琉球多年来都是中国藩属国,但同时几百年也是日本附庸国(而非明治维新后才沦陷)。按波茨坦公告确实不应归属日本,但当前要独立难度也很大。——然而,并非不可能。
琉球群岛,是位于中国台湾省和日本之间的一条岛链,总面积为3611平方千米,由吐噶喇列岛、奄美诸岛、琉球诸岛、大东诸岛和先岛诸岛五个岛群,100个多个岛屿组成,人口100多万。其面积和人口大致相当于中国一个县。
一、无忧无虑的藩属蜜月时代
历史上,琉球群岛有自己的部族国家。隋炀帝时期曾派朱宽到达此地,将其命名为“琉虬”。后来唐、宋、元时,琉球均与中国朝廷有往来。南宋末年英祖建立王朝,元朝时分裂成山北、山南和中山三国。明太祖朱元璋时,诏书三国之间停止征战,琉球三国向中国称臣纳贡,作为中国藩属,每一任君主继位,都要明朝中央册封。1392年,明太祖朱元璋派遣“三十六姓”中国人进入琉球,传播先进的技术和文教。三十六姓在琉球繁衍生息。比如著名的琉球女星新垣结衣,这个“新垣”姓,就是明初过去三十六姓中林姓的后裔。
1406年,琉球中山国大将巴志(此人与老巴并非同宗)起兵夺位,1416年灭北山国,1429年灭南山国,统一琉球。1430年,明宣宗正式册封巴志为琉球国王,并赐姓“尚”,史称琉球开国国王尚巴志。琉球本地人从此也有了姓氏。可见,琉球的国名和国姓都是明朝给定的。此后,琉球在文化礼仪方面与明朝走得更近。明朝对琉球王国没什么实质性的要求和索取,你肯尊奉我为老大,那就少不了赏赐,你好我好大家好。此时琉球的标准文字为汉字,语言则是琉球语,和中国福建的闽语有一些相似之处。
1469年,琉球发生内乱,国王被杀,第一尚氏王朝灭亡。大臣金圆改名尚圆,冒充王子向明朝报丧,在1472年被明宪宗册封为王,史称“第二尚氏王朝”。按咱们中国的规定,虽然王室换了血统,但姓氏没换,国号没换,新君又自称旧君的儿子,所以从宗法上还是算一个国家。
此后,琉球国内修国政,外与明朝、日本、朝鲜等搞商贸,日益繁荣,逐渐扩张,在16世纪中叶,领土从今天琉球群岛中部扩展到涵盖整个琉球群岛。
二、骑墙:沦为日本附庸,保持藩属名分
然而好景不长,琉球开始遭到东部的日本入侵。起先是在日本战国混战中兵败的武士组成倭寇,劫掠琉球。16世纪末丰臣秀吉统一日本后,为了入侵朝鲜,派人向琉球王国索要粮食物资。琉球王国打不过日本,只能屈从,并向明朝报告,但万历皇帝并没有采取有效措施。
丰臣秀吉侵略朝鲜,最后被明朝击败,愤懑而死,德川家康夺取了日本大权,建立德川幕府。随后家康支持萨摩藩的诸侯岛津氏入侵琉球。1609年三月,萨摩军出动战船百艘,精兵数千入侵琉球,琉球虽然也调集了几千人迎战,但琉球军的冷兵器无法与日军的枪炮抗衡,不到一个月就宣告投降,国王尚宁被俘。
战败的琉球被迫接受了苛刻的条件,北部的奄美诸岛割让给日本。保留下来的领土,关于司法、税收、人事、行政等方面的大权,以及对外商贸、航海都必须接受萨摩藩控制,每年还要向萨摩藩缴纳十万石粮食。日本继续允许琉球担任明朝的藩属国,但就连琉球对明朝的朝贡,也被日本控制。琉球虽然名义上还是一个王国,但实际上完全成了日本萨摩藩的附庸。
明朝政府虽然得知了此事,但此时已是明末,明朝自顾不暇,无力如救援朝鲜一样救援琉球,最终等于默认了日本的这种行为。
此后随着明朝每况愈下,日本对琉球的控制也越来越严厉,甚至直接在琉球所属的外岛设置行政机关统治。明亡之后,琉球对外继续以清朝为宗主国,而日本的控制也得以持续。
也就是说,从17世纪初开始,琉球具备双重身份:名义上是一个以明清为宗主的独立王国,实际上沦为日本的附庸。日本不但掠夺琉球的资源,而且加强对琉球的文化入侵。
1853年美国佩里舰队入侵日本,要求日本开国,同时要日本开放琉球。日本方面的托词是:琉球是一个主权国家,所以日本无法决定琉球的开放。于是在1854年7月,佩里又前往琉球,与琉球王国签下了《琉美修好条约》。西方列强接踵而至,1855年签署了《琉法修好条约》,1859年签署《琉兰修好条约》。可见在这段时间,琉球在国家上依然以自主国家存在。
只是,这也是琉球作为国家最后的存在岁月了。
三、无力回天,完全被日吞并
1868年,日本的倒幕战争以天皇一派胜利告终,明治维新正式开始。日本实力大幅度增强后,开始强化对外扩张。琉球距离日本本岛近在咫尺,又已经操控了200多年,自然成为第一步目标。1872年,日本擅自宣布,将琉球末代国王尚泰封为藩王,列入四等国民(皇族、华族、士族、平民)中第二等的华族(就是贵族)。1873年,明治天皇下诏书,宣布琉球受内务省管辖。
次年,日本借口在1871年有几十名琉球人漂泊到台湾岛,被原住民(生番)杀死的事情,向清政府提出交涉。
这件事本身是日本打算入侵台湾的借口。后来经过双方的磋商和英国人的调停,签署了《北京专条》。在条约中,清政府承认台湾生番错杀琉球人,是“对日本国属民的胡乱加害”,日本出兵台湾“为保护国民之举,中国不能指责日本”。
单就这一点来看,已经使中国处于不利局势。然而更危险的是,这里实际上等于默认了琉球人是日本国民,等于清朝毫无反应就把琉球的权属完全拱手相让。日本在清政府这边取得默许后,立刻加紧了吞并琉球的步伐。
1875年,日本要求琉球禁止向中国朝贡和派遣使节,禁止在清朝皇帝继位时派遣庆贺使,琉球王位更替也禁止接受中国册封,琉球应不再用清朝年号,而用日本明治年号,日本在琉球驻军,等等。简单说,就是把琉球过去“名为中国藩属,实为日本附庸”的局面彻底颠覆,改成面子里子都是日本的附庸。琉球虽然已经给日本当了二百多年附庸,毕竟还是心向华夏,因此拼命抵制。琉球国王尚泰在1876年派姐夫向德宏秘密前往求助清朝。然而当时清政府正被新疆阿古柏入侵搞得焦头烂额,加之缺乏战略意识和国际法知识,李鸿章面对日本的张牙舞爪,不敢正面反击,却玩起“不承认,不签字”的太极拳。琉球又在1878年向国际社会求助,也没有得到及时回应。日本先下手为强,于1879年3月宣布废藩,4月宣布琉球改为冲绳县,5月,末代国王尚泰被劫持到东京,琉球王国灭亡。
(琉球末代国王尚泰)
李鸿章到这时候才着急,请美国前总统、南北战争名将格兰特调停。格兰特认为日本吞并琉球确认损害了清朝的合法权益,他提出一个折中方案,就是北部的奄美大岛等划归日本,琉球本岛在内的中部各岛归还琉球,恢复琉球王国,宫古及八重山以南各岛划归中国。这个方案实际上是倾向于中国的,清朝自然同意。但是日本肯定不干,因为奄美等北部各岛早在二百多年前就吞并了,这么搞等于他们啥都没捞着,反而让清朝得了南部各岛。
但是,美国的面子也不能不给,日本就提出,北部和中部都归日本,南部可以给清朝。清朝方面要求日本把琉球国王尚泰放回来,日本也拒绝了,告诉清朝说,你们实在想恢复琉球,可以在南部各岛恢复,让尚泰的姐夫向德宏为王。作为代价,清朝还要在通商方面给日本一些好处。
清朝觉得这个主意也还行,询问向德宏的意见,意思是,我们大清拼出去在通商方面做出让步,给你们争取到几个岛恢复国家,也算对小弟仁至义尽了。然而向德宏大义凛然,严词拒绝,表示南部各岛土地贫瘠,根本无法立国。琉球大臣林世功(新垣结衣的远房长辈)愤然在清朝总理衙门前自杀,留下绝命诗:
古来忠孝几人全,忧国思家已五年。一死犹期存社稷,高堂专赖弟兄贤。
廿年定省半违亲,自认乾坤一罪人。老泪忆儿双白发,又闻噩耗更伤神。
于是,清朝拒绝日本的条件,协商破裂。之后,中日两国在东亚竞争,互有胜败,尤其袁世凯在1884年甲申兵变中狠狠打了日本人的耳光,琉球人似乎也看到一丝希望。向德宏终身都在恳求清朝,像拯救朝鲜一样出兵拯救琉球,直到1891年病逝于福州。等到1895年,清朝在甲午战争中完全败北,连台湾省都被日本占去,琉球依靠清朝复国的希望也就完全破灭了。琉球末代国王尚泰被日本天皇封为侯爵,于1901年去世。
(向德宏)
虽然清朝指望不上了,但还有不少琉球士民奋起反抗日军,遭到了日军的血腥屠戮和残酷虐杀。四百多年前奉朱元璋之命迁入琉球的三十六姓汉人后裔成为反抗的重要力量,据说有几个姓被日军完全灭了族。日本还规定,学校不许教授琉球语,只许教日语。这样,琉球人骨子里的反抗精神逐渐消磨殆尽。
四、冲绳之战:惨遭日军屠戮
19世纪末,琉球人被纳入日本国民范畴。然而侵略成性的日本军国主义政府,对自己原本的国民都是视为炮灰,何况这些新征服的人?半个世纪后二战爆发,琉球(冲绳)被绑上了日本法西斯的战车。日本政府对冲绳人严加防备,甚至动用特务机关严密监察,动辄加以逮捕,随意杀害。冲绳民众既要承受战争的巨大伤亡,还要遭到日本军队的凌虐。
1945年4月,美军发动冲绳战役,持续三个月,盟军伤亡7.5万(其中战死近2万),日本岛上十万守军除被俘一万人外,几乎全部战死。卷入其中的冲绳本地民众则更为可悲。早在战前,日军担心琉球人“非我族类”,临阵倒戈,他们的针对性策略是:首先剿灭当地的所谓反日分子,其次利用琉球人去挡美军炮火。当岛屿守不住时,直接对琉球人进行灭绝性的屠杀。日军主将牛岛满下令“为了不妨碍部队行动和保障军粮,民众需要英勇自决”。
于是,日军派遣特务,收买内奸,对琉球人血腥迫害,到处搜捕“间谍”。当地人仅仅因为不说日语而说琉球本地语,就会被抓走处死,仅此一项即杀害了上千人。日军征集了大批琉球青壮年当兵,又强迫数万名本地男女到日本军队里“助战”。这些琉球人,大部分都死在了美军的炮火及溃败后的自杀狂潮中。
美日双方在岛上残酷拉锯的几个月里,对琉球百姓是噩梦般的日子。从天而降的美军炮火固然是夺命杀手,背后的日本军队更是吃人恶魔。日军掠夺琉球人的粮食、药品,导致至少二万人因为饥饿和疾病去世。他们大批杀死婴儿,因为“婴儿的哭声可能暴露山洞的位置”。有时候,他们直接把妇孺从藏身的洞窟中驱赶出去,以便霸占这些洞窟作为自己的掩体。而被赶出去的妇孺,多半沦为了双方枪炮下的亡魂。日军还驱赶大批老百姓向进攻的美军反冲锋,用无辜平民来挡子弹,以至于美军拿下多处阵地时,发现最前面的尸首都是些老弱病幼。
进入6月下旬,日军败局已定,魔鬼露出了最后的疯狂。他们叫嚣着“全岛玉碎”,要所有的琉球人一起自杀。有的琉球人听信日本官方的宣传,说一旦落到美军手里,将会死得惨不忍睹,为了逃避这可怕的命运,干脆自己先自杀了。但大多数老百姓将信将疑。于是日军加紧催逼他们“上路”。有的人被发了手榴弹,逼他们拉线自杀;有的人被他们逼着集体服毒,或者亲族间相互用刀斧砍杀;还有的被逼得集体跳崖。至于那些最“顽固”不肯自杀的,日本军队就亲自动手,用枪弹和刺刀把他们直接屠杀。甚至直到美军占领全岛,少数零星的漏网之鱼还在到处残杀幸存的琉球居民。
到底有多少琉球民众遇害?日本官方说是“接近10万”,但实际上,战役前有40多万人口的冲绳岛,在战后幸存者不到20万。单只确认了姓名的死难者就有15万以上,另有约10万人“失踪”。因此,总计有20万以上的琉球人遇难。他们中一部分死在美军炮火下(包括被日军驱使送死)或死于饥饿疾病,一部分被日军教唆、逼迫自杀乃至直接屠杀。这些,都是日本军国主义欠下琉球的血债。
法西斯的疯狂拯救不了覆灭的命运,冲绳之战后一个多月,日本投降。根据1947年7月的《波茨坦公告》,“日本之主权必将限于本州、北海道、九州、四国及盟国所决定其他小岛之内”,而冲绳(琉球群岛)是不在其内的。也就是说,琉球不能留存在日本主权下。
琉球的命运又来到了十字路口。
五、蒋介石让出琉球
虽然琉球在过去几百年里只是中国的藩属国,并不是中国的直接领土,但由于琉球被吞并是在甲午战争之前,与台湾割让联系上,因此对民国时期很多中国人来说,琉球依然是心中的痛。
上个世纪末,内地文娱节目中一出现澳门,总是会唱《七子之歌》。实际上,《七子之歌》并不限于澳门。这组诗歌是闻一多在1925年写的,一共七段,分别是站在澳门、香港、台湾、威海卫、广州湾、九龙岛、旅顺-大连的口吻,诉说这些丢失领土的悲凉。后来我们主要唱澳门,大约因为威海卫、广州湾、旅顺-大连已经收回,台湾总归在中国人手中,香港、九龙又有更具代表性的《东方之珠》吧。
在《七子之歌.台湾》中,闻一多这样写道:
我们是东海捧出的珍珠一串,
琉球是我的群弟,我就是台湾。
我胸中还氤氲着郑氏的英魂,
精忠的赤血点染了我的家传。
母亲,酷炎的夏日要晒死我了,
赐我个号令,我还能背水一战。
母亲!我要回来,母亲!
闻一多虽然没有单写《琉球》,但却在《台湾》中明确写道“我们是东海捧出的珍珠一串,琉球是我的群弟,我就是台湾。”可见,在闻一多看来,琉球本来就该是台湾的附属岛屿,也是应该回归的故土。
知识分子这样看,作为民国政府的高层也这样看。蒋介石在1932年9月间的日记中写有“预定民国三十一年(1942年)中秋节以前恢复东三省,解放朝鲜,收回台湾、琉球”的文字。
二十年后的1942年11月3日,国民政府外交部部长宋子文在重庆举行记者招待会,在谈到战后中国领土恢复问题时,宋子文回答:“中国应收回东北四省、台湾以及琉球,朝鲜必须独立。美国方面有一流行口号,即‘日本为日本人之日本’,其意在指日本所侵据之地均应交还原主。”可见,民国政府此时的立场就是要把琉球和台湾一起收回。11月9日蒋介石的日记中也明确:“东三省与旅大完全归还中国”,“台湾、琉球交还中国”。
1943年3月宋美龄访美,蒋介石特别嘱托谈话要点:甲,东三省、旅顺、大连与台湾、琉球须归还中国,唯此等地方海空军根据地准许美国共同使用。宋美龄与罗斯福会谈后,致电蒋介石,表示罗斯福同意“琉球群岛、满洲及台湾将来应归还中国”。
同月,蒋介石著《中国之命运》出版。在书中,蒋介石认为,东北、台湾、琉球群岛、外蒙古、新疆、西藏等地区对于中国战后的国防都具有重要战略意义。这些地方“无一不是保卫民族生存的要塞,这些地方的割裂,即为中国国防之撤除”。
可见,直到1943年初,“收回琉球”依然是中国政府的大计划。美国方面对此的主流也是赞同的。1943年5月,美国国务卿对宋子文强调,美国和英国均尊重中国权利,并表示“台湾、琉球、东三省、大连,自当归还中国”。
但是,琉球是一个很特殊的地方。它过去只是中国的藩属国而不是中国领土,而且藩属时期与中国的关系远不如朝鲜半岛密切,甚至早在几百年前就被日本给插手控制了。这就使得琉球的情况与东北、台湾乃至朝鲜都有差异,涉及的因素很复杂。偏偏国民政府对琉球的特殊性缺乏针对性的准备。简单说,要不要琉球,如何要出琉球,没有系统的研究、论证、分析,基本上是蒋委员长拍脑袋+谋士进言的事。蒋介石虽然考虑过收回琉球,但时任外交部亚东司司长的杨云竹和亚西司代理司长徐淑希都认为琉球性质与台湾不同,而与朝鲜类似。在被日本吞并前已是半独立国家,他们均不赞同“收复琉球”的提法,这使得蒋介石也存在疑虑。杨云竹甚至私下与美国外交人员交换过此类看法。
另一方面,国际形势也有让蒋介石顾忌之处。虽然美国总统罗斯福比较支持提升中国战后地位,也支持中国收回琉球,但英国方便并没有那么友好。而且在美国也存在各种不同的观点。由于抗战中后期正面战场的表现糟糕,部分美国政客甚至讨论要把我国东北作为“缓冲区”,也就是相当于后来朝鲜半岛的实际地位,或者把台湾省作为“国际共管”。另外,1943年初美国罗斯福、英国丘吉尔、法国戴高乐在卡萨布兰卡会议,却没有邀请蒋介石,甚至都没有通知,这也让蒋委员长很是愤怒与担心。
综合内外因素,蒋介石认为,讨论战后布局应该更加慎重。对于琉球这个历史复杂的区域,他认为,强行去争取“收回”,不但可能失败,还可能引发更大的损失。
因此,1943年底的开罗会议前夕,国民政府国防最高委员会根据国际问题讨论会所拟定的《日本无条件投降时所应接受遵办之条款》,虽然提出“琉球群岛应归还中国”的要求,但也准备了另一套方案,即只要求琉球脱离日本,不必收归中国所有:“琉球群岛比诸台湾及澎湖列岛,情形稍异,如美英坚持异议时,我方可考虑系列两种办法:甲、将琉球划归国际管理。乙、划琉球为非武装区域。”
1943年11月14日,蒋介石准备会议提案时,已经删去了要求归还琉球的条款。次日,他在日记中写道:“琉球与台湾在我国历史地位不同,以琉球为一王国,其地位与朝鲜相等,故此次提案对于琉球决定不提。”他认为,这样可以“不仅使英、美无所顾忌,而且使之畏敬,以我乃毫无私心于世界大战也。”简单说就是我表现得无欲无求,让盟友认为我有胸襟,有气度,这样就可以尊重我。
蒋介石不提琉球,罗斯福总统却分外积极,在11月23日的会谈中,提及琉球群岛问题时,再三询问中国是否要求该群岛。蒋介石的回答是:愿意同美国共同占领琉球,并根据托管制度与美国共同管理该地。蒋介石在日记中说,他这么做是为了(1)以安美国之心;(2)以琉球在甲午以前已属日本;(3)以此区由美国共管比归我专有为妥。
等到1945年日本投降后,该具体处理琉球问题。国内提出了几种观点,一是中国收回,二是中国托管,三是中国托管,但以冲绳岛作为美军基地,四是中美共同托管,而绝对不能接受的,是把琉球还给日本。国内的舆论普遍要求是最好收回,不行就中国托管作为缓冲,因为让日本再占据琉球,很可能会威胁到中国的安全。而琉球人蔡璋(三十六姓后裔)领导的琉球革命同志会也在积极运动,争取回归祖国。
然而,一方面由于蒋介石已经在开罗会议中明显表态,另一方面,国民政府担心收回琉球后存在管理上的种种困难,最终,选择了托管。所谓的中美托管,从双方实力对比来看,那就是美国管,中国最多打打下手。而随着国民党在解放战争中接连溃败,根本无法参与托管。等到朝鲜战争爆发,中国成为美国防范的假想敌,中美托管也就顺理成章变成了美国独管。
六、琉球独立?困难重重,但非全无希望
朝鲜战争爆发后,美国为了拉拢日本,在1951年的《旧金山对日和约》中,加上了“日本同意联合国代管琉球群岛”的文字。等到了1972年,美国更将琉球群岛的行政权“移交”给日本。这样,琉球群岛再次落入日本手中,成为冲绳县。需要说明的是,中国政府对《旧金山对日和约》及美日的私相授受,一直是不予承认的。