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央视财经报道,为了能卖上个好价钱,青海甘肃等地一些枸杞商户在明知可能影响消费者身体健康的情况下,依然使用加焦亚硫酸钠、熏硫磺的方法,对品相不好的枸杞进行“提色增艳”。记者调查发现,这些“化学枸杞”流向了火锅店、小药铺等,有的进了茶包,有的被制成枸杞酒。
食品安全是不可触碰的红线。然而如此明目张胆的非法加工存在已非一日两日,在一些地方商户那里还很普遍。“化学枸杞”层层闯关,后果非常严重。一方面,这些有害枸杞流入市场,必然会严重危害广大消费者的身体健康。另一方面,“化学枸杞”也严重损害了守法商户的合法权益,久而久之,必然产生“劣币驱逐良币”的结果。
要斩断不法商户逐利的“黑手”,市场监管是极其重要的一环。面对“化学枸杞”暴露出来的严重问题,我们不禁要问一问,当地政府及相关部门,是否真正承担起了监管责任?更具体一点说,当地相关部门对此类非法行为的监管是否在线、是否有效?对问题商户的处罚是否到位?俗话说,徒法不足以自行。巨大的利益面前,仅仅靠商户自律是行不通的,必须严打生产“化学枸杞”的黑心商。如果监管经常“打盹”,甚至对不法行为“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化学枸杞”之风只会更加有恃无恐。
记者调查中也提到,一些商户坦言,他们知道焦亚硫酸钠不让加,当地政府也每年都查,但后来发现不加就会亏钱,于是也开始加焦亚硫酸钠了。食品安全面前,“不加亏钱”显然不是理由,但“亏钱”背后的原因,不能不深入探究。
据说,当地为了打造品牌、扶持产业,甚至出台了高于国标的地方标准,有的地方政府还出台了培育地方枸杞种植加工产业的文件法规,期望能增加农民收入、培育特色产业。可是,为何这些美好初衷,最后却没能管住“化学枸杞”,落了个一地鸡毛呢?这说明在农产品和市场之间,还有大量工作要做,还有多方面积极性需要调动,还有更多规范需要落实。面对广阔的国内外市场,无论商户还是厂家都必须认识到:民以食为天,食以质为本。丢了质量、没了品质,农产品就成了无根之木、无源之水,甚至成为“害人毒药”。地方政府也好、生产厂家也好、种植商户也好,不在品质上下功夫,或许能获得短期利益,但最终必定自取其祸,严重的甚至要被追究刑事责任。
与此同时,地方政府更要致力于规范性市场秩序的维护。这不仅包括加大对相关产品质量、生产流程的常态化监管,严厉打击扰乱枸杞市场的“黑手”,保护守法商户的合法权益,更需要出台政策措施,帮助企业打造品牌、提升质量、扩大销路、保护权益,形成面向规范生产的正向反馈机制,才能走出一条发展地方经济、壮大产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之路。(央广网特约评论员 济兼)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央广网”客户端。欢迎提供新闻线索,24小时报料热线400-800-0088;消费者也可通过央广网“啄木鸟消费者投诉平台”线上投诉。版权声明:本文章版权归属央广网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转载请联系:cnrbanquan@cnr.cn,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