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楼市、深圳楼市成交量已经反弹,6月全国新房和二手房价格跌幅首次收窄,在这样的背景下,该怎么买房,大家扫描我的企微,我会在内部直播的时候告诉大家!
01
狠人话不多,上来先抛结论:救市,纯靠降首付、降利率是不行滴。
保就业,涨工资才是硬道理。
今天聊聊和大家息息相关的就业问题。
眼下打工人是真难。
不止房地产、像券商、银行、教培等传统高薪行业,通通被锤了个遍,就连一向旱涝保收的事业单位现在也开始小动作不断。
昨天还跟老板谈笑风生、畅谈未来呢,今天可能就因为左脚踏进老板办公室而喜提离职,真可谓朝不保夕。
这也不能全赖老板,现在整个社会有点进入通缩,无论是个人还是公司都在做防御性动作,也就是紧衣缩食。
表现在个人层面上就是减少消费,增加储蓄,表现在公司层面就是裁员降薪,降本增效。
这几年裁员浪潮此起彼伏,但活人不能让尿憋死咯,此处不留爷,自有留爷处。
上了岁数、干不了体力活的都加入了“吉祥三保”——保安、保洁、保姆。
至于那些身体好的还想多挣点小年轻现在也大都脱去了“孔乙己的长衫”跑去参加“铁人三项”——外卖、滴滴、快递。
既然没得坐班,那就灵活就业呗,所谓的灵活就业,其实更多的是没有稳定工作为和收入来源的群体,总之,这个群体开始异军突起了。
截至2021年12月,中国快递从业人员总数约490万。
2023年上半年,中国网约车司机已经超过1亿。
每日新增的网约车司机数相比2022年增长了近5倍,日订单一直都在下降,而网约车数量却一直都在增加。
这也意味着网约车行业已经满的快溢出来了,再也无法再容纳新的就业。
外卖小哥更难,不但要卷人数,还要卷学历。
根据外卖巨头美团和饿了么官方数据,我们可以一窥端倪。
2023年2月,美团发布《2022年美团骑手权益保障社会责任报告》,拥有骑手624万。
2022年10月,饿了么发布《2022蓝骑士发展与保障报告》,拥有骑手114万。
两者骑手合计738万。
2020年美团发布的《2020年上半年骑手就业报告》当中,学历为大专及以上的骑手占比已经超过24.7%。
2020年度,美团骑手当中的大专生、本科生和研究生(含硕博)占比分别为:52.8万、14.4万、5.7万。
两大巨头加起来已经妥妥超过100万。
对于外卖这个低学历门槛的行业来说,天量大学生的涌入,活生生把一个劳动密集型行业内卷成为知识密集型行业。
我们可以从天量高学历人才选择“黄袍加身”中窥见::经济真是王小二过年——一年不如一年了。
前面铺垫了这么多,其实结论就一个:现在就业很严峻。
现在这个节骨眼,活着就已经很艰难,甭说提高收入了,能维持原有收入水平都该偷笑了。
解决就业困难,迫在眉睫。
当下,居民债务是影响城市房价的核心因素,不同城市之间的债务水平明显分化,我们基于居民杠杆率等关键数据,对20个超特大城市进行了梳理,具体可以看文章
0
2
经济下行的寒气传递到了各行各业,灵活就业者首当其冲。
前面咱说了,铁人三项主力军大多是高学历的年轻人,这个群体好不容易大学毕业,连份稳定的一点的工作,还谈何安家置业?
快递员、外卖员、滴滴师傅工作时间长、收入不高、保障不足人尽皆知。
工作时间长导致没时间和精力消费,忙活了一天的康师傅只想早点回到出租屋里躺尸。
收入不高自然就得把省钱做到极致,今天又是穷鬼三件套的一天。
在不给缴纳社保的情况下,生病都舍不得看医生,就别提消费了。
百姓的消费是企业的收入,百姓消费下降必然导致企业的收入下降,企业收入下降又会导致百姓收入和消费的双双下降。
作为驱动经济的消费轮子转不动,经济怎么往前行走呢?
而我们的经济和房子已经深度绑定在一起了,就像鱼儿离不开水,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经济不见好,楼市怎么能好?
以往推动房价上涨的惯用手段:以搞基建的方式,提供源源不断的就业岗位,从而带动收入;以加杠杆的方式,利用债务驱动房价。
很明显,上述招数现在都不好使,一是现在都在全民去杠杆,二是大基建时代已经落幕,房价普涨已成过去式。
当下,居民债务是影响城市房价的核心因素,不同城市之间的债务水平明显分化,我们基于居民杠杆率等关键数据,对20个超特大城市进行了梳理,具体可以看文章
03
所以现在驱动房价上涨的方式只有一个:稳定就业并且增加就业者的收入。
前面吧啦吧啦说了一堆就想表达现在百姓就业难,收入低。
消费者不消费,企业就挣不到钱;挣不到钱企业就不投资,进而就业就更难。
民企不投资就没法创造就业岗位,所以只能靠政府投资。
但我们现在不能像之前一样,启动大规模劳动密集型的基建,来消化年轻人的就业问题,这是眼下最为棘手的问题。
而且投资的钱又是地方发债筹集而来的,现在杠杆率见顶,全民去杠杆之下以债务驱动发展的路子已然很难进行下去了。
既然如此,我们可不可以抄美国作业,直接全民发钱呢?
政府直接大撒币,居民有钱了,自然就消费了,消费了企业有钱赚,自然就扩大生产了,就业问题也就解决了,居民赚更多的钱,消费进一步增加……
看上去貌似十分有道理。
而且2020年疫情以来,欧美国家都用过,效果杠杠的。
但因为国情不同,大家还是放弃幻想吧。
就算真能发钱了, 我敢断言:十个人里起码八个都把会把钱存起来,根本不会拿去投资和消费。
原因很简单:①国人比老美更偏爱储蓄;
②现阶段,大多数国人的资产在不断缩水。
以前房价不断攀升,即使不卖房,也能感觉自己不差钱,有了这个心态,消费欲望和消费能力都得到了充分释放。
而现在房价下跌,作为核心资产的房子不断缩水,很多人的心态就崩了,感觉自己越来越穷,除了衣食住行这类刚需不得不花钱,尽可能削减一切不必要的开支。
就业困难-收入下降-消费下降;资产缩水-消费下降---收入下降。
如果坐视这个死循环不管,那结局就是经济萧条。
没有就业,老百姓就没有收入;没有收入,就不敢去消费;
没有消费,企业的产品就卖不出去;产品卖不出去,企业就没有收入;
企业没有收入,只能缩小生产、裁员,甚至破产倒闭;
于是恶性循环,造成了更多人员失业,失业了,就没有钱。
大家不买房,还是因为兜里没钱,还是因为看不到未来现金流。
所以现在当务之急就是稳住就业,增加收入,唯有如此,才能增强消费和投资预期。
趴在银行体系内的天量资金才能释放到流通领域,作为全民核心资产的房子自然就能支棱起来。
保住就业,自然就保住了房价。
所谓“守江必守淮”,说的就是这么个道理。
保房价就是守长江,但长江过于漫长难以坚守,我们该怎么办?
那就在长江面前设一道淮河防线。
守住淮河防线就是保就业。
盼着房价下跌的人,幻想是要落空的,因为房价下跌的危害要比高房价来的更大。
房价下跌会让大量房企破产清算,与之相关联的上下游企业都会受波及。
要么破产倒闭、惨淡经营,要么大量裁员、降薪,然后百业凋敝,没人愿意消费,投资。
出口、投资、消费三驾马车中,我们现在就纯靠贸易顺差过日子了,投资基本靠吼、消费基本没有。
这也是高层死活都要稳住楼市,不能降价的原因。
所以房价高不是问题,只要收入跟着房价一样涨。
其实所有问题,归根结底还是老百姓收入太低了。
平时买个蔬菜水果都得看着点价钱呢,何况买房这类大宗交易呢。
所以说保就业,涨工资才能救内需,救楼市。
保就业就是保房价,如果保不住就业,房价就是水中月,镜中花。
保卫劳动者的就业和工资,国家和人民才能有未来。
当下,居民债务是影响城市房价的核心因素,不同城市之间的债务水平明显分化,我们基于居民杠杆率等关键数据,对20个超特大城市进行了梳理,具体可以看文章
上海楼市、深圳楼市成交量已经反弹,6月全国新房和二手房价格跌幅首次收窄,在这样的背景下,该怎么买房,大家扫描我的企微,我会在内部直播的时候告诉大家!
老实做人,踏实写文,不鼓吹,不煽动,让你明白房产这回事!
原创不易 点赞支持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