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5年3月19日,一名老人缓缓地走出监狱大门,离开这个他生活了26年的地方。他不是监狱的工作人员,而是一名囚犯。
这个老人名叫文强,曾经是国民党军统局北方区中将区长,戴笠的老部下。在此之前,已经有六批罪犯被特赦,连杜聿明都释放了,他却是最后一批。他之所以留在最后,是因为他思想顽固,拒不服从改造。
而听到他入狱时说的话,才真的会让人大吃一惊。
当时监狱的工作人员写悔过书,他却说道:“我曾任红一师师长兼政委,毛主席是我表哥,朱德是我的老上级,周恩来是我的老师和入党介绍人,刘少奇是我老乡,我还曾是林彪的班长,这么多共产党大官和我在一起,我却成了国民党,是他们没有带好我,要写悔过书也应该他们写,我不写。”
这样的一句话不知道涵盖多少的信息,此人的背景既然如此强大,为何却会被关在监狱26年呢?这其中都发生了什么?我们慢慢往下看。
(一)投身黄埔,加入共产党
文强生于1907年,是湖南望城县人,祖上曾有人当过大官,因此家境也比较殷实,是一个地主官僚家庭。据传文强还是文天祥的23世孙,在他们家,《正气歌》必须倒背如流,文天祥的其他作品也要十分熟悉。
文强
文强的父亲文振之是同盟会会员,与孙中山、黄兴、蔡锷等人都有不少的交往,还曾经是蔡锷的秘书。早年间,文振之主要在外革命,家中对他的行动一直闭口不谈,直到辛亥革命后,才回到家中。
另外,毛主席的母亲文七妹是文强的远房表姑,与毛主席的弟弟毛泽覃两人又是同学,小时候关系很好。
毛主席比文强大了14岁,在得知两人的亲戚关系后,就一直称呼毛主席为 “毛大哥”。文强这个人性格比较倔强,爱较真。在后来的自传中,就写道:“刚认识毛主席时,我就老是和他抬杠,后来就越来越多。”
文强家中是书香门第,官宦家庭,父亲又是同盟会员,参加了推翻清政府的革命。这让他从小就接受了很好的教育,父亲也常和他讲孙中山先生等人的革命事迹。还不懂“三民主义”,就每天向摆在家中的孙中山照片鞠躬。
而反观毛主席,家中以务农为生,父亲辛苦操劳才攒下了一点家业,母亲则性格温顺。毛主席小时也吃了不少的苦头,明白农民的辛苦和地主的剥削。这也就让他更加倾向农民,走上了与工农联合的道路。
毛主席和文强相对比,书香门第的家风熏陶了文强高傲的性格,加之人又比较倔强,受不了委屈。一旦遇到挫折就会抱怨老天不公,有眼无珠。这也因此为他后来的遭遇埋下了伏笔。
虽然他爱抬杠,可是文强年轻的时候,在毛主席以及一些其他共产党员的影响下才走上了革命的道路。
1925年,当文强在长沙求学时,认识了毛主席的同学夏曦,也正是在他的介绍下,文强加入了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夏曦还建议他前往广州报考黄埔军校。
此时的文强,报考黄埔军校十分有优势。且不说父亲就是同盟会员,认识孙中山,这已经是一个最好的敲门砖。再者,从小的教育让他对三民主义等新知识也有了解。
同年,文强用母亲给他的金镯子卖了作路费,和毛泽覃一路辗转到了广州。8月份,他以第三名的好成绩考进了黄埔军校,而毛泽覃却落榜了。
而这一期中,还有林彪、周恩来的弟弟周恩寿、李大钊的侄子李运昌,而文强则是他们的班长。这其中林彪和文强还发生了一件争执,他们两人住在一个宿舍。有一天,林彪违反学校规定带了一支枪回宿舍睡觉,差点走火了。
文强作为班长,不讲任何情面,立即上报。学校的教官严厉训斥了林彪一番,林彪气不过,将怒火转移到文强的身上,两人发生了争执,林彪说他是“湖南骡子”,两个人还打了一架。
在广州的时候,他还应邀参加了老师周恩来和邓颖超的婚礼。1926年1月,文强与林彪、周恩寿在周恩来的介绍下加入中国共产党。
看到这里,文强的遭遇其实很幸运。他不仅有良好的家庭条件,还认识了一群我党的重要人物,进入了黄埔军校。可以说,他的起点是很高的,如果他能够好好干,成就一定不会小。
(二)人生出现低谷
因为当时还处于国共合作开展大革命时期,很多共产党员都同时加入了国民党。文强就是其中一人,他在国民党员邵力子的介绍下又加入了国民党。
文强也就和很多的黄埔师生一样,拥有两个党员身份,成了一个 “跨党”学生。
在黄埔军校的日子里,他学到了很多的军事知识,接触到了不少的精英人才。周恩来、邓演达、彭湃、恽代英等人均给文强上过课,这对文强来说,就是一场思想上的洗礼,坚定了他的革命信念。
面对我党的迅速发展,蒋介石却心里不舒服。1926年3月20日,蒋介石一手制造了“中山舰事件”,紧接着又抛出了“整理党务案”。这一系列的事件不过是蒋介石为了打压我党和国民党左派,以便于他个人独掌军政大权。
蒋介石在黄埔军校宣布 “清党”,也就是要求所有的“跨党党员”只保留一个党籍。此时的文强革命信念坚定,他果断选择退出了国民党。
不久之后,广州国民政府誓师北伐,文强提前结束了在黄埔军校的学习时光,走上了战场。他被分配到总政治部宣传大队,做了一名宣传员。随后,又跟随20军进入四川,任组织科长,此时20军的党代表是朱德。
北伐一路势如破竹,立刻打败了吴佩孚、孙传芳,占领了长江以南。可是这个时候蒋介石再次对共产党下手了,他于1927年4月12日宣布“清党”,大肆捕杀共产党员。20军军长杨森立刻响应蒋介石,在20军同样实行“清党”。
文强和其他的共产党员紧急撤离到武汉。可是,汪精卫所在的武汉国民政府同样于7月15日宣布“清党”。文强来到了南昌,和周恩来、贺龙一起参加了南昌起义,随后部队南下,遭到国民党重军围堵,部队被打散,他和一些同志逃到了香港,后回到上海。
到达香港后,党中央考虑到国民党追捕较为严重,让他暂时回长沙老家潜伏。在老家躲了三个月,他与组织失去了联系。
尽管此时全国笼罩在白色恐怖之下,但是文强对革命还是抱有很大的信心。他写下了“人生逆旅何须记,柳暗花明笑里眠”这样的诗句。
在几个月后,他不甘心就这样躲着,决定出去寻找组织。他先是来到了重庆,可是这里的搜查非常严格,他又跑到了成都。望着手中为数不多的一点钱财,他担忧地想:要是再找不到可就要饿肚子了。
正巧此时,他偶然遇到了他的黄埔同学,也是时任川西特委兵委书记的廖宗泽。廖宗泽的出现,犹如让他看到了一束光,他终于找到熟人了。
在廖宗泽的帮助下,他恢复了组织关系。廖宗泽的出现以及给予的援助,让他找到了组织,重新参加了革命工作。不过也正是因为廖宗泽,他改变的不只是文强这一次的遭遇,还改变了后来他一生的遭遇,我们接着往下看。
此后几年间,文强一直都留在四川工作。1930年10月,他不仅担任了四川省委常委,还担任了川东特委书记,管辖23个县。
在他晚年的自传中,他写道:“那时毛泽东的苏区只有12个县,我负责23个县,是最大的一块根据地。”这个时候是他事业的最高峰,也是他人生最为快意的时候。
1931年6月,因为叛徒的出卖,文强不幸被捕。后来虽然被其他同志救出来了,可是却没有得到信任。
当时党内王明掌权,四川省委贯彻执行“左”倾教条主义方针,对党内同志也不信任,“怀疑一切”。而文强因为被捕,经过审查被指“有失节行为”,受到留党察看一年的处分。
这让他感觉受到了极大地冤枉,他认为党对他不信任,不理解。在多次辩解无效后,他与时任省委妇女部长的妻子周敦琬负气出走,就此离开了四川,前往上海,寻找他的老师,也是他觉得最值得信任的人——中央军委书记周恩来。
这一次对文强的打击十分之大,上文就讲到过,文强性格倔强,为人高傲,怎么受得了这种委屈。
(三)投降国民党
1931年4月,他们两夫妻来到了上海,本打算找周恩来申诉,为他讨回公道。可是这个时候,发生了一件危害党中央的恶劣事件。
这个时候,我党重要的潜伏特工顾顺章叛变革命,由于他掌握了很多党中央的重要情报,一旦叛变十分危险。
幸好我党另外几名潜伏特工得知了这个消息,立刻赶往上海,向党中央报告了这一消息。党中央立即转移,这才没有发生悲剧。事后,负责抓捕的陈立夫感叹,只差五分钟就能抓住周恩来。
由此可见这次事态的紧急,也正因为如此,周恩来切断了与外界的联系。文强自然也就找不到周恩来,无奈之下,他只得回到了老家。
而且因为他擅自离开四川,并在离开前的信中写道:“我们暂时离开你,你革你的命,我革我的命。Goodbye!”。这构成了事实上的脱党行为,四川省委开除了他的党籍,文强从此脱离了共产党。
回到老家后,他们做了老师、报刊编辑、记者,以此来养活一家人。可是如此,他还是惹上了麻烦。
1935年,作为《南岳日报》、《湖南建设报》编辑的他,写了一篇文章直接批评当时的湖南省主席何健。这是因为何健当时对日本兵舰停在湘江耀武扬威、侮辱、挑衅的行为不加以制止,反而派人送礼慰问。
何健
这样的行为让文强非常气愤,文强写道他这样的行为有损国格和省格,使三千万湖南父老蒙羞。何健大怒,下令缉捕文强,文强不得已四处逃跑。
这个时候他再次找到了廖宗泽,文强一直记得七年前遭遇挫折时,是他帮助了自己。可是七年的时间,早已物是人非。曾经的廖宗泽是川西特委兵委书记,如今的他,却已是国民党军统局的一员。
可想而知,廖宗泽会怎么帮他。这一次廖宗泽的援助,确实将他彻底推向了与党和人民为敌的一条路。
不得不说,文强这一次真的是所托非人。
廖宗泽见文强穷困潦倒,让他去浙江中央警官学校任职,更要命的是,廖宗泽还将他引荐给了戴笠认识。要知道,戴笠可是当时军统的特务头子。
戴笠
戴笠见是以前的共产党高官前来,自然是喜出望外。在一番劝说下,文强加入了国民党,也加入了军统局。
这个时候他的心情也是很复杂的,他在日后的自传中写道:“革命革命,革到共产党要杀我,国民党也通缉我杀我,革命革成这样,走投无路了。”
戴笠对文强很是看重,对他委以重任。短时间就让他担任了上校参谋,还让他给蒋经国讲近几年中国的形势。
1937年国共合作抗日后,文强曾经有一次来到上海,偶遇了共产党员袁国平。袁国平告诉他,毛主席和周恩来一直在找他,希望他能回到党组织。并且告诉他冤屈已经平反,回去的话能重新加入我党。
可是文强此时已经被国民党重用,对以前的事业耿耿于怀,不愿意再回去。
文强加入国民党后,因为背后有戴笠的扶持,在国民党很受重用。
1942年,文强出任军统华北办事处处长。1945年春,戴笠将其调到西安,提升文强为军统北方区区长。也就是这个时候,他成功策反了不少的伪军部队。
因为这件事,1946年,蒋介石授予文强中将军衔,此时他不过38岁,成为国民党军中最年轻的中将之一。
由此可见,文强本人还是很有才能,尽管他有戴笠支持,可是也得他有本事。况且在我党他也担任了重要的职位,这都说明了他的能力。
抗日战争胜利后,国民党对东北地区早就垂涎欲滴。戴笠另外又设置了军统局东北办事处,文强被任命为办事处处长。
前往东北后,文强在此遇到了杜聿明。此时杜聿明是东北九省保安司令部司令,文强与他有了第一次见面,在此后,文强与他还将发生一段事情。
杜聿明
俗话说,没有永远的靠山,树倒猢狲散。1946年3月16日,戴笠在南京板桥镇的岱山坠机身亡。戴笠死后,军统内部开始了权力之争,郑介民、毛人凤、唐纵三派势力为了争夺最高权力,互相倾轧。
文强没有了戴笠的支持,在军统也就没了靠山。他对军统的权力之争毫无兴趣,决心离开军统,到军队中去。
在湖南省主席程潜的帮助下,文强离开了军统,来到了湖南,在程潜当了一个主任。
(四)俘虏后拒不悔改
1946年,蒋介石挑起了内战,大举进攻我中原解放区。此后几年间,我党率领人民军队一次又一次打退了国民党的进攻,敌我力量发生了重要改变。
1948年,蒋介石在大陆的统治已经不得人心,经济崩溃。我党抓住时机决定开启战略反攻,刘邓大军千里挺进大别山,随后三大战役消灭国民党大部分力量,奠定了胜局。
1948年9月,文强被杜聿明看中,任命他为徐州“剿总”前线指挥部中将副参谋长。在去往徐州前,程潜似乎对这场战役胜负已经知晓,对文强说道:“徐州战场胜负未知,你这次去,要做好当俘虏的准备啊!”
果然,程潜一语成真,1949年1月10日,淮海战役快结束时,文强被我军俘虏。
程潜
文强被俘虏后,一直以假身份示人,他穿着一身少尉军官的衣服,企图蒙骗我军,可是最后他的身份还是被我军认出来了。
1950年春天,周总理得知文强在山东的战俘营,马上安排人接他进京。不过,不是会见他,而是将他送到了功德林监狱。
到了监狱,让他写悔过书,可他就是不写。认为写了就丢了先祖文天祥的脸面,而且对当年冤枉他的事还念念不忘。
虽然毛主席和周总理都认识他,也知道过去确实冤枉了他。但他毕竟后来加入了国民党,成了军统。毛主席和周总理当然不会因为和自己熟识就把他特赦。所以,他也就留在了最后一批才出来。
1959年底,政府为庆祝新中国成立十周年,决定对那些已经悔国、服刑十年的战争罪犯进行特赦。
12月4日,功德林监狱走出了十位以前蒋介石集团的高官。其中有一人就是当初淮海战役国民党的指挥官杜聿明,但是这十个人当中没有文强。
想必大家都很疑惑,为什么杜聿明这样的高官都能出狱,文强却不能?
杜聿明能够被特赦,其实文强也有功劳。当时在徐州战场上,国民党败局已定。在撤退时,他们抓住了七名共产党武工队队员,杜聿明当时正为打输了仗而气愤,下令就地枪决。
是文强私下将那几个武工队队员放走了,后来在清算杜聿明的罪责时,这一条被拿了出来放在了他的头上。文强将事情全部说出,经过调查,那七个队员确实还活着。杜聿明特赦时,就曾对文强说:“你这个副参谋长救了我的命,否则我特赦不了。”
其实,能够被特赦关键还在于个人。杜聿明进入监狱后,刚开始也是不服气、不悔改。后来,在我军朝鲜战场胜利后,他彻底心服口服。决心悔改,抱着病体为志愿军炒军粮。积极服从监狱管理,认真改造。这也是为什么杜聿明能够释放的原因。
1960年3月,文强和其他的囚犯被转移到秦城监狱。在这次特赦后的几年里,又有五批人被特赦,可是文强的名字一直没有出现在特赦名单里。
如今新中国取得的成就,特赦名单一直没有他,这都让他开始反思。当初他也是共产党员,也是一名坚定理想信念,矢志报国的热血青年,究竟从什么时候开始他逐渐走向了另一条路呢?是什么让他的信念动摇了?
当初他一门心思和毛泽覃远赴广州,报考黄埔军校,当初的目的是什么?当年蒋介石开始“清党”,他也坚定地选择了共产党。与组织失去联系后,他也费尽心思地去寻找组织。
毛泽覃
如今,早已物是人非,他已经是一名阶下囚。他开始悔悟,当初自己的确走向了国民党阵营,也加入了军统,这都是不可否认的事实。
自己的冤屈有特殊的原因,后来组织上也找过自己,表示为自己恢复了名誉,重新入党。可是自己为什么没有回去呢?
一切的一切早已过去,如今于事无补,只待后人评说。
1975年,毛主席和周总理决定将最后的所有战犯全部释放。文强终于等到了这一天,当工作人员宣布文强释放,并成为公民时,六十多岁的人禁不住老泪纵横。
26年的牢狱生涯,让他的性格也不再那么高傲,不再计较个人的那一点得失,他的崭新生活即将开始。
文强出狱后,可以任意选择自己的居住地,他也有孩子在美国,还有弟弟在台湾,他都可以选择。但他说:“我一不出国,二不去台湾,我就呆在大陆。”
他留在了大陆,在文史资料领域工作,写了很多的文章想促进两岸和平统一,为促进两岸的和平做了很多的工作。
2001年10月22日,94岁的文强辞世,结束了他那传奇而又争议的一生。
本文由原创,欢迎关注,带你一起长知识!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