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南王”刘文彩于二十年代盘踞在万里长江第一城的叙府(今宜宾市)时,当地的土豪劣绅为了巴结他,曾给他做了五十大寿,办了名贵的百鱼宴。
事后,他忽然接到四哥的来信:“原说上月同二位兄长前来与弟祝寿,怎奈军务繁忙,无法如约。拟下月底准时同两位哥哥等一同抵叙,索取弟准备的军火、军粮、军饷,顺便补吃贤弟五十寿酒”云云。
这一来急坏了刘五儿(刘文彩排行老五,故俗名刘五儿),他处处想出奇制胜,故不知怎样补办寿宴才好。
心腹管家刘老二向主子讨好说:“前次五爷的大寿不是办的百鱼宴招待客人吗?这次虽是家宴,但客人的地位都极尊贵,实在马虎不得。依我看,办十桌隆重的百猴宴如何?”
说实话,那些富豪人家,对天上飞的、地下跑的、水中游的这些席上佳肴,可说是大多吃腻了,但猴不易多得,它的烹调技艺又极少有人知道,故很多财主、富商、达官贵人都没吃过,就连刘五儿活了50岁,虽富可敌国,在豪华筵席上也才吃过一次猴肉。
而他四哥,军阀刘文辉在戎马生涯中才吃过三次。对!就办百猴宴!只有它才能给自己荣耀增辉!于是刘文彩去了一封“公函”到凤仪乡,限陶乡长在两旬之内,务必捉来100只活猴备用。
再说凤仪乡的陶乡长接到通知又惊又喜,惊的是群猴难捉;喜的是有了巴结上司的良机。于是忙叫人写了几张捉猴告示贴在热闹的场口上。谁知眼看过去了五六天,竟无一人揭榜应召。原来乡民们听说捉猴是供陶乡长献给吸血鬼刘文彩邀功请赏,都不愿干。再说断头山虽然古木参天,猴群甚多,但别说逮100只,就是捉一只也并非易事!
断头山麓茅屋里,有一一个年过花甲的郭二爷,他识猴音,懂猴语,还会唱猴歌,更有一手捉猴、套猴的祖传绝技。不过他总推病情严重,坚决不肯为陶乡长效力。陶乡长见他软硬不吃,无奈出了个馊主意,强迫全乡每户出银元两个,好到隔不多远的鸡爪山去买猴子。
这布告贴出后,全乡闹得鸡犬不宁,乡民们叫苦连天,怨声载道。郭二爷万般无奈,为救百姓于水火,他只好翻身下床,随同大家直奔乡公所,说:“只要取消乡亲们的‘买猴捐’,本人愿带病上山捉猴子。”陶乡长求之不得,特与他立字画押为凭。
第二天,郭二爷和他的两个侄儿轻装上山。忽然间,他们发现了群猴!近前一看,是几十个小猴,一只调皮的猴想还站在大树上向他们撒尿呢。不入猴穴,焉得猴子。于是三人翻山越岭,跳涧过沟,悄悄寻踪觅迹追了过去。他们风餐露宿,历尽艰辛,才发现猴群竟栖息在一个极其隐蔽、前后相通的岩石洞内。
老郭把专门关猴用的木笼嵌进石缝中,再用乱石抵紧。这木笼有一人高,六尺见方。他趁群猴进洞时,从洞门外以玉米为饵,撒下一面神不知鬼不晓的无形之网。
第二天一早,老郭躲在岩洞侧边,“吱吱吱”地唱起了猴歌。洞内的猴王一听,忙叫三四只小猴出去打探。它们东瞧西望,并未发现同类,只见地上有许多玉米粒。猴子们很警惕,怕吃了中毒遭擒,都不敢随意下口。小猴儿“吱吱吱”几声,不一阵又来了七八个猴子。大家“吱吱吱”地商量一阵后,才由两个小猴先尝一下。余猴见之安全无异样,才贪婪地吃它个不亦乐乎。
夜晚万籁俱寂时,郭二爷又叫老大、老二继续往前撒玉米颗粒。天亮后,就有很多的猴子顺着昨天的路前来找食。这样反复两三天,才把群猴引到木笼边来。这时木笼内外已铺了很多玉米颗粒。群猴们很怀疑,不敢轻易进笼,只好把不轻易外出的猴王请出来。
猴王总觉平空添了一座小房很蹊跷,忙叫三四个小猴进木笼去探看究竟。它们在木栏杆内使劲摇晃,并不见有啥变动。这时又进去很多猴子使劲地摇,但猴王仍疑虑未消,不许猴儿们吃一粒玉米,就命它们全部撤回洞去了,猴王一连两天来看木笼,见仍无啥变化,第三天才许大大小小的猴予入内快乐地吃起来。
不到半天,猴子将木笼内外的玉米全吃光搬走了。
郭二爷傍晚又悄悄撒上玉米粒。第四天清晨,群猴又来了。它们因多日吃运并无异常变化,因此,失掉了戒心和警惕,木栏旁虽有一扇小木门,大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