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长眠异乡74年 亲人终觅烈士英魂

0
分享至

“不要再给我回信了,我准备赴朝作战了。”1950年,于凤岐用“刘支山”的化名在最后一封家书中这样叮嘱家人。此后74年,家人们再没收到他的任何音讯。

随着岁月的洗礼,于凤岐寄回的家书和照片没有留存下来,但那个站在军用吉普车前眼神坚毅、胸膛挺拔的身影,却深深烙印在儿子于洪叶的心中。寥寥数语的家书,承载着烽火岁月的家国之情,也成为支撑于家人寻亲的坚定信念。74年来,于家两代人辗转国内六地,行程上万公里,终于在大连市烈士陵园找到了长眠异乡的亲人。1950年8月,于凤岐烈士在革命工作中不幸牺牲,年仅29岁。“爸爸,可算找到你了……”8月18日,87岁的于洪叶老人从黑龙江省鸡西市赶到大连市,与父亲“相见”。坐在轮椅上的老人,把故乡的一捧土和一瓶水,洒在了墓前。

山河无恙,英魂永存。

【两代人辗转寻“根”】

后辈接力寻找他74年

2023年11月23日,第十批在韩中国人民志愿军烈士遗骸及相关遗物回到祖国。于洪叶老人坐在电视机前,泪流满面地看完了电视直播。于洪叶,自小在黑龙江省鸡西市长大。在他9岁那年,父亲于凤岐离开了家,并寄回书信表示自己去沈阳市参军了,随后便少有音讯。“儿子,我们一定要找到你的爷爷,他也在等着我们。”当日,心情久久不能平复的于洪叶给远在新疆打工的于泳打去了电话。于泳说,父亲年纪大了,记忆力已经减退,但寻亲的念头却好似一团火焰,一直在老人心底炽热地燃烧着。日月如梭,已是耄耋之年的于洪叶不再方便出门,只能看电视寻找于凤岐的影子。

当手机听筒里再次传来了父亲哽咽的声音,于泳请假回到黑龙江,在安慰好情绪激动的父亲后,再次踏上了寻亲之路。“这么多年来,寻亲已经成了父亲的一块心病。”于泳说,2000年,寻找爷爷的接力棒就已交到了他的手中。他希望有生之年能完成父亲的心愿,圆了父亲的梦。今年,是于家人寻亲的第74年。锲而不舍的背后,不仅是他们对亲人的思念和牵挂,更是对家国大义的致敬和传承。

赴朝前寄回“化名家书”

“他身着老式绿色军装、头戴帽子、身挎一把枪,体格健壮,站在一辆军用吉普车前。”于泳说,爷爷于凤岐离家4年期间一直有书信往来。于凤岐曾寄回一张照片,表示自己去沈阳当兵,参加了革命工作。

“父亲说,我的爷爷有文化、有知识,还懂坦克。”于泳称,爷爷于凤岐在家排行老五。1946年,于凤岐和他的四哥同在黑龙江省鸡西市铁路系统工作。当年,于凤岐的四哥在铁路系统工作结束后,回到家乡另寻出路。不过,于凤岐却没有回家,而是直接从鸡西市离开了。

“我负伤,在沈阳第二野战医院。”“不要再给我回信了,我准备赴朝作战了。”1950年,于凤岐用“刘支山”的署名寄回最后一封家书后,便再没有了音讯,家里人猜测那一年于凤岐可能是“牺牲”了。“刘姓取自于凤岐姥姥的姓氏;支山则是‘岐’字的拆解。”于泳说,爷爷寄回的几封家书和一张穿着军装的照片,是他给家人留下的最后记忆。可是,经过岁月的洗礼,家书和照片没有留存下来,但照片里那个英姿挺拔的身影,却深深烙印在于洪叶心中。

于泳表示,在他和父亲的心目中,于凤岐是他们的榜样,他们一直坚信于凤岐是做出了正义的抉择,最终为了人民、为了和平献出了宝贵生命。所以,他们从未放弃过寻找,坚信总有一天会与独自在外的于凤岐“重逢”。

辗转国内六地寻“根”

这些年,于泳以“刘支山”为线索寻亲,却因为姓名与实际不符,寻亲之路格外波折。

沈阳、丹东、北京、哈尔滨……凡是打听到一点线索,于泳都会立即放下手里的工作前去寻找。但由于信息太少,寻亲一度中断。他多次到沈阳、丹东等地的英烈馆、图书馆查阅资料,以“刘支山”为关键字在烈士名表中搜索,确有搜索到同名的烈士,但是资料却不相符,寻“根”的火苗再次被熄灭。

从鸡西市到沈阳市,路程有900多公里。于泳记不得,他已往返了多少次。让他印象最深的一次是在24年前,于泳带父亲坐着绿皮火车来到沈阳市,二人在沈阳市寻找线索时不慎走散了,也因此误了返乡的火车。失散后,于泳回到旅馆等待父亲,而年逾六旬的父亲独自坐车到沈阳市大东区一带寻找。“当年,爷爷寄回家书时,寄信地址是沈阳市大东区一家药铺,这家药铺与我太爷爷有些关联,太爷爷曾经在这里工作过。”上世纪50年代,于洪叶的母亲曾带着儿时的于洪叶到这家药铺寻找线索。药铺伙计告诉他们,当年确实有人前来送信,但他本人没有见过于凤岐,是一位警卫员负责送信取信。此次,于洪叶再次来到药铺原址,想找寻关于父亲的行踪信息,可由于时隔久远,药铺已不再经营,最后没有收获。“孩子,有这个时间、金钱和精力做点什么不好,找了那么久都找不到,就别找了。”于泳说,这些年来,总有人劝他放弃寻亲。可于泳认为,除了帮父亲圆梦,更重要的是寻“根”。他需要“根”,自己的孩子也需要“根”。


于洪叶老人在擦拭父亲的墓碑。

【青山有幸埋忠骨】

烈士牺牲时年仅29岁

“爸爸,你可以试试网上寻人,也许会得到有用的线索呢。”在寻亲陷入困境的时候,儿子于佳宾的一句建议,让于泳再次燃起了希望。让他没想到的是,在宝贝回家志愿者的帮助下,仅用22天就找到了于凤岐的下落。

于泳说,2023年12月14日,他在儿子的建议下登录宝贝回家网站,并在志愿者的指导下登记了有关于凤岐的资料。随后,网站烈士寻根组的志愿者负责跟进此事,并帮忙在网上发帖。今年1月4日,寻亲事宜有了突破性进展。有线索表明,于凤岐疑似安眠在大连市烈士陵园。最终,经多方核实,确认安葬在陵园里的于凤岐烈士就是于家后辈在寻找的“根”。

于泳说,在得知寻亲成功的那一刻,他如释重负,好像得到了一种解脱。2024年1月10日,在宝贝回家大连志愿者的陪同下,于泳作为于家人的代表,来到了大连市烈士陵园,与“失散”74年的爷爷“团聚”。当他看到烈士陵园内刻着“于凤岐烈士”墓碑的那一刻,他在爷爷墓碑前放声大哭……

“于凤岐烈士,男,山东省日照县荒村人,1950年8月28日在革命工作中牺牲。”大连市烈士陵园墓碑上,庄重而肃穆地刻着上述文字。于凤岐烈士牺牲时,年仅29岁,正是风华正茂的年纪。


于洪叶老人(前排中)向大连市烈士陵园赠送锦旗。

让散落的星光汇成精神火焰

记者联系到了帮助于泳寻亲的宝贝回家网站志愿者,网名为“山西今生”的郭先生。郭先生说,他是山西人,2014年加入宝贝回家成为一名志愿者,如今已是第十个年头了。2023年12月,郭先生根据于泳提供的信息,围绕着“刘支山”的名字展开查询工作,却没有查到符合条件的人员信息。随后,郭先生再次与于泳沟通,用“于凤岐”的名字在宝贝回家论坛中进行搜索,没想到居然找到了一个替于凤岐烈士寻根的帖子。

这个帖子是由一个网名为“甘肃笑”的网友于2022年5月份发布的。郭先生与网友“甘肃笑”取得联系后,二人详细对比了烈士的名字、出生日期、牺牲日期、地点、祖籍,均完全相符。“心里一下就亮了,寻亲的事情总算是有眉目了!”

“找到于凤岐烈士的那一刻,我也哭了……”郭先生表示,他为于凤岐烈士的事迹动容,也为于家后辈们的这份坚韧不拔的精神感动。郭先生说,每一次成功寻亲的背后,都是社会各界共同努力的结果。“如今的幸福生活,是用革命先烈的鲜血换来的。”郭先生表示,铭记烈士的丰功伟绩,不仅是为了让后人记住这段历史,更是在薪火相传中继承遗志,为创造更美好的明天凝聚精神动力。“穿越时空的隧道,让散落的星光在祖国母亲的怀抱里相聚,汇成精神的火焰,照亮中华民族砥砺前行的道路。”郭先生在社交媒体上,写下了这样的文字。


于泳(中)代表家人向西岗区退役军人事务局赠送锦旗。


于凤岐同志烈士证明书。

三代人在大连“团聚”

时隔74年,于洪叶终于与父亲“相见”了。8月18日,于泳带着父亲,从黑龙江省鸡西市驾车来到大连市烈士陵园。在革命烈士于凤岐墓碑前,87岁高龄的于洪叶坐在轮椅上,颤抖着双手,轻轻地擦拭着父亲于凤岐的墓碑,一遍又一遍……老人把故乡的一捧土和一瓶水,洒在了墓前。

8月19日,于泳来到大连市西岗区退役军人事务局,工作人员郑重地将烈士证交到了于泳的手中。记者看到,烈士证明书上执证人处写有“于洪叶 烈士之子”的字样。“每一位英雄烈士,都是一座精神的丰碑,每一次对他们的致敬,都是一次精神的传承。”大连市西岗区退役军人事务局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在了解到于家人寻亲的故事后,考虑到于洪叶老人的年龄,他们多方努力,用最快的时间将烈士证明书打印出来。为了表达感谢,于泳特意送来了锦旗,感谢大连市有关部门对申办烈士证明书工作的支持。

当日,于洪叶因腿脚不便,一直坐在车里等候。西岗区退役军人事务局的两名工作人员来到车前,把烈士证明书送到于洪叶手中。老人拿着烈士证明书,抚摸良久,双唇哆嗦着却说不出话……突然,他举起右手向工作人员敬了一个礼。面对老人的举动,现场人员都红了眼眶。于泳说,父亲的心愿已实现,接下来他还要踏上新的路程,寻找于凤岐烈士的生平事迹。

半岛晨报、39度视频记者刘宣州禾 满文飞文/图

■记者评论

水有源,树有根。骨肉团圆,认祖归宗,是千百年来流淌在国人血液里的执着。跨越时空,对挚爱亲人的思念从未消减。

于家父子接力寻亲74年,少年已至耄耋之年,其中经历了怎样的艰苦与辛酸,外人难以想象。支撑他们一直坚持了这么多年,始终不曾放弃的,是对亲人的无限思念,是对家族传承的强烈认同。

在交通、通讯都很不便捷的年代,这样漫无目的地寻人,无异于大海捞针。借助互联网如水银泻地般的影响,在热心志愿者的帮助下,74年后,于家父子终于找到了亲人。正如他们之前猜测的那样,老爷子早已成为烈士,成为伫立在历史长河中的一座丰碑。

过去的寻找,是为亲情,为家庭。为了离散骨肉的音讯,为给心中的悬疑找出一个解答,画上一个句号。现在的相逢,铭记成为永恒。对于于家父子来说,老爷子不再只是逝去的父亲、爷爷,更是一位为国牺牲的顶天立地的英雄。

每一次的祭拜,寄托的是对亲人的思念,记录的是家族的绵延。不忘自己从何处来,牢记先辈们披荆斩棘,一路走来的艰辛与不易。每一次的致敬,则是对身心一次全新的洗礼,传承的是烈士的精神,是为国为民的慷慨无畏,是勇洒热血的无限忠诚。

每一位烈士都应被永远铭记,每一位烈士都是一座历史的丰碑。今天一切的美好,都是无数先烈用热血换来的。缅怀先烈,致敬先烈,让对先烈的铭记、对先烈精神的传承,成为永恒。 (隋海涛)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半岛晨报
半岛晨报
价值 链接 共享
35619文章数 169398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专题推荐

强军之路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