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本篇文章作者分享了一些涉外法务工作中可以遇到的技巧,分为三个主题,分别是如何利用AI快速提炼外国法律重点条款?如何寻找英文协议范本?关于ODI备案。
以下文章来源于 岭下闲棋
如何利用AI,快速提炼外国法律重点条款?
以笔者最近处理的事件为例:
需求:厘清韩国公司法框架下,董事、监事、股东会各自的职责都有哪些?
第一步:检索查找对应的法律法规
此处使用《涉外法务小锦囊1:怎么查找国外法律》中的方法,通过Bing浏览器国际版排列组合检索关键词,例如此处便是Korea + Company Law~
如图所示,依次点进去之后,综合判断,对应的“韩国公司法”的正式名称为Commercial Act(商事法),明确之后再检索使用的关键词。
但由于图中的检索结果已经可以直达该法律的全文了,这一步骤此处不需使用,just for your information。
第二步:在找到的法律法规中进行粗略检索,锁定大体位置。
有时候,找到的是一个网站;有时候,找到的是一个文档。更推荐大家优先选择网站,尤其是明显是该国政府/司法数据库等相对【官方】的网站。有些官方网站的分类、检索、目录都做的很好,例如下图(新加坡公司法https://sso.agc.gov.sg/Act/CoA1967)。
找到之后,可以通过浏览目录、抓取关键词等方式找到对应的条文或者对应的板块。
回到我们举的例子:找董事监事股东会的职责,那么基本就是用director、supervisior/auditor/inspector、shareholder这些词汇查找。我大致浏览一遍韩国商法,发现这些都在"Organs of Company”(公司组织)里。
OK,大体位置已锁定。
第三步:制作文档,喂给AI去提炼。
复制粘贴“Organs of Company"部分放进word文档。
然后把该文档整个丢给kimi(https://kimi.moonshot.cn/),给出指令:
【请整合该文档中有关监事、董事/董事会、股东会的职责,并标记对应的原条文对应序号。】
为什么要让AI标记原条文对应的序号?为了下一步检查复核知道怎么找。
第四步:人工检查复核+调整表述。
此处不需多言。面对AI,复核是必须的,毕竟AI真的可能会一本正经地胡说八道……
AI虽好,不要掉以轻心嗷~
如何利用AI,快速提炼外国法律重点条款?
好的英文协议范本在哪找
理想状态下,成型的法务部是有【部门知识沉淀】的,包括不限于:
梳理后且分类科学合理的过往合同/案件资料库、相对完善并能够覆盖公司高频业务的合同模板库、有类别有金额序列的合同评审流程……
在这种状态下,出一个英文协议,一般只需要:
(1)找到同等/相似业务模式的中文协议模板;
(2)根据业务情况(物流、进出口手续、贸易术语等)对文本进行调整;
(3)适当修改适用法律、争议解决、优先适用语言等条款(最常见的问题就是争议解决条款应该约定哪个仲裁委)。
Easy~
当然,以上是理想状态。如果所在部门并没有上述提及的合同模板库,或者“起草该协议的需求频率低,不需要为此制订合同模板”,又或者,你的岗位设置就是孤掌难鸣……
那么,可以借助一些平台和/或工具来准备一份好的英文协议:
步骤一:搞清业务需求与交易模式,定位所需协议的类型
例如:这个交易是不是产品买卖?你的公司是买方还是卖方?产品是标准产品还是非标准产品(对应的产品规格不一样 → 对应的附件不一样)?
步骤二:网络检索,按图索骥
此处推荐一些我个人认为还不错的英文合同资料库网站:
1.www.onecle.com
推荐理由:该网站对美国SEC(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United States Securities and Exchange Commission,缩写为SEC)公开披露的上市公司的合同做了分类,易于根据类型查找。
打开网页后的界面为:
2.www.findlegalforms.com
推荐理由:有合同分类,且除了合同本身以外还有附加资料(例如劳动部分有员工手册Employee Handbook、防骚扰政策Anti-harassment policy)。
3.https://legaltemplates.net/
推荐理由:分类后再根据适用场景做细分,例如图中的NDA保密协议大类又根据适用情况(双方、单方、雇佣、面试等)做了区分。
4.法天使合同库 https://www.fatianshi.cn/
推荐理由:虽然法天使是个中文合同库,但胜在种类全、场景多,以及能提供“某类合同必备的条款”供参考。
步骤三:根据业务需求进行调整
欧美的协议大部分都像老太太的裹脚布——又臭又长。
到了调整这一步,根据所在公司风格来(也确实有领导喜欢裹脚布型协议哈),不必要的条款和术语定义删一删剪一剪,再核对一下该类协议的审查要点全不全,再根据金额大小和风险情况和业务碰一碰,差不多就可以上桌咯。
步骤四:及时保存+归档分类,形成自己的知识沉淀
这一步,懂的都懂。
说说ODI备案那些事
当我们谈论出海(这个话题已经太热)时,我们谈论什么?
我想,其中一定绕不开:投资的钱款如何出境。
而投资钱款的出境,在如今的监管体系下,是需要做ODI备案的——中国境内企业在进行境外直接投资(Outbound Direct Investment,简称ODI)时需要完成的系列报批与审核程序。
然而!这篇文章并不是【手把手教你做ODI备案】的保姆式教学,重在提炼整体的做事方法与疑难要素。
(想看保姆式教学的可以参考:《深度解析「ODI境外投资备案」流程与核心要点》、《实务干货 | 跨境投资(ODI)10大核心问题及解答》等文章,公开平台搜搜都有的啦)
1. ODI备案,具体谁来做?
ODI备案,可以是公司在内部指定某个部门/某个人来做,也可以聘请中介(律所、代理机构等)来做。即使聘请了中介,公司内部也总得有一个和中介对接的人。
那么这个人是谁呢?或者说,来自哪个部门呢?
就笔者的见闻而言,这个人可以来自投资部(毕竟做出投资决定的部门对于投资的安排最为清楚)、可以来自财务部(毕竟这事的最终落脚点还是打钱)、可以来自法务部(毕竟这事是和三个主管部门打交道:发改委、商务部、外管局——外管局审批权限下放到银行),也可以来自行政部、总经办等部门。
可能这个时候有读者心里犯嘀咕了:为啥你要说这个啊?告诉我们咋执行不就好了?
那是因为!一旦定下来是谁做,具体的承办部门/承办人发现ODI备案这个事很难办,或者办了一次觉得好疲惫好繁琐不想再干了——这个事,就很难再甩出去了!尤其是,如果种种原因下ODI备案不能做成功,blame on you锅都在你啊……问就是“咱公司这么大的出海战略都被你一个小喽啰搞砸了!”
所以,早早地明确ODI备案这事具体谁来做、谁牵头谁辅助、有无合作与协调机制(比如材料里有一项资金证明,你找财务拉对账单,财务说你谁啊你对账单能随便给你么,你找谁求助?被求助的人有这个话事权能让财务提供么?),十分有必要,能节省后续的很多内部扯皮与推托。
(做过法务的都知道,公司内部的扯皮与推托是多心累……)
2. ODI所需的资料如何准备?谁来提供?
紧接着上文的“明确ODI备案这事具体谁来做、谁牵头谁辅助、有无合作与协调机制”,我们来看具体资料的准备。
(1)投资决策
投资决策最重要的一部分,其他所有资料都是围绕这个来准备的。
投资决策包括不限于:
公司有权决策者做出:是否要上董事会?有无董事会决议?有无其他需要走的决议/审批流程从而make it an official resolution?
境外投资目的地在哪:香港、新加坡、美国、德国……?如果涉及建厂,厂址在哪里是否有了眉目?(此处一般需要和目的国的招商部门沟通,选择有补贴的具体城市)
投资额度是多少?
额度的多少,首先决定了是省/市/区哪一个层级的政府主管部门来受理。例如,苏州工业园区拥有省一级的境外投资(ODI)审批权限,单个项目3亿美金以下的在该区审批即可,超过3亿美元的……那都不是江苏省审批了,是国家级的来审批了……
其次,ODI备案是只有两年有效期的,所以设定投资额时,既要保证两年内钱够用,又不能太多导致做不出对应的资金用途证明文件。
这一步也非常考验公司决策层——有没有想清楚这笔投资目的是什么、成本和收益怎么测算?如果没想清楚就拍脑袋匆匆定个数,负责ODI备案的小喽啰跑断腿,甚至这个数额还会一改再改,造成很多不必要的精力浪费。
(2)不需要动脑的文件
以下资料被笔者统统归类为不用动脑型文件,有就是有,没有就是没有:
公司(本次ODI备案的投资主体)营业执照、年度财务报表、决定投资的合法有效决议及签字页、资金来源证明(一般是投资主体公司一年以上的银行对账单)、境外投资真实性承诺书&境外投资项目备案申请表&商务备案表(主管部门提供空白模板)。
(3)需要动点脑的文件
投资主体股权架构图(需要按主管机构的规则往上穿透)、新设标的公司的公司章程、可行性研究报告(重中之重!最需要动脑!尤其是“资金使用计划”部分)、提交给外管的资金使用情况说明。
但这些文件的重点不是需要动脑,而是“到底怎么做才满足监管要求”。
3. 鸡生蛋蛋生鸡,谁是因谁是果?
如上文所言,投资额的多少很关键,既要保证两年内够用,又不能太多导致做不出资金用途证明文件。此处的资金用途证明文件具体指什么呢?
举个例子,目的是在欧洲建厂,总投资额五千万美元,决策层告知你的具体用途:两千万买地建厂、两千万买厂子需要的设备、剩下一千万公司日常运营维护+根据业务情况招聘当地员工。
是不是听起来挺合理的?是不是可以往资金使用计划里写?好,你喜滋滋地写好,准备好其他文件,全部齐活后往审批窗口这么一递——审核老师发话了:买地建厂为什么是两千万?这个数字是怎么测算出来的?你们要买多大的地?一亩多少钱?这个买地价格有书面凭证吗?谁给的?和欧洲XX国的招商局沟通过了吗?人家给你们锁定能买的地块了吗?买还是租啊?租又是多少钱啊?押金算进去了吗?租的话,租赁协议签了吗?
买设备为什么是两千万?你们要买多少设备?有没有要买哪些设备各是什么数量的设备购买计划表?每台设备多少钱价格都是怎么出来的?你们从国内买了运过去还是在欧洲XX国当地买?当地买是吧,那你们询价了么?询价了几家?这几家的书面报价单有吗?没有报价那你拿什么当书面凭证?
这连珠炮发问下来,你,呆立在审核窗口,哑口无言。
这还不是最烦的,最烦的是,你带着一肚子问题回公司,公司里也没人能回答这些问题——这又回到了我们第一点讲的,公司内部的协调与合作机制了。有些问题可以解决,比如买设备的预估费用,可以请采购部门协助,提供一些计划买的设备的供应商报价单——但如果采购部门袖手旁观,你也没辙,总不能自己凭空造出来设备价格吧。有些则不能,或者要推进也很慢,比如和当地招商局的沟通选址、补贴条款,这个可不是短短几天就能有明确答案可以继续推进ODI备案的。
好,我们预设公司内部都可以协助提供资料——那么又来了新问题,在准备各项凭证的过程中,又有了新问题!
新问题包括不限于:
申请主体这个公司账户里的钱不够啊,要不要集团内部借款啊?
申请主体这个公司成立不满一年做不了年度财务报告啊,要不要换个申请主体啊?
申请主体这个公司没有外币账户啊,赶紧去开一个还是换个申请主体啊?
新增了XX业务需求,又要新增投资额和对应的凭证文件;
……林林总总,不胜枚举。
4.整到一半……发现整不下去了
可不是笔者危言耸听,ODI备案中道崩殂的并不罕见。
同时,业务的形势如今也变化多端,可能今天投资去A国家,是因为A国家那边有个大客户给了个大订单,备案材料正做着呢,那大客户砍采购量了,这么点采购量还投资啥呀还不如国内产品直发……
以及某些问题就是很难解决:
申请主体成立不到一年,集团内其他公司也都不适合做申请主体;
发改和商务都过了,卡在外管打款了,钱有是有,就是出不去;
标的公司成立了,但是开银行账户又卡了很久,钱能出去,但没有去哪的目的地……
这时候,决策层有没有plan B,以及他们的态度就很重要了——笔者曾经亲耳听过一段危险发言,如今想来仍然虎躯一震:
“啊,那甭管什么ODI不ODI,本质就是要有钱出去对吧,钱有的呀,我们在合同里,啊是吧,把价格,啊是吧,做一做,啊是吧,那不就出去了吗?!”
(您这是想把我送去踩缝纫机啊……)
5.ODI备案,是否值得法务去做?
吐了这么老半天的槽,还是回到这个问题:ODI备案,是否值得法务去做?
先说笔者的个人结论:值得,或者值得起码做个一次。
只有真的自己动手去做了ODI备案,不论公司是否聘请中介、是否指派法务以外的部门,至少你知道他们在做什么、这些事应该怎么做、如果你是管理者你要如何查验他们的进度与交付成果是否合理。
只有真的自己动手去做了ODI备案,才能更深入地理解:在这样一个涉及公司内部外部的系统性项目里,怎样合理规划时间、怎样科学分配所涉及部门/人员的分工任务、什么时候应该及时汇报和上升、怎样推动跨部门/公司外的沟通交流。而这样的理解,会超越你个人和部门固有的一亩三分地,让你拥有更大的视野——这份视野本身,就已经是一种难能可贵的成长了。
优质笔记&专业咨询
请点击青苗法鸣小程序
青法在线向全体青年学人进行长期征稿
秉承“有问题,就搜青法在线”理念。从专业学习、考试升学经验,到比赛训练、项目申报,再到求职经验、职场心得,全方位带动青年学人发挥“传帮带”作用。诚请大家惠赐优稿!
1.长期征稿:包括但不限于各类经验贴(如考研、法考、保研、外语学习、校园竞赛、求职实习等)、学习心得类文章( 如笔记方法、考点总结等)、实务类文章(如办案手记、法律检索技巧等)以及信息整理类原创文章(如考研数据整理与分析、就业趋势判断等等)。
2.优质选题:研究生选导师经验;
课题申报、结项经验;
模拟法庭、创新创业、科研立项等经验;
实习投递经验、工作心得;
毕业生选调、考公、律所/央企求职、面试经验;
就业形势与职场新人思考感悟;
保研夏令营、九推备战经验;考研公共课高分备考经验;考研保研数据及案例分析;出国留学申请、就读心得体会;专业学习、校园生活、期末考试逸闻趣事;本科生、研究生专业学习方法。
赐稿邮箱:qmfmbjb@163.com。稿酬等详情信息请见:
本文责编 ✎小贤
本期编辑 ✎小贤
法学学术、热点争鸣、交叉学科,请认准“青苗法鸣”微信公众号
长期收稿邮箱:qmfmbjb@163.com
付费咨询与讲座请添加小助手微信:qfxzsggwx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