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胡宗楠 殷辰夕)空间更新与韧性治理学术研讨会近日在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召开,会议围绕建立可持续的城市更新模式和政策法规,深化城市安全韧性提升行动的议题,深入探讨空间更新与韧性治理的机遇、挑战与方向。
本次会议设立了四个主题论坛,专家学者分别就“基于韧性治理的遗产保护与利用”“超大城市空间更新与治理”“数字空间规划与智慧治理”等议题,通过学术汇报、案例分享与点评互动等形式,共同探讨了空间更新与韧性治理的最新研究成果与实践经验。
在全球数字化浪潮的推动下,城市空间规划与治理模式正在发生深刻变革。在“数字空间规划与智慧治理”论坛上专家学者们共同探讨如何通过数字技术赋能空间规划与城市治理,实现城市的高效、可持续发展。与会者围绕数字孪生、智慧城市、大数据分析等前沿议题展开深入交流,为推动空间治理体系现代化提供了宝贵的思路与启示。论坛上九位学者受邀进行了专题报告。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公共管理学院李晶晶教授聚焦于如何通过大小数据的融合分析建成环境对健康的时空效应进行了报告,她指出大小数据融合有助于理解大范围多尺度的复杂建成环境对健康的影响,同时也有助于理解长时序的健康行为的动态变化及其影响因素,未来有望在研究范式和模型上进一步融合大小数据,以健全对环境与健康动态关系的理解。
长沙理工大学建筑学院邹芳副教授分享了关于应急避难场所规划的思考,她指出,构建科学的应急避难场所是减少自然灾害和公共应急风险最直接和有效的措施,“以人为本”的原则是构建科学有效的应急避难场所的重要理念,而要在规划过程中落实“以人为本”的原则需要充分考虑到人口、场景和城乡三个方面的差异。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公共管理学院向敬伟副教授聚焦全生命周期视角下流域国土空间生态保护修复研究。流域是国土空间综合整治的核心,其全生命周期的治理包含“识水”、“治水”和“管水”三个阶段。流域国土空间生态保护修复应从生态系统受损阶段开始,经历自然恢复和人工干预修复,直至生态系统恢复健康并实现自我维持。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公共管理学院杨建新副教授分享了关于城市空间结构演变精细化模拟的研究,他指出通过将城市土地波纹扩散理论、城市土地密度衰减规律以及扩散和联合理论等纳入传统城市扩张模拟模型,有助于模拟出城市空间结构和形态的复杂变化模式,极大提高了模拟精度和结果的真实性,模型可应用于城市空间结构优化、开发边界划定等实践工作中。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公共管理学院瞿诗进副教授提出了基于地理空间大数据与机器学习的城市混合用地识别方法,他指出土地混合利用在城市管理中日益重视,通过POI空间模型的分析可以实现对城市土地多功能利用现状的识别,进而为城市土地利用测绘领域的学者提供新的见解。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公共管理学院张红伟助理研究员分享了关于长江经济带城市建设用地效率协同治理的研究。随着中国城镇化进入中后发展阶段,不仅需要治理城市内部空间,还应加强与紧邻或具有一定物理距离城市的协调配合。长江经济带城市建设用地利用效率存在较明显的空间关联网络,具有进一步开展协同治理的良好基础。
江汉大学精细爆破国家重点实验室的薛维博士讲师分享了面向山地复杂风环境的住区更新改造策略,她指出山地城市住区的风环境复杂多变,容易导致夏季的热岛与冬季的雾霾,通过基于计算流体动力学的模拟可以在微观尺度上分析山地城市的颗粒物扩散机理和分布规律,从而为解决山地城市地区的雾霾问题提供科学指导。
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博士生陈鹏深入研究了城市绿色基础设施(UGI)空间格局在城市热分配正义中的作用。通过整合包括梯度提升决策树在内的多种统计模型,系统性地揭示了边缘化社区因UGI分布零散且覆盖不足而与其他社区在热暴露上存在显著差异,这使得这些社区面临更为严峻的城市热环境挑战。研究建议通过制定有针对性的策略,优化边缘社区UGI的空间布局和覆盖率,以有效减轻城市热不平等现象,推动城市热环境的公平性发展。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公共管理学院胡宗楠博士生从县域的视角分析了中国城市网络的空间结构及其对城市经济增长的影响。中国的城市网络整体而言能够促进城市的经济增长,但这种促进作用主要影响的是位于城市网络中心的城市,对于位于网络外围的大部分城市则需要进一步探索从网络中获益的发展策略。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