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环球时报
美国《纽约时报》9月5日文章,原题:美式文化生活的快餐化 近来,音乐历史学家泰德·乔雅发表了一篇分析美国文化现状的文章,称许多创作者都想专注艺术作品,但商业压力却迫使他们生产娱乐快消品。长久以来,快餐化的电影等娱乐产品淹没了文学、正剧等真正的艺术佳作。
但如今,娱乐产业也面临危机。好莱坞大规模裁员,新剧集频繁被砍,娱乐产业被Instagram等快娱乐分了一杯羹。手机很便捷,刷视频只需数秒,不用动脑,下一个更精彩。多巴胺作祟下,大脑会驱使我们寻求更廉价的快乐。15秒的视频足以释放一次多巴胺,让我们成瘾一般不断滑动手机。
科技巨头并不垂青艺术创作,他们无意找出下一个米开朗基罗或莫扎特,只想营造一个快餐式的世界,然后狠狠捞金。这种现象不止体现在文化领域,更是在蚕食美国人生活的方方面面。人们当然可以追求美好的事物,并需要为此付出努力,但快消品成为更便捷的选择。相比于营养大餐,薯条和可乐更美味可口;相比于保持清醒,酒精和药物更容易让人获得快感。赌博、成人电影、电子游戏,这些充斥美国人生活的文化符号,表面上是爽口的汽水,其中却暗藏有毒的气泡。
美国部分媒体的本职是传递信息,如今却热衷于逢迎读者,以获取点击量。如今的美国文化降级之风盛行,不求细水长流,只争一朝一夕。但短暂的快乐无法填补精神空虚,只能让你疲于寻找下一轮刺激。
但企业巨头并不在乎,它们努力刺激和操纵人们的欲望,目标就是让人们不断消费,削弱其自控能力。面对现代社会形形色色的诱惑,人们疲惫不堪、精疲力竭。暴饮暴食和肥皂剧能够带来些许的放松,但事后的悔恨又让人们将目光投向了理疗师、生活方式专家、饮食调理师和训练师。
为这些人提供的建议大体可分为三类。首先就是自我约束,为自己树立远离诱惑的规则:不带手机上学,不吃高热量的糖油混合物,戒酒等等。
其次,就是珍惜当下,不要总是期待下一个刺激,珍惜你此刻拥有的一切。神经学家肯特·贝里奇说,追求长期快乐和短期成瘾的神经回路并不相同,我们应该享受此时此刻。
最后是高级追求。人们往往无法通过意志力掌控自己的欲望,却可以用高级追求代替低级趣味。怀孕的女人会为了孩子放弃饮酒,因为酒精的吸引力比不上对腹中胎儿的爱。
看似反派角色的多巴胺,实际上是优质的神经递质,是驱使我们创造、学习、建设和提升的重要动力。它本可以让我们鼓足勇气,向未知的前方进发。
美国所面临的问题,并非欲望的过剩,而是欲望的碎片化,即沉溺于微小、短期的快感。在过去,所有的传道士、老师和教育体系,都在努力培养民众对神的敬畏、对家国的热爱、对学习的热衷和对卓越的渴望,通过拓宽视野,唤醒最崇高的目标。但如今消费主义、享乐主义和世俗主义的陷阱给这项事业带来了阻碍。
体育馆能强健人的体魄,学校能文明人的精神,但我们的欲望却往往很难得到训练、升华和节制。历史告诉我们,我们可以用真正有价值的东西来升华欲望。乔雅所描述的文化衰退,可以通过在校求学、品味电影、阅读小说、享受音乐会等更有意义的事情来改变,这些远比刷视频更健康。(作者大卫·布鲁克斯,华安译)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