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徐汇区湖南街道的武康—安福风貌街区,百年历史建筑与时尚的沿街商铺相映成趣,吸引着无数人驻足品味。然而,在保持街区活力与开放的同时,如何调和居民耳畔宁静与商铺经营需求的矛盾,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针对上述情况,在“全域门责”的制度创新下,一幅文商旅居融合的魅力图景跃然纸上。
从“门前三包”到“街区共治”
“全域门责”,意为在一个特定的区域内,所有责任单位需对其“门前”的环境、秩序负起责任,实现“市容+”。从原先的“门前三包”——包卫生、包绿化、包秩序,提升为将门前的大小事都管理起来,并且参与到街区的共同治理中,这对街区内的各家沿街商铺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每家商铺、居民都成为“街区共治”的一份子。
据湖南街道相关负责人介绍,在武康—安福街区,共有149家沿街商铺,其中近3成专注于饮品制作。为此,湖南街道推出了“咖啡杯不落地”计划,鼓励顾客不将空咖啡杯、冰淇淋杯等随意丢弃,而是交给街区内的商铺,随后会有专业团队统一回收处理,有效减少了垃圾污染,提升了街区环境卫生,成为“梧桐环保循环利用”的典范。如今,这一计划正逐步向街区内的服装店铺等更多业态推广。
商家“主人翁”引领街区文明
武康—安福街区“网红”商铺云集,从不缺少的是“流量”,游客、商户、居民之间的关系变得微妙而又复杂,在探索常态长效管理的街区治理新路径过程中,以“商”为核心的“全域门责”不仅丰富了街区管理的内涵,提升了治理力量,同时在精神层面激发了商户的“主人翁”意识,让其深度融入街区。
以五原路的王尔德花艺店铺为例,此前,店铺两旁狭长的花坛内绿植稀缺。在“全域门责”的推广过程中,街道与店铺共同丰富了“全域门责”内涵,融入了“微基建”+社区园艺师专辅项目。因自身为花艺店铺,具有良好的资源与经验,该商户发挥“主人翁”意识,主动承担了管理门前花坛的责任。
同时,街道也请来社区园艺师,与该店铺负责人积极探讨。通过规划园艺布局、优化植物品种,店铺门前恢复了生机,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吸引了众多品牌进行联名合作。王尔德花艺店铺的“门责”示范,不仅美化了门前环境,参与了“街区共治”,还为街区内每爿商户提升“主人翁”意识作出了示范,从而为提升街区营商环境构建了典型案例。
“共”字为钥缓解治理痛点
从《武康大楼居民公约》的发布,到《上海市徐汇区软法治理指引(武康—安福风貌街区版)》的制定,近年来,湖南街道不仅将法治思维融入街区治理,也通过构建共建共治联盟,实现了共建、共治、共享的新局面,“全域门责”则更精细化了商户这一成员的参与度,从根本上缓解了治理的痛点,也一定程度上优化了街区的营商环境。
“任何管理都不能做到‘全包’,随着街区发展带来的一系列问题,也倒逼我们提升治理能量。”湖南街道相关负责人表示,“‘全域门责’下,商户作为街区管理的一份子,为管理力量的全覆盖注入了一针‘强心剂’。”
从2023年湖南街道提出“全域门责”,到武康—安福风貌街区的试点,再到未来974家沿街商铺的全覆盖,区域内统一管理和协同治理的氛围,将进一步提升街区的整体形象和服务质量,街区也将焕发新的生机与活力。
记者:奚亮、吴佳宁
编辑:宁平英
校对:宋佳音(实习生)
转载请注明来自上海徐汇官方账号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