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明的曙光尚未破晓,苍茫的夜色覆盖着云南边境的山丘,但对于云南文山州汽车运输总站编设的76.2加农炮民兵连来说,一场关键的战斗即将拉开帷幕。这不仅是一场普通的边境冲突,而是一次深刻影响整个连队命运的战役,将决定他们是否能够完成几乎不可能的任务——在极限条件下摧毁敌方多个重要堡垒,攻占战略高地。
张达昌连长站在前线,目光坚定地扫视着前方的战场。他知道,接下来的几个小时将决定连队的命运以及他们是否能够继续保持自己的荣誉。五个班已经被部署在关键位置,每个班的任务都至关重要,不容有失。
艰苦的前线部署
1979年2月17日凌晨,云南文山州汽车运输总站编设的76.2加农炮民兵连的战士们,在苍茫的夜色中沿着崎岖的山路缓缓前进。这一天,他们面临着一项艰巨的任务——在极端的地形条件下迅速调整战斗部署。由于是多民族组成的连队,士兵们之间用普通话进行交流,偶尔也能听到彝族或苗族的方言,这些交流在夜色中显得尤为凝重。
随着天色渐明,士兵们到达了预定的阵地,这里是一处山脊的侧面,坡度陡峭,视线也受到严重限制。这种地势对于部署重型火炮来说无疑是个巨大挑战。每门火炮的重量超过一吨半,要将这些沉重的装备推上陡峭的坡道,每一步都需要消耗极大的体力和精力。士兵们在寒冷的早晨,汗水和呼出的白气交织在一起,彼此之间用力推动着,协力克服重重困难。
在这过程中,士兵们需要特别注意控制声音和光线,以避免暴露位置。火炮在石砾路面上缓慢移动,发出的声音尽可能被严密控制。士兵们用湿布覆盖金属部件,减少金属撞击的声响,每当火炮轮子碾过较大的石块时,几名士兵会迅速用脚或手控制住火炮,确保它不会因碰撞产生过大的噪音。
部署完成后,天色已完全亮起,士兵们开始进行简要的战斗准备。他们检查每一门火炮的瞄准和射击机制,确保所有设备在紧急情况下能迅速使用。尽管前一夜几乎未眠,但每个人的表情都十分严肃,对即将到来的战斗充满了准备。
英勇无畏的战斗表现
在一次尤为激烈的战斗中,彝族连长张达昌和他的连队面临前所未有的考验。连队被部署在前线的关键位置,负责压制敌军的主要前进路线。环境恶劣,大雾和炮火硝烟混杂,视线极其受限。战场的压力巨大,但全连的战士们,在张达昌的指挥下,依然坚守岗位。
四班长廖明兴和五班长王政是连队中的老兵,他们在战斗中负责指挥自己的班组操作76.2加农炮。战斗中,炮声轰鸣,连绵不绝。炮火的强烈震动和巨大声响对士兵们的身体造成了极大的冲击。尽管如此,他们依然坚持操作火炮,向敌军发射炮弹。
廖明兴和王政各自指挥的炮组,面对的是频繁调整射击方向的任务。他们不断地调整火炮的角度和方向,以应对敌军的机动变化。这需要极高的专注力和快速的反应能力,每一次炮弹装填和射击都要精准无误。在炮火连续不断的情况下,廖明兴的左耳开始流血,眼睛也被硝烟刺激得泪流不止。王政的情况也类似,他的右眼被飞溅的砂石划伤,疼痛难忍。
与此同时,民兵袁志明和其他几名士兵也在各自的岗位上忍受着巨大的身体和环境压力。袁志明负责炮弹的搬运和装填,每一次从弹药箱中抽出沉重的炮弹,都需要他耗费巨大的体力。在持续的轰炸声中,袁志明的耳朵也受到了伤害,耳膜似乎在每一次炮声中都遭受震动,让他感到眩晕和疼痛。
尽管如此,全连的士兵们没有任何退缩的意思。在连长张达昌的带领下,他们通过信号和喊话进行协调。张达昌在战斗中来回奔走,从一门火炮到另一门,确保每一组都能得到及时的指令和支援。他的声音在炮火中显得尤为嘹亮,即使在极度紧张的环境中,他的指挥仍旧准确无误。
战斗中,每一次火炮的调整和射击都在张达昌的监督下完成。他亲自检查瞄准数据,确认射击参数,确保每一轮炮弹都能精确打击目标。这种精确的火力输出在很大程度上压制了敌军的活动,为步兵部队的攻进提供了宝贵的支援。战斗的高峰时,炮火几乎形成了一道连绵不绝的雷霆。
难以忘怀的上蓬战斗与转移
上蓬战斗结束后,天空渐渐泛起晨曦的微光,疲惫中的炮兵们接到了紧急的调动令。这次战斗不仅在战术上对他们是一次严峻的考验,也极大地挑战了他们的体力和意志。连队在战斗中经历了长时间的高强度炮击,随后迅速地撤离了血战过的战场,前往新的指定阵地。
新的阵地位于一个隐蔽的山谷中,这里的地形相比之前的开阔战场更为复杂。士兵们必须利用山谷的自然遮掩,重新布置火炮,以保持火力的持续输出,同时避免被敌军的侦察兵或空中单位发现。这次移动并非简单的物理迁移,它需要士兵们在保持高度警觉的状态下完成所有操作。
到达新阵地后,连队的士兵们开始了快速而有序的布防工作。他们首先进行地形侦察,确认了最佳的火炮阵地,然后迅速开始挖掘炮位。土壤松软的地方,士兵们用铲子和手掘快速完成,而在硬土地段,他们则需要用镐和锤进行更为费力的挖掘。在挖掘炮位的同时,通信员忙着布置通信线路,确保指挥部与各炮位之间能够保持畅通的联系。
为了防止敌军的空中侦察,士兵们还需要伪装火炮。他们搬运树枝和乔木的叶片,将这些自然材料覆盖在火炮和炮位周围。这样的伪装既需要考虑到从空中的视角,也要防止地面敌军的直接观察。整个伪装过程需要士兵们仔细观察周围的环境,使得伪装与自然景观尽可能地融为一体。
在新阵地的部署过程中,士兵们几乎没有时间休息。他们在完成炮位挖掘和伪装后,又开始检查和维护每门火炮。由于连续的战斗和长途奔袭,一些火炮的机械部件出现了磨损,需要进行紧急维修。炮兵技师和士兵们一起清理炮管,检查瞄准装置,替换受损的部件,确保每一门火炮都能在接到射击命令时迅速响应。
随着新阵地的基本准备工作完成,士兵们开始了对敌军增援路径的监视。他们利用望远镜和地图,详细记录敌军可能的进攻路线和时间。这些信息被迅速传送回指挥部,为制定进一步的战术计划提供了重要的依据。
持续作战中的表现
在1979年2月18日至22日的连续作战中,云南文山州汽车运输总站编设的76.2加农炮民兵连发挥出了卓越的机动性和战斗效能。这段期间,他们面对的任务是压制敌方在战略位置上的多个重要目标,以支援步兵部队的前线推进。
该连队在此期间的首要目标是敌方的观察所和指挥所,这些是敌军用以指挥和协调前线行动的关键设施。为此,民兵炮连在夜幕低垂的掩护下,秘密调整了火炮的位置,使其能够对敌方的观察所进行直接射击。炮兵们精准计算了射击参数,确保每一炮都能达到预期效果。在漆黑的夜里,炮弹如流星划过天际,准确击中了敌方的观察所,大火和浓烟标志着击中的效果,有效削弱了敌方的指挥能力。
接下来,民兵连的目标转向敌方的指挥所。这次攻击需要更高的精确度和时机掌握,因为指挥所通常设有较为严密的防护。炮兵连的士兵们在进行了一系列的侦察和定位后,确定了最佳的射击方案。通过夜间和黎明前的连续炮击,他们成功地命中了指挥所,影响了敌军的行动协调。
此外,敌方的120迫击炮阵地也是民兵炮连需要重点打击的目标。这些迫击炮阵地对前线我军构成了持续的威胁,因此,压制这些火力点对于整体战略极为关键。炮兵连采用了分散射击的策略,多个火炮同时对敌方迫击炮阵地进行炮击,这种密集的火力迅速压制了敌方的炮火输出,为步兵部队的前进提供了安全的环境。
在连续的战斗和机动中,炮兵连不仅展现了高效的操作能力,而且显示了其在极端条件下的持久耐力。士兵们在冰冷的夜晚和漫长的白天中轮流作战,他们的炮位不断调整以适应战场的变化。在整个过程中,他们经历了连续的移动和重新部署,但始终保持了火炮的高效运作。
通过这几天的激烈战斗,民兵炮连不仅成功地压制了敌方的重要军事目标,也为步兵部队的行动提供了有力的支持。他们的表现充分证明了“拉得出、打得准、拖不垮”的战斗精神,展现了民兵连在战场上的关键作用和卓越能力。
荣誉与记忆
在对越自卫还击战的激烈战斗中,云南文山州汽车运输总站编设的76.2加农炮民兵连发挥了关键作用。这支连队不仅成功摧毁了敌方10个重要堡垒,还协助部队攻占了多个战略高地,显示出了他们的战斗力和卓越的团队协作能力。
这些堡垒和高地的攻克是通过一系列精心策划和勇敢执行的行动完成的。每一个战斗任务的成功都是对士兵们极限挑战的一次克服,这些士兵在炮火连绵、地形复杂、敌情不明的条件下,坚持执行任务,确保每一发炮弹都能发挥最大效果。
首先,关于摧毁敌方堡垒,这些堡垒通常位于战略要点,如山顶或关键交通要道旁,它们的位置使得直接攻击非常困难。炮兵连采用了高角度射击的方式,克服了地形的限制,准确打击这些目标。每次射击前,观测员需要进行精确的测量和计算,指挥官则根据这些数据调整炮兵的射击方案。炮弹往往需要穿过密集的树冠或其他自然遮蔽物,才能击中隐藏在深山或丛林中的堡垒。
随着一个个堡垒的倒下,民兵连也协助步兵部队向前推进,攻占战略高地。这些高地的占领往往需要进行多波次的协调攻击,炮兵连在这其中起到了压制敌人火力、破坏敌人防御工事的关键作用。通过连续的炮击,炮兵连为步兵部队清除了前进的障碍,为其提供了攻占高地的突破口。
在这一连串战斗中,该连的表现引人注目。五个班因为在战斗中表现出色,被集体授予了三等功,这是对他们在战斗中展现出的团队协作和战术执行能力的认可。此外,25名士兵因为在各自的职责中表现突出,同样荣获三等功,而另外49人由于他们的勇敢和专业,也受到了嘉奖。
这些荣誉的授予,不仅是对个人和班组在具体战斗中表现的认可,也是对整个连队卓越表现的集体认可。整个连队被记集体一等功,这在军中是对单位最高的表彰之一。更进一步,由于这支连队在战斗中的英勇表现,连队被军委授予“英雄民兵炮兵连”称号,这是对他们在保卫国家和边疆安全中作出的杰出贡献的最高荣誉。
徐林平,郭秀.探析中国对越自卫还击作战[J].德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3(1):17-21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