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中山大学 浅蓝
本文审核专家:江苏大学附属医院 李晶教授
引言
研究表明,女性生产后机体细胞迅速衰老,与同龄没生育过的女性相比,体内细胞水平竟要衰老11岁左右。生育对女性造成的损伤不容忽视,科学有效地进行产后修复应该引起人们重视。近年来,间充质干细胞的发展为产后修复提供了新选择。根据2024年最新发表的研究,间充质干细胞对细胞损伤以及端粒的保护起到重要的作用。此外,间充质干细胞因具有修复再生、免疫调节、镇痛和抗炎等作用,已经被广泛应用到女性的产后修复的临床研究中。本文根据文献,帮助大家进一步了解间充质干细胞给产后修复带来的意义。
生育是一场伟大的生命旅程。女性在这个过程中,历经身体的变化与挑战。研究表明,女性生产后机体细胞迅速衰老,与同龄没生育过的女性相比,体内细胞水平竟要衰老11岁左右。
这是来自乔治梅森大学的一项研究,相关结果发表在Human Reproduction杂志上。研究人员对近 2000 名美20 至 40 岁育龄女性的 DNA 数据进行分析,在调整年龄、种族、受教育程度、BMI、收入状况、月经初潮、吸烟等状况后,发现与未生育女性相比,至少生过一个孩子的女性端粒平均短了 4.2%,相当于细胞加速老化 11 年。
图片来自文献[1]
而且,生娃引发的催老比吸烟(研究显示吸烟会引发细胞加速衰老4.6年)和肥胖(8.8 年)还厉害。
生育对女性造成的损伤不容忽视,科学有效地进行产后修复应该引起人们重视。近年来,间充质干细胞(MSCs)被广泛应用到女性产后修复的领域。在最新的研究中,科学家发现间充质干细胞对细胞损伤以及端粒的保护起到重要的作用。
除此之外,间充质干细胞因具有修复再生、免疫调节、镇痛和抗炎等作用,已经被广泛应用到女性的产后修复的临床研究中。
2024年5月,发表在“Bioengineering ”杂志上的文章揭示了间充质干细胞在影响端粒缩短以及机体衰老方面发挥的巨大作用:通过维持和调节端粒长度,间充质干细胞不仅可以延长自身的寿命,还可以通过多种机制帮助延缓其他细胞的衰老。随着对这些机制的进一步研究,间充质干细胞有望在抗衰老和再生医学领域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为延长健康寿命、改善生活质量带来新的希望。
间充质干细胞通过多种机制延缓端粒长度的缩短
端粒是位于染色体末端的DNA重复序列,保护着染色体免受损伤。
但当端粒过早缩短时,就会导致机体的衰老加速,这可能是由于生物或环境压力源等因素造成的机体组织特异性干细胞(TSC)损伤继发产生的,进一步还可以导致机体修复机制产生缺陷。
端粒长度的缩短速度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遗传背景、氧化应激、炎症反应、环境毒素暴露、以及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如吸烟、饮食不当)等。
近年来,研究还表明,端粒长度不仅是判断细胞寿命的关键指标,也是生物衰老的重要标志。通过深入研究端粒缩短的机制,科学家们希望找到延缓衰老和相关疾病发生的新方法。
图片来自文献2
根据这项研究,间充质干细胞可以通过多种机制延缓端粒长度的缩短,从而延缓细胞衰老和生物衰老的进程。这些机制包括通过端粒酶的活性维持端粒长度、通过分泌细胞外囊泡(EVs)转移端粒相关蛋白质或mRNA,以及通过旁分泌作用调节受体细胞的功能。
间充质干细胞保护端粒的机制
1.端粒酶的活性:MSCs通过表达端粒酶(如端粒酶逆转录酶hTERT),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延长其自身的端粒长度。
这一机制在维持MSCs的增殖能力和功能性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尤其是在组织修复和再生过程中。
2.细胞外囊泡的转移:MSCs分泌的细胞外囊泡(EVs)被认为是传递端粒相关蛋白质和mRNA的关键媒介。
研究发现,MSCs分泌的EVs中含有端粒酶蛋白(如hTERT),这些囊泡可以被其他细胞摄取,进而延长受体细胞的端粒长度,延缓其衰老。
此外,EVs还可以转移其他关键蛋白质(如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这些蛋白质在受体细胞中发挥作用,有助于维持端粒长度和细胞增殖能力。
3.旁分泌作用:除了直接分泌EVs,MSCs还通过释放细胞因子和其他生物活性物质来影响周围细胞的微环境。
这种旁分泌作用可以调节目标细胞的端粒长度、减缓细胞衰老,并在整体上延缓组织和机体的生物衰老。
通过这些机制,MSCs展示了延缓生物衰老的巨大潜力。它们不仅能够在细胞水平上延长端粒长度,维持细胞功能,还可以通过调节组织微环境,整体上延缓衰老过程。未来的研究将继续探索如何优化MSCs及其衍生物的使用,以最大限度地发挥其抗衰老的潜力,为预防和治疗衰老相关疾病提供新的治疗策略。
间充质干细胞在产后修复中的应用
近年来,随着科学研究的进展,间充质干细胞已经被广泛应用到了产后修复的临床当中。首先,MSCs能够分化成多种细胞类型,有助于修复子宫、卵巢和盆底组织的损伤和退行性疾病。此外,MSCs能够分泌多种生长因子和细胞因子,如胶原蛋白、弹性蛋白等,促进产后修复,提升女性气质。
(1)修复盆底功能缺陷
许多女性在分娩后遭受着盆底器官脱垂(如子宫脱垂)的折磨,这很大程度影响着女性的生活质量。
一项临床研究证明,在对经阴道分娩的高龄女性注射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复合富血小板血浆后,其盆底肌肌力明显增加[3]。这项研究证明了MSC对产后盆底功能缺陷具有治疗作用。
结合间充质干细胞免疫原性低、可跨免疫屏障移植的特性, MSCs 在修复盆底功能缺陷领域展示出巨大的潜力,也吸引了越来越多学者的目光。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是最早应用于盆底功能修复中 的 MSCs 类型,此外还有脂肪源间充质干细胞、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子宫内膜间充质干细胞等。
(2)治疗压力性尿失禁
压力性尿失禁(Stress Urinary Incontinence, SUI)指喷嚏或咳嗽等腹压增高时出现不自主的尿液自尿道外口渗漏,在经产妇中俗称产后漏尿。生育的胎次与尿失禁的发生呈正相关性。年龄过大生育者,尿失禁的发生可能性较大,经阴道分娩的女性比剖宫产的女性更易发生尿失禁。产后漏尿无疑加重了产妇生理与心理的双重负担。
一项针对干细胞治疗女性压力性尿失禁的系统评价,在对773 名患者应用干细胞疗法并随访后进行最终分析证明,干细胞治疗 SUI 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4]。
(3)疤痕修复
无论是自然分娩还是剖腹产,术后瘢痕的大小与伤口愈合息息相关。伤口愈合包括三个阶段:炎症阶段、增殖阶段、成熟和重塑阶段。术区伤口肉芽组织机化后,不加干预产生的瘢痕往往难以完全修复,甚至伴随女性终生。
国外新发表的一篇综述阐述了MSC 与其他化合物联合治疗的最新进展。依赖于间充质干细胞的旁分泌功能,MSC通过调节免疫平衡、促进血管生成、细胞外基质 (ECM) 再生等作用,在皮肤组织修复和促进伤口愈合方面发挥了很大优势[5]。
这种联合疗法,不同的化合物(如促红细胞生成素)作为激动剂,通过改善间充质干细胞的增殖、迁移、免疫调节特性和旁分泌功能,以提高其伤口愈合能力。
小结
生育对女性造成的损伤不容忽视,科学有效地进行产后修复应该引起人们重视。近年来,间充质干细胞的发展为产后修复提供了新选择。除此之外,间充质干细胞因具有特殊的生物学特性,在女性健康的方方面面均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尤其在妇科各种病症和女性不同年龄段健康问题中的修复再生、免疫调节、镇痛和抗炎作用,展示出治疗疾病方面的潜力。未来,随着临床的进一步发展,相信间充质干细胞有望为女性健康带来更大的益处。
参考文献
[1]Pollack A Z, Rivers K, Ahrens K A. Parity associated with telomere length among US reproductive agewomen.[J]. Human Reproduction, 2018, 33(4).
[2]Arellano M Y G, VanHeest M, Emmadi S, et al. Role of Mesenchymal Stem/Stromal Cells (MSCs) and MSC-Derived Extracellular Vesicles (EVs) in Prevention of Telomere Length Shortening, Cellular Senescence, and Accelerated Biological Aging[J]. Bioengineering, 2024, 11(6): 524.
[3] 韩晓瑾.间充质干细胞修复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的进展[J].中国妇幼健康研究,2019,(12):1612-1616.
[4] Klapper-Goldstein H, Tamam S, Sade S, Weintraub AY. A systematic review of stem cell therapy treatment for women suffering from stress urinary incontinence. Int J Gynaecol Obstet. 2022 Apr;157(1):19-30. doi: 10.1002/ijgo.13769. Epub 2021 Jul 17. PMID: 34048059.
[5] Daneste H, Mohammadzadeh Boukani L, Ramezani N, Asadi F, Zaidan HK, Sadeghzade A, Ehsannia M, Azarashk A, Gholizadeh N. Combination therapy along with mesenchymal stem cells in wound healing; the state of the art. Adv Med Sci. 2023 Nov 2;68(2):441-449. doi: 10.1016/j.advms.2023.10.006. Epub ahead of print. PMID: 37924749.
[6]Erceg Ivkošić, I.; Fureš, R.; Ćosić, V.; Mikelin, N.; Bulić, L.; Dobranić, D.; Brlek, P.; Primorac, D. Unlocking the Potential of Mesenchymal Stem Cells in Gynecology: Where Are We Now?J. Pers. Med.2023,13, 1253.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