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旅游报
本报记者 李志刚
8月23至26日,第十届“中国博物馆及相关产品与技术博览会”(以下简称“博博会”)在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敕勒川国际会展中心举办,充满“科技范儿”的博物馆数智化成果是亮点之一,吸引众多市民游客参观体验。
24日,记者走进博物馆数智化专题展示区的“寻觅三星堆——祭祀坑考古发掘现场”VR沉浸式探索体验区,立刻被几个穿戴VR头显设备、“摸索前行”的观众吸引。
看到大家热情排队,记者也忍不住加入其中。等待中,记者与队伍中的“邻居”们攀谈起来,虽然都想体验这一新奇项目,但出发点不同。
排在记者前面的是来自河南新数字影视传媒有限公司的技术人员鹿棣。“昨天来过一次,人太多了,今天一大早就来了。”鹿棣说,“公司主要为博物馆提供技术服务,希望从技术上学习一下,另外,我们不擅长包装推广,希望学习借鉴一下。”
排在记者后面的是呼和浩特市民李先生。“三星堆有很多历史文化知识,这个项目是一种科技创新,以后让孩子也来体验一下。”李先生说。
轮到记者体验了。在工作人员的帮助下,记者先背上一个像小背包一样的设备,然后再戴上VR眼镜。
戴上VR眼镜的瞬间,记者立刻进入一个虚拟空间,站立在三星堆祭祀坑考古发掘现场上空,同时,面前出现了一位特殊的讲解员,这位讲解员由“商青铜立人像”幻化而来,“他”娓娓道来,引导记者走进祭祀坑考古发掘现场。
记者跟随语音引导,走到了祭祀坑边缘,逼真的时空感,令人望而却步,生怕一不留神掉进坑里。记者俯下身查看,发现大量文物横七竖八地躺在坑底,等待工作人员一件一件清理。在一瞬间,记者仿佛体会到了考古工作者与文物“亲密接触”时的感受,厚厚的土层、岁月的侵蚀、杂乱的堆积,给人以全方位的冲击力。
随后,记者跟随语音进入文物展陈空间,不仅可以观察文物的细节,而且可以伸手“把玩一番”。记者还意犹未尽时体验就结束了,全程五六分钟。“考虑到现场人多,所以压缩了体验时间。”工作人员说。
体验结束后,记者“趁热”询问了观众感受。鹿棣说:“虽然时间比较短,但是能感受到这个技术的亮点,就是让人沉浸其中。这也让我联想到了最近比较火的国产游戏《黑神话:悟空》,它也是用逼真、精美的沉浸感成功吸引用户,用技术来讲好文化故事。”一位女士体验后说:“一开始不敢走路,后来才开始慢慢迈步。很新奇的体验,很喜欢这个。”
“博博会”现场还有很多数智化成果,吸引市民游客驻足。
在上海博物馆的“撷古绎今——上博东馆沉浸式数字展《山水江南》”体验区,孩子们坐在凳子上,头戴VR眼镜“四处张望”,沉浸其中。一个小女孩在爸爸的催促下才不舍地摘下VR眼镜,“看到了很多山,喜欢看,有的字还不认识。”小女孩用稚嫩的声音说道,眼神似乎还沉浸在体验中。
在扬州中国大运河博物馆“运河上的舟楫”沉浸式数字展览体验区,观众步入被屏幕半包围的体验区,运河两岸的市井烟火徐徐展开,杭州—苏州—扬州—北京,仿佛乘船体验了一场运河之旅。“趁着这个机会来体验一下,让孩子增长一些知识。”呼和浩特市民张先生说。
在大庆市博物馆数字“第四纪”展项体验区,大屏幕上还原了“东北第四纪草原”环境,孩子们用手持设备“指点”屏幕,即可探寻隐藏在草丛中的狼、猞猁、兔子等动物。“孩子们特别感兴趣,每到节假日,这个项目都是排长队。”工作人员介绍。
记者了解到,此次“博博会”专门设立的“博物馆数智化专题展示区”汇集全国24个“头部博物馆”的数字展示和智慧化建设项目,包括南京博物院的“物华天宝——数字文物之美”、敦煌博物院的“数字敦煌”、浙江省博物馆的“云上浙博”等,全面展示数字技术在博物馆领域应用的最新成果。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