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刻开始,赏心悦事
近期,也不过才一个月的时间,医疗界竟然连续有两位医术高超、备受群众爱戴、为学科建设做出巨大贡献的领军人物突然离世,令人悲痛不已。更令业内难以接受的是,他们都还那么年轻,均不满60周岁,正值当打之年,实在充满了遗憾,实在是国家的巨大损失!
上个月12号,江苏省中医院(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发布一条讣告,该院消化系肿瘤外科主任、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姚学权同志因病医治无效,在南京逝世,享年59岁。
姚学权,这个名字在华东地区我们一定不陌生,在参加各种学术会议时我们经常能看到他的发言。
图源于江苏省中医院
姚主任1988年毕业于南通医学院医学系临床医学专业,同年参加工作。曾任南京港口医院院长、江苏省医学会外科学分会肿瘤分会副主任委员、江苏省抗癌协会第二届胃癌专业委员会委员、江苏省中西医结合肿瘤临床研究中心学术委员会专家。同时,他还是南京中医药大学兼职教授,担任中医药大学外科学教研室普通外科、肿瘤外科的教研组组长。
以上这些都是姚主任的头衔,但是作为普通人,我们则是通过一本科普畅销书认识他的。
2022年,姚主任将自己的文章收集起来,出版了《胃癌那些事》一书,这本科普作品深受读者好评,绘声绘色地讲述了各种胃肠道恶性肿瘤的防治,被称为“一本老百姓都可以理解的医学科普枕边书”。
姚学权数十年如一日不断开拓、建设消化肿瘤这个学科。2005年,他跟随导师加入江苏省中医院,在刘福坤主任的带领下参与组建了消化系肿瘤外科,后担任科室副主任。
经过十多年发展,消化系肿瘤外科团队在姚学权带领下,特色治疗层出不穷,尤其在高龄患者手术及术后管理方面,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截至2023年11月,在该科实施的胃癌手术患者中,70岁以上患者约占20%,最高龄为94岁。
姚学权还是一个勇于创新的科主任。据医院官网介绍,姚学权在国内最早开展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肝、肾囊肿去顶手术,率先开展腹腔镜辅助经骶尾部入路超低位直肠癌根治手术新路径等,填补了医院腹腔镜下手术治疗恶性肿瘤的多个空白。
2019年11月,江苏省中医院在全国中医系统中率先引进第四代手术机器人。5个月后,姚学权获得了机器人手术资质证书,从此,机器人手术成为姚学权的专长之一,他常规开展机器人辅助胃癌、肠癌根治手术,并成为院内为数不多的领军人物。
对于姚主任的死亡原因,在他离世之后,其官方账号发文透露:姚学权之前已经患癌症6年了,但一直在工作上坚持不懈,直到离世前一个月病情突然加重,最终在他的工作病区病床上倒下,尽管用了各种治疗手段,却依然被疾病夺走了生命。
天呐,这6年来他一直坚持在临床一线,不停地为患者做手术,甚至还在网络上开设了短视频账号进行医学知识的科普,但是谁能想到,姚主任竟然也是一名罹患癌症的病人,这真的令人心痛,这得需要多大的毅力才能坚持下来呀!
姚主任去世后,多名患者发文进行了哀悼,其中一名表示:“在我生命垂危的时刻,是他力挽狂澜,用专业与坚持为我点亮了生的希望。他不仅治愈了我的身体,更让我的灵魂得到救赎。可此刻,他却与我们永别了。我多希望时光能够倒流,让我再有机会对他说一声谢谢。”
还有一位网友哭着表示:“姚主任,我想你了,知道你离世这半个月来,总是控制不住自己的眼泪,你医术高超,又玉树临风,我们都爱戴你,你救了太多的人,却唯独救不了自己,这难道就是当医生的宿命吗?医者不能自医、医者不寿,我终于深深地理解了……”
60岁的浙江重症医学领军人物 浙大邵逸夫医院科主任离世
祸不单行,噩耗不断,姚主任离世一个月后,又有一位重量级科主任突然离世。
据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消息,2024年8月17日23点13分,该院重症医学科主任潘孔寒同志因病医治无效在医院逝世,享年60岁。
潘孔寒主任于1964年11月出生于浙江温州,1981年至1989年就读于原浙江医科大学,获硕士学位;1989年8月至1997年10月就职于浙江省杭州市红十字会医院;1997年11月至去世就职于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重症医学科。
他生前担任浙大邵逸夫医院重症医学科主任、学科带头人,浙江省医师协会重症医学分会副会长,是浙江省杰出的重症医学领军人物、优秀的中国共产党党员。
潘孔寒主任把毕生心血和精力都献给了他所热爱的重症医学事业,为浙大邵逸夫医院重症医学科的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他技术精湛,在重症心脏、重症感染等研究领域做出了多项开创性工作,承担了多项国家及省级重大科研任务,多项研究成果发表于国内外著名期刊,获得浙江省科学技术奖等多项荣誉。
在他的带领下,经过近30年的发展,浙大邵逸夫医院重症医学科已成为集医疗、科研和教学为一体的具有国际一流水准的重症医学中心,是浙江省重症医学专业规培基地。
据悉,潘主任也是因为癌症而离世,一年前他确诊了肺癌。
我们了解到,这一年来他以顽强的心智与坚定的意志勇敢地与病魔抗争着。生病期间,他始终关心与支持重症医学科的建设发展,牵挂着病人,在与死亡打交道最多的战场上守好了最后一班岗,坚持到了最后一刻!!
潘主任离世后,他的同事、患者、同学、学生都表达了哀悼和不舍。
他的一名同事表示:“对刚踏入重症医学的新人,潘主任倾囊相授,严格要求,但更体贴同事,他工作严谨,终身致力于重症医学,坚守重症一线,无数次将病患从生死一线中救回。”
他的一名老病号更是激烈表示:“你救了我的命,我还来不及感谢就看到了这个噩耗。潘主任你是国家栋梁,还得发光发热继续为人民服务,我这把老骨头除了吃已经百无一用,如果可以,我宁愿用自己这条老命换你回来,你的离世,让我们这些老病号多么痛心呀……”
唉,看到这些真情流露、感人肺腑的留言,笔者的眼泪也不知不觉流了下来,姚主任、潘主任,两位主任一路走好!
为何医者不能自医?为何医者很难长寿?
两位主任,一位59岁,一位还不满60周岁,都还那么年轻,正是雄赳赳气昂昂的当打之年,怎么就得了癌症呢?
笔者真的很害怕,笔者也是一名医生,两位主任突然离世之后,我常常就在想,不知道自己未来能不能健康长寿,所有同行都说医者不能自医、医者不寿,在医疗圈子里,想要活到八九十岁看来也是比较困难的。
可是呀,我就想问,为什么医者不能自医?为什么医者不寿呀?
在一些普通群众的眼中,医生是不会生病的,医生生病是一个很奇怪的问题,因为医生什么都懂,可以提前预防疾病,就算生病了,自己给自己治也不花钱。
这实在可笑,稍微关注一下新闻就会知道,事实并非如此,非常多的医生都是英年早逝,顶级名医有很多,不知名的医生更是多如牛毛。其实,医生的身体健康状况不但不好,甚至还不如普通人,我们的医生大多都有慢性病。
据《中国医生健康指数调查报告》最新显示,近6成的医生健康水平不及格,处于亚健康状态,35岁以下的年轻医生,健康状况和其它行业同龄人群相比尤为糟糕。
在被调查的医生中,39%的医生患有疾病,其中,33.2%的医生罹患一种疾病,5.9%的医生罹患一种以上的疾病。在疾病类型中,医师常患有因过劳导致的各种疾病,如由长期饮食不规律导致的肠胃炎;长时间伏案或手术工作导致肩颈炎、腰肌劳损、腰间盘突出,或因精神压力导致的偏头痛等疾病,近年来,高血压、高血糖、血脂异常、脂肪肝等发病率也逐年攀升。
除了慢性病,医生群体的癌症病发率也越来越不容忽视。
华西医院官方曾博客发文,称医院35岁以上的员工进行体检之后,发现有100多人具有甲状腺包块,其中确诊甲状腺癌的有40人。女性甲状腺结节检出率为52.55%,高于男性的44.34%。
另据台湾《联合报》报道,台大医院曾对300名院内45岁以上主治医师与一级主管进行体检,结果竟发现12名医师罹患肺癌,2名医师罹患乳腺癌,罹癌率高达4%。
针对以上情况,江苏省人民医院一位主任医师就曾预测说到,医生患癌极其常见,尽管医生群体五年生存率高达80%,但随着患癌比例逐年增长,癌症已经成为了我们的职业病!
真的很害怕,看到这些数据不免十分担忧。以我们医院为例,皖北的人口太多了,就医人群总是人满为患,感觉我们就像流水线上的医疗工人一样,不停地忙碌着,每天的工作经常要超过12个小时,除了睡觉就是吃饭,几乎没有一点用来运动和锻炼的时间,我们科室的同事包括笔者几乎都有颈椎病,一半同事高血压。
这可怎么得了呀,年纪轻轻一身病,就这我还不吸烟不喝酒呢,要是持续这样,别说活到八九十了,我看七十都难活!可是又有什么办法呢?这真的很无解!
医客说
为何医者不能自医?为何医者很难长寿?
【责编】医客君
【文章来源】梅斯医学
【免责声明】我们尊重原创,版权原作者所有。 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微信:xxxfff0518 我们会在24小时内删除,感谢您对医客的支持!
【投稿邮箱】yike@touchealth.com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