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成为北京市属公办高校今年秋季开学的关键词。今天(9月5日),记者从北京市教育委员会了解到,从本月起,市属公办高校将全覆盖开设人工智能通识课。北京市引导高校结合自身专业特点,形成人工智能通识课“一校一品”的“AI+专业”特色品牌。新学期开启后,市属公办高校近五万名大一新生将通过线上线下结合的方式开展该课程的系统学习。
因材施教 构建专属AI知识体系
市属高校人工智能通识课由“通识基础”“算法原理”“前沿拓展”“实践实训”四个模块组成。第一、二模块课程由市教委牵头统一录制,建设慕课平台供市属高校使用;第三模块由在京高校结合自身优势特色学科分专题录制,各校自主选课;第四模块由各校自行组织。
北京市教委相关负责人介绍,北京市属高校数量众多,学生群体在专业背景、学习兴趣、知识储备上呈现出多元化的特点。为了确保教学内容能够精准对接各校特色与学生多样化需求,人工智能通识课在慕课部分精心设计了理工版、管文版和艺体版三个通用版本,同时也赋予学校高度的自主权,学校可根据不同专业学生特点个性化“组装”课程,使每位学生都能在自己最感兴趣的领域内获得实质性的成长。
据了解,中国戏曲学院和北京舞蹈学院等艺术类院校均选择了艺体版通用课程,设计为1学分、16学时;北京工业大学、首都师范大学等综合类院校专业涵盖范围广,分别开设了理工版、管文版、艺体版课程,一般为1-2学分、16-32个学时;北京建筑大学结合学校专业需求,在通用版本基础上进行了个性化设计,把校内相关课程中关于数制转换、逻辑思维等内容列入学习计划,以帮助学生建立扎实的计算基础。
一校一品 铸就特色AI教育品牌
拥有不同办学特色与资源优势的高校,如何针对各自不同的培养目标,开设符合本校学生专业成长需要的人工智能通识课?
记者了解到,在中国音乐学院的人工智能通识课上,教师将带领学生使用AI作曲,让“人人都是作曲家”成为可能。该校还在人工智能通识课的实践环节,组织学生利用AI音乐大模型进行歌曲创作,并对AI作曲和人类作曲家思维方式进行分析讲解,对音乐版权等衍生问题开展教育。
在首都体育学院的“身体运动功能训练虚拟教研室”里,教师将指导学生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建立肌肉骨骼3D模型,模拟专项运动中肌群参与,帮助学生更加科学地进行训练。
北京联合大学积极联动社会各界力量,为不同专业学生联系了40余家企业进行参观学习。比如:针对历史、考古专业学生的学习需求,联系了国家博物馆、故宫博物院等国家级博物馆;针对艺术设计类专业学生的学习需求,联系了洛可可、东易日盛等行业龙头公司;针对工科类专业的学习需求,联系了字节跳动、百度、京东等互联网大厂,确保学生能够接触到与自身专业紧密相关的AI应用场景和前沿技术。
为了保证人工智能通识课的教育教学质量,北京物资学院打造了协同共创的“共享数智库教研”模式,通过云端协作的方式,教研室成员共享优秀的教学方法、教学案例及资源。北京物资学院副院长张闯教授介绍:“这种方式突破了时空与教师专业背景限制,让教师们可以随时随地进行教学研讨、资源共享和经验交流,极大地提升了教师的教学水平,也为课程的持续优化和创新提供了坚实的保障。”
北京信息科技大学采用了“翻转课堂+启发互动式教学”模式,要求学生课前通过慕课资源、数字化辅学资料等进行自主学习,课上教师重难点精讲、解答、案例分析和讨论交流,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北京信息科技大学校长郭福表示:“人工智能技术迭代迅速,传统的课堂教学难以满足教学要求。学校采用启发式互动课堂教学,通过同步课堂和分组讨论形式,既确保了教学内容的统一性,又能够针对不同专业、班级的具体情况进行个性化的讨论和辅导。”
记者注意到,北京市属公办高校在人工智能通识课的课程建设和组织过程中呈现了‘一校一品’的特色。各校结合自身办学特色与资源优势,积极探索新的教研模式和适应新课程要求的教学方法,设计了一系列个性化、多样化、高品质的实践教学活动,力求让课程更贴近本校学生的发展需求。
北京市高校人工智能通识课课程建设办公室主任、北京邮电大学副校长孙洪祥教授认为:“从校内外深度合作的联合教研,到以学生为中心的翻转课堂;从尖端实验室中精心设计的实践项目,到融合学科特色的课程设计;从激烈而富有启发的AI学科竞赛,到深入科技企业实地参观的沉浸式学习体验……这些创新举措不仅展现了各校在AI教育领域的深厚底蕴与独特视角,更为学生搭建了从理论到实践、从课堂到社会的全方位学习桥梁。”
跨界融合 拓展“AI+专业”新视野
今年,北京市教委发布了《提高大学生人工智能素养能力的意见》。除在市属公办高校全覆盖开设人工智能通识课,市教委还充分发挥北京高等教育资源优势和区域特色,面向全市高校征集了一批人工智能与学科交叉融合的前沿案例课程,助力人工智能通识教育的优质资源实现共建共享。
征集启动后,不仅市属高校积极参与,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北京邮电大学等部属高校也踊跃参加,共提供案例50余个,其中不乏鄂维南院士、胡事民院士、彭苏萍院士、江涛院士、彭永臻院士等大咖领衔的课程。这些案例跨越了传统学科的界限,体现了人工智能在教育、司法、医疗健康、电子信息、交通运输、农林牧渔、先进制造、能源动力、金融服务、体育艺术等24个领域的前沿应用,展现了AI技术在解决复杂问题中的巨大潜力。学生们通过这些生动具体的实例,不仅能够深刻理解AI技术的核心原理与应用场景,更能在未来专业学习中树立使用AI解决问题的意识,激发他们对专业学习的兴趣。
“前沿拓展”模块AI应用场景领域分布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人工智能与航天应用》课程介绍了人工智能技术在深空探测、载人航天、空间安全、导航与通信等方面的具体应用,对嫦娥软着陆避障、遥感对地观测等同学们非常关注的热点技术背后的AI原理进行了讲解。
北京石油化工学院建设的《智能制造》课程,围绕智能制造技术、智能车间、智能制造装备、产品智能设计等方面,结合学校新建的数字孪生智能产线的实际案例沉浸式讲解,向学生多方位呈现智能制造内涵及发展,树立学生实业报国理想。
北京电影学院的《用AI做电影:人工智能变革下的电影制作》课程展示了人工智能技术如何渗透到电影制作的每个环节,从灵感闪现到台词脚本、从现场拍摄到后期制作,在人工智能加持下,电影创造出了震撼人心的效果,引领行业迈向智能化、高效化的新纪元。
首都医科大学的《医学人工智能:现在与未来》课程展示了AI技术被应用于疾病诊断、药物研发等多个环节,极大地提高了医疗服务的效率与精准度。
中国农业大学的《神农大模型——大模型主力农业智慧化发展》课程展示了如何利用先进算法和海量农业数据,为农民提供精准的种植建议,提高农作物产量和质量,让农民朋友真正感受科技带来的实惠。
北京工商大学的《舌尖上的AI》围绕食品生产、加工、流通、监管过程中,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在提升视频生产效率、保障食品安全、优化资源配置方面的优势,让学生感受生成式AI在食品营养与健康领域的前沿应用。
北京物资学院精心打造了《AI+智慧物流》课程案例,突出以AI为核心的智慧物流新质生产力在降低全社会物流总成本中的重要作用,生动有趣地展示了AI技术在智慧物流核心场景中的应用,帮助学生深入领会人工智能赋能行业发展的驱动作用。
中央音乐学院的《AI与交响乐》,展现了艺术与人工智能的结合催生了众多创新作品,让人们在欣赏美的同时,也感受到了科技的力量。
技术赋能 打造AI教学新生态
为深入推动AI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帮助学生体验、感知和理解AI技术,辅助教师打造生动鲜活的课堂,市属公办高校人工智能通识课充分运用大模型、AI数字人、知识图谱等核心技术,统一构建了线上线下一体化的教学实训环境。
教学平台打造了男女两位数字教师,其形象逼真、表达生动,可以随时解答相关疑难问题,并在课中视频学习中与学习者实时互动、自动出题、答题辅导,营造了以学生为中心的沉浸式学习氛围。
AI数字人形象
课程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建设理念,精心设计了演示验证型、综合设计型、研究创新型等不同实验内容,将抽象的知识点转化为通俗易懂的操作,以生动的实验内容激发学习兴趣。同时,课程还配套提供了智能体开发工具辅助开展大模型相关的实训教学,具备AI绘图、文本生成、数据分析、智能体等多项功能,帮助学生更轻松地完成复杂的大模型实训任务,培养创新思维能力。
平台提供丰富的AI实验
依托智能化的教学功能,课程可以灵活适配高校不同培养方案,并提供闯关式、自适应式两种学习模式。根据教学安排,教师可以通过逐步解锁课程的方式引导学生学习,也可以让学生基于知识图谱生成的个性化学习路径,进行自适应学习;教师可以在过程中及时掌握学生的学习进度和知识薄弱点,开展更全面的学习指导,让教学更精准。智能出题系统的引入为学生们提供了个性化的练习体验,根据学生的学习进度和水平,自动生成适合的练习题和测试卷,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并即时给出反馈,提升学习效果。平台开辟了“码上学生社区”,学生们可以便捷地与教师和同学进行实时或异步的交流讨论,分享学习心得,解答疑惑,社区内还实现了学习资源的共享,学生们可以上传和下载丰富的学习资料和案例分析,进一步拓宽了学习视野。在北京信息科技大学和北京建筑大学的智慧教室里,通过硬件终端可对学生的学习状态进行信息采集,AI系统能够精准地把握学生的学习状况和需求,为教师提供有针对性的教学建议,从而进一步提升教学效果。
这一系列创新实践不仅丰富了教学内容和形式,更在无形中塑造了一种全新的教学生态,让AI成为了学生学习和成长的得力助手,通过AI赋能激发学生对未来专业学习的浓厚兴趣与无限遐想。
组织支撑 夯实AI课程发展之基
为保证人工智能通识课的高质量建设,北京市组建了由鄂维南、戴琼海和郑志明三位院士领衔的“课程建设专家咨询委员会”,为课程提供专业指导和咨询。在课程设计之初,专家们强调,课程设计要兼顾各个层次的学生,理工类学生要体现高阶性和挑战性,艺体类学生更强调应用性和实践性,正是基于专家的建议,课程组确定了按模块、分层次建设的设计理念。
市教委还成立了北京市人工智能通识课虚拟教研室,促进资源共享与协同创新,打破时空界限,集合多方智慧共同推动人工智能通识课的教学与研究,为教师们提供一个跨校交流的平台,提升他们在人工智能领域的专业成长和教学能力。同时,面向课程负责人、教学管理人员组织了多场专题培训,让各位老师深入理解课程的设计理念、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进一步统一认识,凝聚共识。
“通过与其他教师的深入交流,拓宽了教学视野,学到了许多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方法,期待与大家共同进步,为提升北京高等教育质量贡献力量。”北京石油化工学院任课教师刘强教授认为,北京人工智能虚拟教研室为自己提供了一个与同行交流、学习的宝贵平台。北京警察学院教师武鸿浩在参加了人工智能通识课教师培训后,感觉收获满满、深受启发:“培训内容丰富,涵盖了人工智能的最新技术和教学理念。通过专家的讲解和同行的交流,让我对如何更好地教授这门课程有了全新的认识。我会将所学应用到教学中,为学生带来更高质量的学习体验。”
北京市人工智能通识课虚拟教研室平台
北京市教委主任李奕表示,北京市委、市政府决定在市属高校全覆盖开设人工智能通识课,这一决策不仅体现了北京市对教育创新的积极回应,更是在全球科技竞争新格局下,把握历史机遇、展现战略远见、培养未来科技领军人才的重要举措。加快培养人工智能领域优秀人才,既是提升我国核心竞争力、改善人民福祉的重大战略举措,也是建设北京高水平人才高地和国际科技创新高地、推动首都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路径。北京作为我国首都和国际科技创新中心,肩负着引领科技创新、服务国家战略的重要使命,北京市勇于创新,率先开展人工智能通识教育的探索与实践,旨在全面提高大学生人工智能专业能力和综合素养,帮助学生更好适应未来社会的发展需求,努力成为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高素质人才。
据悉,北京市教委下一步将对人工智能通识课持续进行迭代升级与智能化改造,大力提升课程质量与教学效果;进一步发挥虚拟教研室的资源共享作用,推动教学内容和方法的持续创新与完善;持续强化人工智能与学科的交叉融合,进一步扩大应用场景案例的范围和数量,帮助学生深入了解AI技术的应用;全市还将组织北京市人工智能类学科竞赛,为学生提供展示才华和实践能力的舞台,激发学生兴趣与创新能力。
此外,北京政法职业学院、北京金融科技学院等高职院校和民办高校也开始试点开设人工智能通识课,共同推动人工智能教育的普及与发展。
文字:常悦
编辑:付磊
编审:张秋颖
终审:冉阳 常悦
关注教育的人都在看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