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导演赵启辰作品《卿卿日常》打破爱奇艺热度值破万最快纪录,通过市场和行业分析,该剧能达到这样的播出水平,与其别具一格的喜剧风格分不开,而正在热播的《四方馆》再次将他所擅长的这一创作风格展现淋漓。
《四方馆》以大雍都城长乐特设机构“四方馆”为背景,展现了一个丰富多彩的古代世界,融合了古装、探案、轻喜与青年成长等多种元素,与古装类型巧妙混搭,带来全新观剧体验。在这次采访中,赵启辰深入分享了他创作《四方馆》的初衷、选角考量以及在喜剧创作等方面的经验与思考,他表示,最初接触这个项目就被其独特的题材所吸引。
《四方馆》海报
在赵启辰的精心打造下,《四方馆》通过展现7个各有特色的“番邦”,构建了一个庞大而细致的故事格局。“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下,大家有各自的领地、产业、文化,甚至语言文字,这首先提供了故事的丰富性,不同的价值观、世界观相碰撞,有对立、冲突,也有融合。”
为了完成这个世界观设定,赵启辰和团队做了细致的筹备。“包括每个番邦之间的服饰颜色、旗帜等文化属性上要有明确的视觉划分,甚至每个‘使馆’的建筑风格、装修风格都会很不一样。”他谈到,“我们会给这些番邦设计一些独特的特点,比如渊人声音洪亮,因为他们地处山地,远距离沟通基本靠吼;月影以女尊为主,所以使者多为女性使臣;玉罗相对贵气一些,他们特产玉矿。这样给他们一些非常明显的特点,让观众从视觉和文化上能区分开。”
本次《四方馆》的选角,也在筹备初期就引起了观众的广泛关注,檀健次和周依然这对组合,着实新颖。赵启辰表示,这个演员组合是经过监制刘闻洋精心考量的。檀健次虽然刚以高冷深情的古装角色出圈,但他本人喜剧色彩十足,在综艺中也有上佳表现。因此在刘闻洋看来,檀健次非常适合《四方馆》中跳脱飞扬的元莫一角,而周依然在表演上与阿术这个角色也有契合之处。尽管两位演员最初不认识,但赵启辰通过在拍摄初期,安排他们二人单独拍摄在元莫家的场景,用大量的相处和互动时间,让他们迅速熟悉起来。
檀健次、周依然
采访之中,我们看到了一位青年导演对喜剧创作的思考和经验,以及在短剧异军突起的时代,对长剧创作的执着与情结。在赵启辰看来,《四方馆》虽然有不少令人捧腹的喜剧呈现,但本质上叙说的却是一个沉重悲凉的主题:普通人在时代和命运的推动下,被动做出改变,背起巨大责任。“如果平实呈现,故事会很沉重”,因此喜剧,成为了一切负重的糖衣。
【对话】
谈类型融合:让现实照进古装剧
澎湃新闻:《四方馆》元素多样,包括喜剧、职场,甚至探案,它又和古装类型混搭在一起,这也意味着市面上能作为参考的项目凤毛麟角,作为导演,有没有一些解决方案去融合这么多的类型?
赵启辰:我觉得类型融合,很多创作者都在做,好莱坞在做,我们中国也在做。所以在我这里,类型融合从来不是一个特别大的障碍或难题。因为我觉得天马行空的东西放在一起,只要放得合适合理,能让观众理解,其实就能好看。
而且一直以来,我们一直在尝试一个主题,叫做“让现实照进古装剧”。我们拍古代的故事,无论是架空还是大历史,都希望有一些与当下生活的连接,让现在的观众在古装剧中找到现实生活的映射,这是我们一直想尝试的主题和表达。
第二,这个故事虽然元素很多,但理解起来非常简单。“四方馆”内大家是朋友、家人、同事,讨论的也是外面世界纷繁复杂的事。但我们没有把视角局限在四方馆内,而是把馆外的“世界”也拍了出来。所以在馆内,大家苦中作乐、嬉笑怒骂,出了四方馆,他们面对的是邦与邦之间的交锋、融合、谈判。
所以本质上,这个故事的大主题其实非常沉重,讲的是元莫和阿术两个人被命运裹挟着不断被动成长,最终主动担起家国大义。主题底色悲凉沉重,所以我们更要用轻松的方式,或者说苦中作乐的方式去打开这个故事,让观众看到他们在压力下的乐观,希望在这个过程中给观众一些慰藉、启示,让大家体会到过程中的一些美好,这是创作的初衷。
澎湃新闻:像男女主的搭配是檀健次跟周依然,这个搭配很有新鲜感,聊聊一开始在选角上团队的一些考量?
赵启辰:一开始我们觉得这个项目剧本基础有趣,但当时的剧本很不完善,于是我便带着编剧团队改了一稿剧本,修改之后觉得,元莫这个角色很适合檀健次。那时健次在上海拍戏,刘闻洋还特意带我去了上海,跟他见了面,他也对这个剧本非常感兴趣,因为他非常想演喜剧,想在这样的角色中呈现自我,我们也非常认可他的演技。
另外,周依然在表演上,与阿术这个角色也有相契合的部分,我们非常欣赏她。
但檀健次和周依然彼此不认识,所以我们也会担心他们能否迅速熟络。刚开始拍摄时,我们选择了先拍元莫家的场景,专门拍他们两个人的戏,大概拍了20天左右,让他们能更快熟悉对方,了解对方的表演方式、呈现角色的方式以及两个角色互动的模式。结果其实不用20天,第一天他们就已经很熟了,因为他们都是有演技的好演员。
我们拍得最早的一场戏是他们俩拼地图,那一场戏是感情的萌芽。我们基本上是顺拍,从他们不太熟的戏份开始,因为他们那时候本身就不太熟,带着这种感觉来演更合适。拍到后期,他们越来越熟,越来越知道自己在剧本的感情阶段中处于什么位置。最终呈现出来的效果大家都很满意。
两人从拼地图开始熟悉
谈元莫:他的“成长弧度特别大”
澎湃新闻:元莫这个角色本身有一些反英雄的东西,比如爱玩、爱贫嘴,是个“躺平学”大师,他和影视剧中常见的古装剧男主不太一样。
赵启辰:首先,我想在这个本子里做一些创新,打破一些观众的惯性思维,比如觉得男主应该怎样正气凛然,或者从天而降、英雄救美等这些我们在其他剧中常见的桥段,我们想打破这种思维。
而元莫这个角色提供了创新的基础,他内心有很大的家庭创伤,他在一个四方使的家庭长大,本应是从小琴棋书画样样精通,有家国大义的理念,只因幼年父母双亡,背负了很多成长的苦痛,才把自己囚禁在这样一个壳里,不愿意进取,但其实他内心埋着的种子需要别人去启发和萌芽。所以这个人物的成长格局会很大。
我在剪片时有一个特别明显的感觉,剪到元莫作为四方使出使四方的情节,他登上马背,带着使团出发的时候,我都觉得之前在城门口卖“落地签”,吊儿郎当、不思进取的他,简直恍如隔世。
这个人物的成长弧度特别大,我觉得这是非常有魅力的一点,可以让一个角色从那么低的位置,不断打开自己的内心,战胜自己最忌讳或最芥蒂的恐惧,成长为一个真正担得起大任的人。所以可能在前期,他会有点反英雄或反类型,但其实拨开他这层反英雄的外壳,看到的是一个内心赤诚热血的少年。
檀健次 饰 元莫
澎湃新闻:另外阿术这个角色,刚开播时有一些小小的争议,比如她一上场就在偷东西,中间又因为她的原因导致元莫入狱等等。
赵启辰:我们当时创作阿术这个角色的时候,更多思考的是能否从她呈现的一些初期行为,推测她之前经历过什么。我们设定了很多前情背景,王室政变后,她被流放在一个村子,在这个村子长到一定年纪后,又经历了许多变故,才一路流落到大雍来。当她经历各种苦难,来到她向往的大雍,她唯一的目的,就是成为一个大雍人,无论用什么手段。
所以如果单纯看阿术前期的几场戏,可能会有争议,因为她偷东西,或连累了元莫,这其实是她一种本能的自我保护。她有一些很野路子的生存技能,但正是这些生存技能让她活到了现在。
周依然 饰 阿术
谈喜剧创作:把大家的表演调到一个频道下
澎湃新闻:这次《四方馆》的喜剧元素运用也非常丰富,想聊一下在喜剧创作经验方面的一些思索?
赵启辰:这次《四方馆》的喜剧“意图”其实比之前(作品)更明显。我们最初读剧本,包括看到一些观众的反馈,都觉得案件本身中间的设计并没有太复杂,凶手也比较好猜。所以,我们通过丰富人物的性格特点来让这个故事变得更丰富和有趣。比如元莫、阿术,还有王昆吾、尉迟华,他们每个人都不完美,可能都会犯一些错误,这些错误导致他们在查案过程中鸡飞狗跳,啼笑皆非,但他们的关系也在这样的过程中变得更扎实,也增加了很多喜剧性。
《四方馆》剧照
澎湃新闻:喜剧创作本身非常难,喜剧节奏的建立需要编导演和后期剪辑的配合,缺一不可。但周依然之前我们没看到她做太多喜剧表演,还有杜淳、阚清子他们都不是喜剧演员。作为导演,怎么指导他们的喜剧表演,让大家的喜剧表演节奏在一个体系里?
赵启辰:每个人对于喜剧表演的理解都不太一样,而且有的人喜剧表演经验丰富,有的人经验不丰富。在我看来,导演的工作之一,就是把大家的表演,调试到一个频道下。
在这个过程中,首先要从每个演员自身发现他们的一些特质,比如杜淳,我发现他反应可能会比别人慢一点,但这种慢节奏让他变得非常可爱。所以,他的喜剧点就在于他总是没那么快反应过来发生了什么,比如他被尉迟华的追求者说心有所属时,他会觉得这是怎么回事,我被人追了好几条街,都疯了吧,但此后,他会慢慢发现自己对尉迟华的情感,和尉迟华对他萌生的情愫。
尉迟华这个角色刚开始会有点莽撞,这也是她成长的起点,我们把她的成长起点设得低一点,但她逐渐会成为一个有城府、心思成熟,在感情上也有更细腻表达的人。
王昆吾(杜淳 饰)和尉迟华(阚清子 饰)
周依然演过喜剧,她第一部戏里的“大力娇”就演得很喜剧,还是有天赋的。包括我看了一些她过往的表演,也被那些巧妙的喜剧处理逗得不行,我觉得她真的是一个很好笑的人,所以我不担心她的喜剧表达。
檀健次就更不用说了,他是天生的喜剧演员,平时就很有喜剧点,我跟他交流演了几天之后,更支持他多做一些设计和想法,如果觉得不合适,现场会收一收。
对喜剧来说,剪辑非常重要,缺一帧多一帧都不行,所以有时候就要特别精准地把握反应的点和节奏。在拍摄的时候,我们会多做一些尝试,真正到剪辑台上,才最终决定怎么调试节奏和取舍。
而且《四方馆》不只是喜剧,还有正剧和主线情节,我们也一直在做关于喜剧正剧搭配的尝试,希望能让观众在乐中悲、悲中乐,有一个好的观剧体验。随着剧集的播出,我也陆续收到了很多观众的反馈,同时不断修正自己的创作观,力求下一部做得更好。
澎湃新闻:在这么多庞杂的元素和故事表达中,你最想传达给观众的是什么?
赵启辰:我最想让观众看到的还是人物成长。我特别喜欢做长剧的一个核心原因就是,剧的篇幅足够长,可以让我作为创作者,洋洋洒洒地讲述一组人物之间的互动、成长和命运。当观众点开一部剧,看到的是一些人物的初始状态;当观众看完最后一集,这些人物经历了丰富的成长过程,也陪伴了大家一个月的时间。在这一个月的时间里,我们看到了如此丰富的人物,他们命运的演变,可能在故事的结尾已经跟开头完全不同。整个过程中,观众收获的喜怒哀乐,这就是这部剧存在的意义。我特别想让观众看到这样的一个过程。
这部剧可能是我拍过的人物成长幅度和变化最大的一部戏,所以我很用心地在编织,让每一个成长的关键阶段来得比较自然,让观众能平缓地接受人物那些跨度如此之大的转变。
后期的元莫
澎湃新闻:你说长剧对你最大的吸引力,是人物和人物关系的变化和成长上有充分篇幅展现。但现在长剧受到了短剧很大冲击,现在有一些剧方已经开始在用短剧的节奏做长剧,也获得了好的市场反响。这方面想聊一下你作为长剧创作者的一些观察和思考?
赵启辰:我觉得创作没有一定的方法论。不能一味地怪长剧的节奏慢,短剧的节奏就一定快?不是这样的逻辑。我觉得还是要本本分分地讲好一个故事。当然现在很多短剧的节奏很爽利,让观众可以更快速地获得快乐和愉悦,但我还是觉得,它在其中一定损失了一些东西,这些东西可能会让我们所呈现的人物更加丰富和扎实。
我们长剧作者也会不断学习如何平衡剧的节奏和人物表达,所谓的快,也不能是一味地追求快。可能我们也会从每一部作品的创作里吸取一定的经验,放到下一次的创作中,去适应现代观众欣赏口味的变化。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