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一法师渡人无数的5句话:亲人去世后来不来梦里,背后都有缘由

分享至

创作声明:本文为虚构创作,请勿与现实关联



声明:本文内容均引用网络资料结合个人观点进行撰写,请悉知。

人生如戏,我们每个人都是舞台上的演员。有人演绎着悲欢离合,有人诠释着喜怒哀乐。而在这个纷繁复杂的世界里,有一个人的故事格外引人注目 —— 他就是弘一法师。

你可能听说过他的大名,但你真的了解他吗?一个出身富商之家,才华横溢的艺术家,为何会在人生的巅峰时期选择出家?他的人生智慧又能给我们这些为生活奔波的普通人带来什么启示?



这位传奇人物弘一法师如何在俗世与佛门之间游刃有余,又是如何用自己的人生经历给世人上课的?

要说弘一法师的故事,就不得不提到他的前半生。1880 年,李叔同出生在天津河东地藏庵前陆家胡同里一个崇尚佛教的富贵人家,父亲李世珍是同治年间的进士,曾在吏部任职,李叔同在家排行第三,幼名成蹊。他自幼受封建文化教育,兄长李文熙督教甚严,让他拜名士修习诗词、书法等。李叔同六岁启蒙,十岁后攻读《古文观止》《左传》及四书等。1895 年进入天津辅仁书院读书,1897 年奉母命娶俞氏为妻。李叔同年少时主张变法图强,戊戌政变失败后,因被指证是康有为和梁启超的同党,于 1898 年奉母迁至上海居住,期间加入 “城南文社”,并与许幻园等结为 “天涯五友”,还组织 “上海书画公会”,出版书画报纸。



1901 年,李叔同到上海南洋公学读书,成为蔡元培的学生,后因南洋公学罢课风潮,与蔡元培一同退学。读书期间,他积极参与艺术活动,曾三次获得 “泸学堂” 征文比赛一等奖。1904 年,他在上海戏院出演京剧剧目。1905 年至 1910 年,李叔同前往日本东京上野美术专门学校学习西洋画和音乐,成为近代中国第一位出国学习音乐绘画的知识分子,也是最早学习西洋音乐的人,主攻钢琴,还精通诗词、书画、篆刻、音乐和戏曲。1906 年冬,他和曾延年在东京创立第一个现代中国话剧团体 “春柳社”。1907 年 2 月,春柳社首次公演《茶花女遗事》,李叔同饰演女主角玛格丽特,大获好评。同年,他在日本编辑出版我国最早的音乐期刊《音乐小杂志》,并在国内发行,期刊上还刊登了他创作的三首歌曲。1910 年 3 月,李叔同从日本回国,起初在天津高等工业学堂担任图画教员。1912 年初再次到上海,先后在城东女校教授文学和音乐,在《太平洋报》社担任文艺编辑,还加入了南社,并与柳亚子等人在《太平洋报》社发起成立文艺社团 “文美会”,决定出版《文美》杂志。1912 年 8 月,《太平洋报》因负债倒闭,李叔同辞去城东女校教职。后应旧友经亨颐聘请,前往杭州担任浙江两级师范学校图画音乐教员,次年该校改名为浙江省立第一师范学校,李叔同留任。1914 年 2 月,他在浙一师成立 “洋画研究会”,同年深秋安排人体写生课。1915 年,他在杭州浙一师任教的同时,兼任南京高等师范学校音乐、美术教职,往返于杭州、金陵之间。



李叔同的人生简直就是开了挂。19岁就和心爱的人喜结连理,21岁就当爹了。要是放在现在,估计很多人都要羡慕得眼红。但是这位年轻有为的才子并不满足于此。

就在事业蒸蒸日上的时候,李叔同做出了一个让所有人都大跌眼镜的决定 —— 他要出家当和尚!

这一决定可把身边的人都吓坏了。有钱有才有名气,谁会放弃这样的人生去当和尚啊?但李叔同却说:"我只是想好好修行。"



1916 年李叔同对佛教兴趣渐浓,有辞去教职之意。同年夏天,他通过断食来治疗神经衰弱症,期间居住在虎跑寺,与方丈交谈并阅读佛经。1917 年,他开始吃素请经,拜佛烧香,萌生出家念头。1918 年正月十五日,李叔同受三皈依,7 月 13 日正式落发,后前往灵隐寺受戒,成为佛门中人。1918年,38岁的李叔同剃度出家,法号演音,后改名弘一。从此,他放下了世俗的一切,专心致志地研究佛法。

弘一法师曾经说过:"让他人低头不是厉害,让自己快乐才是本事。"这句话道出了他选择出家的真正原因。

在世俗的眼光里,李叔同已经功成名就。但是他却感到内心空虚。他意识到,真正的快乐不在于外在的成就,而在于内心的平静。



弘一法师的选择让我们思考:我们每天忙忙碌碌,追求的到底是什么?是别人眼中的成功,还是内心真正的满足?

出家后的李叔同,进行了严苛的修行并致力于弘扬佛法等活动。1918 年 10 月,他向范古农请教出家后修行的方针与策略,后留在精严寺边阅藏边整理藏经阁中的《清藏》,并将佛经整理标注。同年 11 月,前往杭州海潮寺参与打七。1919 年正月过后返回玉泉寺,又从玉泉寺重返虎跑大慈寺结夏。1920 年,本打算前往贝山养静修习但因洪水未如愿,后与弘伞法师到衢州高家镇之莲华寺,入住后继续钻研律学,书写佛经,校订经典。1921 年 3 月上旬,他离开杭州前往永嘉庆福寺修行,同年翻阅义净三藏翻译的相关典籍,并在《戒相表记》修改时引用其学说纠正南山律宗学说,还写有相关著作。1922 年,收到原配妻子俞氏在天津去世的消息,他最终未去吊唁。1923 年春天,在永嘉庆福寺掩关静修两年后,决定去外地丛林参访。1924 年,他完成《戒相表记》定稿,并专门学习有部律,写有相关作品。1925 年 5 月,前往普陀山法雨寺参礼印光法师。1927 年春天,到杭州常寂光寺闭关修行,3 月因听闻有人提议毁坏佛像等,他出关护持三宝,并向浙江省当局及旧师旧友致函贡献整顿佛教意见,推荐太虚、弘伞二法师为委员参与佛教整顿工作,使当时浙江省社会上喧嚣一时的 “灭佛” 主张逐渐平息。1931 年 4 月,前往上虞白马湖横塘镇法界寺。



弘一法师的人生选择给我们上了一堂生动的课,但他的智慧远不止于此。他曾说过:"亲人去世不来梦里或者很少来梦里,因为其界有规定,不可以没有缘由的靠近在世的亲人。"这句话乍一听有点玄乎,但仔细想想,却蕴含着深刻的道理。

付费解锁全篇
购买本篇
《购买须知》  支付遇到问题 提交反馈
相关推荐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