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概况:公司承建的伊拉克纳西储油库项目工艺管道总长107.32公里,地下消防给排水管道54.82公里,涉及不同口径焊口共计52.99万吋。钢结构1047.17吨,设备安装共计126台套。站外管道5条,共计23.81公里。
夏日的傍晚,在伊拉克纳西里耶储油库项目现场,一轮红日渐渐地向地平线隐去,刚刚敷设的工艺管线在绚烂的霞光照射下,泛出一条条金色的光。
自2023年9月打火开焊以来,项目施工“进度条”不断刷新,各工艺区的管线不断向四周敷设延展。然而,经历者都清楚,施工的“进度条”可不像管线这样丝滑流畅。今年以来,受土建施工、管材供应延迟等因素制约,工艺管线施工陷入被动。距离9月中旬的生产高峰期越来越近,为扭转被动局面,项目团队从管材供应和管沟成型的时间差上想办法,将“错峰”列为提升项目整体效率的重要突破口,为打赢“阵地战”做足准备。
错峰休整,储备人员“战斗力”
8月初,项目技术员陈泽龙带着家人的嘱托回到了项目上。像他一样返程的陆续还有20多名技术骨干。大家经过假期的修整,精神抖擞,干劲十足。
项目经理魏云龙介绍说:“前段时间,现场作业面一直连续不上,材料进场时间也晚,与其让大家在上面干等着,不如先回国休息,为施工高峰期的到来储备充足的战斗力。”
早在今年4月,项目团队就针对二
期管材8月初到场的情况,对原施工计划进行了调整。经过周密分析与科学规划,项目团队在满足现场最低施工配置的情况下,对作业点进行了优先级划分,安排中方员工和属地工轮休。错峰休息既有效缓解了员工的疲劳状态,又避免了人员过剩。
骨干人员轮流休整的同时,现场施工人员也没闲着,他们在项目部的统一部署下,利用生产间歇期固强补弱,苦练内功。项目部一方面对20余名中外籍电焊工的技术水平进行全面统计和评估,跟踪他们的连续“出口”数量,以“练兵-再考核-再提升”的自检自测滚动模式,对不达标人员进行“末位淘汰”,另一方面结合外籍焊工的技术特长,加大培训力度,选派6人进行全自动焊接技术培训,进一步提高外籍员工的整体工效水平。
通过严管理硬考核,项目部有效发挥了质量监管“指挥棒”的作用,工程焊接效率显著提高,探伤一次合格率保持在98.5%以上,4名外籍焊工取得了全自动焊接资格证。
当陈泽龙再次回到预制场的时候,他欣喜地发现外籍焊工乌斯曼趁他休假的时候,已经跟着中国师傅学习掌握了全自动焊接技术,现场又多了个得力“焊将”。
错期“会诊”,加强设备“保障力”
在纳西里耶项目现场,很多设备的“服役”年龄都超过了10年。伊拉克地区的常年高温,更让这些“年头长”的设备故障频发,为项目生产带来更多不确定因素。
今年7月,现场一台100千瓦发电机的操作面板出现了问题。修理工刘志福在维修时发现,伊拉克地区找不到型号相同的配件,最后花费了5个多小时用水温表、机油压力表等配件自制改造操作面板,才保证了发电机的正常使用。
最让刘志福担心的是,生产高峰期将至,一旦设备“趴窝”,为寻找配件、改造设备“操碎心”是小事,耽误了生产却是大事。
所以,在大家休整练兵的时间,刘志福和维修电工田高峰无比忙碌。现场作业点分散,使用的设备种类也比较多,焊接的、行走的、吊装的,还有从阿联酋、伊拉克地区其他项目调配过来尚未投入使用的设备。为了让设备继续高效运作,他们每天都要携带着万用表、螺丝刀、备用线等常用工具和备件,穿梭在营地、预制场和施工现场,对设备进行错峰会诊——一路“顺藤摸瓜”,一项一项排除,哪些线路老化、哪些配件需要更换、哪些需要临时使用备用设备等关键信息都一一登记在案,然后“对症下药开处方”。
针对设备的配件供应,他们还辅助项目部制定采购清单,安排专人对缺少的配件进行当地询价和采购,对于伊拉克地区无法购买的配件,则通过国内采购、动迁人员背运的方式带到现场,确保所有设备在施工高峰期能够处于最佳运行状态。
错时复盘,提升专业“内驱力”
从空中俯瞰,纳西里耶项目管网密布。一条条标高不同、管径不同、功能不同的工艺管道身披着同一款灰白色“防腐外衣”,错落有致地盘在储罐区周围,等待着将罐中的原油输送到各个地方。
现场各个专业的管道纷繁复杂,仅轻油管廊区域就有十万余吋焊口,管径上至50吋,下至0.75吋,经常会出现一些外观、口径、性能描述都很相似实则天差地别的管道。“如果不注意单线图中对管道的描述,就有可能因为专业疏忽给工程带来不小的损失。”项目技术员尹兆一说。
整个项目按照工艺流程划分为9个功能区,像轻油管廊这样较大规模的作业区一共有3个。作为刚接触工艺管道的技术“新兵”,尹兆一要将手中平面的图纸还原为现场的三维立体管道并不容易,如果不能结合图纸提前做好“预习”,很容易现场“踩雷”,干返工活。
实践是最好的“老师”。尹兆一白天借用管沟成型和其他工序的时间差,往返于不同施工点,熟悉各工艺区的管线施工流程,晚上在项目总工程师王鹤里的指导下学习运用专业3D软件提前对图纸进行全面了解,查询管道布置位置、坐标、标高等信息,计算统计所需的管件,通过电脑模拟预演,扫除技术障碍,确定下一步的管道安装走向、施工流程。就这样,通过在干中学、在学中干,尹兆一迅速成长起来,分管施工区域的技术工作也步入正轨。
为了让青年技术员更好更快地服务于现场,项目部每周五都利用工歇时间组织技术分析“回头看”,结合尹兆一等青年技术员的特点,总结施工经验,梳理和优化现有图纸,对当前所涉及的技术范围进行扩展和延伸,分析施工中可能遇到的技术难题及潜在风险点,最大限度地提高他们的技术能力和综合素质。
经过一系列灵活机动的“错峰”调整,项目部合理规划并安排了地下管沟开挖、耗材统计采购、设备安装所需检验工具准备等前置工作,维修养护焊接、电机等设备30余台套,培训储备施工技术力量100余名,大大缩短了后期施工准备时间,为项目的持续、高效推进奠定了坚实基础。
截止到9月2日,项目已焊接13.65万吋口,安装钢管支架645个,阀门安装52台,设备安装24台套;消防线开沟7.1公里,管线下沟9.1公里。
图文|张韧 张赤赫
编辑|沈毅芹
排版|马亮
审核|劳火桢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