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妙常,是南宋高宗绍兴年间的一位传奇女子,她出生于临江官宦之家,自幼聪明伶俐,容貌秀美。
然而,由于她自幼体弱多病,其父母为了祈求她能早日康复,将她送到了青石镇郊的“女贞庵”中,削发为尼。
在女贞庵中,陈妙常并没有沉溺于清闲单调的修行生活,而是以积极的态度面对生活,她一边跟着师傅修行,一边苦学不倦。不仅精通经文,而且诗文俊雅,兼工音律。
到了十五六岁之后,陈妙常突然容颜焕发,光耀照人,活脱脱地大美女一枚。
她虽然穿着宽袍大袖的袈裟,但毫不掩饰她的绝世容颜,如同仙女下凡一般,令人目眩神迷。
陈妙常在女贞庵中时常以琴棋书画为伴,后由于她的才华出众,琴声优美夺人,时常吸引诸多客人来到女贞庵一睹其芳容,其中不乏文人雅士。
宋朝著名词人张孝祥就是其中一位。
张孝祥,字安国,号于湖居士,历阳乌江(今安徽和县乌江镇)人。南宋著名词人,书法家。唐代诗人张籍的七世孙。
绍兴二十四年,公元1154年,张孝祥考取进士第一名状元及第,授官中书舍人、直学士。
张孝祥为人豪迈、坦率,为官勤政谦谨,办事公道,显赫有能。同时他具有深厚的爱国思想。
其代表作《六州歌头》,全词悲壮激烈,气势豪迈,忠肝义胆,具有强烈的时代影响力。
全词以壮志难酬的悲壮,表达了对朝廷屈辱求和的愤慨,和对沦陷区中原父老的深切同情。
长淮望断,关塞莽然平。征尘暗,霜风劲,悄变声。黯销凝。追想当年事,殆天数,非人力;洙泗上,弦歌地,亦膻腥。隔水毡乡,落日牛羊下,区脱纵横。看名王宵猎,骑火一川明,笳鼓悲鸣,遣人惊。
念腰间箭,匣中剑,空埃蠹,竟何成!时易失,心徒壮,岁将零。渺神京。干羽方怀远,静烽燧,且休兵。冠盖使,纷驰骛,若为情!闻道中原遗老,常南望、翠葆霓旌。使行人到此,忠愤气填膺,有泪如倾。
张孝祥倾慕陈妙常容貌与才华,当时时常去女贞庵与陈妙常交流。
陈妙常也十分仰慕张孝祥的才华,不多时两人便成了亲密无间的密友。
张孝祥虽然对陈妙常抱有深厚的情感,但他骨子里是个正人君子,也是十分正派的人士之一。
他时刻警示自己,要与陈妙常保持一定的距离,毕竟君子不强人所难。
一次偶然的机会,张孝祥带着好友潘必正一起与陈妙常谈诗论道。
潘必正,一介风流才子,其风采不仅在于笔墨间的挥洒自如,更在于那份对世间美好情感的敏锐捕捉与勇敢表达。
初见陈妙常,他仿佛被一股不可抗拒的力量牵引,那双充满智慧与温柔的眼眸,瞬间点燃了他心中久违的激情之火。
于是,一场关于诗词与情感的盛宴悄然拉开序幕。
潘必正以其横溢的才华,向陈妙常倾注了无尽的情意。他的每一首词,每一句诗,都如同春日里细雨绵绵,温柔而坚定地渗透进陈妙常的心田。
那些关于风月、关于相思的吟唱,不仅展现了他对爱情的渴望,也深深触动了陈妙常内心深处那份被压抑已久的情愫。
然而,身份的枷锁让陈妙常陷入了深深的矛盾与挣扎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