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日天不亮,邹城市石墙镇的樊山上就热闹起来:一网网活蹦乱跳的罗非鱼被捞出水面、装上卡车,发往大山之外的济宁市区。“2000多斤,卖了2万多元。”山东堃茂农业开发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张宪顺喜上眉梢:“中秋节前行市好,最近1周就走了三批鱼。”
没错,鱼场就建在半山腰——抬眼望去,草木掩映间,三排大棚依山而建。棚内摆放着直径10米的养殖桶,循环水哗哗地淌,输氧管吹着气泡,一瓢饲料撒开,激起水中一片欢腾。鲈鱼、乌鳢、罗非鱼……这里年产高端成鱼90万斤、鱼苗2000万尾,今年1—8月产值超过2000万元,同比增长8%。
不靠海、不临湖,邹城却“盯”上了渔业养殖产业。尤其是石墙、城前、峄山、田黄等几个山区镇更是越养越起劲儿,规模逐年扩大。“好山有好水,好水养好鱼。”邹城市农业农村局渔业渔政科副科长刘茂清说,当地以“工业思维”发展农业,探索工厂化循环水养殖模式,节水约90%,节地约90%,每立方米养殖量高达60千克以上,是传统养殖模式的20倍。
“养鱼用的就是山上流下来的泉水。”张宪顺随手从鱼池里舀出一瓢水向记者展示,池水24小时不停循环,过滤出粪便、饵料等废物,再经过紫外线杀菌、补充有益菌等净化过程后循环使用,一池水用一年都没问题。过滤出的粪污残渣则变成优质有机肥,经杀菌消毒后排进基地的农田里,实现绿色循环“零排放”。
走进公司数字化智慧渔业繁育基地,车间空无一人,只有设备在嗡嗡作响。“基地集成智能传感、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和5G等现代技术,实现养殖系统在线监测、养殖设备智能控制和养殖生产实时监管。”老张的女儿张雪是公司技术员,只见她掏出手机轻轻一点,就能启动智能机器人养殖管理系统,开展智能投饵、水质检测等工作。系统还能通过对鱼类行为学的数据统计,自动判断鱼的生长状况及饥饿程度,进而精准投喂。
一座圆池后边,一个人影在活动——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珠江水产研究所研究员李胜杰正潜心记录大口黑鲈的生长发育数据。“北方的山区不仅水质优良,而且平均气温较南方偏低,更适宜鲈鱼生长繁殖。”李胜杰说,他把自己研究培育的反季节大口黑鲈“优鲈3号”苗种带到这里,进行首批繁育转化,只需7个多月就能从米粒大的幼体长成1.3斤左右的成鱼,比传统鱼种养殖周期缩短2个多月。
从樊山出发,“工厂鱼”越游越远。石墙镇正着手利用农村闲置庭院推动工厂化养鱼“进入寻常百姓家”,由龙头企业提供鱼苗、技术,并统一收购,带动村民共富。峄山镇丁岭、金张庄两村联合,将6座闲置蔬菜大棚改建成了养殖棚。“温度高了就拉下棉被,温度低了就拉开棉被,以种菜的方式控制棚内气温。”金张庄村党支部书记张允虎介绍,每个大棚占地1亩,放有5个直径6米的养殖桶,一个桶就可以养3000尾。目前,公司养殖的鲈鱼、罗非鱼和匙吻鲟三个品种供不应求,预计每年增加村集体收入60—70万元。
好吃的鱼能挣钱,好看的鱼也能盈利。邹城市推动观赏鱼“育繁推”一体化发展,建设7个集繁育、生产、销售于一体的养殖基地,繁育生产锦鲤、兰寿、泰狮等观赏鱼品种,产品通过线上线下畅销全国各地。
一条山路直通石墙镇车路口村的长山,崖壁之下的池塘里闪耀着初秋的“多巴胺”——红、白、金、银……十几种观赏鱼在水中畅游。一旁的直播间里,主播将镜头对着锦鲤热情推荐,不到半小时卖出20多条。“别看我们深居山区,却能买全国卖全国。”山东锦鳞阁渔业有限公司董事长张兴深介绍,他们每年培育A级鱼5000—6000条,销售锦鲤种苗7000—8000万尾。
“工厂化循环水养殖模式代表着水产养殖领域的新质生产力。”刘茂清介绍,新模式不仅生态环保,而且环境、水质可控,能够降低养殖风险。邹城市规划“一东一西、中间联动”工厂化养殖发展布局,利用农村闲置土地、学校、村落、厂房等资源,建设6处陆基工厂化循环水养鱼基地,年产量约1300吨,进入山东省淡水渔业县第一方阵。
(大众新闻记者 王浩奇 通讯员 盛超 郭常鹏)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