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知道,刘邓大军千里挺进大别山以后,部队战损非常大,保存实力做长远打算才是最大战略。
刘邓组织作战会议
不过,陈谢兵团挺进豫西后连连打击敌人,牵制了敌大量兵力,而陈锡联在六安、霍山之间与蒋军过招,搅得敌人不得安宁,张家店一战,歼敌8师62旅近5000人,蒋介石慌了神,调兵遣将解决危机。
可他这样顾前不顾后的调整,反而露出了大别山南麓这一薄弱区,刘邓大军抓住这一稍纵即逝的战机,率部穿越大别山,进入南麓的鄂皖边界、长江以北区域,准备在这里开辟新的根据地了。
蒋介石这下更慌了,如果刘邓大军越过长江,那就直接威胁南京了。情急之下,他祭出了杀手锏,急调整编第40师,以及整编第52师第82旅,匆匆从湖北团风地区向蕲春的高山铺机动,妄图阻挡刘邓前行的脚步。
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
这一天,刘邓在作战室里,再次收到了一纵司令员杨勇发来的电报。刘伯承看后,显然有些怒了。他对在场的人说杨勇真是倔啊,已经给他说过多次了,这一仗没有绝对的把握,不能打的,现在的任务就是筹粮、筹款,做棉衣啊,否则冬天都过不去。刘伯承抱怨杨勇,倔得简直不可理喻。
于是,他便让人再发报,阐述了他的担心和考虑,并再次强调说,就算这场仗我们打赢了,如果我方伤亡较大,我们都不算赢。
可谁知,倔强的杨勇收到刘邓电报后,再次给刘邓发报表示坚决要打,从电报的字里行间就能看出来,杨勇也是怒了,表示将在外,军令有所不受,说敌人就是惊弓之鸟不用怕它,必须打。
那么,刘伯承和杨勇在争执哪一场仗呢?就是前文提到的,蒋介石调集整编第40师,以及整编第52师第82旅,浩浩荡荡向刘邓扑来,而他们正好路过杨勇所率一纵的辖区,杨勇决心在高山铺吃掉他们。
前排中间为杨勇
他的理由有两个:第一,高山铺是一个长约6公里多、宽约1.5公里的天然大峡谷,是打伏击的绝佳地带。当时刘伯承经过这里的时候,都说这一带好地势好打仗。杨勇觉得,能把敌人吸引到这个狭长地带里,吃掉它们易如反掌。
第二,就是前面提到的惊弓之鸟了。整编第40师的前身是国民党第40军,抗战刚刚结束的时候,就在邯郸战役中被我军几乎全歼,军长马法五被我军生俘。后来,蒋介石重建第40军,可没过两年,就在豫北战役中被我军重创,后来整编为第40师。
他们两次都被我军打残了,虽然现在全是美械装备,但也是被蒋介石硬赶过来的,表面上看凶巴巴,实际上心虚得狠,这都是有利于我军的因素。因此,这一仗无论如何都得打,而且打胜几率大。
刘伯承担心归担心,他太了解杨勇了,没有充足的思考和准备他是不会抗命的。现在看来,他是下定决心要打了,而且讲的这两点理由确实在理。
右二 杨勇
刘邓最后只能同意打,并将这次战役由纵队层面打升级野战军层面打,设立了前线指挥所,并安排王必成的六纵以及二纵、四纵等投入战斗。结果,在刘邓的统一指挥下,在杨勇的缜密筹划和指挥冲锋下,高山铺战役我军取得大胜。
为啥说是大胜呢?看看伤亡数字的对比,大家就知道了。经过战后统计,在前后不到两天的时间里,我军歼敌1.26万余人,而伤亡人数只有800人,这样一对比,就知道这是一场大胜了。如果再列一列缴获的大量物资,那就没法计算了。
中央军委得知高山铺战役大胜,第一时间发来了慰问电。刘伯承看过后,笑着对邓政委讲,这场仗要归功杨勇,他不倔着坚持打,就没有这场仗了。
刘伯承 邓小平
邓政委倒是笑着说,也只有杨勇敢打这样的硬仗了。而这一仗,也是足以载入史册的一仗,刘邓大军完全可以在这里立足了,而敌我的攻守平衡也被打破了,蒋介石再也不敢调兵向这里进攻了。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