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刚接触医疗器械行业的读者来说,经常对于集采、挂网、收费、医保这些词感到熟悉而陌生。在医疗行业,尤其是医疗耗材领域,市场准入是一个至关重要的环节。无论是对于生产企业来说,还是对于医疗机构而言,能否顺利进入市场,直接影响到产品的销售和使用。根据不同的标准和要求,市场准入可以分为“大准入”与“小准入”。本文将详细介绍这两种准入方式的区别及其重要性。以下内容有不到位的地方,欢迎懂行的伙伴批评指正。
01首先说明一下,中国的医疗器械市场特点。
医疗器械产品的主要“购买者”是医院,而不是个人。
因此,我们在讨论医疗器械市场的时候,主要是谈论医院作为客户的这部分市场。
整体医疗器械市场
由于医疗设备的采购更加谨慎、高价低值耗材使用量的下降影响,2024上半年中国医疗器械市场规模同比下滑3.2%。
图:2023-2024上半年全国医疗器械市场规模
对比去年,2024上半年受到设备和高价低值耗材的影响,整体市场规模有所下降,但这一情况预计将在下半年会有所改善。
2024年医疗保障基金飞行检查对临床必要性较低的耗材使用有所影响,尤其是部分低值耗材。
医保控费进一步限制非集采品类的使用,包括使用数量或者总金额限制。
下半年预计会有新一轮的全国耗材价格联动,调整对象主要是非集采品种以及集采品种中的未集采省份。
各省市陆续在2024年第二季度发布以旧换新行动方案,预计下半年医疗设备市场将有所回暖。
02大准入:全面的市场准入
所谓“大准入”,是指产品在进入市场之前需要通过一系列严格的审核和认证过程,确保其符合国家或地区的法律法规和技术标准。通俗的讲大准入阶段指的是挂网。也就是产品拿到注册证后,要获得国家医保编码C码,然后到各地招采平台或子系统平台挂网。
这个过程通常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步骤:
- 注册申请:生产企业需要向相关监管机构提交详细的注册申请材料,包括产品的技术资料、生产工艺、质量控制标准等。
- 临床试验:对于某些特定类型的医疗耗材,可能需要进行临床试验以验证其安全性和有效性。
- 审评审批:监管机构会对提交的材料进行全面审查,并可能要求企业提供额外的数据或进行现场检查。
- 注册证书:只有在通过上述所有环节后,产品才能获得注册证书,正式进入市场。
“大准入”意味着对产品的全方位考量,确保其在市场上流通之前就已经达到了高标准的质量要求,从而保障了患者的安全和健康。
03小准入:局部的市场准入
相比之下,“小准入”则主要指产品在特定区域或特定医疗机构内的使用许可。通俗讲就是医院准入,要进医院的耗材库,然后医院采购,并有相应诊疗的收费标准。这个过程通常较为简化,但仍需满足一定的条件:
- 技术评估:医疗机构或采购部门会根据自身的需求对产品进行初步的技术评估,确认其是否符合使用要求。
- 样品测试:有时可能会要求供应商提供样品进行实际测试,以验证其性能和适用性。
- 合同谈判:一旦产品通过了初步评估,双方就可以进入采购合同的谈判阶段。
- 采购入库:最终,经过一系列的协商后,产品可以正式进入医疗机构的采购名单,并被纳入库存管理。
“小准入”虽然流程较“大准入”简化,但同样重视产品的质量和适用性,确保其能够在特定环境中正常使用。
04大准入与小准入的关系
两者并非孤立存在,而是相辅相成。只有获得了“大准入”的产品,才有资格进入“小准入”的环节。也就是说,只有那些已经证明了自己的安全性和有效性的医疗耗材,才有可能被医疗机构选中并最终应用于临床实践中。
市场准入虽然繁琐,但是非常重要。
医疗耗材的销售要做好,没得想,就得从市场准入开始着手。
05总结
无论是“大准入”还是“小准入”,其根本目的都是为了保障医疗耗材的质量和患者的安全。对于生产企业而言,了解并遵循这两类市场准入的流程至关重要。只有这样,才能确保产品顺利进入市场,并赢得用户的信赖。
希望本文能够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医疗耗材领域的市场准入机制,同时也提醒相关企业重视产品质量,遵守相关法规,为用户提供更优质的产品和服务。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