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楼市、深圳楼市成交量已经反弹,6月全国新房和二手房价格跌幅首次收窄,在这样的背景下,该怎么买房,大家扫描我的企微,我会在内部直播的时候告诉大家!
前两天,国新办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央行有关领导再次提到了降准。原话是:
“年初降准的政策效果还在持续显现,目前金融机构的平均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大约为7%,还有一定的下调空间。”
这则消息在市场上并没有掀起多大的水花,毕竟,降准这个法宝,自从2018年以来,对于刺激经济好像就没有了以往“快准狠”的功效。
可在我看来,站在当下的时点,降准的意义同样不容小觑。因为接下来的降准,很有可能是在为降低存量房贷利率铺路。
为啥这么说呢?来,听我掰扯掰扯~
01
为了防止有小白不懂,先简单科普一下“存款准备金”的概念。
简单来讲,就是商业银行每收到一笔存款,都要缴存一定比例的钱到央行保管。这样的话,一旦发生挤兑,央行就可以充当最终贷款人,无限兑付。
商业银行存到央行的这笔钱就是存款准备金,这个比例就是存款准备金率。
不同规模的银行存款准备金率也不同,一般来讲,大银行的风控更严格,比例会高一点。中小银行会低一点。
目前金融机构的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平均为7%左右。
降准又是什么意思呢?
降准,即为降低“存款准备金率”,意味着商业银行向央行的缴存比例少了,等于央行变相释放了一部分钱给商业银行,商业银行通过借贷的方式把流动性注入市场。
——所以,降准和降息类似,都属于我们通常所说的“放水”。区别在于一个是增加钱的投放数量,一个是降低钱的借出成本,目的都是给市场加水,刺激经济。
那么,站在现在的时间点看,降准还有多大空间?
参照过往经验,一些中小银行的“存款准备金率”在触及5%之后,就没有继续响应新的降准政策。所以,市场推测存款准备金率的底线应该是5%左右。
目前,全国金融机构的本外币存款大概是300万亿,假设预期拉满,“存款准备金率”的平均值下降到5%,也就是下降2个百分点,对应可以释放出约6万亿的高能货币!
相当于去年全年GDP总额的4.76%!
正是因为降准所释放的威力巨大,历史上每次房价的大涨,几乎都有降准的身影,所以降准成了很多人心中财富晋升的集结号,牵动着所有人的神经。
以至于,降准就像电视剧《天龙八部》里的乔峰出场,自带BGM,降准一来,人心就思涨。
啥涨?股市、楼市…总之,资产呗!
曾经,每次一提降准,都会有很多热钱抢跑,投入股市、楼市,这些热钱自然也会推高股价和房价。
以2015年那一波降准周期为例,2015年1月到2016年3月,14个月的时间内,存款准备金率下调了4次,总的下调幅度达到3%。
在此期间,热钱涌入楼市,房价也实现了大涨。
那么,站在今时今日,降准还能实现过去的威力吗?与以往又有何不同呢?
全球降息潮下,中产阶层如何实现资产增值保值,可以看文章
02
就像我文章开头所说,此次降准,其真实目的是为了给降低存量房贷利率铺路。
我知道,“降准”和“降存量房利率”,两个八竿子打不着的概念居然能联系在一起,很多人肯定头都大了,一脑袋的问号。
别急,听完我的解释,大家就清晰了。
首先,大家想想,降准是啥意思?
前面说了,降准就是央行把过去商业银行存在自己这里的钱,释放一部分出去,以增加市场的流动性,达到刺激经济的目的。
可问题是,所有人都知道,现在市场上并不缺钱,M2已经300多万亿了,银行系统里趴着很多钱,只是大家都不愿意借。
为啥大家不愿意借钱了?
我们从根源来分析,借钱无非是两个目的,一种是为了消费,比如分期买车、买手机;一种是为了投资,比如买房、买理财。
就消费而言,为的是享受生活,这种情况下借钱买入的东西往往是个消费品,不能产生现金流。还款来源只能是自己的收入,所以,只有对未来的收入预期有信心,才敢于借钱。
就投资而言,买入的是资产,是生产资料,投资的预期收益要高于借钱的利息成本,也就是要有利可图,这样才有动力借钱。
举个例子,一个人想要买房,做了一笔100万的按揭贷款,利率3%,一年的利息3万,只要他预期未来房价平均年涨幅能超过3%,他就有借这笔钱的动力,因为房价的涨幅可以覆盖利息。
再举个例子,一家工厂从银行借来1000万用于扩产,之后可以每年额外实现2000万的营收和100万的利润。
那么,只要银行提供的贷款利率低于10%,年利息少于100万,工厂就有借钱的动力,因为利润减去利息后还是赚的。
说到这里,大家应该明白了——为什么银行的钱借不出去?社融增速不断下探?居民提前还贷意愿强烈?
因为企业看不到内需回暖、盈利回暖的预期,所以企业躺平不借钱;居民看不到资产价格上涨的预期,所以居民也躺平,不借钱。
说到底,太缺乏信心了。
除了信心之外,还有一个不借钱的原因就是债务。
简单来说,现在老百姓的债务水平已经不低了,居民杠杆率已经来到64%。
继续加杠杆?也不是不行,但前提是要么收入水平明显提升,要么房价有大涨的预期。
否则,指望老百姓继续借钱,居民杠杆率短期内再上一个台阶,一定是有困难的。
可以说,信心和债务,是大家如今不愿意借钱的根本原因。
在社会信心不足、居民债务高企的背景下,央行敲击键盘所释放的钱,只能在金融系统内空转,流入不到实体经济中去,也就无法形成经济的正向循环和居民收入的增长。
那么,这件事该如何解决呢?
既然市场这个“无形的手”躺平了,那政府这个“有形的手”就得支棱起来,做事!
怎么做?
两条线,一条线是财政或者地方城市加杠杆,把钱花出去,这条线我们回头单出一篇文章讲解;
另一条线就是降低居民杠杆。既然老百姓债务压力大,那就先在债务上做文章——先把存量房贷利率降下来!
绝大部分人买房都会做按揭,如何正确使用按揭,可以看文章《
03
在我看来,“降准”本身就是为配合“降存量房贷利率”而做的动作!而这也和前几天某博社传出的小作文不谋而合。
换句话说,降准一旦发生,不但会大大提高降存量房利率的可能性!还有可能加速这件事的落地!
为什么这么说呢?
大家想想,降低存量房利率,最大的阻力来自于哪里?
答案一定是银行。
银行是靠贷款和存款的息差盈利的,现在全国的存量房贷总额高达38万亿,一旦存量房贷利率下调,银行会因为“息差”被压缩而利益受损。
根据金融监管总局披露的数据,二季度商业银行净息差均值为1.54%,已经跌破了1.8%的警戒线,如果进一步压缩,甚至可能影响到金融系统的稳定。
所以,银行方面对于降低存量房利率有天然的抵触,只有对银行的息差有所补偿,降低存量房贷利率这件事才能顺利实施。
降准就是一个可行的办法,换句话说,降准可以非常有效的缓解银行的息差压力,为降低存量房贷利率扫清障碍。
这是因为,降准释放的法定存款准备金,可以实现对成本更较高的利率工具的置换。
啥意思?
简单来说,商业银行在缺乏流动性时,往往需要向央行借钱,而方式无外乎是MLF、逆回购之类的政策工具,但这些工具的利率普遍要比存款准备金的利息要高。
比如,最近一段时间,央行开展7天逆回购的利率是1.7%;1年期MLF的利率是2.3%。
而商业银行存在央行的存款准备金的利息只有1.62%!
也就是说,银行虽然把一部分钱作为存款准备金存到了央行,但这部分钱是死钱,而且只能拿1.62%的利息;当银行急需用钱时,只能以1.7%、2.3%的成本去问央行借钱。
这一里一外,等于银行被央行赚了一道息差。
这就是为什么我们说“央行是银行的银行”。
而现在,一旦降准,意味着银行可以用更低的代价获得巨大的流动性,这样一来,银行的成本压力就会减轻,息差压力也会随之减轻。
所以,接下来的降准,一个重要目的就是给银行减压,从而实现降低存量房利率,缓解居民债务,从而拉动消费和投资信心。
传导路径是:央行让利→商业银行让利→存量房业主月供压力减轻→消费和内需回暖→生产回暖→就业和收入回暖→投资和消费回暖→税收增加…
全球降息周期到来,资产价格也将迎来复苏,然而,不同城市的复苏节奏和行情是分化的,我们基于居民杠杆率和库存等关键数据,对20个超特大城市进行了梳理,具体可以看文章
04
最后,简单说几句。
一、变化
在这个世界上,唯一不变的就是变化。
现如今,我们的政策可能就处于这样的一个阶段。
这两年,为了适应时代的变化,央妈的高层工具箱不断调整,今时今日,降准也被赋予了新的意义~
二、风向
除了文中说的降低存量房低利率以外,降准还有为接下来的政府发债提供流动性的考量,只是,碍于篇幅原因,就不展开了。
其实,无论是降低存量房贷利率也好,政府加杠杆发债也好,都指向一点,那就是风向已变,高层已经意识到:未来的政策必须让利于民,只有修复好居民的资产负债表,政策才能发挥效用。
就像Will Rogers对钱的看法:“水会往下渗,但钱是向上走的,无论如何只要将钱给底层人民,夜晚降临前富人就能得到这些钱。”
上海楼市、深圳楼市成交量已经反弹,6月全国新房和二手房价格跌幅首次收窄,在这样的背景下,该怎么买房,大家扫描我的企微,我会在内部直播的时候告诉大家!
老实做人,踏实写文,不鼓吹,不煽动,让你明白房产这回事!
原创不易 点赞支持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