了口,而且一副沮丧相,作为二弟的仵德厚怜悯之心油然而生,慷慨应允:“好!好!没问题!”这是戴炳南与仵德厚在太原城破前的最后一次见面。
仵德厚被愚弄了,不过戴炳南这次没有去告密,精明过人的他很清楚,在当前太原城已经岌岌可危的形势下,告发手握重兵的仵德厚,未必有什么用。他只是为了争取时间,安排诈死来逃避战犯审判而已,戴炳南很快找地方躲了起来,并叮嘱亲信对外称自己被炮火炸死了。
中了戴炳南缓兵之计的仵德厚,一回到师部就推翻了原定起义计划,阻止了杜阳生出城找他父亲联络。仵德厚第一次走向光明的举动,就这样中止了。
第二个昏招:盼远水解近渴
解放军依托猛烈的炮火继续攻城,仵德厚的部队再次遭到惨重损失。于是乎,没有等到王靖国举城投降、也没有等到戴炳南去向的他,又一次考虑起义了。但第二次行动比第一次更荒诞。起义迫在眉睫,而仵德厚却没有立即派近在身边的杜阳生出城联络,而是依赖远在西安的老军长鲁崇义(黄松樵的前任),派手下团长郁天鹏去汇报,争取鲁对起义的同意和支持。
这时,仵德厚还不知道他由将军走向囚徒的历程只剩下三天了。郁天鹏也没有想到,仵德厚这个愚蠢的决定竟然拯救了他,甚至彻底改变了他的命运。他后来随鲁崇义起义,转到了人民的一方,任职于重庆市政协。三十多年后,这位光荣退休的“老同志”和派他求“远水”的仵长官才在重庆重逢。
而仵德厚为了等待鲁崇义的“支持”,又一次暂停了起义进程。
第三个昏招:临阵犹豫不决
随着解放军攻击进程的加快,仵德厚部驻守的太原城东北角的城墙被炸开了一道道豁口,失守已经是旦夕之事。仵德厚又一次打算放弃抵抗,实施起义。
这一回,他知道时间紧迫,再一次派杜阳生出城,把他被放在一个藤条筐子里,从城墙被炸开的豁口上朝城下吊。快到地面时,恰巧一枚炮弹在杜阳生附近爆炸。对此,后来仵德厚回忆说:“炮火太猛,出去等于送死,我终止了杜阳生的行动。”
仵德厚终究还是没有迈出起义的步伐。无论是被戴炳南忽悠、寻求鲁崇义支持、顾虑杜阳生的安全,其实都是仵德厚矛盾心理的反映。如果真的下定了起义决心,朝空中升起一块白毛巾就行了——这是解放军发的传单上早已明示过的阵前起义暗号。
在光明与黑暗的最后抉择中他选择了疯狂,选择了与解放军一拼到底。如此有违常理的“出尔反尔”,或许还是他那种“愚忠”心理在作祟吧!
在与解放军最后的交火中,三十军很快顶不住了。望着解放军潮水般扑来的攻势,望着自己溃不成军的下属,仵德厚总算清醒过来,向部下下达了放弃抵抗的命令,这才避免了变成炮灰的命运,同时也为他自己争取到了宽大处理的机会。
太原解放后,仵德厚沦为俘虏,但党和政府念及他抗战有功,只判了他十年有期徒刑。否则以他破坏黄松樵起义、在太原与解放军死战的罪行,很有可能与戴炳南一起被判死刑。
刚开始的时候,仵德厚属于那种不低头、不认罪、不怕死的顽固派。随着我军管教干部的不断教育、开导,仵德厚逐渐认清了:他抗日有功,但跟着反动派打内战,则是个有罪之人。
1959年,仵德厚刑满释放,被指派到了山西太原东台堡砖厂当了一名工人。当然,他这种性质的工人,并不是真正意义上“工人阶级”的工人,而是进一步改造的一种方式。
直到1975年,主席签发了“凡在国民党县团以上军警宪特一律释放,与家人团聚”的命令以后,年愈花甲的仵德厚才真正踏上了返乡之路。
回到阔别已久的老家,父亲和妻子已经不在人世。没有工作的仵德厚很快陷入了生活困境。
正当仵德厚为生计一筹莫展的时候,附近一家公社社办砖厂陷入了生存危机,债台高筑,难以为继。而在太原东台堡砖厂改造了17年的仵德厚正好练就了一手烧砖的好功夫。
有一手烧窑的绝活,有一股吃苦耐劳的精神,还有普通农民并擅长的管理经验,仵德厚一来到公社砖厂,很快为濒临倒闭的企业打了一个翻身仗。只用了一年,这家砖厂就以过硬的产品质量赢得了业内信誉,销路大开。仵德厚也在厂里扎下了根,不用为了生存发愁了。
多年后有人网上发帖:“仵德厚天生当官的料!在国军,官至少将师长,兵败为俘,倒霉了,可他,监狱里仍是一个犯人头。劳教就业,在关键岗位上捞上了‘实权派’,‘转业’回家,三弄两弄,又弄了个砖厂厂长。”这个帖子并非言过其实,但仵德厚在公社砖厂担任的不是真正的厂长,不过厂长对他言听计从而已。
在家乡生活的日子里,仵德厚与当地普通百姓一样干活,但往日的军旅生涯依然在他的身上留下了抹不去的痕迹。他一直像军人一样坚持出早操。每天凌晨五点不到起床跑步,十余年风雨无阻。只不过随着岁月的流逝,仵德厚的早操,慢慢地由跑步变成了疾走,又由疾走变成了散步。
在村子里,他永远穿着一身笔挺的的中山装,他还把一顶普通的带檐帽子改造了一下,在里面塞上了一些硬纸,看上去很像是一顶军帽。虽然随着岁月流逝,人们似乎早已忘记了这个抗日英雄,但在这个小山村里,他一直没有忘记自己是个军人。
老年仵德厚
直到21世纪初,抗日战争纪念馆一位研究员意外得知仵德厚这位当年的敢死队长还健在,带着仿佛发现“兵马俑”的激动,不远千里来采访了他,并写下采访纪实《台儿庄战役最后的指挥官》,发表在国内最具影响力的网络传媒之一——人民网上。
这是当年台儿庄大战唯一仍然在世的指挥官,这位饱经沧桑的老英雄的悲壮人生传奇一出现在网络上,立即引起了大量网上读者由衷的赞叹,同时像磁石一样吸引了全国各大媒体敏锐的眼球,他们迅速地找到仵德厚,竞相采访。
刚开始,仵德厚还有些抵触,但话题一扯到台儿庄大战,仵德厚好像又回到了66年前率领敢死队员杀入城内、与日军展开激战的情景。如何冲上土围子、如何与敌人同归于尽的故事,珠玑般地脱口而出,在记者听来,就像实时发生在眼前的场面,迅速代入其中。
老年仵德厚
面对镜头,这位前国民党少将师长不由自主地缅怀起抗战中为国捐躯的弟兄们,不禁老泪纵横:“每一次战斗打下来,多年的好兄弟,一个个都牺牲了,多少人跟着我干,跟我送了命。回想起,我怎能不难过,时不时就想起了他们。”
采访过程中,记者们一直无法找到一个准确的称谓,来称呼仵德厚。他这跌宕起伏的一生,先后扮演了那么多的角色——士兵、将军、囚犯、工人,还有农民。可是记者们感到,其实在仵德厚的心里,他始终只有一个角色,那就是:一个军人。于是,记者激动地说道:“我们应当称呼您为将军,仵将军!”
仵德厚连连摆手:“实在不敢称将军,我实在担不起那么一个高尚的名称,我只是抗日战争一个幸存的老兵。这就够我光荣的啦!”
2004年4月15日,香港凤凰卫视《冷暖人生》又一期栏目开播,随着荧屏一下跳出两个大字:“老兵”,随着接连推出的一个个动人心弦的镜头,命运多舛的仵德厚的人生,随之发生了彻底的扭转。
可能是他将尘封的历史还原成了生动的画卷,可能是他的出现勾起了全民族同仇敌忾、获得伟大胜利的回忆,不到30分钟的节目一经播出,在大陆、在台湾、在全球的华人中立即引起了旋风般的轰动。节目一播完,《冷暖人生》栏目组的热线电话就被打爆了。
仵德厚一夜间成为公众视线中的大红人。乡亲们这才恍然大悟,他们身边的这个天天“出操”的仵老汉、这个曾经在公社砖厂干活的“仵窑户”,原来还是一个曾经的将军,是为国家为民族立过汗马功劳的抗日英雄。
时值抗战胜利60周年,台儿庄大战纪念馆馆长林广侠一行专程来看望仵德厚,并邀请他重返故地。各界人士也纷纷邀请他参加各种抗战纪念活动。于是就有了本文开头的一幕。
在仵德厚参加各种活动的过程中,曾发生一幕昔日战场对手相见的场面。
那天,仵德厚正在记者的镜头前讲述着抗战经历,另一位90多岁的老将军快步向他走去。热烈的场面顿时寂静下来。这位老军人不是别人,正是太原战役中徐向前部第199师师长、后任第二炮兵司令员的李水清将军。
这位解放战争中大名鼎鼎的英雄师长,太原战役中曾与仵德厚兵戎相见。打起仗来,他与仵德厚都像老虎一样凶猛,都是双方的一面旗帜。
这一刻,不再凶猛的“两只猛虎”相遇了。原本的冤家对手,在这样的场合以这样的身份相逢,格外地意味深长,人们目不转睛地注视着他们。
老当益壮的李水清望着饱经风霜的仵德厚,爽朗地一笑,兴奋地抓住仵德厚的大手:“抗战时期,我们真是同仇敌忾呀!”
“是啊,那是我们全民族的胜利!”憨直的仵德厚马上放下拘谨,与老对手谈笑风生。
正所谓“度尽劫波兄弟在,相逢一笑泯恩仇”。
纵观仵德厚复杂的经历可以看出,他是个比较纯粹的职业军人,在血腥的抗日战场上,为了民族的尊严,能够义无反顾地与侵略者拼杀到底;在内战中,受上峰驱使,盲目而竭尽全力地与解放军厮杀,最终沦落为战犯,酿成了自己的人生悲剧。
昔日特定的历史背景,造就了像仵德厚这样一批抗日英雄,也造成了他们后来在内战中犯下的错误和过失。从李水清将军与他会面的缩影可以看出,为推进民族复兴伟业,我党站在历史新高度,以博大胸怀摒弃前嫌,拂去尘封,还原历史,公正地评价两党两军在抗日战争中的作用和功绩,使海峡两岸乃至全球的华夏同胞心悦诚服,共同走向中华民族大团结的豪迈与灿烂。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