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试管婴儿都活不过40岁?中国首例试管婴儿,如今怎样了?

0
分享至

“试管婴儿都活不过40岁。”

“试管智商更低,还容易患癌!”

你是否听到过这些说法?或者同样认为试管婴儿不会像普通婴儿一样健康?

这些说法不全对,但也不全错。

不过想弄明白试管婴儿到底有没有健康风险,首先还是要弄懂,试管婴儿究竟是怎么回事?

试管婴儿是体外受精-胚胎移植技术的俗称,是指用人工方法让卵细胞和精子在体外受精,并进行早期胚胎发育,然后移植到母体子宫内发育而诞生的婴儿。

有些女性患有严重的输卵管疾病,或者是子宫内膜异位症,还有男性患有少精症、弱精症、畸精症等情况,想要依靠自然受孕概率很低,试管婴儿可以通过人工干预的方法,让夫妻完成升级成为父母的梦想。

世界上第1名试管婴儿,诞生于1978年的英国,到今天已经46岁。

这项技术在当时引起了科学界的巨大轰动,也让国内一些渴望成为父母的不孕不育夫妻看到了希望。

但因为这项技术颠覆了人们的认知,加上当时人们对科学技术的了解程度不高,一时间关于试管婴儿的传言比比皆是,其中传播范围最广,也被大家所熟知的一个说法,就是试管婴儿虽然能顺利生下来,但成年后身体羸弱,往往活不到40岁。

而我国一直到80年代,才开始有医学方面的专家研究试管婴儿,可惜不被人们所看好,整个过程经历了各种艰辛,质疑声更是从来没有停止过。

因为条件苛刻,加上外界不看好,当时国内研究试管婴儿的团队,每一步都走得格外艰辛。

当年近40岁还没当上妈妈的郑桂珍,听人说北京有人在研究试管婴儿后,毅然决然来到北京找到张丽珠教授。

当时的条件并不乐观,虽然试管婴儿在国外很有名气,但国内的支持度并不高,甚至可以说是一片空白。

郑桂珍找到张丽珠的时候,张丽珠只有一间不到10平方的工作室,以及一根钝到要反复打磨的取卵针。

在郑桂珍之前,已经有12个人找过张丽珠,可惜她们都失败了。

最终张丽珠换了一种手术方案,根据中国女性的特别问题,最终经过不懈努力,郑桂珍成功受孕,并且生了一个女儿,取名郑萌珠。

她是中国大陆第一个试管婴儿,所以从她出生开始,就受到很多关注。因为国内人们不了解试管技术,听了很多谣言,不少人都认为郑萌珠可能无法顺利长大。

但实际上,郑萌珠从小到大,和自然受孕的孩子一样,不仅考上了大学,还在2019年自然受孕分娩了自己的孩子。

这个孩子被人们叫做试管婴儿二代宝宝,生命的延续也击破了关于试管婴儿的传闻。

如今国人对试管婴儿的接纳度很高,也不再对这项技术产生恐惧和不信任。

目前试管婴儿已经更新到第四代,不过国内最常采用的还是前三代技术。

第一代主要针对的是女性输卵管的问题,以及男性较为轻度的少精、弱精,或者是免疫性不孕的问题。

第二代针对是一些男性较为严重的弱精问题,可以通过穿刺的方法挑选精子。

接下来看一组数据,多项研究数据表明,国人约20%~25%的人都患有某种遗传学疾病。我国每年出生的新生儿中,有1.3%患有严重的先天畸形,在这些孩子当中,超70%的孩子都是因为遗传所导致。

第三代主要针对的就是这些患有遗传疾病的夫妻,通过试管婴儿的方式,可以借助遗传学诊断来挑选那些没有疾病基因的胚胎,让新生儿尽可能避免遗传病的伤害。

值得注意的是,从第1代到第4代的更新换代代表了中国在试管婴儿技术上面越来越成熟可靠,但第1代到第4代并不意味着数字越大就越好,而是针对的人群不同。

目前大部分夫妻采用的试管婴儿技术仍然是第1代技术,这也是国内不孕不育夫妻最常见的一些问题。

截至目前为止,中国是全球范围内开展辅助生殖最多的国家。

根据2022年6月份国家卫健委公布的相关数据,我国每年通过辅助生殖技术而出生的婴儿超30万,平均每年我国会有130万对夫妇选择试管婴儿等辅助生殖技术。

可以说在我国平均每100名新生儿中,就有3名试管婴儿。

试管婴儿不断成熟的背后,是中国在这方面医疗机构的与日俱增。截至2022年底,我国经批准开展人类辅助生殖技术的医疗机构超550家,其中能开展体外受精-胚胎移植的医疗机构超430家,相关从业人员已超万人。

与此同时,因试管婴儿的成熟发展,一些不和谐的声音和想法也冒了出来。

还是有相当一部分人认为通过人工受孕的方式生下来的孩子,肯定不如自然受孕生下来的孩子健康,因此也就有了试管婴儿活不过40岁,智力偏低的说法。

首先要明确的一点是,婴儿的健康状况取决于遗传和后天的成长环境,和怎样的受精方式并没有直接关系。

另外经过多项研究证明,人工受孕并不会对婴儿的智商造成干扰,《人类生殖》杂志上发表的一项研究同时表明,在学习能力方面,试管婴儿和自然受孕的婴儿能力相当。

因此人工受孕对胎儿寿命和智力的影响,只不过是一些不了解试管婴儿的人主观臆想罢了,事实情况并非如此。

不过有一点大家也要注意,试管婴儿比自然受孕的婴儿更容易患癌的说法并非无稽之谈,相反是有足够的数据支撑。

2020年,JAMA子刊JAMA Network Open杂志上发表了一篇文章,提到了一个大型研究,试管婴儿出生缺陷和患癌风险都要比自然分娩的胎儿更高,数据差值可达200%。

数据是研究团队从美国4个州抽调的儿童数据,他们从2014年到2016年,通过对自然生产的婴儿和试管婴儿,进行了平均随访时间5.7年的出生缺陷和癌症的队列研究,并且进行了长达5个月的数据分析,最终得出试管婴儿比自然受孕婴出生缺陷和患癌风险高出200%的结论。

不过这一点不用恐慌,因为癌症的诱发原因不同,只是风险会高出200%,而不是一定会得癌。想要身体健康,更重要的是保持健康的生活习惯。

参考资料:
[1] 转化医学网《JAMA子刊:试管婴儿患癌风险比自然生产增加200%》2020-11-09
[2] 科普中国《驾驭生命奇迹:追溯中国大陆第一例试管婴儿的诞生丨科技史上的今天》2024-03-10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就在刚刚,8月1日晚上,男篮传来赵睿、徐杰、余嘉豪新消息

就在刚刚,8月1日晚上,男篮传来赵睿、徐杰、余嘉豪新消息

三哥搞笑侃球
2025-08-02 01:17:00
美称对加拿大征收35%关税 加总理:对美方感到失望

美称对加拿大征收35%关税 加总理:对美方感到失望

国际在线
2025-08-02 06:36:09
知名女星被曝是少林方丈的情妇,照片流出!女主回应,内幕曝光

知名女星被曝是少林方丈的情妇,照片流出!女主回应,内幕曝光

阿伧说事
2025-08-01 11:44:23
外盘大跌中概股指数点3%!大象跳舞A股缺血大跌!

外盘大跌中概股指数点3%!大象跳舞A股缺血大跌!

一贱破九贵
2025-08-02 00:30:03
苗苗别墅内建豪华鸡舍,亲自动手铲鸡屎,半夜拉郑恺给鸡上眼药水

苗苗别墅内建豪华鸡舍,亲自动手铲鸡屎,半夜拉郑恺给鸡上眼药水

情感大头说说
2025-08-02 00:29:40
为什么女人出轨第一次发生关系非常难,后面就会越来越容易?

为什么女人出轨第一次发生关系非常难,后面就会越来越容易?

素然追光
2025-06-23 02:10:05
伤血管最狠的饮料,你可能每天都喝

伤血管最狠的饮料,你可能每天都喝

洪观新闻
2025-07-30 11:31:54
分道扬镳?巴萨“8000万先生”或转投英超!弗帅“点将”德甲飞翼

分道扬镳?巴萨“8000万先生”或转投英超!弗帅“点将”德甲飞翼

头狼追球
2025-08-01 15:55:10
一地宣布:广东佛山返回人员,需进行14天自我健康监测

一地宣布:广东佛山返回人员,需进行14天自我健康监测

大象新闻
2025-08-01 18:20:53
牵动太多人!美记:威少目前也在等库明加的交易谈判结果

牵动太多人!美记:威少目前也在等库明加的交易谈判结果

移动挡拆
2025-08-02 05:15:22
恶魔杨景媛,为何能保研香港浸大?为诬告站台者的大人物身份曝光

恶魔杨景媛,为何能保研香港浸大?为诬告站台者的大人物身份曝光

坦然风云
2025-07-31 16:03:14
一车7人坠入二郎山喇叭河,3位游客闻讯挂绳索救援;5人被当场救起,1名7岁女孩不幸遇难

一车7人坠入二郎山喇叭河,3位游客闻讯挂绳索救援;5人被当场救起,1名7岁女孩不幸遇难

大风新闻
2025-08-01 11:42:17
河南焦作:为了删帖,电话轰炸、律师函、水军齐上阵!

河南焦作:为了删帖,电话轰炸、律师函、水军齐上阵!

爆角追踪
2025-07-25 19:13:28
武大诬告事件后续:校友被禁言,博主遭上门警告,港校让武大很难受

武大诬告事件后续:校友被禁言,博主遭上门警告,港校让武大很难受

观世记
2025-07-31 18:19:54
妻子出轨被抓,丈夫趁机提出特殊要求,妻子求饶:办不到

妻子出轨被抓,丈夫趁机提出特殊要求,妻子求饶:办不到

兰姐说故事
2024-11-02 04:30:02
美记:国王队希望可以同时得到库明加和威少

美记:国王队希望可以同时得到库明加和威少

雷速体育
2025-08-02 07:08:08
买车不到一年,2万多元的网红公路自行车“打骨折”!曾排队购买

买车不到一年,2万多元的网红公路自行车“打骨折”!曾排队购买

极目新闻
2025-08-01 11:01:34
华为突然官宣:8月5日,新品发布!

华为突然官宣:8月5日,新品发布!

3C毒物
2025-08-02 00:08:49
南方周末向武大发飙:诬告者“零成本”指控,其学术不端何时查?

南方周末向武大发飙:诬告者“零成本”指控,其学术不端何时查?

火山诗话
2025-07-31 07:05:32
央视披露:突破弹射、隐身等顶尖技术,福建舰有望集齐“航母五件套”

央视披露:突破弹射、隐身等顶尖技术,福建舰有望集齐“航母五件套”

都市快报橙柿互动
2025-07-31 23:26:17
2025-08-02 07:24:49
史小纪 incentive-icons
史小纪
分享历史文化,传播国学知识
3530文章数 22962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亲子要闻

趣味游戏

头条要闻

男孩因多付900块车费要不回轻生 司机:他是找我"套现"

体育要闻

主教练化身超级英雄,他从海里救出2名女孩

娱乐要闻

张馨予结婚七年,晒出与丈夫亲密合影

财经要闻

清流|宗馥莉是如何“输”掉香港官司的?

科技要闻

“抵制恶性竞争”,三家外卖平台同日发文

汽车要闻

77°视角下的未来出行美学:ARCFOX设计哲学解读

态度原创

教育
游戏
本地
数码
军事航空

教育要闻

三垂直辅助线,怎样去构造?

曝B社《星空》明年春登陆PS DLC破碎空间销量不佳

本地新闻

换个城市过夏天|躲进雅安过几天大熊猫式慢生活

数码要闻

9999元!追觅Matrix10 Ultra扫拖机器人开售:三种拖布自动换

军事要闻

075型两栖攻击舰"湖北舰"官宣亮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