伟大的法国皇帝拿破仑为何惨遭滑铁卢?
惨遭滑铁卢这一个词语,想必各位读者都有所耳闻,如果说某人在某事上遭遇了滑铁卢,就是说这个人在这件事情上失败或濒临失败。
那么这一个词语究竟是怎么来的呢?众所周知,我国的文化一般都是将本国的历史典故流传下来,而后成为脍炙人口的成语或俗语,而滑铁卢战役并非我国的历史,这一个世界著名的战役,为何可以成为我国的俗语?它究竟有多么大的影响力?让我们以《孙子兵法》这一个世界级兵法圣典,分析滑铁卢战役。
兵家五事
1812年拿破仑率领了57万大军浩浩荡荡的进军强大的俄国,但是到最后的结局却不容乐观,57万大军,只剩下2万人逃出生天。英,普,奥等欧洲一系列强国看到此时的法兰西元气大伤,便迅速组织部队进行第6次进攻。1813年,拿破仑被多于自己两倍的联军给击败,只能退回法国本土,1814年拿破仑被彻底击败,此人被放逐于厄尔巴岛,可是他仍然不甘心于失败,终于在1815年2月26日,这一个出色的演讲家,发表了一个慷慨激昂的演讲,鼓动了一大批部队与他一起再次进入巴黎。
孙子兵法曰:故经之以五事,校之以计,而索其情,一曰道,二曰天,三曰地,四曰将,五曰法。
我们逐步来分析。
第一是道 :
用我们现今的话说就是此次战役是否是正义的,此次战役是否得到了民心?
古语有云,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只有正义之师才能取得胜利,因为,人类的天性心向正义,只有当手下的士兵知道自己将要打的这场仗是为了更正义的事业而奋战的时候,才能够上下一心,同仇敌忾。
这也是为何在我国古代诸位将领在发起战争之前,都力求一个出师有名。战争发起的名义,对于一场战争能否成功十分重要,就算在二战时期强大的德国,也因为做出了许多天怒人怨的事情,无法让所有人都跟希特勒保持一心,这才导致最终的失败。
第二条叫天:
其实这一个说法就是天时,天气对于一场战争能否取得最终的胜利,实在是有太大的作用了,诸葛亮差一点就把司马懿活活烧死,到最后老天下了一场雨,只能让诸葛亮感慨:谋事在人,成事在天。
而这一次滑铁卢战役,拿破仑实际上就是被俄罗斯的鹅毛大雪给打败了,本来自信满满的让俄罗斯三个月灭亡,可是他再次跑回到莱茵河畔的时候,只剩下98名亲信。
第三条叫地:
这一,强调的就是地势问题,如果说上一条是无法人为控制只能够避免的话,那么这一条就需要人为控制,谁能把地势控制的好,谁就能取得胜利。为什么斯巴达300勇士能够阻止波斯军队于温泉关前那么久?正是因为温泉关的地形,易守难攻,波斯有再多的部队,也无法让这么多人一起涌入那一个一线天的地形,可以说,波斯只能够300对300的与这些斯巴达人进行战斗。
第四条叫将:
这一点就比较好理解了,指的是指挥这场战斗的将帅,一个好的将帅,能够统领全军,能够带领手下的士兵取得胜利,历史上有这样一个因为选将不当,成为导致最终失败的例子。
曹操当时上了东吴的当,杀了手下的大将蔡瑁,这就导致没有人能够指挥水上战斗,最终的结果就是赤壁大败。
最后一条叫做法:
所谓法便是部队中的法令制度,《孙子兵法》的作者孙武,当时为什么要杀死吴国大王的嫔妃?因为身为这本书的作者孙武实在太过了解在部队中法令法规的重要性了,如果部队中没有能够严格执行的法令法规,那么整支部队想要获得胜利也就无从谈起。
知道了这五点,我们再来看拿破仑做得究竟如何。拿破仑是一个十分出色的演说家,凡是听过拿破仑演讲的人无一不感到热血沸腾,所以在得民心这一点上,毫无疑问,拿破仑做的十分到位。
接下来我们来分析天时,拿破仑在天时的分析上就不那么准确了,拿破仑没有想象到俄国的大雪是那么的可怕,如果说士兵无法接受严酷的天气还可以靠着本身的意志力来克服的话,那么有一点是无论如何都没有办法的,那就是武器装备以及后备军粮没有办法克服如此严寒的天气,就算是士兵靠着自己的毅力,克服了寒冬也毫无作用,因为联军面对的将是手无寸铁的法国军队。
至于地势上的选择,整体来讲,拿破仑也是失败的。在整个滑铁卢战役中,拿破仑的对手威灵顿将军,将一场会战的地点,选择在四臂村,正因为选择了这个战略地点,才能够在拿破仑手中迅速撤退,为以后的胜利做下了铺垫。
反观拿破仑,并没有意识到此处究竟有多么重要,面对撤退的英军,没有选择乘胜追击,让其安然撤离,最终也是威灵顿将军,选择在滑铁卢阻击拿破仑。滑铁卢这一个地点其实在开战之前已经被威灵顿将军早早考察好了,在接下来的战斗也证明了这一个地点是绝佳的防御地点,这么对比起来,拿破仑的失误实在是太多了。
在将领的选择上,拿破仑方面也没有太大的优势,整场战斗下来,无论是英国还是普鲁士,都有较为亮眼表现的将领,而拿破仑方面则不存在这种情况,反而是有一位墨守成规的元帅差点儿彻底害死了拿破仑,当时格鲁西元帅在滑铁卢有3.4万的兵力,但是在此之前他接受到了拿破仑的相关命令前往追击普鲁士部队,所以即使听到了滑铁卢的枪声,也没有前往救援,原因竟然是没有得到命令,他的手下一再劝说,可是手下每次都无功而返,如此迂腐之人竟然能成为元帅,可见拿破仑眼光之差。
至于法令制度,这点想必不用做过多的赘述,双方没有任何一支部队敢违抗上级的命令,双方都明白法令制度是指挥一支部队的根本。
可以说在这五点的对比中,拿破仑已经输了,除了法令制度,以及得到民心,在其它的对比中,拿破仑输了联军太多太多了。
兵家之诡
兵者,诡道也。故能而示之不能,用而示之不用,近而示之远,远而示之近。利而诱之,乱而取之,实而备之,强而避之,怒而挠之,卑而骄之,佚而劳之,亲而离之。攻其无备,出其不意。此兵家之胜,不可先传也。
总而言之,拿破仑在整场战役中都没有显示出一个优秀统帅应有的素质。
拿破仑历来主张集中优势兵力,以点破面迅速的将敌人击破,可是在这场战役中,不知为何拿破仑却摒弃了这个在原先十分正确的想法,从始至终都是在使用分散的兵力,想要多线进攻。如果自己本身的战斗力相比于敌人来说强很多的话,用这样的方法也许会打到敌人疲于应对,可是在整场战斗中法军有72000而联军至少有67,000人,更别提普鲁士军队还有5万人了,如此悬殊的兵力再加上如此恶劣的天气,拿破仑还想多线进攻,意图节省兵力,想要用最小的代价换来最终的胜利,这样的想法可谓天方夜谭。
每次作战的时候都被敌人牵制住主力,后续支援部队无法尽快跟上,甚至到最终滑铁卢进行决战的时候,拿破仑仍然没有拿出自己全部的实力,分出了三分之一的部队,由那一个不知变通的格鲁西带领前去追击去向不明的普鲁士军队,我们不再赘述格鲁西元帅有多么的无能,对于拿破仑来说,在如此紧要的关头还分出一批部队去追击无谓的敌人,这个做法本身就显得有些可笑。
格鲁希元帅前去追踪去向不明的普军,而最终的结果呢?他并没有追击到,反而让普鲁士大量的部队与英军本部会合,参与了最终的滑铁卢战役,这就让拿破仑部队的胜利概率更低,联军终于在这个时候正式书写了胜利的方程式。
滑铁卢战役之所以能够名动世界,甚至成为我国俗语,正是因为这一场战役的疑点着实太多了,无数的军事家,历史学家都无法看懂这一场战役,无论是对失败者还是成功者,这一场战役都充满了迷雾。
雨果认为这一场战役,虽然上天有所干预(俄罗斯的恐怖大雪),可是更多的还是用人上的失误居多。
联军方面,威灵顿选择在其中一场会战的地点放在了四臂村,这一个做法虽然为今后的胜利奠定了基础,可是,他的想法完全不符合常理,简直就像是随意投一个骰子,然后选出的地方一样。
至于拿破仑方面,拿破仑手下的元帅格鲁希更是显得莫名其妙,也许是拿破仑本身人格魅力太高,导致手下的将领太过信任自己,所以不懂变通,也有可能这个人本身就有些木讷,可是不管是哪种原因,都不应该出现在统领三军的统帅身上,一个不懂得变通的人,究竟是如何统领自己军队这么长时间还不哗变的?
最终在滑铁卢决战的时候,排除天气原因,双方其实都在等自己的援军,拿破仑在等格鲁希,可是没有等来这一个援军,而威灵顿则在等普鲁士的军队,最终他们等来了。
对于威灵顿来说,这一场战役更像是自己的私人恩怨,拿破仑曾经在意大利刚崭露头角的时候碰到过威灵顿,这个时候的拿破仑意气风发,把威灵顿打的落花流水,威灵顿身为一个老牌将领,居然被一个刚展露头脚不久的人给打成这个样子,让他颜面尽失,一直憋着一口气的威灵顿终于在这一次成功的实行了报复。
在事后威灵顿分析拿破仑这场战役失败的原因时,他认为拿破仑最大的失误地方在于战略选择上的失误,此时的法国粮草也不充足,人员也不齐备,一个国家的部队至少在人数上是无法披靡诸国联军的,所以面对这种情况,拿破仑应该以守为攻,安心养兵,耐着性子等待联军入侵法国。
法国处于守备地位时一定有自己的优势,如果联军无法在短时间内攻克法国,那么粮草必定无法供应,只能撤退,拿破仑完全可以趁此机会乘胜追击,将敌人一举歼灭。
除此以外,拿破仑方面在组织部队进行战斗时,阵容的选择也有极大的问题,虽然说拿破仑在两个月内组织了将近28万部队,可是有生战斗力却少之又少。虽然部队中有老兵,但是新兵与老兵之间的磨合又成了一个问题,整支部队在大方面上来讲,缺乏训练,除此以外物资辎重也十分短缺,枪械,弹药,马匹,几乎无法均匀的分布到每一个士兵手中。
在最终进行滑铁卢决战的时候,拿破仑方面不得不采用失踪队,每一个营分成三列,每一个师正面200人,纵向24~27列,看似人数很多,可是这个时候已经不是像古代那样,只能冷兵器战斗的时代,灵活敏捷才是近现代作战中必须要考虑的排兵布阵方向,这样的阵容对于近现代化的作战来说,实在是太过笨重了,敌人稍加覆盖炮火,整支部队就有可能出现因无法及时躲避,导致全军覆没的情况出现。
兵家之势
计利以听,乃为之势,以佐其外;势者,因利而制权也。
结合以上的种种原因,有观点认为:拿破仑在此场战役中无法获得胜利,是因为拿破仑不能在战斗开始之前就决定能够贯彻到底的方针,在战斗中十分重要的一点就是如何通过不同的方法来造势,这是一个成功的将领必须要考虑的地方,可是也不能宛若拿破仑手下大将那样不知变通,在战场上灵活应对,也是将领的基本素养之一,这些基本素质在拿破仑的这场战役中都没有体现出来,这样看来,拿破仑惨遭滑铁卢,也就显得毫不奇怪了。
参考资料:《孙子兵法与三十六计》,《拿破仑全传》,《拿破仑文集》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