铃木敏文在30岁时,进入7-11的母公司,伊藤洋华堂工作,从此再没有换过公司。他把7-11从美国引入到日本这个决策,就遭到了公司管理层的一致反对。铃木敏文在美国考察的时候,偶然看到了7-11便利店,发现这种店,麻雀虽小五脏俱全,非常便利。于是产生了将美国的7-11模式与日本的小型商店进行组合的想法。
可当时日本的小店正在被大型超市攻城略地,生意日益凋零。2005年以后,日本的少子和老龄化问题日益严重,便利店行业的整体营收萎缩,媒体铺天盖地地报道说,便利店行业高速发展的时期已经结束,市场已经饱和了。
然而,铃木坚持引入7-11,让7-11在日本发展壮大,最终反向收购了美国的母公司。铃木坚持引入饭团,饭团成为7-11最受欢迎的食材。面对老龄化,铃木坚持市场绝对不会饱和,相反,便利店将快速发展。7-11积极调整产品结构,业绩不降反增。
铃木敏文感慨地说:“我发现,众望所归的决策总是会失败,遭人非议的决策往往能成功。”为什么铃木总能跟别人想的不一样?却做出正确决策。铃木敏文说:“反对者往往站在过去的延长线上,而创新者则是跳跃到未来去想象。”
“想象”似乎多见于科技行业,很少在零售行业里听到。零售行业更在乎的是贴在地面,一点点提高效率。但是铃木敏文却说,零售行业需要想象力。
铃木说,大家反对从美国引入7-11便利店,因为当时的日本,处于大型超市的全盛时期,小型超市被大型综合超市打得溃不成军。于是大家理所当然地认为“大的就是好的”“小的战胜不了大的”。这就是认为过去什么样,未来就什么样,思维站在传统思维模式的延长线上。
但是,铃木敏文眼里看到的,却是未来发展的图景。人们需要一种更加便利,随时可以买到必需品的场景。至于现在小型超市的发展困境,可能是自身运营效率的问题,不代表趋势。
反对将饭团引入便利店时,人们的思考是,过去大家一直在家里吃饭团,所以未来也会如此。但铃木敏文看到的是,职业人口不断增加,他们进入便利店,需要一种不假思索就会信任的食物。只要使用好的食材,追求高品质的食物口感,实现与家庭做法的差异化,消费者就会买单。当人们看到老龄化让市场萎缩,铃木敏文看到的却是,老人更需要便捷的服务,只是目前便利店的选品不适合他们。于是,7-11重新设计了商品布局,店铺的销售额开始止跌回升。
当反对者沉浸在过去的经验时,铃木敏文却能跳出过去这条线,把目光投向未来,想象出未来的可能图景,然后以未来的可能图景为起点,倒推今日的行动。没有条件就去创造。这种能推演出未来图景的能力,能在未来发生前,想象出未来会变成什么样的能力,就是铃木所说的想象力。而一个人,是总在回望过去,还是能看到未来,决定了人与人之间的差距。
铃木说,沉浸在过去的思维里,不仅想象不到未来,过去的经验还会像一个过滤网一样,滤掉近在眼前的机会。
2008年的金融危机,让日本市场陷入消费低迷。铃木敏文想到了一个促进销售的活动,叫做现金收购式销售。活动规则是,顾客每购买5000日元的产品,商家就会以1000日元的现金收购一件顾客的旧衣服。
销售部门的人认为买5000日元的东西,可以卖出1000日元的旧衣服,相当于买东西打八折。当时,七折、六折的东西都卖不出去。何况,顾客还必须亲自把不要的旧物品拿给商家。
但是,铃木敏文坚持推行这个活动。结果,活动一推出就火遍了日本。活动期间,伊藤洋华堂的营业额增加了20%—30%。当时,一般家庭的衣柜中都塞满了衣服,扔了又觉着可惜,不扔又占地方。如果收购这些不穿的衣物,可以帮助顾客解决一个大麻烦。而且顾客腾空了衣柜,就会想继续购物,这就形成了一个正循环。铃木敏文心中描绘的,正是这样一幅未来的图景。
销售部门的领导因为根据过去积累的经验,自然而然地把这个活动跟打折看成了一回事。确实,这个活动跟打折的思路很接近。但新东西跟旧东西之间,往往只有这么一个火花的差距。带着过去的眼光看未来,这一点点的火花,就被过去的过滤网筛掉了。
铃木敏文能保证准确看清未来图景的核心就是看清顾客的需求。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