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30日,沁阳市种植大户陈拂晓(左一)向前来观摩的各县(市、区)种植大户介绍水肥一体化设备。
本报记者 王爱红 摄
绿色的田野,连片的玉米、大豆交错映衬。顶着滚滚热浪走进地里,60余名来自我市各县(市、区)的种植大户通过交流分享,共话玉米单产提升良方。
8月30日,市农业农村局举办全市玉米单产提升现场观摩活动,组织种植大户到沁阳市实地观摩玉米密植滴灌精准调控高产技术推广应用情况,推动全市玉米单产提升工作取得更好实效。
王召乡东里村张娟娟家庭农场玉米种植基地里,1380亩玉米长势喜人。地头,一台水肥一体化设备正在滴灌作业,给玉米浇最后一遍水。该农场负责人陈拂晓边介绍边在手机上演示,水肥一体化设备随着他的操作关闭或打开,智能又方便。
“这是政府免费提供的,可以定时、精准、持续均匀给水给肥,也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调节用量大小,实时流量在手机上都能看到。”陈拂晓详细向大家介绍这个“躺在家里就能控制”的水肥一体化“神器”。
他通过对比算了一笔账:往年这个时节进玉米地浇水施肥难度大,用小高喷需要人进到地里一点点挪动机器,人极易中暑。用自走式大喷灌需要拖拉机牵引和增压泵,每次轮灌地有多长就被机器轧多长,直接损失两行玉米。使用滴灌后,1000多亩地一个人轻轻松松就能搞定,不光节省人工,电费也节省了三分之二,“这笔账很可观,减少的投入就是增加的收益”。
今年是我市大面积应用玉米密植滴灌精准调控高产技术的第二年。该技术实现了增密、滴灌、精准水肥调控三合一,在玉米生长全过程可以按需、分次、定向供给水肥,既实现科学精准管理,浇水施肥的效率也大幅提升。陈拂晓尝到了应用新技术的“甜头”:“去年我种的玉米平均亩产1480斤,今年市农业专家推荐的玉米耐密品种长势不错,每亩地种植密度在5500株左右,增产200斤不成问题!”
柏香镇南王村惠丰种植专业合作社负责人万金虎对今年玉米增产同样信心十足。该合作社玉米种植基地的地头也有一台智能水肥一体化设备,他对前来观摩的种植大户说:“滴灌技术我用了3年,前两年管理有些粗放,玉米一亩地产量在1400多斤。随着经验一步步摸索,今年亩产预计达到1600斤。”
在沁阳,这样的水肥一体化设备共有245台,为助力玉米单产提升、夯实秋粮丰收基础“大展身手”。
当天还观摩了万金虎的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500亩复合种植地块都用上了密植精准调控技术。按照4行玉米、5行大豆模式种植的地里,一排排玉米身姿挺拔、植株健壮,一垄垄大豆郁郁葱葱、豆荚饱满。种植大户有的钻进玉米地,对比不同品种的表现;有的扒拉开大豆,认真观察长势。
“国家对玉米大豆复合种植有补贴,结合密植滴灌精准调控技术,玉米能做到不减产甚至增产,还能多收一季大豆,一亩地每年多收入250元。”万金虎说。
陈拂晓也把自己种了3年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的经验教训同大家分享:“前年是第一年种植,玉米密度提了上去,但是技术管理没跟上,造成玉米倒伏。去年,大豆、玉米都实现了增产。今年,我学习其他地方先种玉米,打完除草剂再种大豆,这样种出来的大豆整整齐齐。因为去年玉米地里的恶性杂草马唐泛滥,今年我在用除草剂除草时增加了苯唑草酮,没想到对大豆影响很大,希望大家记住这个教训。”
“此次观摩为种植大户搭建了交流学习的平台,展示了我市目前最新的高产创建典型成果,尤其是综合配套技术的应用成果,既有利于推广应用新技术,也为我市‘吨半粮’高产示范区创建作好示范引领、打下坚实基础。从观摩情况看,目前玉米密植滴灌精准调控高产技术在我市的应用已初见成效。”市农业农村局党组成员、副局长梁海利说。
为推动玉米大面积单产提升,今年我市6个县(市)均组织实施粮油规模经营主体单产提升项目,共有717个主体参与,面积达14.06万亩。玉米密植滴灌精准调控高产技术是单产提升的主要手段,我市集成推广良种选用、密植滴灌、精密播种、化除化控、病虫防控等关键技术,持续提升玉米单产水平。
(记者王爱红)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