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林春耕 78.5cm×50cm 设色纸本 1965年
一、大众艺术观
1.我画农民,是由于我生在农村,熟悉农村,热爱农村景物,同情劳动生活。(三十年代)
2.自然界无穷尽的变化,社会间无量数的人群,好像都与我发生着密切的关联,伟大的自然社会,有一种微妙的力量引诱着我的精神。(三十年代)
3.现代的艺术之因袭与摹仿成了共同的趋向,不但不能助人类以前进,并且反阻碍人类生活中善的实现。(三十年代)
4.现在许多人决定说艺术能为好艺术,是因为可使多数人不明白,这种决定是很无理的,结果徒害于艺术,然而他却十分发达,无从辩他的不合理处。(三十年代)
赵望云 秋山行旅
5.无论上等阶级怎样觉得他们的利益因自己和贫人、工人和无学问的人分别而得以维持,因此想出新人生观来,如复古的思想,怀疑论,希腊主义超人说等是,但他们终须承认人生幸福惟在人类统一和友爱的真理。
6.“到民间去”的口号无须再喊,但希望我们生在乡间的人,赶紧入城市之后,不要忘记乡间才是。我是乡间人,画自己身临其境的景物,在我感到是一种生活上的责任,此后我要以这种神圣的责任,做为终生生命之寄托。(三十年代)
7.我现在沉默生活里边倒找出来许多人生的真趣味,我的好友是牧童、驴夫、小乞丐、 疯子、农人、破衣村妇、街头玩童......他们是最真诚的,与我的人性很洽和。(二十年代)
8.我感到农民的生活只有淳朴沉毅,他在享受着人间的至乐。然而,种种灾祸却又使他们充满了悲凄,滴落着热泪,我就把他们的哭、笑,一齐从笔尖送到了纸上。这是自古的人很少描写的情景,我却感到神圣。这是我主观情感的冲动。(三十年代)
赵望云 今日长城
9.真正的艺术家,不是产生在“象牙之塔”,而是产生在“十字街头”。(四十年代)
10.要表现画家所体察的生活和思想,就得走出象牙之塔,到生活中去体验,去画速写,那里真正是艺术创作的源泉。(四十年代)
赵望云 桃花牧牛
11.由劳动流出来的意识情感是无尽的,是新群的,因为劳动意识就是人类世界新创作关系的一种指示,至于由快乐愿望流出来的情感不但被限制,并且早就被人经验表现出来了,而上等阶级的骚愤使艺术的性质流于枯穷之途。(三十年代)
12.劳动生活的境况,如怎样做那异常艰苦的工作,怎样受那海上地底的危险,怎样旅行,怎样和自然野兽奋斗,怎样在树林、旷野、田地、花园、菜圃去做工。(三十年代)
巴山新村 154cm×82.5cm 设色纸本 1974年
二. 人文精神论
13.要以民生疾苦为重大题材。(三十年代)
14.如果我们检核艺术的趣味的缘由,我们将看见在那根柢上横着经济组织的变更,这是阶级所及文化上的影响。(四十年代)
15.抗战建国是大家的事,不管力量大小, 当名士卒去服务,总算不屈才吧……总之, 我们不能拿枪,纸弹如能在抗战宣传发生点功效,就算尽了我们一些职责。(四十年代)
赵望云 赶集图
16.我们在这次的(塞上)旅行中,已经感到种族脆弱的缺陷,长城无险,在现状之下已经不容我们夸夸。(三十年代)
17.不过乡村景物的生活,在外观上是比较平俗的,如果不进入一层深究,就激不起人们多大的感动波力。(三十年代)
秋山行旅 101.5cm×40.5cm 设色纸本 1944年
三、国画美学观
18.平民的艺术家制造作品自然趣向为说所能说的事,所以,他的作品都为众人所明白;又一种艺术家制造品,只为特别状态下的少数或只为一人及其从者。(三十年代)
19.好的艺术不明白的人不过是一小部分的恶劣阶级,而决不是大多数的朴实清洁的劳动民众;艺术所以使多数人不能不明白的,因为它是好的。(三十年代)
20.现代社会的艺术已经坏到极点,不但坏艺术认成好艺术,简直把何为艺术的意义都丧失殆尽,所以,要研究现代艺术必须首先应当分别艺术的真伪。(三十年代)
赵望云 忆写哈萨生活
21.假如艺术不为心灵强健的人所明白而也能成为艺术,那么,堕落阶级的人所做的艺术品一定要惹起坏的情感,而除非自己人称他为艺术品之外谁都不能够明白他。(三十年代)
22.真正的艺术无须装饰,仿佛爱丈夫的妻子;虚假的艺术却常装饰,仿佛妓女。(三 十年代)
23.凡以媚悦一般民众的趣味视为自己的义务者,是凡庸的艺术家;努力于美学的加以作能使国民的趣味向上者,是出色的艺术家。
趙望雲 遊山觀瀑
24.要画好一张画,除了应注意笔墨与取材之外,更重要的是使画画具有一种意境,以及由这种意境带来的艺术情趣。
25.不画不劳动者,不画仙山楼阁,不画闲花野草,这些是我们画家对艺术的“真”注脚。(三十年代)
26.一切快乐都是劳苦换得,风景的幽美,亦多了因人的活动。(三十年代)
27.我崇尚的是工作、生产、人物,山林中需要拓荒的农夫,溪流边来往的工艺商贩, 也足以使风景活动而生色。(三十年代)
赵望云 松岭云溪
28.要研究现代艺术,必须区分艺术的真伪。(四十年代)
29.无过美于真,唯真乃可爱。(四十年代)
30.在艺术作品中,“真”应比“美”更重要。(四十年代)
31.艺术并不仅为显出美来……“真”字的意义可以包括“美”字的意义,大凡风景的美,确都是有动的东西来村托。
32.曾听见朋友说:“写生通信”有些不能把地方色彩十足的表现出来,这批评我是乐意接受的。然而,“写生通信”确(实)不(是)闭门造车得来的,而是终日坐着大车奔波田野,夜宿小店作成。我绝不愿自欺欺人,不过限于技巧,尚有未能尽力者为憾。(三十年代)
山乡小景 117.5cm×42.5cm 设色纸本 1945年
四、继承与创新
33.业精于勤,此语应为各种艺术学习之座右铭。而热爱绘画者,更应对此语作为策励前进动力,期以达到自强不息,以避免陷于拘泥因袭的窘境而踟蹰不前。传统艺术法则在初学入门时加以钻研,确有必要。但进入从事艺术创作阶段,则更需以现实物象为师,以宇宙间的自然社会为摄取题材的源泉,进而脑手并用,俾能达到适合社会主义需要的崭新的艺术境界。(七十年代)
34.学习绘画基本方法有二:其一,应临摹古代画家之不同法则,例如其章法构图,笔墨运用,认真体会作者的笔法和特色,以充实初学之基础;其二, 更需认真深入观察一切现实中的事物,如自然界万物之结构,社会上各阶层人事之特征,对现实事物应有广泛的认识和足够的了解,以期达到在创作上自我风格独到之目的。(七十年代)
牧羊女 108cm×57cm 设色纸本 1947年
35.受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受之以雉,不如授之以枪。有了方法,你就可在艺术之路上撷英取华。(六十年代)
36.艺术学校有害于艺术者有二:一、 那些不幸坠入在这学校里以求七八年的毕业,却使他们没有享真艺术能力;其二, 使假艺术得以繁值,以败坏多数人的趣味。至于为生而可作艺术家的人能知道从前艺术家所想的法则起见,应当在学校设立图画班,有天才的学生住过这班便能够运用各种模范独立完成自己的艺术。(三十年代)
赵望云 送肥图
37.老师只须引导学生进入艺术领域就行了, 好比教走路,会走就行 不是抱在怀里, 代他走路。(八十年代)
38.神久则疲,如不摄神,全部慢写,必将形似而神失。(四十年代)
39.人是现代生活中的主宰,飞禽走兽,无时不和人们发生相辅的关系。因此,一切有生命的东西的动态都需要记录,缺一不可。天长日久,积累下来的素材,就会给你以后的正式创作打下良好的基础。(四十年代)
赵望云 秦岭春色
40.如若偶游他乡,工具不便,可以默记,回到家中即刻忆写,也是习画不可缺少的方法。(四十年代)
41.传统应该学,但不能法传统的奴隶。《芥子园画谱》各种山石的皴法,虽是从实际观察中总结而得,但并非万宝全;实景中的山形地貌,不可能一览无余。我们在绘画中应现感真景创皴法;不可以以《芥子园画谱》中的皴法套实景。如果这样,就会钻进“四王”的死胡同,脱离现实,玩弄笔墨。这是万万不可取的。(四十年代)
赵望云 难马图
42.艺术源于生活。画速写是观察、休检以及表现生活的重要手段。要画得准而传神。
43.艺术的创新和风格,不论是我自己还是别人,总是在生活的基础上,通过观察创造而成的,我从来不相信什么天才,如果说还有一点成绩,那是在长期艺术实践中磨练积累而来的。(五十年代)
赵望云 牧羊
44.古人之绘画法则在初学入门时深入钻研确属必要,但进到从事艺术创作阶段,更需要以现实为师,以自然社会为摄取题材的源泉,勤于手脑并用,俾能体现新型艺术风格。
45.为了描绘现实,我爱图画;为了寻找画材,我爱旅行。旅行已赐予我不少的经验和能力。(三十年代)
46.我有一次发现出议论新艺术不公平之点来:有一位诗家自己做的是不明白的诗,却在那里潮笑不明白的音乐;后来那位音乐家自己也是做得不明白的曲谱,却也来潮笑不明白的诗。(三十年代)
47.学习正楷,应该直追晋、唐,其它的不用考虑。(七十年代)
巴山之晨 136cm×67.5cm 设色纸本 1959年
五、方法技巧论
48.作画时应将地面掀起来看。(五十年代)
49.唐代的马画得好,但唐马有富贵气,我们应该画出现代生活中马的形象。(五十年代)
50.除了观察客观事物的一般规律,还要注意它的特殊规律:如晴天中午向南观山,远处峰高,太阳直射不上;近处坡平,直接受光,形成远浓近淡,这和正常透视中的近浓远淡恰恰相反。所以,不深入实际,光死钻书本是学不好的,所以古人说“尽信书不如无书”,只有经常深入现实生活,才是绘画取之不尽的源泉。其它艺术亦然。(五十年代)
山村小景图 69cm×50cm 设色纸本 1963年
51.有山必有水,水必有源。一幅山水,不管高远,深远,平远,都应脉络清晰,有源有流,曲折掩映,顺流而下。如果处理成无源之水,必将影响山水的深度与空间感,成为一条直线上的“死墙”。这是在处理瀑布与河流应该特别注意的。(四十年代)
52.要为万树写照,通过写生积累素材,把不同季节、不同气候下的植物表现出来, 如热带的阔叶林,温带的杂树林,寒带的针叶林等。
53.山水中的房屋桥梁,帆船汽艇、人物动物等,均以简洁清晰为上,不可臃肿模糊。(四十年代)
杉林麋鹿 69.5cm×54.5cm 设色纸本 1962年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