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成都市树德实验中学书记易永伦谈新时代教育

0
分享至



一年一度的SDBA篮球联赛风采。


学校开设积极心理学课程。


市级名师专项课题研讨。

▶▶1996年,走过半个多世纪的成都一中和树德中学牵手,揭开了成都市第一所办学体制改革学校——成都市树德实验中学办学序幕,开启成都市乃至四川省办学体制改革的先河。中国教育学会会长、著名教育专家顾明远教授欣然为学校题词:“从改革求效益、以创新求质量”。从建校之初,“改革”与“创新”便成为树德实验中学一张响亮的名片。
▶▶1997年,易永伦来到这所机制一新的学校担任语文老师及班主任。2013年,她开始担任成都市树德实验中学书记和校长。
▶▶从幕后到台前,易永伦一直在思考,什么是好的教育,教育该如何面向未来?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强调,教育、科技、人才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必须深入实施科教兴国、人才强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统筹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体制机制一体改革。面对人工智能的崛起,面对未来社会发展的不确定性,易永伦指出,教育必须以人为本,全面发展,才能更好地引领学生适应未来。为此,她特别重视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特别关注师生身心健康,紧随时代步伐,在教书育人上做了许多改革与尝试。
家校共育用成长照亮终身
  “一流的学校一定要有一流的成绩,但只有一流的成绩,绝不是一流的学校。”易永伦总在各种场合,以自己或他人的切身经历,告诫家长重视孩子全面成长,关注孩子在青春期的人格发展与心理健康。
  “他们关注孩子的排名,我更关注挫折教育和生涯规划,我们的观念差异正是今天家庭教育面临的困惑和急需解决的难题。”易永伦认为,教育的成功与否,至少要看到孩子35岁,甚至更远。一个人能否适应未来,不仅取决于当下的考试分数,更要看其是否具备抗压能力、是否具备创新意识等人格因素。“面对新时期对于人才的需求,面对新高考新中考的变革,学生更应具备丰富而自由的生命姿态,更具张力地成长,迎接更具挑战的未来”。
  为此,学校在2017年率先引入清华大学积极心理学课程,通过三年六个模块的课程学习,引导学生每天记录三件好事,发现生活的美好;每天一次正念冥想,调整身心;通过创作心理剧、心理漫画,开展心理游戏等,营造开放包容的校园氛围,让学生在青春期的烦恼与困惑得到自由表达和疏解,从而帮助学生健康成长。
  此外,学校还引进北京师范大学家校共育课程,通过“一个目标:育人为本为了孩子;两个维度:学校服务家长、家长参与学校;四项任务:读懂家长、引领家长、整合资源、参与学校”的家校共育模式,提升家庭教育水平,联动家校社形成教育合力,通过家校共育七个一工程和“塑心、强心、疏心、暖心”四心机制,打造家校育人新体系,每周定期举办家庭教育工作坊,力图通过科学系统的指导,改变家长的教育观念,为孩子营造良好的家庭氛围。
  “家长观念改变了,家庭教育科学了,我们的孩子才会有最好的、关乎终身幸福的成长。”
特色课程助学生全面发展
  ChatGPT的出现提醒我们,在这个知识爆炸的时代,“高学历”如果不表现为与时俱进的创造力和适应力,就会显得不堪一击。
  易永伦认为,当下的教育改革,都在指向“反套路”“情境化”和“跨学科”。无论考试内容还是教材编写,都更注重考查真实情境下解决真实问题的能力,考试筛选的不再是单一的刷题机器,而是能解决实际问题的复合型人才,对于生活本身的理解和生活阅历的积淀,将成为未来考试筛选人才的重要标准。
  学校秉持“德馨才实,全面和谐“的育人理念,构建了以核心素养为导向的“馨实课程”体系,围绕“以德立人、以智慧人、以体健人、以美化人、以劳塑人”的育人思路,在研发国家课程校本实施、建构学科核心课程群的同时,开设了历史人文、艺术素养、自然科学、信息科技、阳光心理、运动健康六大类42门特色课程。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兴趣需要,多元选择,学校也会根据社会发展、政策导向等,逐年更新和拓展课程内容。通过科学系统的培养,引导学生关心时事、关注未来,助力学生全面发展。
  “高分不是名校的唯一追求,让学生血液里融入家国情怀,品格中锻造出责任担当,修为里滋养韧性和谐,才是未来社会发展进步最需要的品质。”基于这样的价值观,学校设立了“树德五节”,即分别以成长、育人、体育、艺术、科技作为主题的五类节日,通过常规学校活动,学科渗透融合,为学生搭建起多元而个性的发展平台,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得到锻炼和成长。SDBA篮球联赛、阅读荟、合唱团、美术社、舞蹈团,这些丰富多彩的社团活动,与课堂教学共同组成学校教育的完整体系和生命样态,形成一种无法量化、无法取代的精神气质,用易永伦的话说:它为广大师生提供了一个积极人生的“场”,自然激发出学生追求上进的力量。
  “一所学校,应该是师生可以安放身心的精神家园。“易永伦坚信。
数智赋能促教师终身成长
  “教育是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教师发展是成就学校高质量发展的决定性力量。
  易永伦指出,学校坚持贯彻教师五级层级发展理念,为新入职教师、骨干型教师、智慧型教师等每一层级教师确立了不同的发展路径和阶段性发展目标。通过创新性评价、发展性评价等多个维度,为每个教师建立了专属的成长档案和职业画像。利用大数据模型,为不同层级的教师提供职业发展上的参考和建议,提高教师在实际工作中的方向感与成就感。兼顾教师发展的长远规划与短期目标,为全体教师搭建个性化成长平台。以骨干型教师为例,通过成立名师工作室,打造青蓝工程,跨学科、跨校际互动学习,小型专业论坛等方式,充分发挥名师的示范、引领和辐射作用。近10年来,先后为成都乃至四川省教育系统培养输送了10余名校级领导干部,打造了100多名省市区优秀骨干教师。
  此外,学校创造性地设立了“树德造角儿课程、快乐艺体课程、马棚青年会”等教师特色课程,鼓励教师德艺兼修、教学相长,不断完善教师培训制度,让教师和学生共同成长,成为学生成长的动力和榜样。
从心出发让教育回归本真
  什么是好的教育?从教三十六年,易永伦从未停止著述与思考。
  人工智能的崛起提醒我们,只会考试的小镇做题家,终将被无情的大工业机器淘汰。AI不能取代的,恰恰是人的情感表达、爱的能力;AI不具备的,是人对价值感和意义感穷其一生的坚持与追寻。易永伦说,未来教育不是要把学生培养成精巧的考试机器,而是要回归教育本真,培养一个会生活、爱生活、能适应未来生活的人,是要“唤醒孩子内心渴求,激发他们找到自我教育之路”。让孩子能勇敢奔赴未来,主动探寻生命的无限可能。
  “比分数更重要的,是孩子的人生词典里,永远有爱和温暖的树德实验精神。”易永伦把她写的30多篇演讲稿,20多篇听评课记录,还有她写的散文、教育感悟等编辑成了两本书,郑重地送给年轻的老师们阅读,她说:“传承,是我的责任。”
  谈到学校今后的发展,易永伦显得超脱淡然。从幕后到台前,她已将人生最美好的三十六年献给了她热爱的教育事业。她说,自己最大的梦想,是退休后到乡村办一所纯粹的学校,让孩子们在中华传统文化的浸润中,自由而丰盈地成长。
  未来何时到来,用易永伦的话讲,“因时因地,静待花开”。
  华西都市报-封面新闻记者 罗彬月 见习记者 何宏杰 图据成都市树德实验中学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华西都市报 incentive-icons
华西都市报
中国第一张都市报
30602文章数 25055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专题推荐

强军之路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