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吴兴傍
(1929年年底,赣南会昌山区)
躲在山沟里的村民,议论纷纷,这个年过得不吉利。一青年叫刘家祁,他提出要下山看看,身边的妇女马上反对:“不能去,很危险。”刘家祁:“只在山上躲不是一个办法,没有吃,天气冷吃不消。”
一老年男子对刘家祁说:“不要去冒这个险,忍着过两天再说,等军队走了再下山。”刘家祁不听劝阻:“我下山不让他们看见。”老人还是劝道:“发现了你,一枪子弹打过来就没有了命。”刘家祁:“万一被他们发现了,我是老百姓,身上又没有武器,不会杀我。”
刘家祁向山下走去,他偷偷地进到村,观看周围,他溜进了家里。他想找点吃的,带回山上去,打开锅盖,煮熟的蕃薯没有了,是个空锅。原先放在厨房角的一袋番薯也没有了,留下一个空袋。打开菜橱,炖鸡、五花肉、蒸鱼几个过年菜还在,但是米缸里的米少了一大节,看到灶头上有一张纸条,他不识字,把纸条放进口袋里。
走进房里,床上、衣橱所有东西原封不动。衣橱旁边一袋番薯也没有动,他打算带上山,背起,关上门就往山上跑。
回到山上,刘家祁把蕃薯给家里的人和其他人吃,把口袋里一张纸条给一个穿中山制服的中年人看:“你认识字。我在灶头上拿到这张纸条,写的是什么?”
穿中山制服的中年人是当地的一个小学老师。小学老师看了一遍:“哦,是红军写的借条。”
刘家祁问:“什么借条?”
小学老师:“我念给你听。‘借条。老表对不起,因我们断粮缺食,又要打仗。打开你们家,锅里煮的蕃薯一脸盆和大米约二十斤,合两块大团洋。留下借条,今后一定会还。红四军31团三连一班。’”
那个不让刘家祁下山的妇女听了,抓过纸条,但又不认识字:“怪不得说红军的纪律好,吃了还要打借条。”说着就吃起了番薯。
刘家祁吃完手上的番薯,对大家说:“我看我们可以下山回家,先拿些东西到山上来吃。红军不会欺负老百姓。不是国民党的军队,抄我们的家,生鸡活猪都抢走。”
小学老师说:“你们先下去,我再等等看。”
吃番薯的妇女:“我跟刘家祁回家去。”
小学老师老婆:“我也跟,我嫁了个死没用的。”
刘家祁带着几个人下山走后,小学老师说:“什么借条,老虎借猪头有去无回,从井冈山逃跑到赣南来,是国民党追到这里来的。”众人对他的讲话不理,走开。
下山的几个男女跟着刘家祁,绕过没有红军驻扎的地方,但是他们还是看到了红军。一队一队的红军背着枪向村外走去,还有的队抬着机关枪向村外小跑步。下山的人更胆大了,大步各自回家。
之前吃番薯妇女一回家,看到桌上的一张借条,不识字,便把这借条叠好,小心放进口袋里,打开桌上的竹盖,一碗红烧肉和蒸好的鱼没有动。到厨房里打开米缸,少了一大节,将吊着的菜篮取下,空的,含笑自语:“荤菜不吃,吃青菜,是和尚吧。”
另一老农回家,先打开米缸来看,只有少数的米了,到厨房里打开碗橱,原先做好的过年用的“三牲(鸡鸭鱼)”还在,一箩筐的萝卜白菜青菜没有了,只留一张借条。于是拿着早几天打好准备过年的一瓶炒米糖,上山走了。
下山的人回到山上,山上的人围过来打听情况。刘家祁首先说:“红军排好队向各个方向跑去,一定要打仗了,现在不能回家,到明天看。”
下山的人手里都有借条,大家把借条给小学老师看,红军借的都是番薯芋头大米,所有的荤菜都还在,有人开玩笑:“红军是和尚兵,专门吃斋的。”
小学老师老婆拿借条给老公保存,小学老师接过借条:“有什么保存,这是骗人的。再说专门打败仗的兵,去哪里还!”把纸条一撕,将纸碎甩在身后。
老婆不满的说:“又不要拿饭供它,不放起来,到时有用时你晓得苦。”小学老师:“有用?有用就不会在山沟里借我们的米,会在大城市里上馆子。”
刘家祁对小学老师更不满:“会打借条就说明红军是好的,我就准备参加瑞金的游击队。”
老农走过来:“来,吃我们家打的炒米糖。”他首先给刘家祁一块。
(略)
刘家祁胆大,在山脚下看打仗,最后看到红军押着一大串俘虏兵,于是跑到山上大叫:“红军胜利了。红军赢了。”
山上男女老少都向刘家祁跑来,刘家祁:“我看到红军打败国民党军队,打死好多国民党的兵,还抓到两个当官的。”
老农:“我晓得红军会打仗,朱德毛泽东在井冈山都好会打仗,是为我们穷人打仗的,红军很讲纪律,对老百姓很好。”刘家祁向大家说:“我们下山去。”
刘家祁走在前面,所有人都跟上。回到村里,红军看到村民回来了,陈毅走向前:“老表们好!”村民有些拘束,只有刘家祁握着陈毅伸来的手:“红军好。”村民也跟着说:“红军好。”
陈毅:“老表表嫂们受惊了!”村民们只是看着陈毅笑笑。陈毅:“我们打走了白军,你们可以好好的过年,我们借了你们的米和菜,没有经过你们同意就拿走了,对不起!这本来是我们纪律不允许的,但我们实在困难,敌人追的来,战士又饿着肚子!”
刘家祁:“知道的,你们也不能饿着肚子打仗。”
陈毅:“我们一定会还!”
刘家祁:“不要还,你们是为了打白军,不要还!”
陈毅:“我们一定要还,这是红军的纪律!”
老农走过来:“红军为了打白军要吃饭,红军打了胜仗就好。”
陈毅:“老表表嫂你们快回家去吧,过个迟到的年!”
村民们迫不及待要回家看看,纷纷往家里跑。陈毅向村民们不断挥手。
(节选自吴兴傍长篇纪实小说《苏维埃纪事》)
摄影刘于云(路开文化)
◆ ◆ ◆ ◆ ◆
吴兴傍,89岁,烟草公司退休,居江西赣州。1995年起至今坚持个人写作,创作长篇回忆纪实《少年往事》,长篇人物纪实小说《陈赞贤》、《赣南专员蒋经国》(上下册,70万字,香港文艺出版社出版),长篇纪实小说《苏维埃记事》(70万字),电视连续剧《陈赞贤》等,字数达三百万字。
本公众号文章皆为原创作品,
如需采用,请联系13870789598
微信号:路开文化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