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央视记者调查发现,一些中职学校竟拿“空挂学籍”当生意来做。
这一乱象着实令人震惊。
在这些学校,有些“学生”只是花钱在学校注册了学籍,不用真的到校学习就能拿到毕业证。如此弄虚作假,实质上是把学籍和毕业证当商品卖。这不仅是对教育公平原则的戕害,而且已涉嫌违法犯罪。
看上去很正规的学校,竟干起了这样的勾当,这已经够离谱的了。更离谱的是,在干这种勾当的时候,这些学校好像并没有什么不好意思。
只要有人想来“空挂学籍”,这些学校就来者不拒,积极“配合”。“操作”几乎是公开的,不仅“空挂学籍”的收费标准是公开的,连“空挂学籍”后怎么装样子糊弄检查都是提前交代好的。为了促成“空挂学籍”的生意,有的学校甚至还会公开承诺帮家长骗取国家补助金。
这些学校如此胆大妄为,主要原因有二:
一是利令智昏。为了增加“额外收入”,为了套取政府拨款和相关补贴,这些学校铤而走险,迎合甚至刺激某些人的不正当需求,独自或伙同某些中介机构,做起了“空挂学籍”的灰色生意。
二是监管不力。在这些学校,“空挂学籍”是一种公开秘密,但凡上点心,监管部门不可能会不知道。这些学校应对监管的手段也很简单。无论是要求“空挂学籍”者择时到校打卡,还是以虚假信息帮“空挂学籍”者办理休学、申请补助,都不难被识破。在这种情况下,这些学校竟能若无其事地大搞“空挂学籍”,监管不力显而易见。
如果监管部门能盯得紧一些,管得严一点,“空挂学籍”的绝大多数“操作”就无法完成。就算个别学校偶有“得手”,也很难把“空挂学籍”做成一桩长期存在的灰色生意。
在我国现有教育体系中,中职学校一直并不怎么显眼。但是,这并不意味着,中职教育不重要,不需要认真监管。对中职学校存在的问题,监管部门不能心不在焉敷衍了事。当中职学校拿“空挂学籍”当生意来做时,监管部门应该第一时间“看到”,并依法依规予以严惩。与此同时,顺藤摸瓜,找出这桩生意中的买方和合谋方,并让其付出沉重的代价。
总之,对相关部门而言,强化对中职学校的监管已成一项当务之急。
(大众新闻·齐鲁壹点评论员 王学钧)
新闻线索报料通道:应用市场下载“齐鲁壹点”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齐鲁壹点”,全省800位记者在线等你来报料!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