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环球网
偏头痛是全球第二大常见神经系统失能性疾病,表现为中重度、反复发作的头痛,并伴有恶心、呕吐、对光线和声音十分敏感,且症状随活动加重。2019年神经系统疾病负担排名中,偏头痛单病种的疾病负担位列第二,仅次于卒中。偏头痛还可能伴随睡眠障碍、焦虑、抑郁等21种共病。高患病率、高度失能性、高疾病负担等特点使偏头痛成为全球公共卫生的主要问题之一,尤其是偏头痛的急性发作,严重影响患者的健康与生活。
偏头痛急性期治疗是疾病全程管理的关键环节,治疗效果与患者预后相关。“患者急性期治疗普遍存在用药时机延误、药物选用不科学和用药频率不合理等问题,导致高达55%的偏头痛急性期患者经过现有治疗后症状并未得到充分的缓解。因此急性期的规范治疗非常重要,不仅要快速缓解疼痛,还要尽可能避免增加头痛的发作频次。”解放军总医院神经内科医学部主任、国际头痛学会理事、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头痛与障碍专委会主任委员于生元教授介绍。
近日,针对急性期诊疗现状,由中国医师协会神经内科医师分会、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头痛与感觉障碍专业委员会组织编写并发布了中国首部《偏头痛急性期治疗指南》(简称“指南”),为偏头痛急性期治疗提供了专业指导。
用药时机是关键、出现症状尽早就诊
指南建议在偏头痛发作初期,即头痛症状出现后,尽早使用药物,以提高治疗效果。“许多患者出现急性期症状选择忍受或自行用药,结果导致治疗延误,有的患者止痛药物服用过量,来就诊的时候已发展成为慢性偏头痛,疾病发作频率高、持续时间长,给生活带来了极大的影响。偏头痛不仅是一种症状,更是一种中枢神经系统的功能障碍疾病,患者应高度重视,尽早就医,规范治疗。”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神经内科医学部神经内科主任董钊教授指出。
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内科副主任罗国刚教授说:“很多偏头痛患者在偏头痛发作前20-60分钟内会出现先兆期症状,表现为视觉或感觉异常,比如眼前出现暗点或闪光,头面部麻木、针刺感等。指南指出,对于发作性偏头痛,都应在头痛出现后尽早使用,以提高急性期药物的疗效,并迅速缓解失能。”
应科学选择药物,合理控制用药频率
目前,主要有两种类型的药物来对抗偏头痛:非特异性药物和特异性药物。罗国刚教授解释说,非特异性药物是通过抑制炎症和缓解疼痛来发挥作用,但长期或过量使用可能会增加药物过度使用性头痛(MOH)的风险。医学界通过不断地深入研究,发现偏头痛的发生与我们人体内的CGRP(降钙素基因相关肽)、P物质等神经肽水平升高有关,而CGRP是一种在头痛发作时释放的物质,特异性药物如吉泮类药物就是通过阻断CGRP受体来抑制疼痛传递,这就好比“精准狙击”,克服了既往非特异性疗法疗效与安全性不足的问题,也不会引起药物过度使用性头痛。
为了避免药物过度使用,还需要合理控制用药频率。董钊教授说,“根据指南建议,急性期治疗首选非甾体类抗炎药(NSAIDs)或对乙酰氨基酚。若按照推荐药物的使用剂量和使用时机服药后治疗无效、仅部分有效或不能耐受,或有禁忌症的患者,则可选择特异性药物治疗,如曲坦类、吉泮类、和拉米地坦。若NSAIDs、对乙酰氨基酚、曲普坦类药物、含咖啡因类的复方止痛药物、麦角胺类药物及含阿片的止痛药物每周用量超过2次,有药物过度使用风险,推荐应用吉泮类药物治疗。
于生元教授认为,提升偏头痛临床诊疗能力,为患者提供规范化治疗至关重要,为此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头痛与感觉障碍专委会启动了《中国头痛防控基地及体系建设》项目,并推出了《头痛防控基地及体系质控标准》。截至2024年7月,项目已在全国30个省市建成397家头痛中心和头痛门诊,初步建立了以点及面,地图式的中国头痛防控基地网络,方便患者就近接受规范的诊疗服务,希望最终实现90%头痛患者在当地得到规范诊疗和疾病管理的目标。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