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哈尔滨工程大学水声通信与定位技术创新团队在冰上做实验。
②黑龙江农业工程职业学院师生在进行大豆育种。
③哈尔滨市继红小学学生走进继红致知实验田采摘红薯。
④黑龙江农业经济职业学院教师指导学生进行药品研制。
⑤黑龙江林业职业技术学院学生在全国职教博览会上制作红木筷子。 黑龙江省教育厅供图
2023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黑龙江考察期间阐释“新质生产力”,强调“以科技创新引领产业全面振兴”。
党的十八大以来,特别是2018年全国教育大会召开以来,黑龙江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始终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战略位置,积极发挥高等教育作为高素质人才培养主阵地、高水平科技成果策源地、高层次创新人才聚集地的重要作用,着力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发展,加快赋能新质生产力形成,在龙江振兴路上不断贡献教育力量。
切实把科教优势转化为新质生产力
作为教育、科技、人才的重要结合点,高等教育成为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关键与核心要素。黑龙江结合实际,制定实施方案,加快发展高等教育,切实把科教优势转化为新质生产力。
对接产业发展,推进高校学科专业优化调整,这是黑龙江高等教育发挥引领作用,深化产教融合,赋能新质生产力形成,服务龙江产业发展的“先手棋”。从2008年启动高教强省建设,到省“双一流”“双特”“双高”建设,黑龙江省委、省政府大力支持高等教育深度融入并服务产业发展,建设优势学科和特色专业集群。在部省共建战略合作支持下,黑龙江聚焦寒地现代农业、高端装备制造、页岩油勘探开发、森林碳汇、向北开放合作重点领域,推进高教综合改革试点战略工程;重点实施涉农院校整合与学科专业优化调整,构建“两基—两翼—两新”涉农学科专业体系,支撑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布局建设齐齐哈尔高等研究院,服务国家重型装备生产制造基地建设。
“高校学科专业调整满足新需求,紧密对接国家战略和龙江现代产业体系,推进高校学科专业‘一校一案’优化调整,逐校制定‘重点调整专业建议清单’,压减停撤专业点178个,重点改造升级专业点287个,调整优化比例近30%。制定‘优先发展专业引导清单’,新增专业中,理工农医类专业占比、服务龙江‘四大经济’等战略性新兴产业专业占比均超过70%。”黑龙江省教育厅高等教育处处长雷永超介绍。
黑龙江注重发挥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支点作用,把握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发展趋势,以“学科专业布局更加合理、原始创新和关键核心技术攻关能力明显提升、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和集聚效能有效提升”为目标突破口,实施3项行动、12项重点任务,设计77个项目载体,聚焦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厚植新质生产力生成的优势和底蕴,为龙江新质生产力的形成和发展提供坚强有力支撑。
科技创新成果在龙江大地不断“变现”
有着“中国航天第一校”美誉的哈尔滨工业大学,自20世纪90年代开展小卫星技术研究,积累了近30年的理论基础和工程实践,形成了诸多核心技术。
这个暑假,在哈尔滨工大卫星技术有限公司的装配测试实验中心,仍是一片繁忙景象。这支平均年龄仅30岁的科技团队,创新推出柔性化卫星平台技术体系,有效解决了传统卫星研制过程中的诸多瓶颈问题,不仅提高效率,还大大降低成本。近年来,哈尔滨工业大学以超常规举措深挖发展潜能,有组织推进航天第一校“尖兵”优势不断转化为新质生产力培育优势。
聚焦需求,促进供需两侧双向协同发力。黑龙江进一步支持市场需求导向的原创性技术,推动高校更多优秀学科、团队和实验室下沉地方产业一线,建立订单式发明、投放式创新的协同创新机制,在一线找问题、做研究、出成果,培育和催化一批具有核心竞争力、市场前景良好、引领产业发展的高价值技术成果。
如何以高质量教育支撑引领新质生产力发展?哈尔滨工程大学在实践中给出了答案。
尚志市地处北纬45度优质农产品黄金带,拥有86万亩的水稻种植面积,从龙王庙村到尚志南站的距离是38公里。如何围绕这38公里建设“现代农业一条龙”?哈尔滨工程大学主动谋划产业创新,扎实推进成果转化,以科技赋能现代农业,促进农业产业升级,形成稻米适度加工产业集群,带动形成食用菌产业集群项目。“要让科技成果转化为服务龙江高质量发展的新质生产力。”胚芽米智能加工生产线研发者、哈尔滨工程大学智能学院教授李冰说。
黑龙江省教育厅科学技术与信息化处处长孙世钧表示,黑龙江发挥科技创新增量器作用,大力推进高校科技成果产业化专项行动,从夯实基础研究支撑和加快技术转移转化双向发力,在科学的最前沿培养未来科学家和高层次人才,在产业的最前线孵化科技创新成果和大国重器。深化科技成果转化“三通工程”。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切实把科教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2023年,黑龙江高校转化科技成果4697项,其中成交额200万元及以上的164项。
聚焦需求,优化调整科研创新平台布局。黑龙江突出源头创新供给能力,围绕推动产学研用协同创新需求,支持高校汇聚整合高水平科研创新平台资源,进一步完善平台建设布局,形成定位明确、特色鲜明、规模适度、布局合理的科研创新平台新体系。依托“双一流”建设,实施“学科支撑平台建设项目”,支持高校聚焦黑龙江“4567”产业发展需要培育高层次科技创新平台。遴选认定“学科支撑平台建设项目”80个,涵盖省级以上科研平台297个。自项目实施以来,高校共新增省级以上科技创新平台128个,其中国家级7个、部委级29个、省级92个。
发展新质生产力归根到底要靠创新人才
赋能黑龙江新质生产力发展,哈尔滨工业大学谋划开展了“顶尖战略人才培养计划”“服务区域经济发展高层次人才培养计划”“孙家栋式科学家型工程总师培养计划”3个人才培养计划,分别着力于培养一批具有前瞻性、能够引领未来发展的科技战略领军人才;着力于培养一批服务龙江区域经济发展高层次人才;着力于培养一批孙家栋式科学家型工程总师。
立足农业强国和国家粮食安全“压舱石”的战略定位,黑龙江努力培养造就一大批具有家国情怀、扎根基层、志存高远、脚踏实地、知农爱农的高层次人才。2022年,东北林业大学、东北农业大学、黑龙江大学、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4所高校33个科技小院入选第一批科技小院;2023年,黑龙江培育建设35个省级科技小院;2024年,推荐13所高校申报173个科技小院和15个科技小院集群。
据统计,黑龙江已组织近200名教授、643名研究生常驻科技小院,撰写科研日志10192篇,获得专利42项,发表论文122篇,设定地方标准4项。科技小院研究生在乡村举行政策宣讲活动28次,开展科普宣传106次,技术培训219次,田间观摩指导190次,文化支教活动52次,累计培训农民万余人次。
人才是第一资源,发展新质生产力归根到底要靠创新人才。黑龙江积极助力哈尔滨工业大学、哈尔滨工程大学国家卓越工程师学院建设,哈尔滨工业大学国家卓越工程师学院选聘50余家行业领军企业以两院院士、型号总师、领军人才为核心的企业导师200余人,着力打造一支具有示范作用的“行业国师团队”;哈尔滨工程大学国家卓越工程师学院坚持以龙江工程师学院为主要特色,校企共建5个工程硕博士专班,推进了178名教师、近千名研究生“沉浸式”入企实践;校企联合培养模式实现了教育系统与产业系统一体化融合发展。
近年来,黑龙江省教育厅坚持把人才队伍建设作为助力教育强国建设的根本,以贯彻《新时代龙江人才振兴60条》为主线,以人才高质量发展支撑全面振兴发展为目标,倾心引才、精心育才、用心留才,切实把“第一资源”转化为高质量发展“第一动力”,教育系统人才集聚回流全面向好。目前,全省现有“两院”院士34人,“头雁”团队92个、“头雁”工作站120个,进一步服务区域发展。新一轮博士硕士学位授权审核获国家公示通过博士硕士学位点44个,其中服务新质生产力发展学位点19个,占比43.2%。
“我们将积极发挥高校科教资源优势,统筹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体制机制一体改革,守正创新、积极作为,坚决扛起‘强国建设、教育何为’的责任担当,全面引领赋能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为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和龙江重点产业需要,扎实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贡献教育力量。”黑龙江省委教育工委常务副书记、省教育厅厅长陈延良说。
数字里的黑龙江教育
97.15%
“十四五”以来,全省新建、改扩建公办幼儿园361所,
新增民办普惠性幼儿园1293所,增加普惠性学位
近15万个。学前普惠性幼儿园覆盖率达到93.43%,
义务教育巩固率保持在99%以上,高中阶段毛入学率从2018年的95.16%提高到97.15%
20万人次
2018—2023年,黑龙江共计招录义务教育特岗计划教师2.36万人;招录培养4169名公费师范生到农村中小学任教;统筹资金5亿余元用于乡村教师生活补助,惠及教师20万人次
124.41万人
全省现有高校78所,在校生规模达到124.41万人,与2018年相比增幅为37.5%。在校研究生由2018年的7.3万人增加到11.34万人,增幅为55.3%。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从2018年的55.68%提高到79.78%
47家
2018年以来,全省高校马克思主义学院由23家发展到47家。全省登记在库的高校思政课专兼职教师比2018年底增加了1715人
100%
“十四五”以来,全省125个县(市、区)全部通过县域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发展国家督导评估。建立督学责任区1381个,聘任责任督学4049名,实现中小学、幼儿园全覆盖
40个
组建40个省级示范性现代产业学院,10个省级市域产教联合体(含国家级1个),建设23个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30个开放型区域产教融合实践中心,38个职业教育集团(联盟),集团内规模以上企业556家。遴选29所服务乡村振兴人才培养优质校(含国家级4所),职业教育服务区域发展能力显著提升
690余个
全省高校现有省级及以上科研平台690余个。2018—2023年,全省高校获得国家科学技术奖38项
334个
全省高校获评334个国家级、350个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通过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专业数量103个
数据来源:黑龙江省教育厅
《中国教育报》2024年09月04日 第03版
作者:本报记者 曹曦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