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计3条简讯 | 阅读时间约为3分钟◆◆ ◆
01
医院给男性开妇科检查骗保
“宫腔镜检查”“宫颈癌筛查”“宫颈扩张术”这些都属于妇科类诊疗项目,但一些男性患者居然也产生了此类医保费用。甚至某些医院,一年竟然开展了1674次此类“奇葩”的检查。各地医保部门按照统一部署,对国家医保局下发的大数据问题线索进行逐条核查。
男性做妇科类诊疗到底是怎么回事?
有的属于医疗机构串换项目骗医保。如,湖南省衡阳市耒阳市人民医院将不属于医保报销的自费项目“使用高频电刀手术加收”,串换成可报销项目“腔内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经阴道)”。再如,湖南省株洲市三三一医院将自费项目“无痛胃镜麻醉”(74元/次),串换成乙类项目“宫腔镜麻醉”(450元/次)进行报销。这些行为导致大量男性患者发生妇科诊疗费用。为什么要这么干?骗医保!
有的属于医务人员放任女患者冒用男参保人资格就医诊疗。如,内蒙古自治区阿拉善盟王彦君诊所医务人员,给女性患者开展“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后,放任患者使用男性亲属医疗保障凭证进行费用结算。湖南某畜禽有限公司星沙分公司男职工李某,其女性家属2023年9月、2023年12月、2024年4月在湖南省岳阳市中心医院开展妇科类诊疗,相关费用均使用李某的医保卡刷卡结算。
那此类问题,有哪些医疗机构、医生违规次数最多呢?
表1 为男性做妇科类诊疗排名靠前的医疗机构
表2 为男性开具妇科类诊疗排名靠前的医生
下一步,各地医保部门将在国家医保局指导下,结合本地实际,举一反三,进一步扩大筛查范围,确保本地区涉及性别类异常结算问题清仓见底。
天网恢恢,疏而不漏。大数据面前,男女还是分得清的。
(来源:国家医保局)
02
广药集团又一高管被带走调查
导读:张春波系广药集团领导班子成员中的“少壮派”高管,多数员工心目中将其视为公司未来“明日之星”。
华南最大的国有医药企业广州医药集团有限公司(下称:广药集团)再现人事震荡。
在官方宣布广药集团原董事长李楚源接受调查之后,9月1日晚间,广药集团旗下上市公司白云山(600332.SH;00874.HK)再度披露公告称,收到公司董事张春波的辞职报告,“因个人原因”,张春波辞去公司董事等职务,不再担任公司任何职务。
第一财经记者从多个独立信息源渠道证实,张春波也已被有关部门带走调查。“上周四集团领导班子成员正在一起开会,随后进来了几名工作人员,现场把他带走了。”一位广药集团核心知情人士告诉第一财经记者。
9月2日早间开盘,白云山A股股价持续下跌,截至发稿,跌幅达2.74%,A股总市值达455.22亿元。
“少壮派”高管接受调查
与李楚源等高管年龄临近“退休线”不同,张春波系广药集团领导班子成员中的“少壮派”高管,多数员工心目中将其视为公司未来的“明日之星”。
“47岁,EMBA,正高级经济师(科技型企业家),药师职称,全国劳动模范。”这是白云山2023年报披露张春波履历开头的介绍。
“他(张春波)是集团(党委)最年轻的副总(经理),又是药学专业出身,在销售以及企业经营等方面,工作经历也很丰富,确实也是广药集团的‘(明日之)星’。”上述知情人士说。
2020年11月,张春波被授予“全国劳动模范”称号。据当时广药集团对外宣传的新闻稿,广药集团的“全国劳模”仅有6人,出生于1976年的张春波,“从一线销售人员一路成长为企业负责人,成为一名为医药老字号振兴与创新发展作出突出贡献的年轻管理干部。”
此前,张春波在接受媒体采访时称,他通过本科在中国药科大学、MBA在中山大学读书的经历,获得了药学、营销、管理各方面的系统知识架构和思维构建,以及严谨的学习态度。除此之外,他还有保持不断学习的习惯,比如关注新闻、培养某些领域的爱好和信息掌握、对于行业信息保持高度关注、对于社会热点新鲜事物保持好奇和体验热情等。
公开履历显示,张春波曾先后担任广州白云山和记黄埔中药有限公司(下称:白云山和黄)二片区副经理、销售部经理助理、经营部常务副经理、销售部经理、营销副总监,广州白云山中一药业有限公司(下称:中一药业)副总经理、常务副总经理、总经理、董事长,广州白云山奇星药业有限公司(下称:奇星药业)总经理、董事长等职务。自2015年1月起,张春波任白云山副总经理,自2019年6月28日起任白云山董事。
张春波负责的中一药业也是白云山核心企业。据中一药业官网资料显示,该公司为“中华老字号”企业,拥有“白云山”和“中一”两大中国驰名商标,主要从事中成药及大健康产品的研发、制造、销售以及健康服务等。2021年公司产值超12亿元,利税超3亿元。
中一药业拥有6大剂型近140个品种,独家品种21个,主要产品消渴丸是全国口服降糖药物中成药第一品牌、滋肾育胎丸是妇科中成药安胎保胎类药物市场领跑品牌、安宫牛黄丸全国销量在同品类市场处于领先地位,三个品种均是销售额超亿元的中药大品种。
“中一药业是广药集团的旗舰企业,既是老字号,规模、品种也很不错,所以他还是(能力很强),但没想到会出这种事情。”上述知情人士表示。
“(这件事)对公司影响还是比较大,现在内部与张春波有关的新闻等信息已被撤下。”上述知情人士称。
第一财经记者查阅中一药业、奇星药业官网,检索“张春波”发现,已没有相关内容。
与李楚源履历有交集
此前与张春波有过接触的人士称,张春波的从业经历是从营销一线“跑市场”开始的,日后通过不断磨练和学习,发展到今天。
白云山公告称,张春波于2000年参加工作。工作起点,即是李楚源担任厂长的广州白云山中药厂。
据白云山公告,张春波曾担任广州白云山中药厂市场部科员、OTC经理,广州白云山中药厂二片区副经理。2004年,白云山A(已退市)以下属全资分厂广州白云山中药厂中的1亿元出资,港资和黄药业以价值1亿元出资,双方各持股50%组建新合资公司白云山和黄。
据梳理白云山公告,新合资公司白云山和黄成立之后,张春波又担任白云山和黄二片区副经理、销售部经理助理、经营部常务副经理、销售部经理、营销副总监职务。
2011年至2014年,张春波又历任中一药业副总经理、常务副总经理、总经理、董事长职务。2013年7月,李楚源任广药集团董事长、党委书记。
2015年1月12日,白云山发布公告,张春波正式履职为上市公司高管。当天时任公司董事长李楚源主持召开董事会,会议全票审议通过了《关于聘任公司高级管理人员的议案》,同意聘任张春波等人为公司副总经理,任期与第六届董事会成员的任期一致。张春波当时的简历显示,时年38岁的他已任中一药业事长、总经理,奇星药业董事长、总经理。
2021年8月,因工作调动原因,张春波辞任白云山副总经理职务,辞职后继续保留上市公司的执行董事职务,“2021年8-12月从公司的控股股东中领取薪酬。”
白云山2021年报显示,张春波已是广药集团党委委员、副总经理。
(来源:第一财经)
03
“硫超标”枸杞被曝光
枸杞作为“药食同源”的代表性品种,广泛应用于食品、饮料、保健品等领域。“保温杯里泡枸杞”是不少人的“养生小习惯”。
然而,看起来颗粒饱满、鲜艳红亮的枸杞,背后却隐藏着不为人知的秘密,有着巨大的食品安全隐患,威胁消费者身体健康。
枸杞商户违规添加焦亚硫酸钠,有商户称“不加就会亏钱”
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格尔木市生长出的枸杞因颗粒大且饱满、色泽鲜红、果肉厚实、含糖量高等优势深受消费者喜爱。然而有知情人表示,这里有些厂家、商户在生产枸杞的过程中存在使用焦亚硫酸钠进行“提色增艳”的情况。
《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促进枸杞产业发展条例》里明确规定,生产、加工枸杞及其产品过程中,禁止使用焦亚硫酸钠及其替代品。
《财经调查》记者发现,当地市场上的商户为了把品相不好的枸杞也卖出去,动起了用焦亚硫酸钠增色的歪心思。在一些特殊的商铺中,记者找到了“亚钠枸杞”。
在格尔木种植枸杞的河西农场,正值格尔木枸杞的成熟季。商户们热情又健谈,但对于使用焦亚硫酸钠的问题,却不约而同地拒不承认。面对记者的询问,原本热情又健谈的商户,听到焦亚硫酸钠的名字却突然变得警觉,三缄其口。
随着到水渠边冲洗枸杞的商户越来越多,有人竟当着记者的面拆开了一袋焦亚硫酸钠,毫不避讳地对枸杞进行加工。慢慢熟悉之后,商户才向记者透露添加此物的原因。
商户们对于焦亚硫酸钠不能随意添加的规定心知肚明,但为了卖个好价钱,又都不约而同地添加这种化学制剂。
记者在与商户的交谈中得知,头茬和二茬枸杞不用使用太多焦亚硫酸钠,加多了容易显得假。三茬枸杞成熟时,天气转凉,需要大量使用焦亚硫酸钠才能保证枸杞外观艳丽。
商户透露,枸杞中加入焦亚硫酸钠的根本目的是把品相不好的枸杞卖出去,多赚钱。“露水重了,枸杞颜色发暗,没人收购,种那么多枸杞就白种了。”
有商户称,自己卖枸杞第一年没放焦亚硫酸钠,觉得对身体不好,那年便少卖了2万多元,“第二年不管了,人家都放,我还不放吗?”有商户坦言,他们都知道焦亚硫酸钠不让加,格尔木市也每年都查,但后来发现不加会亏钱,干脆也开始放焦亚硫酸钠了。
甘肃省靖远县“硫超标”枸杞不为人知的一面
《财经调查》记者来到甘肃省靖远县,这里的枸杞种植面积大约有28万亩,遍布全县14个乡镇。记者在被称为“枸杞小镇”的五合镇市场上听到了另一个新词汇——硫磺。“硫磺熏的那个货才红得好看”。
在甘肃省靖远县的村庄里,商户们表示,新鲜的枸杞摘下来后,也要先用“亚钠碱水”洗过一遍,这样晒出来的果子才会鲜亮好看。但要是一下雨,即使是焦亚硫酸钠洗过的枸杞,品质也很难保证。这时,就只能用杀手锏——熏硫磺。
除了下雨之外,8月份甘肃的气温就很低了,温度低、阳光不好也会影响枸杞的品质,解决办法还是熏硫磺。有些商户为了节省成本会选用工业硫磺。
工业硫磺不能用作食品加工。固体工业硫磺,有块状、粉状、粒状和片状等,呈黄色或者淡黄色。硫磺有毒,且含有大量的砷,人一旦食用,很容易造成肾功能不全及衰竭、多发性神经炎、肝功能损害。
记者在一户村民的门口空地上,发现了收购枸杞的商户搭建起的塑料棚子。深夜,记者靠近塑料棚,掀开帘子,发现棚内地上已经完全被染成了黄色。
仅仅挑开一个口,就瞬间吸入了大量刺激性气体,呼吸困难、泪流不止。开帘通风后,记者才进入棚子,发现了被熏制后的枸杞。天亮后,这个棚子就被拆掉了。
过了一天的凌晨,记者又在马路对面发现了一个浓烟滚滚、散发着刺鼻气味的熏制棚。
下午再去查看时,棚子的塑料布也已经被拆掉了,几十板枸杞正在散发水分和气味,等待进入旁边的大棚进行晾晒。
村里一些偶尔参与枸杞熏制的村民也坦言,他们一般都是下午搭棚、晚上熏制、第二天白天晾晒。
幕下多处可见的熏制棚,已经成了白茨林村的一景,熏制收购上来的枸杞,似乎也成了枸杞丰收季各路商户的一种习惯。
除了白茨林村,在甘肃省靖远县东升镇的东兴村记者也发现了熏制棚。路边的枸杞晾晒大棚里,只要稍微靠近,就会被刺鼻的味道呛到,难受不已。
在这里,商户们用硫磺熏枸杞的行为可谓是明目张胆,大袋的工业硫磺,非常显眼地摆放在院子里。
而在甘肃省靖远县的靖安乡,有商户直接把熏制棚搭建在了农户的院子里,甚至毫不掩饰他卖的就是硫磺枸杞。
直到八月底,用工业硫磺熏制枸杞的行为,每天都在靖远县的几个乡镇上演,白天采摘、下午搭棚、晚上熏制、第二天晾晒……
别让枸杞丢掉“美名”!解决产业痛点难点才是当务之急
这些用工业硫磺熏制的枸杞,究竟卖到了哪里?《财经调查》记者走访当地市场发现,商户们表示,这些硫磺枸杞有的进了火锅店、小药铺,有的进了茶包,还有的被制成了枸杞酒。
记者随后将在靖远县购买到的枸杞样本,送到了宁夏国际枸杞交易中心质量检测站进行了检测。检测结果显示,记者送检的11个枸杞样本,依照《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检验得出:所检二氧化硫项目不符合《DBS64/64001-2022》规定,根据每公斤小于等于100毫克的判定限值,判定结果全部不合格。
对于涉嫌违法使用工业硫磺熏制食品的加工户,一经查实,将移送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2019年11月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出台施行了高于国标的地方标准,为的是打造更好的青海品牌。而甘肃,也是多年多次地出台培育地方枸杞种植加工产业的文件法规,目的也是为了增加当地农民收入,巩固夯实地方农业的特色产业。
我们希望主管部门,地方政府及时出手,管住这些伸向枸杞产地的“黑手”,切实保护好消费者的权益和农户的利益,不要让个别的无良商户,砸了农民增收的锅,伤了消费者的心,害了地方经济的发展。
(来源:每日经济新闻)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